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撒豆成兵破臨汾:徐向前絕沒想到,後世宵小竟敢質疑「臨汾旅」

2024-07-25歷史

一、爭議自何來

「臨汾旅」是我軍建軍以來,絕無僅有的頂級榮譽稱號。

立功單位是當年晉冀魯豫軍區八縱二十三旅,時任旅長黃定基、政委肖新春。

這支光榮的部隊,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臨汾的戰役中立下大功,獲得此榮譽稱號可以說當之無愧。

近些年網路上沈渣泛起,對「臨汾旅」說三道四,說榮譽過高了,也有說中央之所以給這麽超規格的榮譽稱號,是為了照顧徐向前元帥的面子。

當然也有富有正義感的軍史愛好者,扒出了中央軍委同意授予八縱二十三旅「臨汾旅」榮譽稱號的原件。

不過很多解說都停留在表面,說來說去,好像都是徐向前元帥在打臨汾之前給部隊許了諾,不給不行,中央軍委為了照顧徐帥的面子才順水推舟。

這都是對臨汾旅尤其是徐帥指揮解放山西的低水平解讀。

爭議的來源,主要是這個功級別太高了。

我軍以單位為名義立功,最低的是嘉獎,往上是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最高的是榮譽稱號。

越高的功勛越要慎重,大家見過哪個集團軍被授予榮譽稱號嗎?沒有。解放戰爭時期縱隊一級單位也沒有獲得過任何一個集體榮譽。

因為實際意義不大。縱隊級別的單位,人太多,兩萬多人(後期東野的縱隊人比較多,可能達到4萬多),部署都是分散的,論凝聚力和團以下單位不可同日而語。尤其現在,一個集團軍幾乎擁有過去一個兵團的戰鬥力,人多,兵種多,大家平時都不在一個鍋裏吃飯,那種高到天邊的獎勵,說實話一線的戰士們能感受到的榮譽很淡。

解放戰爭獲得榮譽稱號的,營下以的太多,我們把團以上的列出來看一看:

濰縣團:華野九縱27師79團(解放濰縣)

濟南第一團:華野九縱25師73團(濟南戰役)

濟南第二團:華野十三縱37師109團(濟南戰役)

塔山英雄團:東野四縱12師34團(塔山阻擊戰)

白台山英雄團:東野四縱12師36團(塔山阻擊戰)

守備英雄團:東野四縱10師28團(塔山阻擊戰)

威震敵膽:東野四縱炮兵團(塔山阻擊戰)

襄陽特功團:中野六縱17旅49團(解放襄陽)

臨汾旅。

臨汾旅獲此榮譽在1948年6月,八縱的旅相當於華野、東野的師。

這個級別的單位,說上不上,說下不下,正好處在擦邊區。要和華野、東野的師比,確實實力不夠,兵力編制上差著,而且論級別略矮一頭。似乎不用卡那麽嚴。

但旅下面有三個團,又不能與團同日而語。

爭議大概就是從這裏來的。

進而坊間論調就定位在,總政於1956年下發通知按照既成歷史,尊重六十軍179師的榮譽稱號,似乎有那麽點照顧老帥情面的意思。

縱使後來經徐帥夫人黃傑提醒,相關部門找到了當年中央軍委正式批復的檔,證實是經中央同意的,而不是一兵團擅自作主,依然有人扯什麽「不宜再有」,好像給臨汾旅這個榮譽稱號有點不合適。

這種明裏暗裏編排、貶損徐帥和臨汾旅的說法,真是令人憤然。

若真的論合適不合適,東野四縱四個團都獲得榮譽稱號,加起來比八縱一個旅,並不遜。怎麽不見有人說?

二、價值點在哪裏

我們還是要置身當年臨汾戰役前後的歷史背景,才能發現臨汾旅的含金量。

臨汾旅所處的時空環境、軍事形勢比較糟糕。

八縱23旅原是太嶽軍區部隊。1947年7月劉鄧率主力南下,太嶽軍區組建新的主力縱隊八縱,包含22旅、23旅、24旅。

這時山西閻錫山部隊基本保持著實力,胡宗南有時也能出兵協助作戰。而晉冀魯豫軍區主力縱隊大部南下,軍事壓力一下子壓到八縱這棵獨苗頭上。

陳賡兵團當時在晉南打了一陣子,徐向前本來有點想法,留下一兩支主力部隊,哪怕是幾個旅也好,但陳賡兵團南下作戰是中央小河會議決定的,不好幹擾大局,徐向前硬著頭皮把四縱參謀長劉忠留了下來當太嶽軍區新司令員(王新亭由太嶽司令員改任八縱司令員)。

