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20勇士烈火中永生

2024-04-28歷史

該書由麻栗坡縣老山紅色文化研究會、文山州民營企業行業發展協會、文山展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編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定價:168元|本,另有少量【我在老山等你】,定價84元。

聯系人:楊娜 電話(微信)18082720375 周洪慶 電話(微信)15912327777 田躍 電話(微信)18896380268

第十偵察大隊二連 1828 高地偵察捕俘戰鬥

1828 高地距中越國境線實地距離 7 公裏。該高地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 800 米。高地由北向南分別為越軍 1、2、3 號陣地。邊境騎線點 1964 高地與1828高地之間有 4道山梁和 4條深溝相隔,最大比高近 300公尺,坡度在 75度以上。除大、小青山為林地外,其它地區均被 2公尺以上的茅草覆蓋,植被茂密,通行困難。

據調查、觀察獲悉,1828 高地有越軍 1 個連的兵力駐守。該高地後面南新埡口駐有越軍 1 個連,隨時可增援 1828 高地守敵。自 1985 年 12 月至 1986 年 1月份越軍一線防守部隊陸續換防後,該高地增加了兵力,不斷加修工事,人員活動頻繁,夜間經常派出小股兵力偷襲我前沿防禦陣地和觀察所。此外我方還掌握,在 1828高地西側 300公尺處半坡有一眼水泉,敵每天派人沿小路到水泉取水,形成了一定規律。為了查明該地區越軍兵力部署、工事構築、火力配系、地形、道路等情況,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第十偵察大隊決心,由偵察 2連組織滲透分隊,滲入 1828 高地地區執行偵察捕俘任務。

偵察 2 連受領任務後,一是嚴密組織觀察。分別在 1894 高地和羅家坪大山開設了兩個觀察所,嚴密監視敵人行動,進一步觀察掌握敵人的活動規律。二是周密制定方案。根據此次行動的特點,認真研究了戰鬥編組:指揮組共 7 人,由副大隊長任組長;捕俘組共 10 人,該連連長任組長;火力 1 組共 8 人,由該連副連長任組長;火力 2 組共 7 人,由該連 4 排長任組長;火力 3 組共 6 人,由炮兵連副連長任組長;炮火支援組共 37 人,由炮兵參謀任組長;接應 1、2、3 組共 40 人,由該連指導員任組長;破障組共 8 人,由該連副指導員任組長。

1986 年 3 月 5 日 12 時 30 分,指揮組帶破障組、接應組、炮火支援組從駐地出發。13 時,指揮所在 1964 高地開設,炮火支援組在 1964 高地西南側山谷占領了發射陣地,破障組從 1894 高地西側鞍部出境,經倒木桿向 1828 高地開辟通路。火力組、接應組實施跟進掩護,做好前出接應的準備。破障組晝伏夜出,經過 9 天的努力,於 14 日 20 時,完成了至 1828 高地西側 350 米大青山山頂及其西側我預定炮陣地、人員活動區的通路開辟任務,共排除 4 個國家制造的 8種型別的防步兵地雷 24 枚。此後,火力 1 組在大青山,火力 2 組在 1859 高地,火力 3 組在 1964 高地占領了指定位置,掩護破障組繼續向水泉方向開辟通路。16 日 19 時 30 分,通路開至 1828 高地西側水泉附近,排除地雷 15 枚,接應 1、2、3 組分別進至大青山北側、倒木桿北側無名高地和 1894 高地西南側無名高地,掩護捕俘組隱蔽進入伏擊區。

