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1年,日軍夜襲小村莊,八路軍沈著反制,一槍未發殺敵二百

2023-12-19歷史

「小鬼子這封信肯定是假的,他們的目標八成就是咱們。我覺得他們的進攻,應該就在明後天的淩晨發起。」

1941年的除夕,河北曲陽縣靈山鎮的武家灣村正是熱鬧過年的時候。而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三分區二團團長蕭思明,卻在自己的團部召開了作戰會議。會上,他拿著一封信,和其他的同誌們解說道。

蕭思明

「團長,這信上不是說,鬼子的小隊要去郎家莊嗎?和咱們不在一個方向上啊?你怎麽就能斷定敵人是沖著咱們來的呢?」一個連長這樣問道。

蕭思明點點頭,說道:「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是你想想,附近只有咱們這一支大部隊,鬼子往郎家莊集結幹什麽?而且你也說了,郎家莊和咱們不在一個方向上,難不成鬼子也成了路癡?現在正是春節期間,他們很可能認為咱們會松懈,所以咱們小心一些沒有壞處。」

八路軍作戰會議還原

底下的各級指揮員聽了,都覺得有道理,只不過他們還沒想到,等待自己的是一場非常奇怪的戰鬥。八路軍將會套用一種古老又新奇的戰法,穩賺不賠的打一場殲滅戰。

蕭思明團長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革命。他191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在1930年就參加了紅軍。他經歷了 中央蘇區的幾乎每一次大的戰役,參加過長征和東征、西征。他的戰鬥經驗豐富,戰場嗅覺也極其靈敏。

長征

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蕭思明在115師獨立團擔任副營長。後來,獨立團被升格為獨立師,蕭思明的職位也是水漲船高,成了二團的副團長,並且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後來,獨立師在蔣氏的壓力下被迫取消,但蕭思明卻已經異軍突起,輾轉在好幾個團擔任團長。這期間他就像一個救火隊長,哪裏有需要,他就會出現在哪裏。

1939年,日軍在正面戰場上受阻,難以完成他們吞並中國的野心。於是他們就將主要的精力,放到了華北、華南等自己的占領區之內,對當地的八路軍、新四軍根據地展開了規模巨大的「掃蕩」。一時間,抗日軍民損失慘重,敵後鬥爭陷入到了低谷。

日軍掃蕩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在1940年夏秋之間,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集結各個遊擊區的兵力,發起了百團大戰。這是一次以正太鐵路為主線,針對日軍鐵路、公路展開的一次全面的破襲戰。日軍根本沒有想到,經歷了數次大掃蕩之後,八路軍仍然有實力發動進攻。結果在3個半月的時間內,八路軍就斃傷日軍2萬余人、偽軍5000余人。被八路軍拔掉的據點,也多達二千九百多個;被破壞的鐵路,更是達到了470余公裏,公路也有一千五百多公裏。

日軍在遭受打擊之後,驚呼「對華北應有再認識」,從此不敢再小看八路軍。他們從華東戰場上抽調了兩個師團,對華北的抗日根據地展開了報復式的大掃蕩。雖然一開始,八路軍的損失很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八路軍應對敵人的方法越來越多,日軍報復的成果也是越來越小。

百團大戰

蕭思明和他所領導的三分區二團,也參加了百團大戰,戰果也是頗為豐厚。為了和敵人的報復部隊周旋,他們從1940年冬天一直戰鬥到1941年年初,確實已經很疲勞了。此時,作為抗日模範村的曲陽縣武家灣向他們發出邀請,希望部隊能來自己這裏過年,和鄉親們搞個聯歡。蕭思明在請示上級之後,率隊來到了武家灣,準備連休整帶聯歡,好好地過個年。

武家灣算不上是個富裕的村子,但是在支援八路軍方面,卻一直做得無可挑剔。早在1939年,這裏就成立了抗日人民政府。這裏還設有晉察冀軍區的兵工廠,兵工廠的所有工作,都分散在每個老百姓的家裏。鄉親們每天白天種地,回家之後就成了制造武器的工人。在他們的努力下,武家灣兵工廠每年都會給部隊提供大量的武器。百團大戰的輝煌勝利身後,就有他們的無私支持。

