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日軍回憶:德國人深度介入淞滬之戰,不僅顧問戰術還策劃特種行動

2024-04-06歷史

日軍回憶:德國人深度介入淞滬之戰,不僅顧問戰術還策劃特種行動

由於在上海地區大肆擴張的行動,日本第三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長谷川清越來越感受到力所不及。

1937年8月16日是關鍵的一天。中國輪番的攻擊使得日軍防線承受巨大的壓力,並且他們可用的資源達到了極限。

為了防止中國軍隊取得突破,駐上海海軍陸戰隊司令官、海軍少將大川內傳七不得不緊急動用寶貴的儲備資源。

形勢危急,日本海軍陸戰隊第一次不得不考慮本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了。如果不能從外面獲得支援,他們可能會失掉戰爭。

在8月16日的戰鬥過程中,長谷川清親自給他的上級連發三封電報,口吻一封比一封更絕望。在當天下午7點發送的第二封電報中,他警告稱他的部隊大概只能守6天了。

隨後海軍司令部給日本南部佐世保海軍基地的海軍陸戰隊下達命令,令他們派遣兩支各5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的部隊前往上海。

在接到長谷川清於當天深夜發送的第三封電報後,日本海軍決定派遣更多的援軍。在青島等候調遣的兩支海軍陸戰隊共計1400名士兵奉命立即乘船趕赴上海。

然而,中國人也感到戰事並未按照他們的方向發展。戰鬥比他們預想的更加血腥。

對於一支擁有豐富人力資源的軍隊對抗擁有明顯技術優勢的對手,用人海戰術攻擊堅固的陣地似乎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到目前為止,戰鬥已變成一場血肉之軀對抗鋼筋鐵骨的競賽。結果就是部隊大量地減員,蔣介石逐漸失去耐心。

經過幾天的戰鬥,他的部隊還是未能成功將日軍驅逐出上海的街道。盤踞在虹口及楊樹浦區域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已經證明是一根比他和他的將軍們預想的更加難啃的骨頭。

在與他的師長們的會議上,蔣介石下達了在8月17日清晨大舉進攻的命令。

部隊將配備更多火力,而且比3天前的攻擊準備更加充分。這次行動代號「鐵拳」,是上海戰役第一個關鍵周內國民黨軍隊發動的最猛烈的攻擊。

盡管發起者是蔣介石,但在實際的操作中,行動主要由一個德國人在執行。派駐第88師的德國顧問漢斯·費特爾上校在規劃進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希望使用突擊隊戰術,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在戰壕中使用這一戰術,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經過密集的炮火攻擊後,一小支由意誌堅定、裝備精良的勇士組成的精銳隊伍將突破日軍防線,在守軍尚未有機會從最初的驚愕中反應過來前,強行深入敵軍陣營。

接下來,第88師從西面進軍,攻擊虹口公園南部地區,而第87師從東側開展協同行動。這個攻擊計劃適逢一個關鍵的時刻。

張治中深知,這是一個有利的時機,他依然擁有顯著的但可能稍縱即逝的優勢對抗日軍。這個機會必須在敵人援軍到達之前加以充分利用。

然而,勝算並不容樂觀。現代武器擁有前所未有的殺傷力,用其作戰的城市戰爭將付出更加昂貴的代價,尤其是敵人在空中占據優勢。

日軍的戰機是一個持續的威脅,一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對國民黨軍隊的陣地發動連續的打擊。

中國空軍是一個有利因素,但問題是面對更有經驗的日本飛行員及其效能更先進、機動性更靈活的戰機,他們能堅持多久。

日本的空中存在日益增強,由於其艦載機和駐紮在長江三角洲崇明島基地的飛機,地面上任何重大的調動都變得異常復雜。

德國顧問後來回憶道:「由於日本海軍戰機出動頻繁,中國部隊的轉移和部署遭遇了極大的障礙。」即便如此,國民黨軍隊繼續在上海地區集結部隊。8月 15日,第98步兵師抵達,並將其半數兵力的一個旅交由第87步兵師調遣,以保證「鐵拳」行動中該師後面區域的兵力配置。

計劃中的最終打擊進入倒計時,中國軍營裏士氣高漲。盡管自開戰以來戰果不佳,而且傷亡慘重,但普通士兵都很釋然。

經過長達20多年的內戰後,所有中國人終於站在了一起共同抗敵。很多軍官匆忙寫下遺囑,希望為國捐軀。沒有人想死,然而,他們認為,如果他們不得不獻出自己的生命,為國捐軀是一個值得的理由。

浦東區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說:「我很高興,也很興奮,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參加的民族戰爭!」

8月17日清晨5點,「鐵拳」如期拉開戰幕。所有火力齊發,第87師和第88師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日本人發動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