捕俘組就位與破障組原地做了短暫休整後,開始對水泉西南側設伏位置進行搜排。17 日 19 時 40 分,1828 高地下來 3 名越軍,沿小路向水泉方向運動。

由於植被較高,我無法觀察和發現敵人。當敵距我破障組約 50 米處時,似聽到我搜排地雷發出的響聲,突然鳴槍,轉身邊喊邊跑。指揮組立即令破障組、捕俘組迅速撤至水泉北側 400公尺處的一個天然溶洞內隱蔽觀察,嚴密註視敵人動向。在未發現敵人異常反應後,指揮組決定,將原定在小路兩側的伏擊捕俘,改為在靠近水泉的我方孤立山包兩側的有利地形上組織伏擊,待敵在水泉取水時,相機捕俘。18 日上午,越軍活動正常,先後 11 人次下陣地到水泉取水,因時機不成熟,我未采取行動。12 時,3 名越軍在水泉取水時,似發現有異常跡象,倉惶退回。半小時後,5 名越軍到該地區進行搜尋,13 時 20 分倉促返回。指揮組判斷敵可能發現我通路痕跡,遂定下了由捕俘轉入破襲的決心,並令各組做好戰鬥準備。

18 日 13 時 25 分,按協同計劃,82 無座力炮首先對 1828 高地上 1、2、3號陣地的駐兵房、60 迫擊炮陣地、火力點、掩蔽部、觀察所等目標行直瞄射擊。

同時,100 迫擊炮對 1、2、3 號陣地的前沿工事、陣地反斜面的駐兵點行集中射擊,先後摧毀敵駐兵房 9 棟、暗火力點 6 個、60 迫擊炮 3 門,並覆蓋了敵表面陣地和南新埡口駐兵點。此時,瓜雲愛(地名)北側敵 82 迫擊炮向我射擊,我即組織炮火對其進行壓制射擊,摧毀敵 82 迫擊炮 2 門。射擊中,炮火意外地打燃了駐兵房和工事周圍的茅草,頓時,大火四起,守敵亂作一團。鑒於大火不斷向我方蔓延,捕俘組又出現 2 名傷員,指揮組命令捕俘組和大青山附近的重火器分隊迅速回撤,令接應組前出接應,搶救傷員。18 日 14 時 47 分,當我接應組前出接應時,遭敵燃燒彈襲擊,打燃指揮所及通路附近兩米多高的茅草,時值 6—7 級大風,風助火勢,迅速蔓延,數平方公裏的作戰地區連成一片火海,竄起幾丈高的煙火,將通路完全封閉。此時,連長和副連長率本組及 2、3 接應組沖入火海奮力搶救傷員,將大部人員撤至境內和 1894 高地南側 300 米無名高地溶洞內,但指導員張新奎帶領的接應 1 組由於有 2 名傷員,加之回撤距離遠,體力消耗大,全組人員在與烈火博鬥中全部壯烈犧牲(共計犧牲 20 人)。16 時 40 分,指揮組組織所有力量前出接應,18 時,將傷員和烈士遺體全部撤運回我境內。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些偵察英雄的英雄事跡!

張新奎烈士 一級戰鬥英雄

張新奎生前系62師184團直政股股長,1957年生,1976年2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黨員,陜西省眉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與烈火頑強搏鬥,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8月,已被提升為團直政股股長數月的張新奎,得知他原來所在的八連奉命赴滇參加中越邊境偵察作戰的訊息後,多次向上級要求回連隊參戰,被高職低配任命為第十偵察大隊二連政治指導員。作戰期間,他英勇果斷,每次執行任務都沖在最前面。在一次執行抵進偵察任務中,帶領保障組為部隊開辟通道。經過3個晝夜的奮戰,他們用探雷針一寸一寸地探,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開辟,終於排除了8種不同型別的39顆地雷,開辟了一條1.5公尺寬、7公裏長的通道。1986年3月,為確保對敵1828高地破襲戰鬥的成功,帶領全連在敵軍陣地前沿潛伏了整整7天。克服種種困難,一直堅持到戰鬥打響。3月18日,攻擊命令下達後,他機智靈活,指揮果斷,帶領全連一舉殲滅敵軍60多人,炸毀敵軍6門火炮。在回撤途中,敵軍的燃燒彈燃著了通道周圍的茅草,全連被大火圍困。負責斷後的張新奎臨危不懼,和戰友們一邊撲打著烈火,一邊指揮大家交替回撤重傷員。他自己背著全連個子最高、體重最重的一名傷員,一手護著傷員,一手抓著茅草,在崎嶇的山巖小路上艱難地爬行,膝蓋和雙肘全被碎石磨破,汗水和血水流在一起。由於身患重感冒,加之連續7個晝夜的潛伏,極度疲勞的張新奎昏了過去。當烈火引爆地雷的轟響聲將他震醒後,同誌們都勸他先撤,他卻說:「我是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只要還有一個戰友在後邊,我就不能走」。接著,他又以驚人的毅力,冒著生命危險在烈火中救出了5名戰友。當他背著從戰士身上接過的4支衝鋒槍和2個背囊,又背著重傷員郭萬福在火海中往回撤時,終因過度疲勞和嚴重缺氧,倒在了烈火之中壯烈犧牲。

