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三個跡象判斷,許世友缺席淮海戰役,絕不只因腿上有傷

2023-12-08歷史

許世友將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長河中無疑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卓越事跡及不朽榮譽,使他成為我們永遠懷念和尊敬的物件。然而,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何這樣一位傑出將領,卻未能參加決定性的淮海戰役?

眾所周知,「淮海戰役」是華東野戰軍與中原野戰軍協同作戰的一次規模宏大的戰略性決戰,其重要性無需贅述。了解相關背景的人都知道,這場戰役中湧現出許多出色的軍事將領,如劉伯承、粟裕等。而作為當時華野、三野陣營中的佼佼者,許世友將軍未能親自參與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這不禁讓人產生諸多思考。

傷病疑雲

在目前關於許世友上將在淮海戰役前後歷史事件的知名作品中,大多數內容都是泛泛而談,僅有少數地點出的過往史實揭示了,在淮海戰役爆發前的濟南戰役期間,許世友將軍是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指揮作戰的,由於其大腿上留有的舊患在膠東戰役期間重新發作,病情相當嚴重,甚至曾考慮放棄參加濟南戰役。然而,因為毛澤東主席親自指名其臨危受命,許世友將軍最終還是趕赴濟南軍前擔任任務。

實際上,許世友將軍的傷病到底有多麽嚴重,是否已經限制了他的活動能力呢?

在研究許世友將軍在那個特殊時期的經歷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種新的變化軌跡:他由山東兵團司令職位被擢升至山東軍區副司令。

新組建的山東軍區在淮海戰役結束後誕生,與抗日戰爭剛剛結束時的山東軍區相比,有著顯著差異。如今的山東軍區擁有膠東、渤海、魯中南三個軍區,外加濟南、徐州兩個警備區分部,還有一個昌濰特區,以及一個正規軍——三十二軍。

從表面上看,許世友將軍似乎得到了晉升,並不然。實際上,在門外漢看來,職位提升自然意味著權勢增大;然而在專業眼光看來,事情未必如此簡單。

在1949年2月華野整編為三野後,葉飛、宋時輪、陳士榘、王建安分別成為三野四大兵團司令的領導者。在此之前,唯有陳士榘與許世友同時擔任兵團司令,其余諸位多以縱隊司令的身份參與其中,僅比此前職位略有上升。那時的四大兵團司令各自統領著十余萬兵馬,無論是權力還是地位,均遠超山東軍區副司令員。

在戰爭年代,掌握軍隊指揮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據記載,許世友將軍所掌管的僅有第三十二軍,全軍僅兩師編制。以此規模的兵力,要肩負整個山東的國防重任顯然力不從心。此後,許世友將軍率領主力部隊在長山列島戰役中取勝,使用的正是來自南京的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原華野六縱王必成部)。

由以上兩條線互相交織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一個推斷:

首先,從濟南戰役至執行長山列島戰鬥之間相隔的時間並不算太長,足以證明1948年底淮海戰役爆發之時,許世友將軍的身體狀況尚未下滑至無法繼續執行軍事任務的境地。

其次,從負責重大使命的兵團司令員到職責相對輕松的軍區副司令員,這一升遷過程實際上反映出中央及華東軍區在人事安排上的深思熟慮。

至此,我們已成功解析了問題中的第一個異常現象,即:在濟南戰役期間,許世友將軍可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臨危受命,可為何在淮海戰役用人之際,許將軍竟未能出席戰鬥呢?

至於問題的第二個異常現象,則是: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許世友將軍的自傳【許世友上將回憶錄】,以及廣泛閱讀的【百戰將星許世友】以及官方最具權威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許世友】等作品,對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這段極其關鍵的歷史時期均未給出具體且細致的描述。

因此,想要探尋這背後的究竟,看來還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挖掘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濟南戰役的三個爭議

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透過比較兩位將領相關傳記和回憶錄中的內容來進行深入探討。正如許上將的各類著述,包括關於濟南戰役的敘述,幾乎均聚焦於取得勝利的事實闡述,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毫無疑問,濟南戰役作為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期間取得的重大勝利之一,不僅實作了在相對平衡的兵力條件下,成功占領守備堅固的城市,而且更是生俘敵軍最高指揮官,從而展現出許世友將軍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這一成就則是無可爭辯的。

然而值得關註的是,在粟裕元帥出版的各類正式傳記以及回憶錄中,當涉及到濟南戰役的描述時,共同點在於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原本作為戰略預備隊的兵力並未得到充分運用的問題。

按照常理來說,一旦達成戰役勝利,諸如預備隊、主攻部隊與輔助部隊等相關事宜便無需再度提及,因為所有這些行動都旨在實作一個明確的戰役目標,而勝負既分,它們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基於這個視角分析,無疑存在一些令人疑惑之處。也就是說,強調預備隊的重要性,實際上包含著特殊的用意,這不僅僅是為了進攻濟南,更深層次的目的或許另有考量。

