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追風者】背後的民國「黃金十年」:地產泡沫破滅,股民跳樓…

2024-04-06歷史


大家好,我是堂主。

這一期跟大家講講民國初期的經濟。

這不,【追風者】正在熱映中,愛奇藝營運說,能不能根據劇情制作一期內容。

我說我是做宏觀解讀的,感覺不怎麽搭啊。

人說這劇涉及到了民國初期的經濟形勢,也是符合的。

然後堂主就去搜了下,百度百科上說,這部劇展示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金融加持的諜戰片。

追看了多集後,發現跟平時看的諜戰片,確實有些不一樣。

今天就順著【追風者】這部劇,聊聊從1927年到1937年、被人稱為「」民國黃金十年」的經濟情況。

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次年,張學良宣布改旗易幟。

於是,蔣介石實作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

此後的十年時間,從經濟建設來看,這個階段的國府,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首先是交通建設方面:

1932年5月,開築「蘇浙皖三省聯絡公路」。

同年11月,又搞了「蘇浙皖贛鄂湘豫」的七省聯絡公路

1934年10月,建設「川黔湘鄂陜」的五省聯絡公路

至1937年7月,國府已成功構築起一條貫穿大半個中國的公路交通網。

合計有京閩桂、京黔滇、京川藏等幹線21條,支線15條。

總裏程接近12萬公裏,跟1927年剛成立對比,裏程增加了一倍有余。

其次在教育方面,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1929年,全國小學生是880萬人,1936年達到了1836萬人,受教育的小學生人數翻了一倍多。

在中學一側,1928年有1339所中學,1936年達到3264所大學,翻了1.6倍多。

至於高等教育,1928年共有74所大學,到1936年則是108所大學。

同時,在這十年間,國民政府還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追風者】劇中的收回關稅保管權。

劇中呈現的主要阻力是來自大姐撐腰的虞世清的阻擾,沈圖南躲過刺殺,並設計讓自己中槍、一波三折後推動了關稅改革。

實際上,為了這次的關稅改革,國民政府已經和列強簽訂了條約。

1928年,與美國首先簽訂了【中美關稅條約】。

接著又先後同挪威、比利時、義大利、丹麥、葡萄牙、荷蘭、英國、瑞典、法國、西班牙等國締結了「友好通商條約」。

到1930年,日本也同意了【中日關稅協定】。

表面上,國民政府拿回了關稅自主權。

可本質上,所謂的關稅自主,只是跟列強妥協的產物。

比如,國民政府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稅率,海關行政管理權還掌握在外國人手裏。

當然了,對於國民政府來說,關稅改革最大的直接作用就是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根據鄭友揆在【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一書中的資料顯示,

從1928年到1935年期間,非競爭性商品總稅率,從5.1%激增到35%。

較高的稅率,貢獻了更高的進口收入。

1932年3月1日起,關稅改革正式啟動。

改革後,關稅款全部歸中央銀行所有。

至此,關稅是南京政府的最大稅源,超過總收入的一半。

【民國時期稅收制度的嬗變】中列出了從1933年到1936年的年度國家稅收排行榜,

關稅排第一,第二是鹽稅,第三是田賦稅,第四是統稅,第五是營業稅。

以關稅為例,1928年國府的關稅收入只有1.3億元。

關稅改革第一年,也就是1932年,關稅收入達到了3.88億元。

除去償還外債2億多元,中央銀行還有1億多元可由南京政府自由支配使用。

打仗、打的就是口袋裏的余糧,關稅的解決,使得蔣介石加大了「圍剿」紅軍的力度。

那麽,如何正確去看待國民政府從1927到1937年的十年成就?