中央軍委授予他「舍身救戰友的模範指導員」榮譽稱號。

張雲江烈士 一等功

張雲江生前系陸軍第二十一集團軍工兵處參謀,1957年5月生,1977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四川省內江市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組建偵察大隊普遍參戰時,他積極要求參加,毅然奔赴前線。在血與火的戰場上,張雲家身先士卒、機智勇敢,多次帶領部隊破障開路、抵進偵查,取得顯著戰果。1986年8月18日,我對1828高地之敵即時破襲戰鬥,戰前他主動請戰,帶領工兵到敵人眼皮底下開辟通路。完成這一任務,要深入敵占區六、七公裏,不僅地雷密布、雜草叢生,且受到敵人三面火力的直接威脅,稍不留意就會暴露目標,發生意外。他忍受著蚊蟲叮咬和高溫,連續奮戰九晝夜,與大家一起,開辟了長達七公裏的通路,為部隊破襲行動,掃清了障礙。戰鬥打響後,撲俘組遭敵炮擊,戰友們被敵燃燒彈引起的大火圍困,在此緊急關頭,他主動組織八名戰士,冒著越軍兩面夾擊的火力前出接應,先後四次沖入火海,組織搶救出了四名戰友,他卻全身多處燒傷,但他舍生忘死,再次沖入火海,以頑強的毅力在烈火中艱難爬行十多米,終因傷勢過重,昏倒在火海中……戰這位來自四川內江英俊豪爽的漢子,被烈火嚴重燒傷後,在送往後方醫院的途中,心焦口燥,同行的戰友不忍見痛苦慘狀,為其餵了幾口香檳,熟料竟加快了死亡速度,最終咽氣在戰友懷中。時年29歲的他,再過不幾日,就是可愛女兒兩周歲生日……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張興仁烈士 一等功

張興仁生前系62師警偵連副連長,1961年5月生,1980年1月人伍,中國共產黨,漢族,陜西省永壽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張興仁所在連抽調部份人員到偵察大隊二連,赴雲南前線參加對越偵察作戰,他堅決要求參加並擔任副連長。3.18」戰鬥中,他擔任第一捕俘組組長兼第一捕俘手。3月16日上午,張興仁帶領第一捕俘組安全隱蔽地進入到潛伏位置。17日上午,他帶領兩名工兵開辟道路400公尺,排除了8顆地雷,秘密進入捕俘地點進行觀察。

