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雍正共10個兒子,除皇四子弘歷登基稱帝外,另外九個兒子結局如何

2024-02-29歷史

雍正皇帝是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個皇帝,因為他是透過殘酷的九王奪嫡之爭登上的皇位。康熙晚年九位皇子之間明爭暗鬥,就為了爭奪儲君之位。只不過皇位落到了一向「默默無聞」,而且號稱「天下第一閑人」的雍親王手裏。

雍正隱忍多年終於登上帝位,自然知道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都有多拼;為了防止康熙晚年九王奪嫡的場景再現,雍正便設立了「秘密立儲」的皇位繼承制度。

雍正元年,將皇四子弘歷秘定為皇儲。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後,弘歷遵從先帝傳位詔書即位稱帝。

雍正雖然僅在位13年的時間,但後妃數量並不少,一共有32位元。不過雍正後妃數量多並不意味著皇子的數量一定多,畢竟雍正到了45歲才坐上皇位。

之前的45年都是皇子生活,而且雍正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並不沈迷於女色,再加上奪嫡的壓力比較大,所以生子數量並不多。雍正繼位後,前幾年的時間忙於除掉九王奪嫡的敵人們,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整天忙於朝政,自然更無暇顧及後宮嬪妃。

不入後宮便生不出皇子,一直到雍正晚年,雍正才又添了一位皇子弘曕。

【甄嬛傳】主要講述的是雍正朝時期後宮妃嬪們之間爭風吃醋、爭奪帝寵的事情,雍正雖然入後宮的時間不多,也有很多妃嬪懷孕:

芳貴人懷孕被華妃設計小產

富察貴人懷孕被安陵容設計小產

曹琴默生下一位公主

欣貴人懷孕但被設計小產

甄嬛先後懷孕三次,生下朧月、靈犀與弘瞻,還小產一次

沈眉莊懷孕生下一位公主

安陵容懷孕幾個月後小產

但這僅僅是影視劇的情景,歷史上真實的雍正後宮並非如此:

雍正唯一親封的皇後孝敬憲皇後那拉氏賢惠大度

敦肅皇貴妃年氏賢淑溫柔

並沒有影視劇中有那樣激烈的宮鬥,而雍正更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留戀於後宮,處理後宮爭風吃醋的事情。

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雍正共10位皇子,除了皇四子弘歷繼位稱帝,其他的皇子結局如何?

雖有10位皇子出生,但大部份夭折

雍正雖然妃嬪一共有32位元,但真正為雍正生兒育女的並不多:

孝敬憲皇後:

是康熙親自為雍正挑選的嫡福晉,溫柔賢淑大度,在雍正參與九王奪嫡的過程中處理好王府的所有事情,善待雍正所有的側福晉、侍妾格格以及兒女。

孝敬憲皇後的外祖父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嫡長子褚英的孫子穆爾祜,也就是說孝敬憲皇後的生母是愛新覺羅氏,而雍正亦是愛新覺羅氏,如今二人大婚也算是稍微遠一些的近親結婚。

如此二人即便是再恩愛也不容易懷孕生子,即便是生下孩子也很可能早早夭折。

確實也是如此,孝敬憲皇後嫁給雍正後生下嫡長子弘暉,但弘暉年僅7歲夭折,被乾隆追封為端親王。

齊妃李氏:

在【甄嬛傳】中齊妃是一個情商智商都不線上的妃嬪,被皇後算計而死,兒子弘時也成了皇後的養子。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齊妃因為年輕貌美,在指婚給雍正做侍妾格格時曾得過一段時間的專寵,10年的時間為雍正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但從生子的數量便可以看得出當時齊妃的受寵程度,四個子女分別是:

弘盼,雍正第二子,因兩歲便夭折,所以並沒有序齒排行;

弘昀:雍正第三子,10歲夭折,重新序齒後排行老二;

弘時,雍正第四子,齊妃三個兒子中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序齒排行老三。

和碩懷恪公主,齊妃唯一的女兒,22歲病逝。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

孝聖憲皇後因為是弘歷的生母得以被追封為孝聖憲皇後,在王府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身份低微的侍妾格格,康熙五十年生下弘歷。不過即便是生下弘歷也沒有母憑子貴被提升為側福晉,一直到雍正繼位都還是侍妾的身份。