武家灣兵工廠

然而,武家灣也成了日軍重點關註的點位。那些投靠了日軍的漢奸,沒事兒就會在武家灣附近偵察,一有情況便會報告日軍。而駐紮在靈山鎮的日軍大隊長大江方若,是個擅長偷襲的殘暴人物。他一旦接到漢奸們的線報,就會毫不猶豫地出發,對武家灣進行「掃蕩」。最近一段時間,他頻繁出動,給武家灣帶來了不少的損失。

而這次,蕭思明剛剛進入武家灣,部隊的行蹤便被漢奸報告給了大江方若。大江方若聽說八路軍規模不小,怕自己一個人吃不下來,就電告其他地方的日軍前來支援。為了怕八路軍有什麽動作,他先派了十幾個人,過去監視八路軍。

日軍偵察隊

大江方若的布置也算是謹慎妥當,但是偏偏他這次,他碰到的是戰場嗅覺極為敏銳的蕭思明。蕭思明早就告誡過戰士們,過年是過年,但是警戒哨的安排不但不能松懈,還更要加強!在村子的三個路口,他都安排了一明一暗的雙哨。在進入武家灣的咽喉山口處,他更是直接安排了一個連作為警戒。可以說,他的崗哨安排是天衣無縫的。

面對這麽嚴密的崗哨,日軍的那一小隊人馬,根本無所遁形,剛剛接近村子便被消滅了。這一天正是除夕,戰士們紛紛說,這是日本人給八路軍送「餃子」來了。

八路軍哨兵

從日軍小隊長官的身上,戰士們搜出了一封信,信封上寫著「交郎家莊2團團部收」的字樣。信的內容,倒是平平無奇,就是一些普通的囑咐,什麽「萬事小心」之類的。但是,蕭思明看著信,卻突然感覺到了危險。給郎家莊送信的鬼子,突然出現在了武家灣,這肯定是不尋常的。而且,送這麽一封水分十足的信,用得著十幾個人嗎?但如果這些人不是送信的,那就只能是偵察部隊。如果是偵察部隊,那就很可能是沖著自己來的。如果真是這樣,部隊就必須做好戰鬥準備。

日軍偵察兵

於是,蕭思明趕緊將各級指揮員集中到一起,開了一個作戰會議。這也就是本文前面,提到的會議。蕭思明認為,必須要掌握主動權,一方面繼續加派崗哨,一方面派出大量的偵察員,去附近的幾個大型日軍據點偵察。一旦發現有情況,立刻報告。至於和鄉親們的聯歡,蕭思明認為可以照常舉行。但是,部隊的所有人不準喝酒,晚飯必須盡快吃完。而鄉親們也要先進行堅壁清野,隨時做好撤離的準備。

第二天,各級指揮員一個個地落實了自己的任務。將近一個排的偵察兵,看住了附近的幾個大型鬼子據點。而村子裏的聯歡會,則照常舉行。雖然還是戰爭階段,但是過節的氣氛一點兒不少。八路軍拿出了繳獲的日本罐頭,鄉親們殺了豬,弄來了不少白菜和馬鈴薯,大家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

日本罐頭

但是剛過晚上9點,隨著蕭思明的一聲令下,大家齊動手,將所有的家夥都收拾了起來。戰士們拿起武器嚴陣以待,而老百姓則提上大包小包,開始向後面的山裏撤退。也就在這時,前方的偵查員發回訊息:靈山鎮以及附近的幾個據點派出了大量的鬼子,總數足足有兩千多人,浩浩蕩蕩地向武家灣殺了過來。

大戰在即,蕭思明卻顯得更加鎮定。他認為,武家灣地區的道路狹窄,敵人的大部隊很難展開。而且此時天還沒亮,日軍的火力發揮不了威力。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先派出一支一二百人的部隊,對武家灣進行試探性進攻。如果能夠順利開啟缺口,大部隊再跟進。如果不能,就會黏住八路軍,等到天亮時再大規模進攻。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自己就能嘗試一種古老的戰法了。