18日9時,為準確摸清捕俘區域的情況,他又帶領捕俘小組抵近觀察,及時將情況報告大隊領導。爾後,潛伏在洞內等待戰機,13時47分敵人的一發炮彈在洞口不遠處爆炸,並用高射機槍、重機槍以猛烈的火力封鎖洞口,在洞外擔任警戒的霍建平身負重傷,張興仁迅速沖出去將霍建平抱進洞內,當時情況十分緊急,他積極配合連長袁輝指揮捕俘組後撤,自己背著霍建平低姿匍匐爬行了100多米,離開了火力封鎖區。因連續潛伏數日,過度疲勞讓他昏迷了過去,戰士楊武成連叫他幾聲才蘇醒過來。突然,敵人打來的燃燒彈燃著了附近一人多高的草叢,戰區頓時一片火海,撲俘組被圍困在大火之中,隨時有被燒焦的危險。張興仁不顧大火燒身,先後5次沖入火海,指揮人員後撤,當他第5次沖入火海時,被烈火再次燒傷,再次昏倒……蘇醒後,他和其他4名同誌抱著霍建平奮戰在烈火中,但是,由於火勢兇猛,張興仁等同誌英勇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陳梅華烈士 一等功

陳梅華生前系62師醫院軍醫,1951年1月生,1972年12月入伍,大專文化程度,黨員,漢族,江蘇省昆山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時,陳梅華堅決要求參戰,被抽調到偵察大隊二連任軍醫。「3.18」戰鬥中,陳梅華擔任接應組傷員救護任務。戰鬥打響後,敵人向我捕俘組打來了一排炮彈,霍建平、張登林被炸傷,陳梅華迅速越過敵人火力封鎖區,首先為張登林作了包紮,組織人員護送到隱蔽地點,緊接著又返回搶救霍建平。這時,一發炮彈在距他幾米處爆炸,陳梅華的頭部胸部被炸傷。衛生員王左林要給他包紮,但他顧不上自己的傷痛,一把推開小王,又繼續搶救霍建平。小王又一次沖上去,要給他包紮,陳梅華說:「別管我,我是軍醫,搶救戰友生命要緊!」並命令衛生員,快去搶救其他傷員。敵人的燃燒彈點燃了他們附近一人多高的茅草,火借風勢,頓時形成火海,他忍著劇烈的疼痛,與指導員張新奎沖進火海,搶救被火燒傷的姬成兵,他用盡全身力氣,將小姬背了60多米,才沖出火海。這時,他身上的衣服也被大火燒著,皮膚燒傷,為了搶救戰友,他再次沖入火海,將重傷員王樹林架在自己身上,匍匐爬行30公尺,行進中先後兩次昏倒。把王樹林交給其他同誌後,他又爬進火海縱深20多米,與其他同誌一起,將傷員幸延鋒擡了10多米遠。這時,陳梅華因在火海中嚴重缺氧和傷勢過重,窒息後倒在烈火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郭萬福烈士 一等功

郭萬福生前系62師警偵連代理排長,誌願兵,1960年9月生,1980年入伍,黨員,漢族,河北省康保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郭萬福因軍事技術過硬和表現突出,1985年9月轉為誌願兵。1985年9月奉命編入第十偵察大隊赴雲南前線執行偵察作戰任務。「3.18」戰鬥中,敵人燃燒彈燃著了通道附近的茅草,整個戰區一片火海,原定的4個接應組相繼前出接應傷員都出現了傷亡,得知訊息後,正在營房擔負留守任務的郭萬福,組織了11名炊事員、通訊員,跑步11公裏,從營房趕到戰鬥地點,沖入火海,他沈著果斷地指揮全組人員先後救出5名傷員。第一次他沖入火海與另外兩名同誌救出傷員幸延鋒,雖然這時他的衣服已被燒焦,全身多處燒傷,仍然再次沖入火海,與另一名戰士搶救傷員王樹林,為了不使傷員再次燒傷,他把自己燒剩的衣服脫下蓋在傷員身上,堅持擡了300多米不讓人換,途中兩次昏倒。把傷員交給其他同誌後,他又沖入火海縱深,發現軍醫陳梅華昏倒在烈火中,他迅速沖過去搶救。此時,火愈燒愈大,他的燒傷也越來越嚴重。當他剛抱起陳梅華走了兩步,就昏倒在烈火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沈建平烈士 一等功