按照突擊隊戰術的快速滲透方法,加之前期戰鬥中大量傷亡的教訓,張發奎使用了一種新的戰術原則。

在他的指揮下,火力將甄別出日軍防線的缺口,並利用這些缺口,而不再對重兵把守的陣地發動大規模的、代價昂貴但可能徒勞的攻擊。一旦發現敵軍要塞,主要兵力將避開它,僅留下剛好的兵力牽制它。

陳頤鼎是第87步兵師的一個團長,在這次攻擊中是一個關鍵人物。

他的士兵每個人僅配備兩天的給養,利用熟悉當地情況和身手敏捷的優勢,在「鐵拳」最初的幾小時內,他們就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他們進入一條街的建築物中,從內部拆掉一面墻,然後進入另一條街,或者從一個屋頂向另一個屋頂搭建橫梁,盡可能悄無聲息地從一幢大樓潛行到另一幢,而不會引起地面上的註意。

他們的行蹤令日軍無法捉摸。日本人原以為他們會從一個方向來,不想他們卻在另一個方向發動襲擊。盡管如此,改變前些天的戰術還不夠。

進攻者有時遭遇了無法回避的準備充分的防禦,從進攻前期減員就不斷增加。

在試圖拿下一座建築物時,第88師一個整營都被打光。盡管損失慘重,但中國軍隊仍未在日軍防線上取得重大突破。

這部份是黃浦江上日本海軍炮火的強力支援的結果;部份是中國步兵與炮兵部隊協調不利的一種體現。

對中國同樣不利的是他們小心謹慎地回避政策,為了不激怒外部世界,也避免國際輿論譴責他們,在上海沖突的初期,中國部隊避免在公共租界作戰,甚至包括日本人占主體部份的租界區域。

這種政策令德國顧問倍感受挫。在行動後報告中,德國人慨嘆道:「很顯然,進攻部隊已被告知,只消滅占據中國領土的敵人,而不要進攻公共租界區域內的敵人。」

在前線的幾位中國將領也很沮喪。「對外國人區域的界定極大地束縛了我們的手腳,」一位師長的副官告訴西方記者,「如果沒有來自中央政府和我們指揮官的命令:避免對外國人造成傷害,並給予他們足夠的保護,我們很可能已經消滅敵人了。」

大片公共租界的存在使日本人有了可乘之機。蔣介石的很多軍官相信如果國民黨軍隊能夠穿過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並從日本人後面發動攻擊,他們可以輕松獲勝。

張發奎曾說:「如果沒有外國租界的庇護,他們早就被消滅了。」同時,中國指揮官對前線戰況不甚了解,並且有時還會被前線軍官誇大的戰果所誤導。

8月17日上午9點,第87步兵師指揮官報告張治中,日本海軍俱樂部這一關鍵陣地已在他的掌握中。

然而,當張治中派他自己的人前往了解情況時,結果發現右邊一座四層樓仍為日軍占領,他們決心抵抗到底。

師指揮官信誓旦旦的說辭在當天下午遭受進一步的打擊,日軍從附近海軍訓練基地發動了兩次反擊。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指揮官都相信他們自己部隊反饋給他們的報告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87師的一個團接到特別的命令:證明他們取得的任何進展。

每次他們沿預定前進路線拿下一個關鍵目標後,就會揭下街道名牌送回去,作為他們確實控制了該陣地的證據。

一天結束後,日軍贏得了勝利。事實表明,防禦更勝一籌,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4年裏的西線獲得了證明。

不過,日軍面臨的挑戰也極其嚴峻,但至少這種挑戰是簡單、直接的。他們只需堅守虹口及楊樹浦區域,等待援軍的到來。

事實證明日軍非常擅長這項工作。在很多情況下,中國士兵發現戰爭開始以來,他們一直在攻擊同一個目標。

第88師士兵潘世華參加了八字橋附近殘酷的拉鋸戰,由於疏於準備導致了不必要的高傷亡率。

他說:「因為我們沒有預先做好偵察工作,我們發現我們被日本人的裝甲部隊四麵包圍。」國民黨軍隊陷入困境,張治中的希望之窗被迅速關閉。

在上海戰役的初期階段,德國人的主要貢獻是「鐵拳」行動,但絕不是唯一的一個。德國顧問不僅出謀劃策,還出現在前線。

他們的關鍵角色並不是秘密,報紙甚至定期報道他們。他們身著蔣介石軍隊的制服,不僅提供戰術輸入,還給中國部隊帶來了寶貴的士氣,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獨自在對抗強大且殘暴的日本帝國。

為此,一些日本人也稱上海戰役為「德國人的戰爭」,這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