弘歷是雍正的第五個兒子,序齒排行老四。

純懿皇貴妃耿氏:

耿氏其實並不得寵,在雍親王府的時候跟鈕祜祿氏一樣都是侍妾格格,跟鈕祜祿氏一年生下兒子弘晝。弘晝是雍正第六子,序齒排行老五。

值得一提的是耿氏雖然不得寵,但卻因為有一個好閨蜜鈕祜祿氏而得以安度晚年,而且乾隆看在生母的面子上將其封為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年氏:

歷史上真實的敦肅皇貴妃年氏一直都沒有「華妃」這個稱號,在雍親王府是做側福晉,雍正登基後便將其冊封為年貴妃,在病重時將其封為皇貴妃。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敦肅皇貴妃是雍正一生的摯愛,二人的感情可以說是琴瑟和鳴。年氏是康熙五十年入王府,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逝,年氏在雍正十幾年的時間,旁人都沒有機會為雍正生兒育女。

而年氏在10年內先後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

福宜:是雍正的第七個兒子,僅一歲夭折,按照祖宗家法不序齒;

福惠:雍正第八子,年僅8歲夭折,未序齒;福惠雖然沒有序齒,但很值得一提,他是年氏所生的三個兒子中活的年齡最長的一個。或許是「愛屋及烏」吧,雍正深愛年氏,所以也很寵愛福惠,在年氏病逝後,雍正並未為其找一位身份尊貴的養母,而是親自撫養。

這一幕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康熙在白月光皇後赫舍裏難產而死後,便親自撫養胤礽,並且將胤礽早早地冊封為太子。

唯一不同的是年氏不是皇後,福惠不是嫡子。

雍正即便是再寵愛福惠,因為九王奪嫡的教訓在,也不會將其冊封為太子。

雍正不管到哪裏,都盡可能地帶著福惠。

若不是因為福惠早早病逝的話,或許皇位壓根不會到弘歷手裏。就連乾隆都親口承認:「皇考最鐘愛福惠」,北韓人也傳言:雍正想要將皇位傳給這個兒子。

只可惜,福惠跟自己的生母一樣體弱多病,盡管雍正想盡各種辦法為其尋醫問藥,仍舊沒有留住福惠。福惠年僅8歲,便夭折了。

乾隆繼位後,將其追封為懷親王。

福沛:雍正第九個兒子,福沛僅七個月便早產,所以生下來便夭折了。按理說生下來便夭折的皇子是不需要計入宗牒的。但雍正心疼年氏,為夭折的皇子取名為福沛,計入宗牒。

年氏所生的三子一女均夭折,跟年氏的身體有關系,年氏本身就跟林妹妹一般,生下的孩子自然也體弱。可惜的是雖然生下四胎,都沒能長大成人。

懋嬪宋氏

懋嬪應該算是雍正最早的女人,在孝敬憲皇後之前已經入府,做侍妾格格。

為雍正生下兩位公主,但都早早夭折。

在雍正登基稱帝之前,懋嬪便病逝了,嬪位是雍正登基後追封的。

謙妃劉氏

謙妃是雍正晚期的寵妃,雍正七年入宮,入宮次年被封為貴人。

在雍正十一年,雍正56歲的時候生下一位皇子弘曕,弘曕是雍正第十個兒子。因為是老年得子,雍正還是比較寵愛弘曕的。劉氏「母憑子貴」,被封為嬪。不過弘曕並非是生母養大成人,而是在弘歷的生母鈕祜祿氏宮裏長大的。

乾隆登基後,便將弘曕的生母尊為皇考謙妃。

如此我們總結一下:雍正一共10個兒子,但是有六位夭折,除掉弘歷外,還有三外:

皇三子弘時

皇五子弘晝

皇六子弘瞻

這三位僅存的皇子結局如何呢?

弘時、弘晝、弘曕的結局如何?