沈建平生前系62師通訊營班長,漢族,江蘇省吳縣人,1962年2月生,1981年1月入伍,共產黨員。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沈建平被抽調到第十偵察大隊赴老山前線執行偵察作戰任務。「3.18」戰鬥中,他帶領3名戰士一直堅守在電台旁,克服種種困難,保證了通訊聯絡暢通。14時50分左右,電台中傳來陣地起火、出現傷亡、接應人員不夠的呼叫,沈建平立即把電台交給其他戰士,帶領在家留守的4名戰士跑步11公裏,奮不顧身地沖入火海搶救傷員,他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傷員蓋上,並與其他3名戰士一起把傷員擡出火海。這時火越燒越大,沈建平全身多處嚴重燒傷,體力消耗很大,他在地下一點一點的爬,一直爬到最後一個傷員一班副班長霍建平處,與其他4名同誌一起在烈火中艱難地擡著傷員前進,但終因火海中嚴重缺氧,火勢太猛,沈建平他們用盡全身氣力相繼撲倒在霍建平身上,6人全部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楊伯賓烈士 一等功

楊伯賓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班長,漢族,甘肅省蘭州市人。1964年7月出生,1983年1月入伍,共產黨員。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放蘭州烈士陵園。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楊伯賓所在連隊被編為偵察二連,楊伯賓任班長,赴滇參戰。「3.18」戰鬥中,楊伯賓擔負接應傷員的任務。戰鬥打響後,他立即隨指導員張興奎前去搶救傷員,剛把第一名傷員背出60公尺,右腿中彈負傷鮮血直流,他顧不上包紮連續往返4次背出一名傷員,搶出一門火炮和3盒高射機槍子彈。這時,敵軍炮火燃著了兩米深的茅草,剛背出的傷員又陷烈火中。他毅然沖入火海,奮力搶救。最後,終因火勢兇猛,嚴重缺氧,和幾位戰友相繼窒息在烈火中,全部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楊建平烈士 一等功

楊建平生前系62師184團重炮連班長,男,漢族,甘肅省蘭州市人。1963年7月生,1983年1月入伍,共產黨員。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放蘭州烈士陵園。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二連,楊建平任班長,赴前線參戰。「3.18」戰鬥中,楊建平擔任第二接應組副組長。戰鬥打響後,敵軍槍炮猛烈向我射擊,捕俘組2名同誌負傷,同時敵軍燃燒彈燃著了30多平方公裏的茅草,楊建平率全組沖入火海,一發炮彈距他7公尺處爆炸,右臂被炸傷,腿部嚴重燒傷,但他不顧個人安危,往返三次,從烈火中背出3名傷員。第4次沖入火海後,由於傷勢過重,站立不住,就爬向傷員,以頑強的毅力,拖著傷員回撤,但終因火勢兇猛、傷勢過重,倒在火海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王勇烈士 一等功

王勇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班長,甘肅省寧縣人。1964年8月生,1983年1月入伍,共產黨員。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王勇調到第十偵察大隊二連任班長。在前線,王勇多次參加捕俘破襲戰鬥,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務。「3.18」戰鬥中,他擔任第一接應組組長。戰鬥打響後,捕俘組兩名同誌負傷,他冒著敵軍兩面夾擊的火力,匍匐前進300多米,與其他同誌將受傷的霍建平救出敵軍火力封鎖區,又奪過一副擔架,擡起嚴重負傷的贠明尚往前沖,行進10多米時,敵軍又打來燃燒彈,燃著了周圍兩米多深的茅草,他左腿右腹兩處被燒傷,昏倒在地。同誌們把他扶上擔架,剛走了20多米,他蘇醒過來,翻身從擔架上下來,沖入火海搶救傷員,在烈火中艱難行進30多米,終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周俊峰烈士 一等功