日軍掃蕩部隊

中國的抗戰歷史上,制作簡單的大刀,一直是日本人的噩夢。從喜峰口抗戰到藤縣抗戰,往往是中國軍隊大刀一舉,日本鬼子就會人頭落地。而在八路軍中,大刀是少數能做到人手一個的武器。而且大刀除了震懾力十足之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殺人於無形。一個熟練的刀手,往往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一刀解決自己的敵人。而蕭思明今天,就想來一場絕對意義上的「白刃戰」,只用大刀不用槍,靜悄悄地解決來犯之敵。

事後證明,蕭思明確實料事如神。日本鬼子在來到武家灣附近的中佐村後便不再前進,而是派出了一支二百余人的隊伍,趁著夜色摸到了武家灣附近。他們接受的任務,就是纏住八路軍部隊,為天亮的打擊做準備。

八路軍白刃戰

但是,這些侵略者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了蕭思明的圈套。蕭思明命令1營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斷敵退路;2營5連在發現敵人後,故意暴露行蹤,將敵人引到村子裏;其他部隊埋伏在村裏的各個房屋之間,只聽自己一聲令下,便發動奇襲。同時蕭思明還強調,這一戰所有戰士都不能開槍,只能以大刀殺敵。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減少槍聲的密度,不驚動敵人的大部隊。

戰士們很快就按照部署,做好了戰鬥準備。果然,在淩晨三點左右,敵人的先遣隊來到了村外。5連的戰士們故意發出響動,然後在日軍面前虛晃一下,接著就進了村子。日軍黑燈瞎火的,雖然看不真切,但是卻急於立功,跟著5連就進了武家灣村。

日軍夜襲

這之後的情況,一如蕭思明之前的設想。1營封鎖了村口,斷掉了日軍的退路。其他的八路軍戰士,也隨著蕭團長的一聲令下,對這二百多個日本兵展開了收割式的殺傷。由於八路軍不開槍,很多日本兵沒有聽到響動,就糊裏糊塗地就丟了性命。有幾個機警的雖然借著月光看見了八路軍,卻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一刀砍了腦袋。雖然有零星的人開了幾槍,但是根本阻止不了如同潮水一般湧出的八路軍戰士。

這一夜,誰也無法想象,在一個華北的小村裏,上演了一出冷兵器對熱兵器的「不平等」對決。漆黑的夜色,成了八路軍的天然盟友,將一個個日本鬼子埋葬。不到兩個小時,戰鬥已經全部結束,日軍先遣隊無一幸免,全部被殲滅。

八路軍白刃戰

收到報告後,蕭思明命令部隊趕緊打掃戰場,在半小時內撤出戰鬥。此時,天邊已經隱隱泛出魚肚白,時間可謂拿捏得恰到好處。

而在中佐村蹲了半宿的日軍,一直在等待前方先遣隊的報告。但是他們等到了上午9點,卻仍然沒有收到任何音訊,甚至連槍聲都沒聽見一聲。狡猾的大江方若察覺到不對,趕緊率大部隊進了武家灣。他這才發現,自己的先遣隊已經全部報銷。甚至連所有的武器,也都被八路軍給拿走了。而八路軍和老百姓,則是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這次出擊,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八路軍轉移

大江方若暴跳如雷,在撤軍之後,他立刻上報軍部,給二團團長蕭思明定下了5萬現大洋的賞格,就為要他的人頭。但是,這個賞格最後也沒人敢領,因為蕭思明此時已經被稱為了「蕭閻王」,根本沒人敢惹。

至於蕭思明團長,也並不在意什麽賞格。他所專註的,只有戰場。1942年,他進入雁北地區,打了一年多遊擊戰,讓當地日軍無可奈何;一年後,他又在沙嶺台和敵人硬碰硬地來了一仗。當時的日軍,戰鬥力已經下降,所以居然被蕭思明以劣勢的兵力一舉打敗。事實再次證明,「蕭閻王」的外號,絕不是白叫的。

抗戰結束後,蕭思明繼續留在華北、山西一帶戰鬥,為保護黨中央、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蕭思明又分別擔任了山西軍區代司令、河北軍區司令等職,為保護當地人民財產、發展當地生產、軍隊建設出了很大的一份力。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蕭思明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在歷史各個時期中做出的成績,無論何時都不應該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