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美軍倆基地被炸,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聯合,斬釘截鐵對美國說不

2024-01-13歷史

最近,美國是把自己的盟友給得罪完了。

美軍倆基地被反美武裝給炸了,在敘利亞被炸的。

拜登怎麽也想不到,美國自己家會後院起火。法國終於狠狠地硬氣了一次,聯合西班牙義大利對美國說不。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從近日開始,美國和英國的軍機就轟炸了胡塞武裝。這一舉動可以說在聯合國引發了極大的震驚。聯合國震驚的是,英美兩國竟然是像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那樣,繞過了聯合國安理會直接發動戰爭。這等於把聯合國安理會這個機構列為「虛設」。聯合國的權威性再次被英美兩國給直接挑戰了。

英美兩國的做法對世界和平構成了直接的威脅,也直接促成了西方陣營內部的分裂。法國作為和美國長期打交道的西方國家,這次終於硬氣了一次,聯合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對美國說不。

義大利當局的官員表示,義大利想要參加對紅海的軍事行動,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批準。羅馬也願意在紅海問題上保持「平靜」的政策。

法國外交部的官員表示,如果美國持續開展空襲行動,法國和相關國家就會失去對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方面談判爭取的籌碼。法國當局希望和平解決有關紅海的爭端問題。

西班牙國防大臣代表西班牙軍方斬釘截鐵的表示,西班牙軍方不會參與對紅海的軍事行動,因為「為了和平」。

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聯合起來,斬釘截鐵對美國的侵略戰爭說了不,這能證明什麽問題?

這個事情又該如何解讀呢?

第一點,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中東政策上的外交和美國出現分歧,離不開巴勒史坦人民的努力。正是巴勒史坦人民的拼死抵抗把以色列直接拖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才能迫使法國等西方國家在客觀上站在中立角度來解決中東的問題。

法國態度的改變可以說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巴勒史坦人民的抵抗換來的結果。

2023年10月,以色列出動大軍發動全面進攻巴勒史坦的戰爭。巴勒史坦人民沒有屈服,而是選擇頑強的抵抗來頂住以色列軍隊的進攻,讓以色列國防軍付出了傷亡數千人甚至可能上萬人的巨大代價。以色列在戰爭過去一段時間後承認,以色列遇難1200人。這很有可能都是以色列國防軍陣亡的軍人(現役軍人和預備役軍人)的總和。只不過,以軍把預備役軍人的陣亡數位統計到了平民隊伍裏。

巴勒史坦軍民的抵抗讓以色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迫使西方國家改變對巴勒史坦局勢的態度。美國就曾經多次表態,支持巴勒史坦獨立建國。而很多西方國家也對巴勒史坦采取了表面中立暗中同情的態度,否定以色列的侵略行徑。

所以,今天法國對巴勒史坦態度的改變,對胡塞武裝態度的改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巴勒史坦人民自己爭取來的。 胡塞武裝不斷地襲擊美軍和以軍,就在近日,美軍兩個基地還被不明身份的反美武裝所襲擊。巴勒史坦人民、真主黨和胡塞武裝以不可辯駁的勝利告訴全世界,告訴西方國家,支持美國以色列就是錯誤選擇。

第二點,法國最近態度的轉向,以及其他西方國家態度的轉向,可能和法國國內的政局變化有一定的關系。

法國是西方國家當中的大國,其外交政策的任何轉向都對歐洲國家的外交政策轉向帶來直接的影響。

法國最近換了一位總理,這個總理很年輕。其執政思路應該說是希望法國走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的。而馬克龍本身也想走相對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這樣一來,年輕有為的馬克龍和法國年輕的總理一拍即合,直接在美軍空襲胡塞武裝這個事情上對美國來了個說不的決定,一下子給美國來了個下馬威。

而且,這個年輕總理很有可能是下一屆法國總統的人選,法國國內興許會繼續走戴高樂主義的外交路線,這對於歐洲地區的外交和國家發展是極其有利的。

法國軍力強大,法國一下子對美國說不了,那下一步,西班牙和義大利這些國家也就對美國說不。法國在歐洲的外交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點,法國對美國說不,有利於中東問題的和平解決。但不排除英美兩國「爆沖」的可能。世界各國要做好英美兩國「爆沖」失去理智對葉門發動全面戰爭的準備。

法國對美國說不,反映出西方國家在對巴勒史坦這個問題的態度上並非是鐵板一塊的。但是,英美兩國能繞過聯合國發動對葉門的戰爭,這就意味著英美兩國的外交已經失去理智了。即便法國反對,英美兩國也會有可能不顧法國的反對直接派出更大規模的空軍戰鬥機群轟炸葉門,甚至派出地面部隊入侵葉門打擊胡賽。這一點必須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註和警覺。

第四點,法國對美國說不,反映出美國對歐洲正在失去控制。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外交還是腦子清醒的。畢竟歐洲各國看清了美國利用俄烏戰爭控制歐洲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