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8年,金日成讓誌願軍撤出北韓,毛主席笑道:好戲開始了

2024-04-28歷史

在北韓半島的煙火漸息之後,中國人民誌願軍並未即刻撤軍,而是持續駐紮,助力北韓重建。

然而,1958年一月,北京決策層出人意料地宣布撤軍,令全部25萬駐朝誌願軍於十月底前撤回國門內。

此前,聯合國軍與誌願軍的撤軍談判一直沒有結果。

此舉看似是為迫使聯合國軍同樣撤出南韓,但背後隱藏著復雜的政治考量。

1958年,金日成的撤軍請求得到了毛主席的回應——一句意味深長的「好戲開始了」,背後是主席更大的地緣政治布局。

軍事平衡,相對和平

1950年,冷戰的陰影籠罩下的世界見證了北韓半島的戰爭火光,這場戰爭迅速演變成東西方兩大陣營之間的一場全面對抗。

聯合國軍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相繼投入戰場,開啟了一場激烈且殘酷的軍事沖突。

隨著1953年7月簽署【關於北韓軍事停戰的協定】,這場代表冷戰時代兩大陣營最大規模的局部熱戰宣告了表面上的結束。

然而,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對峙、摩擦和沖突並未隨之平息,在東亞的北韓半島,南北雙方的緊張關系依然如同弓上的箭,隨時可能激發新的沖突。

戰後的北韓半島仍然是冷戰的前線,盡管國際社會試圖透過談判解決駐軍撤退和北韓統一的問題,但所有努力最終都宣告失敗。

停戰後,北韓半島南北兩端的外國軍隊逐漸減少,似乎是和平的一線希望。

從1953年到1956年,聯合國軍和中國軍隊均已將四分之三以上的部隊撤離北韓半島,但撤軍的步伐並未能緩解南北之間的緊張氣氛。

到了1956年7月,南北韓的軍事力量呈現出大致的7:6比例,看似達到了某種脆弱的軍力平衡。

這種平衡背後,是兩邊不斷調整與增強軍事力量的結果。

北韓在1956年的軍事力量為35萬人,而南韓則達到了近67萬人的規模;到1957年,北韓的兵力略有減少至34.8萬人,而南韓則維持在63.6萬人以上。

進入1958年,北韓的軍力進一步減少至33.4萬人,但南韓的軍力依舊高達約61.2萬人。

所以說在北韓半島上,一種微妙的軍事平衡長時間維系著半島的相對和平。

而核心於此平衡的,無疑是那近30萬規模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的駐紮。

這支龐大的軍隊不僅僅是一股軍事力量,更是一個政治和戰略的棋子,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威懾力。

中國軍隊的存在確保了南北雙方不敢輕易發起全面沖突,因為任何一方的過度行動都可能引起不可預測的後果。

然而,1958年中國決定單方面撤出所有在北韓的軍隊。

這一決定無疑是重大且具有決定性的,它不僅會破壞長期以來維系的脆弱平衡,而且可能對北韓的安全域勢產生深遠影響。

北韓無疑是最直接的受影響方,因為缺少了中國這個強大後盾,它的軍事和政治地位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那麽,為何在這種看似對中朝雙方都不利的情況下,中國還是選擇了撤軍呢?

緩解局勢,孤立美國

在韓戰的硝煙散盡之後,北韓半島的政治景觀逐漸顯示出穩定的跡象。

然而,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持續駐紮在北韓,對新的地緣政治狀況並無顯著助益。

此時,中共中央開始審視在北韓半島的長遠戰略,並逐步形成一種見解:

若誌願軍能夠主動撤回,不僅可減少軍事開支,而且可能引導其他國家從聯合國軍中撤回其部隊,從而孤立美國,並有利於緩和北韓半島及國際的緊張局勢。

因此,毛主席與金日成在1957年11月的莫斯科會談中,決定於1958年內完成誌願軍的全面撤軍。

金日成結束他在莫斯科的行程後,重返北韓,心中裝著一份緊迫感和一系列戰略計劃。

在同年的12月,金日成先後兩次寫信給毛主席,提出了關於如何公開處理誌願軍撤退的兩個不同方案。

這兩封信,分別在12月16日和25日發出。

一開始金日成提議北韓政府可以發表一個官方聲明,主張撤出半島上的所有外國軍隊,並希望中國政府能對此做出積極響應。

這一方案的直接性和簡便性,旨在迅速減輕北韓半島的軍事壓力,並透過公開聲明的形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北韓主權的重要性和自主的外交姿態。

