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坐困北平後,傅作義後悔:若是采納了閻錫山的上策,勝負尚未可知

2023-12-10歷史

1948年底,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進行遼沈決戰期間,華北人民解放軍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對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太原「綏靖」公署閻錫山集團發起了攻勢。

第2、第3兵團舉行察綏戰役,解放綏遠省西部、北部廣大地區,包圍歸綏;第1兵團圍攻太原。

這些作戰,既配合了東北戰場的決戰,又進一步削弱了華北戰場敵人的實力,為平津決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擺脫不利的局面,蔣介石、傅作義制定了偷襲石家莊的計劃,企圖以此來改善華北戰局。

還在1948年9月上旬,蔣介石征求傅作義對太原戰局的意見時,傅作義就請蔣介石增加三四個軍,直搗石家莊。

9月12日,傅作義會見「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郭汝瑰時,又研究了打石家莊的問題。

他主張「即攻石家莊」,同時在南口地區設伏,以待聶榮臻之第3、第4縱隊回援時殲滅之。蔣介石表示同意。

偷襲石家莊的計劃就這樣確定了。後來因為東北戰局迅速惡化,蔣介石先要調兵遣將增援東北,故偷襲石家莊的計劃未能馬上實施。

石家莊是1947年11月12日解放的。從此,石家莊即成為華北解放區的中心城市。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石家莊西北平山縣西柏坡村。8月,華北人民政府在石家莊成立。

西柏坡距石家莊90公裏 蔣介石做夢都想搗毀這個指揮所。1948年10月下旬,他認為機會來了。

因為當時人民解放軍在石家莊地區的兵力很少,如果偷襲成功,可以刺激人心,沖淡因東北決戰慘敗所造成的沮喪情緒,用傅作義的話講,就是從危機中找轉機。

於是,他決定以新編騎兵第4師、整編騎兵第12旅和第94軍,配屬汽車400余輛,攜帶炸藥100噸,由第94軍軍長鄭挺鋒指揮,組成快速部隊,於10月24日由河北涿縣出發,27日進到保定。隨後又令北平地區的第35、第16軍沿鐵路南下策應。

蔣介石、傅作義偷襲石家莊,不禁使人聯想起1947年3月蔣介石、胡宗南進攻延安的情景。

那時,國民黨軍還有力量實行所謂「重點進攻」。胡宗南以兩個整編軍共15個旅14萬余人的兵力,在作戰飛機75架支援配合下,於3月19日侵占延安。

對此,蔣介石喜出望外,但這並沒有緩解國民黨統治的危機,相反使危機更趨深化。

美國人稱國民黨軍占領延安,實則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勝利。而今,在整個國民黨軍的北方戰線即將土崩瓦解的形勢下,偷襲石家莊、搗毀西柏坡的企圖,別說枉費心機,即使實作,也成不了蔣介石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對於蔣介石、傅作義偷襲石家莊的計劃,解放軍的情報機關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及時偵悉。

為堅決保衛石家莊,粉碎蔣介石的陰謀,毛澤東、周恩來做了周密部署。

10月28日開始,第94軍等部在10余架飛機掩護下由保定南犯,在方順橋、望都和清風店地區,遭到華北解放區軍民的節節抗擊,至30日仍未能越過唐河。

後梯隊第35軍因保定至北河店間鐵路、橋梁、公路被破壞,也不能南進。

華北第2兵團經3晝夜急行軍,先頭第3縱隊及時出現在完縣、唐縣地區,增強了阻援力量。

這時,東北國民黨軍主力廖耀湘兵團已覆滅,沈陽即將解放。蔣介石送掉了範漢傑、鄭洞國、廖耀湘三支大軍後,在北平已無事可做了,滿懷淒慘的心情,於30日溜回南京。

蔣介石一走,對偷襲石家莊本來顧慮甚多的傅作義害怕部隊被殲,匆忙於30日飛到保定部署撤退。

偷襲石家莊的計劃就這樣破產了。這次行動,國民黨軍徒然損失官兵3700余人,戰馬240匹,汽車90余輛,以及其他大批作戰物資。

蔣介石、傅作義原想用偷襲石家莊的辦法解救危機,結果危機反而加重。人民解放軍粉碎蔣、傅這個計劃後,使華北戰局更加有利於自己。

東北野戰軍首長根據軍委指示,以第4、第11縱隊和3個獨立師、1個騎兵師,組成先遣兵團(12萬人)進到了冀東地區。

華北第2兵團進到曲陽、完縣、滿城地區,從南北兩面威脅著北平,這樣就為爾後求殲平津地區的國民黨軍創造了條件。

東北全境解放後,解決華北問題,自然是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要考慮的問題。

所謂華北問題,就是殲滅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解放北平、天津等地;就是殲滅太原「綏靖」公署閻錫山集團,奪取太原。