修建了很多路,擴建了很多學校,市場的自由交換也充分,這是客觀的事實。

但是,正如「關稅改革」那樣,表面繁華之下,是對列強的妥協。

民國【經濟建設季刊】裏說,:國府成立以來,對於保護外資,不遺余力 。

以國民政府稅收排第五的營業稅為例。

1931年,各省市政府開征營業稅,可外國商人抗拒甚烈。

湖南日商在領事的庇護之下,抗不繳納。

1932年,湖北省財政廳廳長賈士毅致函財政部,說各國僑商,迄今仍未照繳。

說是「中外商人納稅平等之原則」,可在國民政府統治下,納稅的只有中國商人。

對於外商來說,始終無效。

在同一時間,世界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

學界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大蕭條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大,或者很有限。

【劍橋中華民國史】中說: 「在20年代世界經濟舞台上無足輕重的中國,卻安然度過了那場全球性經濟蕭條的災難。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雖然那時中國進口需求很多,但是在出口方面,多以農產品和礦產原料為主。

你看【追風者】裏,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爭著去拿德國公司采購鎢砂的訂單,就知道當時在出口方面是有的,中國也是可以實作創收的。

除了江西鎢砂礦產外,農產品也能賣到國外去的。

但是,經濟大蕭條引起了農產品價格下降,使得農民收入減少,農村生活日益貧困,為了找生路,農民只能去大城市找營生活計。

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資金向中心城市的流動,農村地區資金愈發短缺,嚴重破壞了農村金融機構與農業生產。

農業的下降,意味著農民的購買能力,大打折扣,

這對於當時農民約占總人口80%的中國來說,農村人口購買力的下降,導致國內工業品市場的萎縮。

同一時期,大上海還爆發了地產泡沫。

從1924年到1929 年,上海房地產總價值增加了20億兩。

其中一半的增長來自1928和1929這兩年。

原因有兩個:

一個前面說到的農村地區的資金(白銀)流入。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長期是僅有的銀本位的國家,在我們這稀缺的,在別人那則沒那麽重要,大量國外資金(白銀)流入。

從1929年開始,上海房地產開始進入狂熱發展的階段。

雖然也是在同一年,爆發了世界經濟大蕭條。

但大多人都相信進入30年代的上海地產,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因為同樣是在1929年,這一年上海銀行業的白銀儲量達到創紀錄的新高,並且持續增長到1933年。

充裕的資金促進了信貸擴張。

可是,信貸的主要流向,並不是實業,而是房地產。

當初有多瘋狂,接下來就有多落魄。

1934年6月,美國宣布執行的「白銀政策」,白銀一下子緊缺,開始流出。

受到銀根緊缺的影響,不少正在進行的地產計畫,遭遇資金鏈斷裂,不得不中斷。

上海地價突然暴跌,房地產買賣一落千丈。

1934年年末,上海地產交易額只有1931年的7.1%左右。

其價格,也跌到了1931年的十分之二三。

上海公共租界地價約跌落6億元,而整個上海市,其地價跌落達20億元之上。

還有【追風者】裏提到的、1934年發行的二三關庫券。

以沈圖南為代表的中央銀行,以關稅收入為擔保,發行以推動國民經濟建設的債券。

但是卻被「大姐」惡意炒作,並從中牟取了一千五百萬元的巨額利潤。

然而,人家沒事。

而那些拿出真金白銀、甚至不惜借錢買的民國股民來說,他們選擇相信國民政府的信用,結果卻是滅頂之災。

劇中拉黃包車的阿文,跟風重倉,最後跳樓自殺。

所以你看,地產和金融業的表面繁榮之下,藏著的是派系林立的貪腐以及對列強的妥協。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一書中說,到1935年3月,上海已經有1000家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更是達到50萬。

1933到1935年,當世界各地經濟已經復蘇時,

而中國,卻正是經濟恐慌嚴重的年代。

我是堂主,這期就聊到這,我們下期再見~

資料參考: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

民國【經濟建設季刊】

【民國時期稅收制度的嬗變】

【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

民國十年(1927-1937)經濟開發中的政府主導與市場互動研究

整體史觀下的中學歷史教學以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下的民國經濟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