周俊峰生前系62師185團股長,第十偵察大隊正營偵察參謀,漢族,陜西省乾縣人,1956年9月生,1974年12月入伍,共產黨員。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周俊峰堅決要求參加,任大隊偵察參謀。3.18戰鬥打響後,他幾次請求並主動帶領接應組,冒著敵人炮火前出接應。當敵燃燒彈燒著2公尺多高的茅草,整個戰區30多平方公裏一片火海,通路被烈火封閉時,他3次組織並帶領接應人員沖人火海,搶運傷員和被烈火圍困的幹部戰士。當把部份人員搶運到安全地帶後,他已多處受傷,但他全然不顧,第4次又沖進火海,與其他同誌搶救最後一名傷員霍建平,他與另外4名同誌擡著霍建平與烈火英勇搏鬥20多分鐘,艱難地前進了五、六米。這時火勢越來越猛,火海高度缺氧,周俊峰氣管被燒裂,全身嚴重燒傷,與另外4名同誌及傷員相繼窒息後倒在烈火中,全部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為緬懷他的功績,他所在的某團在營區特意建造了「俊峰山」。

孟永超烈士 一等功

孟永超生前系62師184團三連戰士,1963年1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四川省大邑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6年3月18日1828高地或破襲戰鬥中,孟永超留守在家。午飯後1時50分左右,撲俘組遭敵炮擊出現傷亡,同時越軍燃燒彈打燃了周圍兩米多高的茅草,30多平方公裏的區域一片火海,撲俘組被烈火團團圍困,處境十分危險。在這危急關頭,孟永超挺身而出,從連隊跑步11公裏,趕到戰場,脫掉上衣沖入火海,光著身子邊撲火邊尋找傷員。到距敵陣地100多米處時,遇見兩名接應組戰士,背著一名傷員艱難的撤退,他接過來背著就跑,一口氣沖了60多米,把傷員轉移到安全地方。之後,他又翻身又沖入火海,與兩名同誌救出了嚴重燒傷的沈建平。這時,他的頭發全被燒焦,臉、手、臂、腿大面積嚴重燒傷,但他舍身忘死,再次沖入火海,在火海中艱難的行走了二百四十多米,終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一等功。

霍建平烈士 二等功

霍建平生前系62師警偵連副班長,1964年3月生,1983年1月人伍,黨員,漢族,甘肅省蘭州市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了搶救戰友,壯烈犧牲。骨灰寄放蘭州烈士陵園。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霍建平連隊奉命參加隨赴老山前線執行對越偵察作戰任務。「3.18」戰鬥中,霍建平在捕俘組擔任第一捕俘手。捕俘組進入潛伏位置後,被敵人發現,並向他們開槍射擊,捕俘組即向附近一個天然石洞撤退。撤退中,霍建平始終走在最後,掩護戰友撤退。當大家進人洞中後,他不顧敵人密集的炮火,堅持在洞外十多米處一個制高點負責警戒,並不斷向我炮兵指示目標,不幸負傷,霍建平的頭部、左肩部和左腹股溝被彈片打傷,肱動脈和股動脈被打斷,血流如註。撲俘組奉命撤回,為了掩護戰友撤出,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堅守在警戒崗位。這時敵燃燒彈在他身邊爆炸,燃著了附近的茅草,到處一片火海。5名幹部戰士沖上去搶救他,搶運途中霍建平因傷勢太重,流血過多,光榮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