為實作上述目標,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初步設想,即先奪取歸綏,攻克太原,解放綏遠、山西全境,然後集中華北解放軍全力和經過休整的東北野戰軍主力,解決傅作義集團。

歸綏是綏遠省省會。11月5日前,華北第3兵團已經包圍歸綏,並擬制了分兩步奪取該城的計劃。

第一步,以6個旅奪取歸綏舊城及火車站;第二步,以1個縱隊3個旅由東北兩面,1個縱隊兩個旅由西南兩面,奪取新城;以1個縱隊為預備隊,相機參加攻城或打援。

毛澤東同意上述計劃,指出攻擊時間可推遲二三天。

同時,鑒於華北第2兵團已撤離平張線,而該線尚有傅作義的兩個軍。因此,毛澤東命令東北先遣兵團進入遵化、薊縣地區休整。

如果傅作義派兵援綏,則暫停整訓,向北平等地有所行動,牽制傅作義西援兵力,保障華北第3兵團奪取歸綏。

太原是閻錫山的老巢,守軍約8萬余人,據城死守。1948年10月5日,華北第1兵團發起太原戰役,經過激烈戰鬥,於11月上旬奪取了太原以東幾個要點。

但由於太原防禦工事堅固,守軍負隅頑抗,解放軍兵力、火力均不占優勢,致形成對峙。

徐向前司令員、周士第副司令員於11月8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為爭取早日打下太原,避免曠日持久,增大消耗,提議在可能條件下增加兩個縱隊的兵力,爭取迅速解決戰鬥。

中共中央軍委采納了徐、周的建議,於11月9日命令華北第2兵團,從11月11日起由現地秘密移至阜平地區休整7天,11月20日開始向太原地區移動。

準備12月1日起參加太原作戰,並受徐向前、周士第指揮,爭取於12月15日前攻克太原。

11月10日,楊得誌、羅瑞卿、耿飈復電中共中央軍委,完全擁護以該兵團主力參加奪取太原的方針。

1948年10月30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部署先遣兵團入關的同時,報告中央軍委:「等營口、沈陽之線戰鬥結束後,即向北平、天津前進。」

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從先掃除歸綏、太原,後再取平津的總的戰略構想出發,以及考慮到東北野戰軍大戰之後部隊要休整,於31日致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和東北局、華北局,決定:「東北主力除四縱、十一縱等部即行南下外,其余應休整一個月左右。」

在部隊休整期間,毛澤東指出應完成以下幾件主要工作:1、黨和軍隊的主要幹部應有精神準備,從而加速組織準備,並以此種精神教育幹部。

2、全軍正式公開提出打平、津及在平津戰役中殲滅傅作義主力的任務。

3、東北局、東北野戰軍應早日籌辦糧食,保障供給。

4、爭取一個月內修通沈陽、錦州鐵路線,彰武、義縣、承德鐵路線。

根據軍委的指示,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於11月3日釋出了部隊休整計劃。規定從即日起開始休整一個月。

各縱隊分別位於:沈陽(2縱、12縱);遼陽、鞍山(7縱);鞍山、海城(8縱);營口、牛莊(9縱);新民(1縱);芳山鎮(炮縱);蒙特內哥羅、大虎山(6縱);北鎮、溝幫子(10縱);義縣(5縱);錦州(3縱);由長春南下的各獨立師位於撫順、本溪。

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休整計劃,指出:休整時間可至12月15日為止。

這個設想因淮海決戰的展開,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適時做了調整,決定先殲滅傅作義集團,奪取平、津,後解決太原、歸綏。

這種調整,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組織實施戰略決戰中善於依據情況的新變化,因勢利導,做出新的正確決策的又一個生動體現。

國民黨軍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原處在東北「剿總」與徐州「剿總」之間,南北兩面都有屏障,兵力上又較之華北人民解放軍占優勢,直至企圖偷襲石家莊時,其總兵力還有50萬人左右,所以它的日子比較好過。

然而,在東北全境解放,衛立煌集團被殲,加上南面劉峙集團正陷於華東、中原人民解放軍的聯合打擊,覆滅的日子已為期不長,傅作義集團南北兩面的屏障,已經不復存在了,態勢對其極為不利。

面對東北、華北兩支解放軍的聯合打擊,是固守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還是撤退?

