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彭德懷失守井岡山被指是故意放棄,氣得彭總大怒:小心跌落了牙齒

2024-01-22歷史

時隔多年以後,彭德懷當年失守井岡山的事情再次被人翻了出來,並認為彭德懷此次失利,根本就是故意放棄根據地。彭老總的脾氣火爆,聽到有人說這種話直接就發怒了,氣憤地說道:「說話謹慎一些吧,不要胡說八道了,防止哪天摔倒了,跌落了自己的牙齒呀!」

彭老總為何如此生氣?他當年率部在井岡山失守究竟是怎麽回事兒?這件事還要從蔣介石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的一次大規模「圍剿」說起。

臨危受命

1928年12月,蔣介石集結了三萬大軍向井岡山撲去,將井岡山團團圍住。或許這三萬兵力與解放戰爭時期動輒幾十萬的兵力無法相提並論,但我軍當時在井岡山根據地的兵力也不多,僅有紅五軍800余人,以及紅四軍的五六千人,加一起最多也就是七千兵力。

井岡山當時共有五大哨口,哨口內的人口僅有2000左右,年產谷量更是低至萬擔,根本無力負擔大軍的糧草。所以,即便是國民黨的三萬大軍圍而不攻,井岡山根據地也堅持不了多久,情況萬分危急!

在這種情況之下,敵軍的包圍圈將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穩固,我軍的機會將越來越少。毛主席決定率領紅四軍主動出擊贛南,搶占戰場的主動權,一旦紅四軍在贛南取得勝利,敵軍必然回援,我軍的軍需補給問題,以及井岡山根據地的燃眉之急,屆時將迎刃而解。

毛主席的策略固然英明,但若想實作這個目標,就必須要有人守住井岡山。而井岡山當時除了紅四軍以外,就只有兵力僅有八百人的紅五軍。因此,紅四軍出擊贛南期間,守衛井岡山根據地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紅五軍頭上。

彭德懷領命以後,回到紅五軍向軍委傳達這個命令時,頓時遭到紅五軍軍委多數將領的反對,他們的顧慮主要有兩點:

第一,紅五軍是彭德懷在平江拉起來的部隊,當時也是剛到井岡山不久,到井岡山的目的就是和友軍聯絡一下,本打算聯絡上以後就離開,沒有長期留在井岡山的打算;

第二,紅五軍共三個縱隊,這次到井岡山的是倆縱隊,還有一個縱隊留在湘東,還等著他們回去呢。況且他們的兵力只有八百,而敵軍兵力足足有三萬,根本就不可能守住井岡山,最多只能是牽制住這部份敵軍,為紅四軍爭取一些時間。

因此,當時紅五軍軍委大多數人還是想著要回湘東,不同意留守井岡山。這種想法屬於人之常情,但對於紅軍整體戰局卻十分不利,彭德懷與滕代遠從大局角度出發,最終還是力排眾議,決定留下來守衛井岡山。

紅五軍的將士都是跟著彭德懷鬧革命的,知曉他打定的主意很難改變,也就不再勸他離開了。轉而提出讓紅四軍分兵一部份留在井岡山,與他們一起堅守,但這個提議還是被彭德懷拒絕了,因為他深知紅四軍肩上的擔子也重。

事實上,紅五軍守井岡山不容易,但紅四軍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到外圍作戰也難啊,本來兵力就僅有五六千人,若是再分兵一部份,戰鬥力不足很難攻破敵軍防線,到時候「圍魏救趙」不成,反而落個腹背受敵的境地。

萬一紅四軍在外圍戰場出了問題,井岡山之敵再無後顧之憂,井岡山根據地更守不住。因此,彭德懷僅率領紅五軍守在井岡山,而紅四軍則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進發。國民黨軍得知井岡山紅軍分兵以後,立刻向井岡山發起圍攻,黃洋界、白泥湖、八面山三個哨口頓時槍聲四起。

