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為啥派四大元帥當市長?究竟是哪些城市這麽特殊?

2024-01-24歷史

毛主席為啥派四大元帥當市長?究竟是哪些城市這麽特殊?

在人民軍隊漫長而艱難的革命戰爭歲月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領袖,其中最傑出的莫過於備受熟知的十大元帥。

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結束時,其中四位元帥臨時擔任了大城市的最高領導職務。

盡管從戰爭時期向和平時期的過渡,以及重心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是中國革命不可避免的發展規律;但在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上,這四位元帥為何選擇在中國四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城市擔任市長,這值得深思。

在七屆二中全會的決定下,決定從農村回到城市,四位元帥被選定接管四個大城市。 1927年,蔣介石集團突然叛變,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

然而,在效仿蘇聯的城市發展路線失敗後,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轉戰井岡山,由此開啟了長達22年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艱辛征程。

抗日戰爭末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奪回了一些城市,但在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短暫掌控的大城市又一度落入敵手。這導致的結果是,到了1948年底,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接管和管理大城市方面幾乎一片空白。

然而,歷史的車輪是無法逆轉的。隨著三大戰役的迅速推進,像長春、沈陽、徐州等大城市紛紛被解放。然而,在國民黨20多年的反動統治下,這些城市雖然表面上繁榮昌盛,實際上卻經濟困頓,人民生活異常艱難。

特別是在1948年,蔣介石在其統治區域大規模發行金圓券,導致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這使得中國共產黨在接管城市後面臨著更為艱難的任務,需要解決城市居民生活的困境。

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召開了解放戰爭中至關重要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會議上,一個關鍵議題是將未來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

在此之際,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葉劍英、聶榮臻、劉伯承和陳毅分別負責北平、廣州、南京和上海的接收工作。這是為了應對接收工作的難度,因為良好的負責人是成功的關鍵。

北平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已經確定,盡管在1927年後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仍然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北平的治理直接關系到整個北方的穩定。

廣州不僅是華南最大的城市,而且在淮海戰役後成為國民政府的「陪都」。

南京是蔣家王朝抗戰時期的老巢,占領南京被視為解放戰爭的重要裏程碑。

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還是當時中國所有城市中西化最為嚴重的一個。成功接管上海不僅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還牽涉到復雜的對外鬥爭。

黨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最終選定了這四位元帥分別擔任首任市長,他們圓滿地完成了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

葉劍英,具有極高軍事資歷的總參謀長,先後擔任北平胡廣州市長。他是四位元帥中唯一在兩個重要城市擔任市長的人,出生於廣東梅縣(1897年)。

盡管在十大元帥中排名第十,但他在人民軍隊中的資歷非常深厚。1917年,葉劍英考入雲南講武堂,成為孫中山「二次護法」後的重要助手。在廣東革命政府成立時,他已是粵軍第2師參謀長,後在廖仲愷的邀請下擔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

有人說,中國能同時贏得孫中山、蔣介石和毛澤東的賞識,唯一可能就是葉劍英。

在南昌起義前,作為第四軍參謀長,他協助賀龍、劉伯承等將隊伍引向南昌。隨後,他與葉挺等人聯手組織廣州起義,成為十大元帥中唯一參與兩次「三大起義」的元帥。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7年,葉劍英一直擔任八路軍和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他不僅協助毛澤東和朱德指揮作戰,還與周恩來一同在重慶與蔣介石反動集團周旋。

在1940年的重慶全國參謀長會議上,面對蔣介石等人對我軍的指責,葉劍英以有禮有節的方式與其辯論,被董必武稱贊為「舌戰群儒」。

抗戰勝利後,葉劍英成為解放軍總參謀長,同時作為軍調處成員多次前往重慶和北平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因此,黨中央在1948年底平津戰役進行中已決定由葉劍英擔任北平首任市長。

1949年2月,葉劍英正式就任北平市市長,然而他首要面對的挑戰卻是北平市內積壓如山的垃圾問題。為解決此困境,葉劍英組織了各界群眾,花費數天時間清理了北平市內的大小街道。

接著,他主持組織了市民對北平市內許多古建築進行修繕,為疲憊的北平賦予了新中國首都的氛圍。同時,他協調各方力量調運生活必需品,確保市民日常所需,使得北平的社會秩序迅速穩定下來。

為了應對新城市的接收,葉劍英迅速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培養了一批新的幹部。然而,在1949年2月,毛主席早已對葉劍英表示:「讓你這位老廣州人來擔任北平市長有些委屈,等廣州解放後,你就會被派去擔任廣州市長。」

1949年8月,隨著人民解放軍突破國民黨軍防線,葉劍英緊急南下,組建了華南局並擔任第一書記。隨後,人民解放軍於10月進入廣州,廣州市政府成立後,葉劍英擔任市長。

然而,他發現廣州在短時間前還是國民政府的「首都」,卻面臨著物資匱乏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現實。於是,他同時組織社會穩定的恢復工作,並修築了圩鎮以方便廣州周邊物資的流通。他還在珠江上建起「海珠橋」,並創辦南方大學。

在廣州市內經濟逐漸恢復後,葉劍英及時組織了交通工具,將廣東特產運往全國各地。在1951年,他創辦了「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演變成今天大家熟知的「廣交會」。

盡管葉劍英擔任廣州市長的時間並不長,但他為廣州乃至整個廣東省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聶榮臻長期執掌華北,成功指揮開國大典閱兵。