也可以讓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向聯合國寫信,請求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提出全面撤軍的主張,以此推動國際社會對北韓半島軍事撤退問題采取行動。

1958年1月24日,毛澤東主席從北京發出了一封充滿外交策略考量的回信給北韓的金日成。

在這份信中,毛主席首先肯定了金日成12月16日來信中提出的方案,並表達了中國方面對這一方案的支持和一些具體的意見。

毛主席在信中詳細解釋了對金日成提議中的兩種撤軍策略的看法。

他首先指出,透過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向聯合國寫信,要求「聯合國軍」撤出北韓半島,確實具有一定的戰略優勢。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利用蘇聯在聯合國的影響力,推動聯合國作出相應的行動。

這種做法能夠將北韓的問題國際化,有可能獲得更廣泛的國際支持和關註。

然而,毛主席也指出了這一策略的潛在缺陷。他深刻分析道,這種方式可能會無意中將整個聯合國框架視為敵對方,而實際上,參與組成「聯合國軍」的只是聯合國中的少數成員國。

這樣一來,可能會誤導公眾對聯合國大多數成員國的看法,加劇國際關系的緊張。

鑒於這種復雜的國際背景和潛在的外交風險,毛主席在信中提出了一個較為穩妥的建議:由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發表一個公開聲明。

這一聲明不僅能明確表達北韓的立場,要求撤出外國軍隊,而且也更能控制資訊的表達和國際社會的反應,減少可能的外交誤解。

微妙關系,由誰主導

金日成 12 月 25 日來信提出的第二套方案是什麽呢?

據【周恩來傳】中的記載, 這個新方案的核心建議是由中國政府主動發表聲明,建議雙方撤軍, 而北韓政府則在聲明中表達同意和支持。

這種策略的轉變顯著——與金日成之前提出的方案相比,此次方案中北韓的角色從一個主動要求者轉變為支持者,而中國的角色則從一個相對被動的響應者轉為主導者。

這種策略上的調整顯然旨在平衡兩國在撤軍議題上的主導權問題,以免在敏感的國際和雙邊關系中造成任何不平衡。

這一轉變的深層次原因可能源於金日成對中朝關系微妙平衡的考慮。

在他的第一套方案中,北韓作為提議方,可能過於凸顯了其主體性,這在國際外交中可能被視為過於強勢,有可能觸及到中朝關系中的敏感絲線。

金日成恐怕擔心,這樣的主體表達可能會讓中國領導層感到某種程度的不快或不平等。

因此,在還未收到毛主席的正式回復之前,他便籌劃並提出了這一全新的方案,以示兩國平等及相互尊重。

1958年2月14日,周恩來帶領著中國政府代表團踏上了前往北韓的旅程,這次存取的核心議題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撤軍問題。

周恩來此行不僅是外交禮節的展現,更是中朝兩國深厚友誼與合作的延續,一個關於軍事與戰略配合的重要討論即將展開。

2月15日下午,會場氣氛莊重而緊張。

代表團們在嚴肅的會議氛圍中就誌願軍的未來部署展開了深入協商。

周恩來首先向北韓方面明確表示,中國在東北地區原本駐有四個軍的部隊,計劃在誌願軍撤回後再增加兩個軍,以保持該地區的軍事穩定。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中國對北韓安全的牽掛和承諾,即便是在撤軍的框架下,也未忘保障北韓的安全需要。

更具體地,周恩來指出:「只要北韓政府一作出決定,我們就可以派誌願軍來。」這一表態不僅展現了中國對北韓的支持不遺余力,也反映了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靈活與應變能力。