在粟裕元帥的回憶錄中有簡短地提到這一問題,即這八個縱隊原擬用於攻擊增援之敵。然而,這份解釋顯然難以滿足人們的探究之心,未能揭示出這一決策背後深藏的真正意圖。

若我們帶著這個疑惑去重新審視濟南戰役,便會發現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許上將對於進攻兵力的分配持有不同意見;其次,對於之前早已確定的進攻方向,許上將也表示懷疑;最後,大軍圍攻濟南這座孤立無援的城市,卻使用了華野全體兵力。

在關於第一個問題的質疑方面,按照粟裕制定的方案,只有14萬士兵投入到挖掘濟南城墻的戰鬥中,而剩下18萬人則肩負著阻止敵人增援及充當戰略預備隊的任務,這種部署方式並不符合華野在以往打殲滅戰中的慣例。

許世友將軍在抵達濟南前線後,立即向毛主席匯報了自己的疑慮,盡管他在此事上表現出充分的政治敏感性,強調願意堅決執行粟司令的指示,但同時也提出了必須在下一階段集中優勢兵力的要求。

關於第二個問題,由於許上將以卓越的戰鬥直覺感受到粟裕制定的計劃並不完全符合他的戰術理念,他隨即做出調整,結果使得攻克城墻的行程大大提前,僅耗費八天時間順利拿下濟南城。然而, 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粟裕原本並不期望透過解放濟南來爭取更大的勝利,而真正的目標卻是先奪取濟南,然後順勢攻下徐州。在濟南戰役爆發前,粟裕曾經向毛主席提議進一步擴大濟南戰役的規模,並提出了三種可能方案:

第一,延續原有的計劃,攻打增援之敵,但在此過程中適當調撥一部份兵力投入到攻城戰鬥之中;

第二,派遣一支強勁的軍團突襲徐州,使得濟南地區的國軍進一步陷入孤立境地;

第三,部署大規模兵力進攻徐州,迫使前來增援濟南的國軍返回救援徐州,以便在運動中予以全殲。顯然,這兩種方案和最後一種方案的風險程度逐步攀升,而粟裕所追求的其實是徹底摧毀駐紮在徐州的17萬國軍,無論最終是否能夠成功奪取濟南或徐州都無關緊要,關鍵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戰鬥力。這才是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在實際戰爭中的靈活套用。

這才是粟裕手中掌握的那八個縱隊和18萬兵力的真正意義所在。當毛主席得知粟裕計劃的宏大目標時,他不禁有些驚訝。三十多萬的軍隊,意圖一舉覆滅徐州、濟南兩座城市的國軍,這份壯誌雄心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出於謹慎考慮,毛主席回電建議優先落實攻打濟南的任務,避免過分激進。但是對於粟裕提出的戰略方向,毛主席並未盲目否定,反而給予全力支持。

事實上,粟裕在深入研究之後,已經開始籌劃下一步的戰鬥策略,也就是著名的「小淮海」之役。毛主席對此高度重視,決定進一步擴大戰局,從而發展成為影響深遠的「大淮海」之役。關於這一歷史事件的始末,我們在此不必贅述過多。

當我們回溯歷史,對於攻占山東省會濟南這一軍事行動,當時是否充斥著華中野戰軍全部主力部隊這樣的激烈戰役部署,是否顯得過於極端和不必要呢?當如此重大的戰爭關鍵性任務實施時,為什麽粟裕並未親臨前線指揮戰鬥,而只是將大量的兵力資源掌握在手中,更傾向於遊走其他戰場,以此來看,這是否意味著他對濟南城本身的重視程度有限?是否許世友迅速破城的決定,反而幹擾了粟裕原本旨在徹底殲滅徐州方面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的戰略構想嗎?

在此,我們僅限於提出問題,並不會給出任何個人觀點或判斷。

理由很簡單,對面的國民黨軍隊中有一些註意到了這其中的異常情況。在杜聿明指揮大軍向北進發以援救濟南的過程中,他明顯意識到粟裕所采取的行動背後隱藏著危險,因此盡管面臨困難重重,但還是選擇了持保留態度,從而避免了深入北方的困境。

若您仍然無法理解上述疑點,那麽接下來讓我們探討第三批細節。

陳與張

這個令人困惑的現象與其父親許世友先生毫無關聯,頂多只能說在淮海戰役中所出現的異常之處,實出於陳士榘參謀長在其中的指揮地位和其行為的神秘莫測。

陳士榘女士現任為華東野戰軍參謀長,她的這一職位(請註意此處提及的並非個人的身份或榮譽,僅僅涉及其職責工作)是粟裕將軍進行戰略攻略的核心支柱,亦是不可替代的首要角色和重量級助力人物。

然而,就在華東野戰軍各縱隊圍困住黃百韜兵團的緊急時刻,陳參座卻未留在決策室協助粟裕將軍的指揮,反倒親自率領前進指揮所前往前線指揮戰鬥。此舉突顯了矛盾的復雜性不合邏輯,對嗎?