他於1899年生於重慶江津,於1924年在莫斯科軍校學習,後擔任黃埔教官,曾公開批評蔣介石的傲慢行為。在1927年南昌起義中,成為我軍高級指揮員,並在長征中發揮關鍵作用。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作為115師副師長,聶榮臻率部前往五台山,建立了我軍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深得毛主席的稱贊。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後,聶榮臻成為華北軍區主要負責人,於1948年底指揮部隊與東北野戰軍合作發起平津戰役。中央軍委下令組建平津戰役總前委,聶榮臻與林彪、羅榮桓等共同擔任總前委委員。1949年初,在天津解放後,聶榮臻參與了與傅作義代表的三次談判,隨後於1949年2月3日擔任平津衛戍區司令。在此時期,葉劍英主持文職工作,而聶榮臻則負責軍事。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至北平,聶榮臻在西苑機場主持了閱兵式。盡管北平的解放是和平的,但社會秩序在解放初期仍然存在混亂。大量的國民黨潛伏人員和過去的幫派成員威脅著新中國首都的安寧。

聶榮臻果斷采取武力手段鎮壓了多次小規模暴動,同時組織糾察隊全天在街道進行巡邏,以提供廣大人民的安全感。隨著北平更名為北京,他自然成為開國大典閱兵的總指揮。

在1949年7月,盡管忙碌於日常工作,聶榮臻仍親自視察了閱兵部隊的訓練。他積極與空軍和裝甲兵負責人進行會談,商定了閱兵式當天飛機行動和坦克透過天安門的具體流程。同年9月,他還兼任北京市市長,接替葉劍英的職責。在這期間,他既繼續組織閱兵,又處理北京市政府的大小事務,忙碌的日子一度讓他感到疲憊。

1949年10月1日,聶榮臻全程指揮閱兵,力求做到完美,以至於閱兵結束後他疲倦地倒頭大睡。

對於劉伯承,他1892年出生於四川達縣,因在1916年負傷失去右眼而被譽為「獨眼軍神」。在紅軍時代,劉伯承多次發揮關鍵作用,抗戰爆發後成為紅四方面軍改編的129師師長。1947年,他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南下大別山,發展成中原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多次擔任我軍總參謀長。

1949年3月,黨中央決定劉伯承擔任解放後南京市市長,考慮到第二、第三野戰軍突破長江後的任務分配。在渡江戰役中,劉伯承於1949年4月21日率領我軍占領了南京。

緊接著,第三野戰軍主力發動對上海的進攻,而第二野戰軍主力則迅速橫掃浙贛線。

直至4月29日,劉伯承才抵達南京。由於找不到聯絡人員,他不得不命令直接開車前往總統府。

隨後,劉伯承多次與南京各界代表進行會談,策劃將這座原為國民黨官僚的消費型城市轉變成為人民的生產型城市。同時,在解放南京的過程中,劉伯承已萌生了在南京創辦軍事學校的構想。

盡管在1949年8月,劉伯承和鄧小平共同參與了解放大西南的戰爭,但到了1950年,他便返回南京創辦了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這一舉措成為劉伯承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獨特貢獻,因而他被大家主要記憶為南京軍事學院的院長。

在負責接收大城市擔任市長的四位元帥中,陳毅的名氣可以說是最顯赫的。他於1901年出生於四川樂至,1927年才加入革命軍隊,但卻迅速崛起。在井岡山會師時,他已成為紅四軍僅有的三位師長之一。在長征之前,陳毅留下領導了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

自1940年起,陳毅擔任新四軍軍長,並在1946年後成為不斷壯大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在淮海戰役尚未完全結束的1948年底,中央便任命陳毅為解放後的上海市長。經過15天的激戰,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5月27日終於攻占了上海,陳毅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5月4日,華東局在接管上海的會議上,陳毅在高級將領和180名新市政府幹部面前制定了進入上海的多項規章制度。

因此,當上海市民於5月28日早晨醒來時,他們驚訝地發現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士就躺在馬路中央。

上海市民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首次目睹真正的人民軍隊,一家報紙發表了這樣的評論:「解放軍輕松地贏得了上海市民的心,同時也揭穿了國民黨之前散布的謠言。」

上海作為當時中國最復雜的城市,要想贏得老百姓的支持,必須解決最基本的民生問題。而當時,上海的金融投機商卻在暗中瘋狂破壞,導致上海物價飆升,市場混亂。

這些投機商甚至嘲笑說:「解放軍進得了上海,人民幣進不了上海」、「共產黨懂軍事,卻一竅不通經濟」,果然,早晨發行的人民幣到晚上就全都回到了銀行。

面對敵人如此瘋狂的進攻,陳毅果斷采取了雷霆手段。在6月10日,我軍查抄了上海的證券大樓,抓捕了全部投機分子。然而,之後不法商人仍然不死心,開始瘋狂囤積大米等生活物資。

陳毅與中央主持經濟工作的陳雲緊密配合,在全國範圍內調集物資,先以小規模拋售引誘投機商購買,使其資金告罄。隨後突然集中低價拋售,一時間上海市場物價集體大跌。

這種手段令投機商輕則虧本,重則破產,最終消滅了危害中國經濟幾十年的一個毒瘤。

與此同時,陳毅建立了健全的社會管理體系,各行各業在上海紛紛成立了工會組織。透過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原本屬於黑幫成員和閑雜人員紛紛融入了工作崗位。

在加強社會治安和打擊犯罪分子的鬥爭中,陳毅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最終使得上海灘上的幫派組織完全銷聲匿跡。在整頓上海經濟的過程中,國民黨不甘失敗,多次派空軍對上海進行轟炸。

陳毅一方面組織力量進行防空,一方面全力追捕潛伏的國民黨特務,最終使得上海市民重返寧靜生活。他還積極與上海的外國商人交涉,確保在韓戰爆發前上海能夠與西方國家保持正常的貿易關系。

陳毅在接管上海的經驗不僅促使當時中國經濟的復蘇,同時為後來整個中國的經濟治理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