成功突圍

由於紅五軍兵力不足,三個哨口很快就被敵軍突破。其中,最可惜的哨口當屬黃洋界,這裏原本是紅五軍重點防守的哨口,卻因為有一個當地的藥農為敵軍帶路,導致敵軍從小路對紅五軍進行了包抄,等發現敵人時已經來不及了,只能遺憾的退走。

但敵人攻占幾個哨口以後,卻並未打算就此善罷甘休,繼續對紅五軍進行追擊,企圖將紅五軍一舉攻破。彭德懷率部進行突圍,但當時正值天寒地凍的冬天,山路又多是陡峭山崖,即便是彭德懷一個不小心,戰馬也因為失蹄掉入深溝,幸虧彭德懷反應迅速才沒有隨戰馬跌落,但也沒時間去拉戰馬上來了。

其實,彭德懷不僅損失了戰馬,隨身的幹糧袋也遺失了。但為了穩住軍心,彭德懷始終對此只字不提,硬是米粒未進堅持了數日,率部從敵人的重重包圍中殺出,直抵瑞金與紅四軍會合後,這才算是脫險。

彭德懷此次率領紅五軍守井岡山根據地確實失利了,但他明顯已經盡力了,而且突圍時還經歷了九死一生。如此艱難的戰鬥,被人說成是「故意為之」,彭德懷如何能不生氣?

當年的情況

那麽,這些人為什麽要說彭德懷是故意放棄井岡山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彭德懷率部守井岡山根據地之前,國民黨軍也有過一次大規模「圍剿」,但紅四軍當時在黃洋界哨口取得了一場勝利,成功退敵。

他們認為,既然之前紅四軍能夠在黃洋界成功退敵,紅五軍也應該有所斬獲才對,不應該被敵人這麽快攻進去。當年的這次激戰被稱為黃洋界保衛戰,此戰獲勝以後,毛主席還寫了一首詞:「……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提起黃洋界保衛戰,其實與紅五軍守井岡山時差不多危險,當時的紅四軍可沒有五六千人的兵力,留守井岡山的兵力少的可憐,僅有一個營和一個特務連。而且,紅四軍當時的武器不足,很多人拿的都是梭鏢,甚至傷員都上陣了。

既然如此,難道紅四軍的這批守軍戰鬥力比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要強嗎?當然不是,當年的黃洋界保衛戰之所以能夠取勝,是因為當時各種歷史因素交織在一處。

其一,井岡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處於湘贛兩省的交界處,而湘贛兩軍之間又貌合神離,誰都不願意讓對方進自己的地盤。因此,當湘軍和贛軍接到蔣介石命令時,選擇同時派軍「會剿」井岡山紅軍。

表面上看,湘軍和贛軍合作是實力增強,但事實上兩軍合作各有顧忌,誰都不願意越界,自然也不願意當炮灰,打起仗來縮手縮腳,主要是為了應付蔣介石的命令。

其二,當時的時間節點正好處於「二次北伐」剛剛結束不久,蔣介石忙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會剿」井岡山的戰鬥,只是給湘軍和贛軍下了「會剿」命令,也就不再繼續關註了。

在這種情況下,湘軍和贛軍對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進攻的夜晚,守衛黃洋界的紅軍發現敵情後,擡出了一門繳獲來的迫擊炮。

這門迫擊炮十分老舊,繳獲時已經損壞,恰好在敵軍進攻前不久剛剛修好,發現敵情後就向敵人的方向開了一炮。結果,這一炮的威力真不小,直接嚇得敵軍逃跑了,這邊是毛主席在所寫的詞中用「宵遁」一詞的原因。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如果湘軍和贛軍當時強攻黃洋界哨口,紅四軍肯定也是守不住的,不能因為此戰獲得了勝利,便認定彭德懷後來守井岡山失利就是故意為之。

顯然,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明顯是對當年的情況不了解,因此惹怒了彭德懷。而彭德懷性格直爽,喜歡直言,回上一兩句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