這是擺在蔣介石和傅作義面前的緊迫問題。

沈陽失守的第二天,即11月3日,「國防」部長何應欽主持召開會議,研究華北作戰問題。

何應欽提出兩個方案:一乘華東人民解放軍集中兵力進行淮海戰役,濟南地區守備兵力較少的時機,傅作義率全軍沿津浦路南下,襲擊濟南。

但又考慮到,由平、津地區南下山東濟南,要經過近千裏的廣大解放區,擔心遭到嚴重損失到達不了目的地,因此提出第二個方案,即將傅作義全軍海運青島,然後南運。這次會議議而未決。

11月4日,傅作義奉召飛到南京。當晚蔣介石在官邸會見傅作義,征求他對華北作戰的意見,並共進晚餐。

5日,何應欽、顧祝同、白崇禧、傅作義在何應欽官邸商討華北作戰方策。傅作義主張固守平、津等地。作戰廳希望傅能把歸綏、太原的解放軍各個擊破。傅作義表示有難處。

蔣介石曾有意要傅作義率部南撤,委任傅為「東南軍政長官」。蔣介石出此一招是迫於形勢。因為當時徐蚌會戰一觸即發,急需投入更多的兵力,同時長江防線也缺兵布置。

在剩下的4個戰略集團中,能夠調動的只有華北「剿總」所部。傅作義全軍南撤,就是不要平、津,放棄整個華北。

蔣介石要下這個決心,又面臨如同要不要放棄東北那種痛苦的選擇。放棄華北,固然可以增加華中地區的兵力,但沒有華北作屏障,華中焉能獨存?

而且蔣介石對傅作義是否願意全部南撤,心裏沒數,即使全部南撤,走陸路兇多吉少,海運,又運輸力不足,而且時間也來不及。

相反,若固守平、津,則可擋住和牽制一個時期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南進,有利爭取時間組織長江防禦。

在蔣介石權衡撤守平、津利弊時,傅作義到南京來了。蔣介石聽了傅作義的陳述後,決定暫守華北。

傅作義為何力主守平、津呢?還在遼沈戰役結束前,傅作義就曾考慮過華北行動的三個方案。

一是適時放棄冀熱察諸省,全軍轉進綏遠休養生息。

二是適時放棄承德、張家口、保定等城市,一部暫時控制北平,主力集中天津、塘沽,確保華北灘頭陣地,以便在情況不利時由海上南撤。

三是蔣系、傅系兩部主力分別向津、沽和綏遠轉進。

實際上,擺在傅作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守或撤。撤又分西撤綏遠和南撤江南。

南撤,傅作義是不願意也不敢實行的。

一方面,由於傅作義發跡的本錢是第35軍,起家的根據地在綏遠,他的嫡系部隊如第35軍等部絕大部份是綏遠一帶人,故土難離,傅作義是很難將他們帶往江南的。

另一方面,與蔣介石共事多年,深知蔣的秉性的傅作義很清楚,離開自己起家的地盤,寄於蔣氏籬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排擠,以至最後被吞並。

因此對傅作義來說,他是無論如何也不願南撤的。

西退綏遠「老家」,在傅作義看來是最理想的。但蔣系部隊他帶不走。而且,綏遠經濟落後,不利擴充實力,不利於長期堅持。暫守平、津,則有利於擴充實力。

蔣介石、傅作義從各自的利害出發,統一於暫守平、津的決策上。能否暫時守住平、津呢?蔣、傅都認為可以。

從當時華北戰場的力量對比看,傅作義、閻錫山兩集團共60萬至70萬人,裝備較好。華北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和裝備都還處於劣勢,而且3個野戰兵團位置分散。

傅作義以現有兵力可以同華北解放軍周旋。當然,如果東北野戰軍入關,雙方兵力對比就要發生根本變化。

蔣介石、傅作義既深知東北野戰軍必然會人關,但又認為不可能立即入關。傅作義認為,目前局勢雖嚴重,但其嚴重程度還不至於威脅華北的生存。

蔣介石、傅作義等人的態度說明,他們決定暫時固守平、津,不是建築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而是建築在對人民解放軍行動積極性估計不足這個基點上,帶有很大的僥幸心理。

