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緬甸如何成為華人的「人間煉獄」?緬甸華人的血淚經濟史

2024-07-18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62年,3月。

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政變,在緬甸發生。時任緬甸總理吳努被徹底推翻,奈溫掌權上位,正式建立軍政府。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緬甸華人的噩夢也就此降臨。

大幕緩緩拉開,一段緬甸華人的經濟血淚史,緩緩浮出水面……

處境艱難:戰前的華人經濟

翻閱史書,中國與緬甸的關系,可謂密切,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122年。

西漢時,中國與緬甸之間有一條特殊的通道,承載著貿易功能。直到元朝末期,這條通道都暢行無阻,將兩國經濟緊密相連。

除了陸地上的渠道外,中緬之間還有海上航道,從廣東口岸出發,經過伊洛瓦底江,就能到達緬甸。

清朝,清緬貿易飆升至巔峰,進入近代後,更是有一批中國人移居緬甸,成為了「緬甸華人」。在緬甸的經濟發展過程裏,他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能量不容小覷。可實際上,緬甸華人在當地的日子並不好過。

而這一切,與英國人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印度在近代是英國的殖民地,也是英國控制東南亞經濟的最好工具,弱小的緬甸自然也無法幸免。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英國將印度人作為傀儡,全面控制了緬甸的農業、商業與對外貿易,將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牢牢攥在手裏。

以工業為例,二戰前,緬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都在英國人的掌控之中。緬甸的外國資本裏,有九成以上都是英國資本,英國用數家大企業,成為了緬甸工業實際的掌舵者。

更誇張的是,緬甸甚至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還需要借助印度的儲備銀行,來調整國內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土生土長的緬甸人的日子尚且不好過,華人更無須多言。

這一時期的華人經濟十分虛弱,華人只能扮演「掮客」的角色,跟著混口飯吃。他們遊走在社會的每個角落,以低價買入大米、木材、礦產與土地,再利用資訊差,倒賣給英國的大商行。

有時,這種交易也會逆向而行,華人從英國商行得到貨物,再賣給本地人。實際上,這種倒賣活動的利潤相當有限,高利潤的經濟活動基本上輪不到華人,會被印度人與英國人搶走。

若是想要做更大的生意,必須得到英國人的首肯。比如,緬甸戰前的大多數華人米廠,都與英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木材廠也是一樣。

盡管如此,華人在緬甸的經濟活動還是受到了諸多限制。據統計,1941年之前,仰光只有33家由華人營運的工業企業,影響力極其微弱。

直到一場戰爭的來臨,改變了這種狀況。

出現轉機:二戰中的華人經濟

二戰炮火轟鳴,但在絕境之中,緬甸華人竟然找到了一絲經濟上的生機。

對抗法西斯的需要,令中緬關系空前團結。因此,緬甸華人的地位獲得了顯著提升,經濟上也迎來了轉機。

最重要的是,英國與印度,在戰爭的影響下,慢慢撤出了緬甸。

大量的印度人回到祖國避難,給了華人喘息的機會,他們當機立斷,從工業轉向商業,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印度人的離開,也令緬甸經濟中出現了空缺位置,勤勞勇敢的華人立刻頂上,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其中,零售業的改變尤為明顯。一時之間,華人雜貨店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頭。不僅如此,建築業與石油業裏,也出現了越來越多華人的身影。華人憑借著自己的雙手,硬生生地在極端的經營環境裏,殺出了一條血路,收獲了應有的報酬。

戰爭結束之初,緬甸還是未能完全擺脫殖民主義的陰影。但在這一過渡時期,華人的經濟表現同樣不俗。

英國政府深知,殖民主義大勢已去。迫於無奈,只能將更多的經濟自主權還給了緬甸,及時調整政策。然而,單靠緬甸人,無法完成戰後的經濟修復工作,他們必須與華人聯手,打造一片新天地。