弘曕是在雍正十一年出生,雍正病逝時弘曕只有兩歲,自然不會與已經成年的弘歷爭奪皇位。安然無恙過渡到乾隆朝,因為弘曕是在圓明園出生的,所以被稱為「圓明園阿哥」。

在【甄嬛傳】中將四阿哥弘歷稱為「圓明園阿哥」,因為弘歷從小便在圓明園長大。

其實並非如此,而且還需要糾正的一點是:果親王允禮並沒有被雍正毒殺,而是替代病逝的怡親王胤祥成為雍正的心腹兄弟;雍正病逝後,便將允禮作為乾隆的托孤大臣輔佐乾隆登基

乾隆非常敬重十七叔,給與雙俸。

乾隆三年,因果親王允禮一脈無後,莊親王允祿便上奏乾隆將弘曕過繼給果親王一脈,乾隆照準。就這樣弘曕年僅5歲便成為親王,承襲果親王爵位。

乾隆對這位幼弟也很照顧,請大師沈德潛做弘曕的老師,弘曕也算是學有所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乾隆開始委以重任。

只可惜弘曕太愛財,不懂得自我約束,反而對下屬極為苛刻。仗著自己的哥哥是乾隆皇帝、養母是皇太後,瘋狂斂財、強占民業,讓乾隆很不滿意。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終於決定對好好懲戒幼弟一番:圓明園九州清晏召回,諸位王爺全都急著去救火,弘曕距離最近卻來得最晚,不僅如此絲毫沒有關心乾隆的意思,還在嘻嘻哈哈的說笑。在給皇太後請安的時候,也不顧及禮節,直接跪在只有皇帝才可以跪的地方。

乾隆便以「僭越」之罪,罰了弘曕一萬兩銀子,並將其降為貝勒,將其所有的官職全部罷免。

弘曕被罰以後便開始郁郁寡歡,竟然大病一場。乾隆看著病重的弟弟很是後悔,便恢復了弘曕郡王爵位,但沒過多久弘曕便病逝了,終年33歲。

其實弘曕的一生相對兩位哥哥來說,還是平安順遂的,畢竟年年紀小並不會參與奪嫡。只是病逝時年紀小了一些,著實可惜。

弘時比弘歷年長7歲,又是雍正曾寵愛的齊妃李氏所生,按理說比弘歷更加有希望被立為皇儲;只可惜弘時資質平庸,並沒有入康熙的眼,康熙看中的是年幼的弘歷。

雖然弘時資質平庸,但畢竟是雍正實際上的長子,生母又是妃位,自然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雖然雍正在登基後確立秘密立儲的制度,但畢竟究竟誰是皇儲大家都不清楚,弘時自然想為自己爭一爭。

但很明顯雍正最心儀的人選是弘歷,康熙看中也是弘歷,所以弘時變成了「覬覦」皇儲之位。雍正不想「九王奪嫡」的慘劇發生在弘歷身上,便決定為弘歷掃清一切可能的障礙。

雍正五年,雍正下旨將弘時趕去做了八爺胤禩的兒子。胤禩因為奪嫡失敗得罪雍正而被削除宗籍、撤掉了黃帶子,自然弘時作為胤禩的兒子,也需要撤掉黃帶子。

就這樣弘時徹底與皇位無緣,在抑郁中很快便病逝了,年僅24歲。

乾隆登基後,恢復了三哥弘時的宗籍。

弘時的生母李氏在雍正登基時便已經是齊妃,按理說在雍正八年雍正大封後宮時應該會晉升位份,但李氏仍舊是妃位。比李氏入府比較晚的耿氏、弘晝的生母都已經被封為裕妃,可見李氏受兒子弘時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其實在弘時的身上有三點很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點:康熙在時,跟弘時差不多年紀而且已經成婚的親王長子都已經被封為世子,但弘時並沒有任何的冊封,已經被封為雍親王的胤禛也沒有為弘時爭取。