所以,傅作義一發覺東北野戰軍入關,就慌了手足。

蔣介石為利用傅作義阻擋人民解放軍南進,除將華北地區黨、政、軍、經大權交給傅作義全權處置外,還允其可以不經過南京政府直接接受美國援助,並答應補充傅作義部7萬枝槍、兩億發子彈。

蔣介石還著聯勤總部工程署加強平、津、塘間的工事。為支援塘沽,保持海口,他命令海軍編成渤海艦隊,在長山列島籌建基地。

傅作義對如何守華北,想得早,想得多。他擔任華北「剿總」總司令後,曾偕河北省政府主席楚溪春飛往太原,請教閻錫山。

閻錫山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築一到兩萬碉堡,布置在唐山至塘沽、天津一線;中策是結束北平,守張家口、包頭一線,與晉軍及河西馬鴻逵、馬步芳軍成犄角之勢;下策是死守北平。

閻錫山認為,傅作義對付華北解放軍的籌碼多,但是東北解放軍進關就對付不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速作碉堡。

閻錫山認為:「解放軍欲進關內,非攻碉堡不可,可消耗其實力,取得幾次勝利,則何患美援之不至?若不如此,恐將死無葬身之地。」

傅作義深感閻錫山的上策雖然中肯,但他無力實施,不得已而取了閻錫山的下策,即堅守平、津。同時他也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

第一,擴充兵力,制定了一個擴軍20萬至50萬人的計劃。令河北、綏遠兩省加緊征兵,規定每個縣編組1個至3個保安團,盡快完成第一期20萬人的計劃。

第二,繼續加強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城市的防禦工事,加修塘沽海港的外圍工事以及北寧路平、津間,津、榆(山海關)間的護路據點工事。

第三,爭取美援。美國於1948年7月給了傅作義1600萬美元,11月又海運戰略物資至天津,其數量雖然僅及美國承諾的十分之一,但還是表明了美國在扶植傅作義,這對傅作義固守平、津以抗拒人民解放軍多少是一種鼓勵。

傅作義也透過天津市市長杜建時求見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以爭取美援。

第四,儲備糧食。楚溪春認為,解決糧食,除靠美國援助和南京接濟以外,還要本著靠人不如靠已的觀點,迅速征購。於是在其統治區大肆搶掠糧食。

第五,調整部署。從11月中旬開始,先後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並調整了部署,除歸綏1個軍8個師(旅),大同1個師外,將其12個軍、42個師(旅),共50萬余人,部署在東起灤縣,西至柴溝堡(今懷安),長達500公裏的鐵路沿線。

具體部署是:以1個兵團部(第17兵團)、5個軍(第62、第86、第87、第92、第94軍)共16個師,防守天津及廊坊、塘沽、唐山、灤縣一線。

以兩個兵團部(第4、第9兵團)、6個軍(第13、第16、第31、第35、第101、第104軍)共18個師,防守北平及南口、密雲、通縣、涿縣地區。

以1個兵團部(第11兵團)、1個軍(第105軍)共8個師(旅),防守張家口及柴溝堡、宣化、懷來一線。

這種以張家口、北平、天津、塘沽、唐山為重點構成一字長蛇陣的部署,說明傅作義並沒有按南京「國防部」的指令行事。

從部隊分布看,傅系部隊擺在北平以西,蔣系部隊擺在北平以東。從中也可以看出傅作義的良苦用心,即當著形勢發展不利時,蔣、傅兩系部隊可以各奔東西。

此時的傅作義,還以為自己的計劃很保險。但隨著平津戰役的深入,傅作義在連連受挫後困守北平,想起了閻錫山這位老長官的計策,開始反悔起來。

傅作義反思:若是當時采納了閻錫山的上策,將戰爭成功拖入持久戰,熬到了美國的軍事援助,則勝負尚未可知。

世上沒有後悔藥,傅作義到了此時才後悔,又有什麽用呢?