關於留給北韓的軍事物資,周恩來也做出了慷慨的承諾,表明中國願意將部份優質的彈藥和工兵器材留給北韓,這不僅是對北韓軍力的實質性支持,也是信任與友誼的體現。

透過這次會談,周恩來巧妙地平衡了撤軍與維持地區穩定的雙重需求。

他強調,雖然中國將從北韓撤回部份軍隊,但保留在東北的軍力將從四個增至六個,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出動支援北韓,實際上比之前的五個軍的總數還多出一個軍。

這一策略不僅減輕了中國軍費預算的負擔,同時也確保了對北韓的軍事保護不受影響,體現了中國對「兄弟國家」承諾的持續性和堅定性。

如此精心策劃的外交和軍事安排顯示了周恩來及中國政府在處理復雜國際關系時的智慧與遠見,不僅維護了中朝之間的傳統友誼,也在動蕩不安的國際環境中尋求了一種新的平衡與和平。

多方考慮,深遠影響

那為何主席認為,此時金日成讓誌願軍撤出北韓是件好事?

1958年,中朝蘇三國間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鑄就了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中國人民誌願軍開始了他們單方面且主動的全面撤軍行動。

這一決策在國際舞台上尤其針對聯合國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註並對聯合國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盡管在此之前聯合國軍對中朝的撤軍要求多次置若罔聞,中國的這一舉動迫使他們不得不開始與中朝方面進行正式的交涉。

在北韓政府和人民的一次次熱烈而友好的歡送儀式中,中國的撤軍不僅對外被視為一種戰略上的調整,更象征著中朝之間「團結友誼愈臻鞏固」的深層次關系。

然而,這些儀式背後隱藏的是更為復雜的國際政治考量。

毛主席提出的撤軍理由之一,即減輕國家經濟負擔,這是一個敏感的議題。

在與北韓的交往中,這一點不能太過直白地提出,以避免給北韓方面留下中國僅考慮自身利益、忽略國際主義義務的負面印象。

在這種微妙的國際關系網路中,毛主席甚至需要在向蘇聯抱怨的同時,增強自己的說服力,確保蘇聯能夠支持中國的決定。

此外,中國的領導層也非常清楚,撤軍決定需要得到北韓和蘇聯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盡管計劃撤軍,中國仍然承諾在必要時會繼續履行保護北韓的義務,這是中國對北韓安全承諾的延續,也是對兩國友好關系的重申。

這一承諾不僅是對北韓安全考慮的保證,也是一種戰略上的安撫,確保撤軍行動不會損害中朝關系或影響區域安全穩定。

而對金日成來說,在冷戰的錯綜復雜背景下,北韓的國際地位和內部安全成了金日成政權關註的核心。

金日成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他擔心中國人民誌願軍的長期駐紮可能對他的領導地位構成威脅。

這種擔憂源於對內部權力平衡的考慮——太強大的外軍存在可能被視為對其權威的一種侵蝕。

因此,從某種角度看,金日成希望中國撤軍,但又不能直接要求撤軍,以免在國際舞台上顯得軟弱或被比作東方的納吉——指的是1956年匈牙利的領導人,他的政治生涯因蘇聯的軍事介入而結束,這是金日成極力避免的一種關聯。

另一方面,金日成同樣清楚,北韓單獨面對聯合國軍和南韓軍隊的軍事壓力,幾乎是不可能承受的。

因此,盡管存在對中國軍隊的顧慮,他又不得不依賴中蘇兩國的軍事保護和援助。這種依賴關系使得金日成在外交和軍事策略上必須進行精細的平衡。

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可以說毛主席主動提出的撤軍提議為金日成解決了一個棘手問題,同時也能暴露出以美為首的霸權野心。

最終, 中國不必再承擔供應駐朝的幾十萬軍隊的費用;金日成不再擔心北韓境內的中國 軍隊可能威脅其地位。

參考資料:

韓戰前後的毛主席與金日成

作者:趙祎楠 刊名:黨史博采(紀實)

中國1958年從北韓全部撤軍方案形成中的幾個問題

田武雄

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