那時部隊上下都缺人,徐向前到前線指揮戰役,連個像樣的指揮所都湊不起來,本來有一位管軍事的軍區副司令員王宏坤,南方吃緊,他親自請纓到冀南組建十縱帶人南下了。

指揮所窮到什麽地步?據跟隨徐帥指揮臨汾戰役的作戰參謀歐陽挺回憶,處(科)長、參謀、幹事共約10人,其余技術人員和警衛戰士40余人,其中有指揮經驗和參謀經驗的只有參謀處長梁軍,其他都是新手。政治工作也沒有獨當一面的高手,任白戈是軍區政治部的宣傳部長,徐帥無人可用,就叫他擔任前指的政治部主任。

我們看看其他大軍區,華東、東北不消說,野戰軍主力非常強大,劉鄧南下也有6個主力縱隊,華北亦有二十余萬大軍,西野略窮,但西野有一點好處是山西戰場比不了的。

兵少,而敵人強大,這是難處其一。

另一層難處,就是仗不好打。

山西戰局比較獨特,不同於其他戰略區,回旋余地比較少,只能沿著汾河谷地一路向北掃,區區半個山西之地。而其他戰略區都是數個省的廣闊空間,西野雖然兵少,但西北黃土高原地形好,利於隱蔽,閃轉騰挪,基本可以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山西作戰只能一步步從南往北硬推。

偏偏閻老西還是個特別喜歡龜縮戰術的老奸巨猾的軍閥,其部隊有一套守城的成熟套路,凡是守城之戰,打的普遍都比機動作戰好。晉中戰役閻軍唯一一次擁有兵力優勢,卻敗的比運城、臨汾、太原諸戰役慘得多即是明證。

說到這裏我們可以做一個有意思的對比,在面臨危局時各大區的解救之策。

東北比較危急是1947年底南滿受攻,東總的對策是南拉北扯,兩頭同時發力。根本原因是,利用廣大的地理空間,使國民黨軍有限的兵力疲於應付。華野比較危急的是1947年七月分兵,四大股兵力處處吃虧,後來合成兩個方向,粟裕率主力在西面打豫東,許世友率一部份偏師在膠東向山東腹地打,兩個拳頭對進。同樣很好利用了空間。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大別山區幾乎被小諸葛白崇禧拖死,怎麽解決呢?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把中原國民黨軍的大陣扯了個稀碎,尤其是陳賡兵團在豫西打的那叫一個出神入化。

彭總在西北沒人打配合,反而被胡宗南和馬家軍兩邊聯手,其他戰場的形勢倒轉過來。不過彭總畢竟是彭總,絕境看彭總!沒有別人配合,自己進行跨區作戰,從陜北殺到西府,把胡宗南軟肋部打了個對穿,活生生倒轉了局面。細節我們在【西府戰役疑雲】一文中已詳敘,不再多說。

至於華北,所知有限,尤其規律性的東西沒有總結歸納出來,希望有懂的朋友指教之。

說完這些對比,大家應該能看出山西戰場面臨的典型困境,以及山西主力八縱的價值所在。

三、三大階段跨越的典範

徐帥手下指揮的什麽部隊呢?

八縱,剛剛升級起來的主力部隊,23旅有攻堅經驗。十三縱,1948年2月組建,3個旅較有戰鬥力的是從華東野戰軍撥過來的獨立第一師,改番號為37旅,旅長王誠漢。這個旅就是當年中原突圍的皮旅,在華野打了一年半仍有點水土不服,故調回晉冀魯豫老區。十三縱的另兩個旅系太行軍區獨立旅。太行軍區自1945年10月,已連續組建三縱、六縱、九縱,戰鬥力基本消耗盡了。

再有就是太嶽軍區剩下的基幹團,晉綏軍區呂梁部隊(後升級為西北野戰軍七縱,打完太原後歸建彭總麾下)。

缺成熟的軍事指揮員,尤其是面對以攻堅為主要模式的戰爭。

前一篇文章【徐向前一向和氣】裏,我們說過旅一級指揮員連續出意外的事,以至於不得不把太嶽軍區司令員劉忠、紅軍時代的老偵察科長搬出來,親自挑選一班人馬去臨汾城外搞偵察。