辛挺鋒烈士 二等功

辛挺鋒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戰士,1964年6月生,1985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甘肅省渭源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而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赴滇參加偵察作戰時,辛挺鋒堅決請戰來到了偵查大隊二連,走上了血與火的戰場。在戰場上,他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表現的十分勇敢。偵察作戰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幾乎每次都深入到敵占區,然而每次行動他都奮勇當先,爭打頭陣。在七個多月的作戰中,他先後多次深入敵區執行偵察戰鬥任務,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務。1986年3月18日,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他在第二組接應組。戰鬥打響後,撲俘組剛接近敵高地,就遭到敵人瘋狂炮擊,有的戰友負了傷,辛挺鋒全組人員不顧一切的沖上去搶救,突然敵人打來一群燃燒彈,落在他身旁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胸、臂和腿,燃燒彈點燃了附近兩米多深的茅草,火勢迅速蔓延成一片火海,辛挺鋒又被燒傷,他顧不得包紮,沖向火海深處,扶起身負重傷的李永強向後撤,由於兩人都身負重傷,行動不便,它們便相互攙扶著,艱難的在烈火中向前爬行了20多米,終因傷勢太重,火勢太猛,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共黨員。

王書林烈士 二等功

王書林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戰士,1967年7月生,1983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河南省通許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而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時,王書林積極請戰,毅然參加偵查大隊奔赴前線。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他舍身忘死、不怕犧牲、勇猛頑強,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敵區偵察,為防禦作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986年3月18日,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他擔負接應任務。戰鬥打響後,撲俘組剛接近敵高地,就遭到敵人瘋狂炮擊,有的戰友負了傷,戰鬥打響後,撲俘組剛接近敵高地,就遭到敵人瘋狂炮擊,有的戰友負了傷,王書林和全組人員不顧一切的沖上去搶救,突然敵人打來一群燃燒彈,燃燒彈點燃了附近兩米多深的茅草,火勢迅速蔓延成一片火海,他全然不顧自己被燒傷的危險,繼續沖向火海深處。他全身多處被大火燒傷,疼痛難忍,他強忍傷痛,在大火中搶運回二名戰友,就在他第三次沖入火海時,因火勢太猛,窒息在大火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

薛治勇烈士 二等功

薛治勇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戰士,1965年2月生,1985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陜西隴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赴滇參加偵察作戰,他三次寫決心書要求參戰,編入偵察大隊二連後上了前線。在血與火的戰場上,薛誌勇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奮勇爭先,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都先人後己,把安全讓給戰友,把危險留給自己,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搶救戰友。1986年3月18日,連隊對1828高地之敵實施破襲戰鬥,他擔任接應任務。1時50分許,撲俘組突然遭的炮擊,兩名戰友不幸負傷。薛誌勇挺身而出前去搶救,此時敵人打來一排燃燒彈,燃著了周圍大片兩米多高的茅草,霎時間附近變成一片火海,薛誌勇不奮不顧身沖入火海,冒著敵人兩面夾擊的火力,將身負重傷的是史金生背在背上奮力回撤。他全身多處中彈受傷,顧不得包紮,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傷員送到安全地區。途中,他先後昏倒幾次,蘇醒後又繼續向外爬,終於將傷員送到安全地帶,而後他又顧不得自己的傷痛,再次沖入火海搶救戰友,在烈火中艱難的前行了十多米,終於傷勢過重,火勢太猛,窒息在火海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共黨員。

贠明尚烈士 二等功

贠明尚生前系62師師184團炮連戰士,1964年1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河南省通許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時,贠明尚三次寫請戰書要求參戰。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在撲俘組遭敵炮擊出現傷員,被大火圍困的危急關頭,他挺身而出,奮不顧身的沖入火海,冒著敵人猛烈的槍彈襲擊,在烈火中尋找傷員,在距敵陣地一百二十多米處,遇見身負重傷的史金生,他迅速上前背起就走,一口氣沖出了火海,轉交給其他同誌。此時他已全身多處燒傷,疼痛難忍,他全然不顧再次沖入火海搶救傷員,找到了桂秀國,只見他全身嚴重燒傷,就脫下自己的襯衣包紮,艱難的將把它背出火海。當第三次沖入火海時,再次遭敵炮擊負傷,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忍著炸傷、燒傷的劇烈疼痛,找到了兩支衝鋒槍,攜槍在烈火中一點一點的往外爬,終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共黨員。