在南線淮海決戰開始後,毛澤東、周恩來又以很大精力註視著北線平、津地區國民黨軍的動向。

在全面掌握情況並分析判斷的基礎上,適時作出了提早進行平津戰役,把傅作義集團殲滅於平、津、張、唐地區的戰略決策。

11月7日,中央軍委判斷傅作義有采取三種行動的可能:一是固守平、津;二是放棄平、津,傅系幾個軍退回綏遠的歸綏、包頭,蔣系幾個軍撤至南京;三是放棄平、津,蔣、傅兩系均南撤。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認為,如果敵人采取固守的方針,對我是有利的;如果敵人采取撤退的方針,對我利害各半,我雖可不戰而得平、津,但因沒有消滅平、津敵人,對今後作戰不利。

中央要求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和聶榮臻、滕代遠(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趙爾陸(華北軍區參謀長)以及東北先遣兵團程子華、黃誌勇,華北軍區第2兵團楊得誌、羅瑞卿、耿飈,第3兵團楊成武、李井泉等,要密切註意平、津、張家口、唐山、錦西、葫蘆島蔣傅兩系軍隊的動態。

為了抑留傅作義軍,中央軍委決定華北第3兵團停止攻擊歸綏計劃,除留一部監視歸綏之敵並與監視包頭的部隊取聯絡外,主力即移至歸綏、集寧之間休整。

準備殲滅由平、津向綏遠退卻之傅作義部,待東北野戰軍攻平、津時或楊羅耿兵團在完成太原任務後回到平張線時,再打歸綏。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認為:「方針很好。」

為阻止傅作義集團西退、南撤,他們於11月15日向軍委建議先不攻太原,集中華北第1、第2兵團迅速包圍保定或張家口(除留一部監視太原外)。

林、羅、劉提出的問題,也正是毛澤東、周恩來思考的問題。

毛、周認為,第2、第3兵團集結一起,可以阻止傅作義嫡系部隊向綏遠撤退,但不能阻止蔣傅兩系部隊向海上撤退,包圍張家口也不能達此目的。

毛澤東指出,可以停止對太原的攻擊,但要華北第1兵團放棄已攻占的陣地,並開至張家口去擔負包圍任務。

撤圍歸綏,停攻太原,東北野戰軍主力提早入關,這是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周恩來對原來關於解放平、津等地最初構想的一個重大改變,即由原來準備在戰爭第三年的下半年(1949年1月至6月期間)奪取平、津,提前於1948年底至1949年初。

為著使東北、華北黨和軍隊的主要領導人認清這一改變的必要性,統一思想,中共中央軍委於11月17日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東北局、華北局發出了極為重要的電報。

這份電報是周恩來起草,毛澤東修改,並經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閱後發出的。

解放軍要抑留華北國民黨軍,必須增加華北戰場上的兵力。當時唯一能夠調動的兵力是東北野戰軍。

因為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之後,已經成為解放軍最高統帥部手中的戰略機動力量,隨時可供調遣。

一是東北野戰軍提前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向關內開動;二是仍按原計劃休整到十二月半,然後南進。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接到中央11月16日關於考慮究以早日入關為好,還是完成休整計劃然後入關為好的電報後,於次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說:「提早入關很困難。」

他們提出有以下具體困難:一個是東北解放後部隊思想發生很大波動,東北籍戰士怕離開家鄉,怕走路太遠。

一個是新兵與俘虜戰士的補充還未就緒,最後是部隊的冬衣還沒發下來。

要解決部隊的思想問題,解決實際困難,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林、羅、劉認為,如果敵人確定不守平津,其撤退時間必將在我東北主力尚未入關時,或者發現我主力入關時。

因此,他們仍主張:「關內部隊(包括東北第四、第十一縱隊),最好能在東北主力尚未動時即能包圍一股敵人。」

對於東北野戰軍大戰後的實際困難,毛澤東、周恩來是完全估計到了的,因此,曾指示林、羅、劉全軍休整一個時期,並批準了東北野戰軍的休整計劃。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淮海戰役已進入緊張時刻,華北國民黨軍有迅速撤退可能,必須予以阻止。否則就會喪失時機,犯最大的錯誤。

況且,東北野戰軍提早入關的困難並非不可克服。基於戰略上的需要,中共中央軍委斷然於11月18日電令林、羅、劉:「望你們立即令各縱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於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

11月19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報告中央:「我們決遵來電,於二十二日出發。」

從11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提出抑留傅作義集團於平、津、張、保地區,到19日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決遵中央命令率部進關,前後10天左右,平津決戰方針即告確立。

這個方針即是,東北野戰軍主力提早入關,會同華北解放軍聯合舉行平津戰役,抑留傅作義集團於平、津、張、唐地區,各個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