第二點:雍正繼位後弘時作為實際上的長子並沒有被封任何爵位,連低爵位的貝子都不是。

第三點:康熙的周年祭,「長子」弘時還在,雍正居然讓「次子」弘歷前往代替自己祭祀,要知道此時的弘歷不過才十四五歲,並沒有成年。

關於弘時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但僅有的記錄中可以看得出雍正並不怎麽喜歡這個兒子,也沒有對這個兒子給予什麽期望;甚至為了給弘歷掃清障礙,將弘時送給胤禩做兒子。

與弘時相比,弘晝便聰明多了。

弘晝只比弘歷小一個月,兄弟二人都是康熙五十年出身。只是弘晝長得局促,比弘歷矮了一大截,並沒有引起皇祖康熙的註意。

其實弘晝是以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子,在跟哥哥弘歷一起讀書時,還經常幫助弘歷。

但畢竟從小在皇家長大,弘晝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看清了兩個現實:

父皇想讓弘歷做太子

若誰與弘歷「爭儲」,必定不得善終,三哥弘時便是最好的例子。

弘晝很懂得察言觀色,所以不再將自己聰明的一面表現出來,而是學會隱藏。將自己裝成一個紈絝子弟,甚至做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給自己辦「活出喪」。

就是在自己的府上裝飾好靈堂,然後放上一口棺材,還找了人專門吹拉彈唱、哭天喊地的。

而且弘晝還經常在父皇面前誇贊自己的哥哥弘歷,而自己則是故意遠離朝堂。

其實作為弘時的父皇,雍正是明白弘晝苦心的,所以並沒有拆穿弘晝,更沒有斥責他荒唐的行為。

雍正十一年,雍正將弘歷與弘晝都封為和碩親王。

雍正甚至是在遺詔中提到了弘晝,希望弘歷能善待弘晝,兄弟同心。

弘歷仰承列祖積累之厚,受朕教誨之深,與和親王弘晝同氣至親,實為一體,尤當誠心友愛,休戚相關。

乾隆登基後,確實也待弘晝不錯,將皇考雍正的雍親王府以及所有的財物都給了弘晝;畢竟是一個母親養大的(弘晝由弘歷生母鈕祜祿氏撫養長大)。

弘晝為了保命,繼續裝成一副桀驁不馴、紈絝子弟的樣子。

甚至仗著自己的兄長是乾隆皇帝,而對軍機大臣大打出手。若是放在旁人身上,早就被問罪了,但乾隆看到了卻沒有過問,只是說了一句:「不要再胡鬧了」。

乾隆對親弟弟如此縱容,自然百官沒人敢再招惹弘晝。

弘晝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大智若愚」,給自己的想了一出非常不錯的保命的辦法。

其實乾隆也想對荒唐的弟弟懲戒一番,有一次乾隆真的打算將弟弟弘晝送去泰陵看守皇陵;沒成想太後得知後,便開始不吃不喝,乾隆心疼生母便作罷了。

不過有一次乾隆終於算是抓住了弘晝的把柄:弘晝與弘曕直接跪在太後的跟前,要知道太後跟前的藤席是皇帝專用的,弘晝與弘曕此舉就是僭越。

乾隆很生氣便懲罰了兩位弟弟:

弘曕降為貝勒,罰銀一萬兩

弘晝罰俸三年

自此以後弘晝便開始遠離朝堂,在府上給自己辦活出喪,整天就是享樂;甚至還說出:「人哪有不死的,沒什麽好避諱的」這樣的話。

乾隆三十五年,恰好花甲之年的弘晝病逝。

弘晝「荒唐」了一輩子,不僅自己得意善終,而且還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小的財富。

結語

雍正雖然有10個兒子出生,但其中六位夭折,真正長大成人的只有四位。這四位中最年長的皇三子弘時,還早早被雍正放棄,送去做了八爺胤禩的兒子。

而弘曕是在雍正十一年才出生,弘曕出生的時候弘歷已經23歲。

弘曕出生的這一年,弘歷與弘晝被封為親王。

弘晝是一個明白人,知道儲君之位不是給自己留的,便主動「結束」,裝傻充楞;再加上雍正早早便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所以弘歷繼承皇位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