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個彈丸小國如何發展成為亞洲霸主,一口氣看完日本400年崛起史

2024-02-28歷史

一口氣看完日本400年的崛起史。從漢朝開始日本就向華夏朝貢,甚至連日本兩個字都是漢朝冊封的,那麽曾經的蠻荒島國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後來的東亞霸主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一口氣看完日本的崛起歷史!

1600年,德川家康以一場關原合戰奠定了江戶幕府的天下,就此建立了一個統一日本的中央集權體制,史稱德川幕府。

這期間日本天皇依舊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統治者,但實權卻落在了幕府將軍手中。

將軍相當於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統治全國的4分之一土地和大部份重要城市,其他地區則由貴族世襲統治,但貴族必須聽命於幕府將軍。

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權,1616年,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推行了三項舉措,一是取締天主教,嚴禁西方傳教士在日本傳教。

二是所有外國船只只允許在長崎港口經商,不得擅自停靠在其他貴族領地。

三是中國的船只不受此規定限制。

但這三項舉措很快就遭到了各大名的抵制,甚至有不少大名私下與西方列強進行武器售賣,這也讓幕府十分不安,不得已推行了鎖國政策。

日本的鎖國政策與中國清末的閉關鎖國類似,都是統治者害怕手下的貴族與平民學習到西方的先進體制與科學研究,產生反抗統治者的風險。

1623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只來日本,1633年到1639年德川幕府連續5次頒發了鎖國令。

偷渡、傳教都將被處以極刑,擅自貿易也遭到了嚴厲的管制。

從這時起,日本在長達約200年的時間長期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而這又恰好是西方科學工業飛速發展的關鍵階段,閉關鎖國的日本與當時的清王朝一樣,很快就被西方國家遠遠甩在了身後。

而西方列強又急需大片的土地和人口來傾銷他們的工業品,位於歐亞大陸最東段的日本很快就首當其沖。

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佩裏率隊硬闖江戶碼頭,漆黑的鐵甲艦讓日本上到幕府將軍下到民眾都為之戰栗。很快就在美國人的武力威懾下簽訂了包括開港通商在內的不平等條約,史稱黑船事件。

有了美國人的前車之鑒,西方列強接連湧入日本,先後用武力威懾逼迫日本出賣大量的國家主權與民族利益。尤其是先進工業國的生產力讓無數日本農民和手工業者頃刻間破產。

而民眾又將這一切歸咎在了德川幕府頭上,認為是幕府落後的封建體制讓他們備受欺淩。

部份中下級的武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不斷刺殺主張開國的幕府將軍並襲擊外國人。

但尊王攘夷的行動觸動了西方列強的利益,很快就遭到了列強的鎮壓。

人們這才發現,日本民眾苦難的根源是落後的社會體制和生產力,因此推翻幕府的統治就成了重中之重。

1865年12月,長州藩的倒幕派高杉晉作率領以農民為主體的「奇兵隊」擊敗保守派,奪取了藩政權。成為全國倒幕運動的核心,他們一方面實行政治、經濟改革,以調動農民、商人和中下級武士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軍事上武裝自己,購置大量的西方先進武器,與幕府軍隊抗衡。

倒幕派的勢力不斷壯大,到了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諸侯率兵包圍皇宮,解除德川幕府駐後宮警衛隊的武裝。並擁立年少的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復古」,大權全歸天皇掌握。

明治天皇隨即頒布詔書,決定建立由他領導的新的中央政府,持續200多年的幕府專政統治就此宣告結束。舊時的江戶也改名成了現在的東京。

明治天皇在改革派的支持下不斷革新體制,先是在1871年收編了各舊貴族的艦隊,成立國家艦隊。又於次年向全國征兵,建立了一支現代化部隊,並不斷購入西方列強的長槍短炮,從事實上步入了清政府口中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但這支充滿嚴重功利性的軍隊很快就因為缺乏典章規範,步入了軍國主義道路,並在建立之初就將對外侵略定為最終目的。

而後世將這一大刀闊斧改革舊制的時代稱之為明治維新,僅僅20多年時間日本國力迅速增長,成了19世紀最後一個步入工業化的國家,也是亞洲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強國。

有了充足的國力後,資源匱乏,國內又缺乏市場的日本立即開始對外擴張的道路,而一衣帶水的清王朝就成了日本的首要目標。

只要擊敗清朝,就相當於成了東亞霸主。

1894年,日本對清朝發動了甲午海戰,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在日本海軍蓄謀已久的偷襲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中日兩國於1895年4月簽訂了馬關條約,清政府不僅割讓了遼東半島、台灣島以及包括釣魚臺、澎湖列島在內的島嶼,又陪襯2億3千萬兩白銀,並開放通商口岸。

同時清政府承認北韓處於日本的控制之下。

馬關條約的簽訂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又加劇了中國民眾身上的枷鎖,卻讓整個日本獲得了相當於本國十幾年賦稅的賠償以及軍國主義所帶來的豐厚收益。

1901年,嘗到甜頭的日本與英美俄法德等11個國家攻入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醜條約,並瓜分了共計4.5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連本帶息折合9.8億兩。

此時的日本不僅獲得了巨額賠償,又實際控制了北韓半島這一遼闊的土地,國內工業化更加純熟,工業生產水平達到了國際一流,並將東亞各國遠遠甩在了身後。

此時的日本絕對是無可挑剔的東亞霸主,可他們很快就不滿足於此。

1927年,日本正式召開了侵略中國的內閣會議,主張以侵略中國為彈板,進而征服整個東南亞,並最終侵略至歐洲乃至全世界。

在這一綱領的指導下,日本於1931年9月18日發動了著名的九一八事變,正式發動侵華戰爭。

但在數億中國人前赴後繼的犧牲下,日寇深陷抗日戰爭的泥潭,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只能轉頭北上,入侵蘇聯西伯利亞。

經過4個月的苦戰,最終付出了8成傷亡的慘烈代價敗退。

到了1941年,沒在中國戰場上占便宜的日本只能專攻東南亞以及印度,而這一區域又是美國重要的工業品傾銷國,日寇的侵略侵害了美國的利益,致使美國對日本實施制裁,其中最關鍵的一項就是石油禁運。

這一手相當於打蛇打7寸,能源匱乏的日本根本無法承擔這一制裁所帶來的後果,情急之下竟然想出了偷襲珍珠港,炸毀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從而迫使美國人談判的昏招。

1941年,日本出動了多艘航母以及300多架飛機,對美國位於珍珠港的海軍基地不宣而戰。

90分鐘的轟炸讓美國損失了多艘戰艦,同時也直接將美軍徹底卷入了二戰。

在雄厚的工業基礎的幫襯下,美國人以風卷殘雲的姿態掃滅了日本海軍,加速了日本的敗亡。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人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直接讓數十萬日本人當場死亡。

不到1周後,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提出了擴張計劃宣布失敗,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幾乎重新回到了明治維新之前。

但二戰後的世界格局再次拯救了日本,美國處於鉗制蘇聯的目的,於1951年和日本簽訂了日美保障條約,日本出讓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得到了美國的軍事保護以及經濟和工業方面的援助。

尤其是在1951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日本更是作為美軍的後勤補給站高速發展經濟。

僅僅17年時間,日本在美國的援助下實作了經濟騰飛,最終於1968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已開發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