本篇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關於指揮員不夠成熟、不善於總結經驗的問題。

臨汾戰役用了各種打法,後來集中大家智慧,決定采納坑道作業炸城的方法。很多部隊首長後來寫回憶錄,都提到是自己部隊創造的這種戰法。

其實說起來是一場大大的尷尬。

坑道作業炸城墻,早在1940年打日軍的榆社戰鬥中用過,主攻部隊是陳賡386旅,就是太嶽軍區部隊的淵源。但似乎沒有形成固定的經驗,為什麽呢?那時攻堅戰極少極少,不具備圍殲日寇的能力。1945年9月打閻錫山部隊據守的長子縣,因為缺少攻城重火力,采取地面接敵和地下挖坑道相結合的方式,最終破掉該城。

但參戰部隊還處在從遊擊戰向運動戰過渡的時期,對攻堅戰的打法並沒有特別註意,這條經驗就沒有鞏固下來。

說到這裏,再強調一次戰爭史的概念劃分,從抗戰到解放戰爭結束,我軍經歷了遊擊戰、運動戰、攻堅戰三個大的階段,三個階段銜接階段有所重疊,但戰略指導思想和戰役戰術特點劃分比較明顯。

1946年1月打曲沃城,太嶽部隊再次遇到攻堅的問題。由於之前對攻堅戰這一比較特殊的作戰形式不夠重視,總結經驗不夠,仍是先地面進攻,遇挫後再想起坑道作業。

打運城又是這樣。

打臨汾還是這樣……

為什麽徐帥在回憶錄裏說太嶽、太行等軍區部隊的指揮員們魯莽、粗糙,是有所指的。各級指揮員不屑於精細地組織和指揮,靠蠻勇的多,研究戰術的少。

最初學了一些攻堅戰、總結了一些經驗的那批部隊,都跟著陳賡南下了。剩下的大部份是遊擊隊長式的團長、旅長們。強求不來。

怎麽想起來用坑道作業的?有個過程。

一開始23旅也有人說過要用曲沃破城的經驗,其他來自太嶽軍區的部隊也有過類似提議,比如24旅。

但各部隊的指揮員當時並沒有參與過前面諸戰的直接指揮,對戰鬥全域沒有客觀的評價,在地面強攻與坑道作業等多種戰術打法之中,看不清哪個是主導性制勝因素。

其實不要說他們,就連當年太嶽縱隊(即四縱前身)的指揮員們打長子縣時,也拿不準該主用坑道作業還是地面攻城,陳賡教育他們說,這是極端戰術觀點,不能因為只挖坑道而忘了在地面上的準備,否則炸開缺口後地面突擊力量組織不到位怎麽辦?

打臨汾第一階段很不順利,試了很多招都不行,開展軍事民主,大家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到了做抉擇的時候,到底主用什麽戰術?

徐帥召集團以上指揮員開過兩次戰術研究會,後來又親自組織主攻臨汾城的一個營8名指戰員開會,包括營長、連長、排長、班長、戰鬥組長、戰士,問過之後拍板定了案,就用坑道戰術。

指揮員拍板是最艱難的,一旦定下來,幾萬人的部隊都得圍繞你這個方案來,一旦不行,那可不是死一個兩個人的事。

坑道作業的風險是時間長,尤其臨汾城比之前榆社、長子、曲沃、運城都大得多。閻錫山救援的決心也大,一旦耗費時間過長,閻軍主力打過來,前功盡棄。

這個責任,只有徐帥來承擔。

萬幸,在徐帥指揮下,部隊調整了狀態,集中力量進行坑道掘進,練會了工兵,也把指揮員如何排程兵力練會了。

臨汾一戰,雙方投入總兵力不到九萬,我軍5.3萬,閻軍2.5萬。規模遠遠不如濟南戰役、長春戰役、天津戰役這種大戰。難度不在敵人有多強,而是我軍太弱。

這場戰鬥的核心意義在於,在徐帥指揮下,以23旅為代表的一批軍區部隊,實作了從遊擊戰到攻堅戰的跨越式轉換,這是全國其他戰場所沒有的。

臨汾戰後,晉冀魯豫老軍區一下子湧現出三支響當當的縱隊:八、十三、十五縱,六萬打閻老西十萬,生吞活剝,徐向前威名再次響震海內。晉冀魯豫老區並入華北軍區後,幾個縱隊與久經戰陣的華北諸縱隊並駕齊驅。

臨汾旅之榮譽稱號,確實是由徐帥首先醞釀提出,向中央請示後才批下來的。但中央認可了,同意了,實施了。認可什麽?這場戰役獨一無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