於是,華人開始介入緬甸經濟的核心部份,到1947年時,華人資本的工廠企業60%已經恢復,位列外資中的第一位。

英國資本與印度資本同步同步減少,在某些領域,華人甚至已經逐步占領了主導權。

比如,華人所經營的碾米廠數量超過印度人,工廠內的總數人也位列前茅。本質上,這是一段相互成就的關系,華人賺到了錢,緬甸獲得了發展。若沒有無數華人的辛勤努力,緬甸經濟的恢復速度必定大打折扣。

然而,好景不長,在1963年,新政府的上台,讓往昔種種努力淪為泡影,緬甸華人的經濟血淚史,才真正地開始。

絕望掉頭:奈溫的打壓

與吳努政府不同,奈溫所領導的統治集團,是標準的軍政府,以軍人為核心,手段更加簡單粗暴,排外性極強。

在軍政府掌權的26年時間裏,緬甸閉關自守,華人經濟的損失尤為慘重。

在明面上,奈溫高舉中緬友好的大旗,背地裏,卻想盡種種辦法,遏制緬甸的華人經濟發展。

強制國有化,是奈溫最核心的經濟手段。

1964年,軍政府宣布,要將重要的工業企業收歸國有,據統計,約有700多家華人企業受到影響。

一夜之間,多年努力付之東流。最重要的是,由於華人在緬甸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有化政策幾乎是赤裸裸的針對,令華人百口莫辯。

不止大公司,軍政府連小商店與經營攤位也沒有放過,統統一刀切收歸國家,造成了緬甸華人經濟的巨大震蕩。

除了經濟措施外,軍政府還推行了配套的文化與政治措施,嚴重擠壓了華人的生存空間。

就政治層面來說,加速歸化,強制更改國籍,成為了當時的常態。80年代,軍政府頒布了【緬甸公民法】,法律明確規定,只有本人與父母都為緬甸籍,才能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特定的專業。

受此類政策影響,九成以上的華人都被迫「歸化」,「華人經濟」也就淪為了「緬甸經濟」的墊腳石。

更讓人無奈的是,歸化只是幌子,加入緬甸籍的華人大多無法得到公平對外,依舊飽受排外之苦。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發展華人經濟,成為了天方夜譚。

文化領域,更是軍政府稽查的重點,許多成熟的華文報刊被勒令停刊,曾經興盛的華文學校,也被收歸國有,被迫全面更改教學內容。

緬甸將算盤打得響亮,就是要從文化上徹底斷絕華人的血脈,而文化與政治上的幹預,最終都將體現在經濟層面。

在軍政府統治時期,緬甸的排華運動,更是愈演愈烈。一系列惡性事件發生,中國援助緬甸的專家慘遭波及,前後共有40多名愛國華僑被殺害。經濟上的矛盾,已經上升到社會層面,不斷地惡化與滲透,持續升級。

毫無疑問,這種強力打壓措施,是奈溫的決策失誤。

歷史的事實,也給出了最終答案。

奈溫打壓華人經濟,相當於自斷緬甸的經濟命脈。華人經濟在緬甸整體經濟布局中的能量不容小覷,一旦動蕩,勢必會引發滔天海嘯。與此同時,民族矛盾的深化,也壓根不利於生產力發展,人民生活難以為繼。

同樣是大米,在華人經濟發展大好時,緬甸大米遠銷海內外,是一張動人的名片。然而,華人經濟遭受重創後,緬甸大米連供應國內需求都無法保證,物價更是一度飆升到了驚人的400%,造成了嚴重騷亂。

很快,緬甸國內抗議聲四起。1988年,奈溫無奈辭職。奈溫離開政壇後,緬甸的政策才真正走向寬松與包容,華人經濟逐漸復蘇。

盡管如此,緬甸曾對華人造成的傷害,依舊如同傷疤一般,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曾依靠雙手奮鬥的華人,失去過一切,卻依舊不曾放棄,直到重新擁有。

現如今,緬甸的「華人經濟」,也在不知不覺間,擁有了新的註解。相信在未來,會帶來更多驚喜。

參考文獻:

1、林錫星.戰前與戰後初期的緬甸華人經濟[J].八桂僑刊,1996,(第1期).

2、林錫星.緬甸華人社會與當地主流社會的關系[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999,(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