在了解解放戰爭的歷史背景中,我們會了解到作為司令官的副職指揮官通常都是司令的重要顧問,有時甚至能獨自領導一支部隊,獨立執行戰役任務。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華野中,粟裕將軍既擔任副司令又承擔著代理司令員及代理政治委員的重任,加之陳毅元帥前往中原之後,黨中央並未為他配備另一位主要的副司令員來協助軍事決策。在此情況之下,這些職責責無旁貸地落到了參謀長身上。

圍剿黃百韜兵團無疑是淮海戰役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這是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和全力以赴去完成的任務之一,這場戰役進行得異常艱難且充滿危險。而且,在打黃百韜的過程中,徐州方向持續派遣援軍前來解救,局勢相當緊張繁雜。徐東地區的作戰更是敵我雙方相互射擊,箭矢剛剛射出,卻發現它們的尖端瞄準了彼此,爆發了一場無人料想的遭遇戰,我軍負責阻擊的隊伍遭受重大損失。

鑒於這樣的情況,參謀長是否應該堅守在陣地上協助指揮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在粟裕將軍長期承受巨大工作壓力的時候,他的美尼爾氏症候群有再次發作的趨勢,導致頭痛的癥狀無法入眠。首先,指揮所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身負重職的將領坐鎮,協助指揮決策,這無疑也是肯定的。然而,為什麽陳參座仍然選擇奔赴戰場呢?

過去,作者已在其他文章中深入剖析過華野內部在大戰役中的狀況。有事例表明,每次戰爭爆發,參謀長正好此時都遠離指揮所,這種現象並非偶然或者特殊情況。例如,萊蕪戰役期間,陳參座在南線守護臨沂;孟良崮戰役中,他率領先鋒部隊攻打泰安;七月份人員調動,陳始終未與指揮所駐紮在同一地點;豫東戰役中,他依舊在西線攻擊開封。

陳士榘將軍在華野中的指揮才能未必勝得了粟裕將軍,然而與其他兵團司令、縱隊司令相比,她卻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勢,甚至在許世友、王建安,以及葉飛、陶勇、韋國清等眾多傑出將領面前,均顯得鳳毛麟角。那麽何故他總是有意無意地逐步淡出人們視野呢?可能原因在於陳參座和粟裕將軍的指揮風格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此情況下,我們不禁要問,為何陳參座與粟裕將軍之間默契配合如此緊密,每逢大戰來臨之際,陳參座通常都會率領外線幾個縱隊即時開展實地作戰,扮演了類似兵團司令的角色,讓粟裕將軍能夠在後方安逸地指揮決斷。顯然,粟裕將軍和陳士榘將軍似乎已經找到了最為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註重合作而非競爭。

在陣營中,缺少了陳參座的空缺由誰來填補呢?答案顯然是張震將軍。

在陳士榘將軍奔赴前線指揮作戰後,粟裕將軍和當時的華野副參謀長張震將軍對淮海戰役的後續行動計劃展開了長達一天一夜的深入討論。在淮海戰役的全部過程中,無論是從中央政府的角度出發,還是站在華野指揮部的立場上,抑或是從各縱隊的角度來看,這種狀態一直得到了各方的廣泛認可和接受。

好的,關於淮海戰役中許上將缺席的原因已經闡述完畢。我們可以從這裏了解到,在這場舉足輕重的戰鬥中,許上將並未出場的具體狀況。在第三野戰軍的眾多將領中,他們的戰略方法和決策風格與粟裕有所不同,例如陳參座和許上將,都具有這種特點。類似的還有王、何、張雲逸這樣的前輩將領,以及韋、宋等人。然而,最為明顯的,可能當屬陳許兩位。

黨中央高度認可並堅決支持粟裕制定的淮海戰役計劃,毛主席同誌也非常明晰地表達了他的決定,全力協助粟裕排除所有影響其指揮的困難因素。然而,這些困擾只局限於工作層面,並非私人矛盾或敵意,這個事實必須得到確認和理解。至於另一位陳參座,他同樣面臨著一定程度的挑戰,但是粟裕和陳參座已經找到了一種互補的合作方式,這確實有效並且和諧,因此不再需要進行更多的討論和研究。

對於許世友來說,自1947年七月份部隊分化以來,他和粟裕分別率領各自的隊伍,許世友一直專註於領導膠東方面的戰鬥,未曾與第三野戰軍的其余主力縱隊會師,只有等到濟南戰役打響後,他才得以重新加入華野大家庭。

在理念上,他們始終有著較大的隔閡。在極度緊迫的淮海戰役中,已經沒辦法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去彌合彼此之間的差異。那麽,是否應該讓許世友留在山東擔任主要職務更為適宜呢?至少從集團軍司令員晉升至山東軍區副司令員,這無疑是一次實質性的提升,其職位甚至高於後來的四大兵團司令,雖然所指揮的軍隊數量有所減少。

然而,這並不代表中央對許世友持有某種觀點或者偏見。事實上,張雲逸南下廣西後,許世友被任命為山東軍區正式的司令員。新中國成立以後,以無可爭辯的實力,他成功執掌由華東軍區改編而來的南京軍區,從而成為了繼陳毅、粟裕之後,華東地區的第三位軍事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