曹立國烈士 二等功

曹立國生前系62師184團八連戰士,1968年12月生日,1985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甘肅省酒泉市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3.18破襲戰鬥中,曹立國挺身而出,沖入火海,冒著敵人猛烈的火力,奮不顧身的搶救戰友,赤身背著一名傷員在烈火中爬了一百七十米,就在他們即將沖出火海時,敵人一發炮彈飛來,在離他不遠處爆炸,他翻身護住傷員戰友,自己右腿不幸被炸傷鮮血直流,但他顧不得包紮忍著劇烈疼痛,艱難的爬行了20多米,把傷員交給擔架組,戰友們要給他包紮,並要送他下去,他堅持不下火線,再次沖入火海,搶救其他傷員,終因傷勢過重、火勢太猛,窒息在大火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共黨員。

李永強烈士 二等功

李永強生前系62師184團通訊連戰士,1964年1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甘肅省渭源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3.18破襲戰鬥中,李永強在大隊指揮機關擔任通訊保障任務,當他在電台中獲悉撲俘組遭敵炮擊,出現傷亡,回撤中被大火圍困,急需支援時,心急如焚。他隨大隊組織的增援組,跑步11公裏,直奔火海,在烈火中前進了一百七十多米時,發現了被烈火包圍的戰友黨龍,他迅速沖過去搶救,背著黨龍與烈火搏鬥了40多分鐘,才將他轉送到安全地帶。此時他衣服被燒光,全身大面積嚴重燒傷,但他聽說還有人未撤出來時,就強忍疼痛,再次沖入火海,在烈火中尋找傷員。找見傷員時,見其他兩名同誌已經擡著傷員,他就搶過戰友身上的背囊和武器,背在自己身上,艱難的一步一步的往回爬。由於大火產生的高溫,引起背囊中的一顆手榴彈爆炸,李永強倒在了血泊中,壯烈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

曹光榮烈士 二等功

曹光榮生前系62師184團三連班長,1963年5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產黨員,四川省會理縣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葬原籍。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時,曹光榮已超期服役,即將面臨復原過和平安寧的生活。聽到團裏要抽調人員補充八連組成偵察二連的訊息後,以自己是黨員,軍事素質好為由,三次寫請戰書堅決要求參戰。3.18破襲戰中,他在家留守。當聽到撲俘組遭遇困境時,他跑步11公裏趕到戰場,奮不顧身撲向火海搶救和搶運傷員,當他和戰友們配合三次冒著敵人的炮火,在火海中搶救出來三位戰友時,他的全身已經多處被燒傷,人也筋疲力盡,當聽到還有戰友在火海中時,他又義無反顧第四次闖入火海,終因傷勢過重,體力透支,窒息在大火中,英勇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

金曉軍烈士 二等功

金曉軍生前系62師184團通訊連戰士,1965年2月生,1984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陜西省西安市人。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線1828高地破襲戰鬥中,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骨灰安放西安烈士陵園。

1985年9月,21軍組建第十偵察大隊時,要從184團通訊連抽到部份業務骨幹,金曉軍聽到訊息後,積極請戰,堅決要求參加。3.18破襲戰中,他在家擔任通訊保障。當聽到撲俘組遭遇困境時,他和留守的戰友們跑步11公裏趕到戰場,奮不顧身撲向火海,搶救和搶運傷員。當他和戰友們配合三次冒著敵人的炮火,在火海中搶救出來二位戰友時,他的臉、手和腿已經多處被燒傷,同時數塊彈片炸傷了他的頭和背,血流不止,戰友們勸他不要再投入搶救,他不聽勸告,也顧不上包紮,又沖入了火海之中,終因火勢太猛、體力透支,窒息在大火中,英勇犧牲。上級黨委給他追記了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共黨員。(摘自老山魂美篇,版權屬原作者,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