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後出師表】可能真不是諸葛亮寫的,至少有三個疑點無法解釋

2024-02-28歷史

【後出師表】可能真不是諸葛亮寫的,至少有三個疑點無法解釋

【後出師表】到底是不是諸葛亮寫的?有沒有後人偽托的可能?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後出師表】載於三國時期吳國張儼的【默記】,是【出師表】的姊妹篇。

【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這一點沒有爭議。【三國誌·諸葛亮傳】寫得很明確:「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建興五年,即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駐漢中,準備第一次北伐,臨行之際上表劉禪,對自己離開成都以後的軍國重大工作和重大人事進行安排:一是提出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內宮外府一視同仁,不要偏私,引起爭端;二是由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掌管內政;三是以將軍向寵掌管軍政;四是要劉禪「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不要忘了先帝劉備的囑托。

建興六年,即公元228年春,因馬謖在街亭被曹魏名將張郃擊破,馬謖只身逃離,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退回漢中。在諸葛亮本傳中,陳壽寫道:「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於是,諸葛亮上表劉禪「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但劉禪仍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精心籌備的北伐沒有太大的功績,可以說是師老兵疲而無功,朝中非議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寫了【後出師表】。當年冬天,諸葛亮二次北伐。「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也就是說,【後出師表】應該寫於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第二次北伐開始之前,目的是回應朝中的質疑。從這個背景來看,這樣的推論是站得住腳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疑點。

首先,【後出師表】中寫道:「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諸葛亮到漢中的時間是建興五年,第二年春天才開始北伐,可見他應該是建興五年冬天到的漢中。「期年」就是滿一年的意思,也就到了建興六年冬天。這個時候,正是諸葛亮準備二次北伐之際。

趙雲去世於哪一年呢?根據【三國誌·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記載:「(建興)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謚順平侯。」建興七年,即公元229年,此時趙雲才去世,諸葛亮在建興六年怎麽能說趙雲已經死了呢?從這裏可以看出,【三國誌】和【後出師表】裏面的說法,至少有一個是錯的。除趙雲外,其他幾個人都無傳記,生卒時間不詳,似乎就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根本無法印證。

陳壽的【三國誌】比較簡略,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5個人的傳記放在一卷,趙雲本傳才300多個字,黃忠更少,只有200多個字。若是擱在司馬遷那裏,光趙雲都可以單獨立傳,何況是關羽、張飛呢?文字過於簡略,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問題。好在裴松之時代很多資料還存在,對【三國誌】進行了補充與豐富。關於趙雲去世的時間,裴松之沒有提出異議,真實的可能性居多。

其次,相比於【出師表】的奮發向上,【後出師表】充滿了憤懣與抱怨,主基調沈郁陰暗,從風格上來看,不像同一個人寫的。當然也可以說,前面首次出征準備充分,意氣昂揚,後面打了敗仗被人指責心懷不滿。但是,建興六年的諸葛亮已經如日中天,不是劉備去世之時被多方掣肘的那種局面了。說得不好聽一點,此時的諸葛亮就是常務副皇帝,就算他想做皇帝,也沒人攔得住他。關於這一點,我前面已經寫文章進行了充分的論述,這裏不贅述。

作為一個事實上的一把手,諸葛亮有必要像一個怨婦一樣跟劉禪這個吉祥物抱怨嗎?就算朝中有其他派系的人在抱怨,比如劉備身邊的老臣,或者劉璋留下來的老臣,但對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來說,是構不成任何威脅的。諸葛亮愛搭理就搭理,不愛搭理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有必要多此一舉上表自辯嗎?連劉備指定的軍事首領李嚴都可以被諸葛亮排擠在決策核心圈之外,還有誰能和諸葛亮掰手腕呢?

再次,【三國誌】完完整整收錄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但沒有收錄【後出師表】,導致來源存疑。當然,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陳壽沒有采納不代表就是偽作。習鑿齒在【漢晉春秋】全文抄錄了【後出師表】,卻沒有說明來源。【後出師表】應該來源於吳國張儼的【默記】。但是,張儼是差不多同時代的吳國人,怎麽可能會有諸葛亮寫給皇帝的奏疏呢?西晉人擁有諸葛亮寫的奏疏不足為奇,同時代的人擁有諸葛亮的奏疏恐怕就不正常了,因為蜀漢仍在,這種公文不太可能流傳出去。

有人說,這就是諸葛亮的親侄子諸葛恪炮製出來的。當時,孫權已死,諸葛恪任東吳大將軍,準備北伐曹魏,以達到集中權力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篇這樣的假托文章來消解朝中的非議。

但是,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諸葛亮和諸葛瑾雖是親兄弟,卻是各為其主,為了避嫌,兄弟二人很少私下往來。比如,建安二十年,孫權派諸葛瑾去成都與劉備修好,諸葛瑾「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所以,諸葛亮的公文不可能傳到諸葛瑾和諸葛恪手上。至於張儼,就算諸葛瑾父子能得到諸葛亮的公文,也不太可能流傳到他手中。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沒有特別有力的證據可以否定【後出師表】乃諸葛亮所作,但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後出師表】就一定是諸葛亮所作。關於這個問題,只能是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

(2024年2月24日於武漢)#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