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再現教科書裏的世界級考古發現,遠古江南河姆渡走進國博

2023-12-12歷史

北京晚報 | 記者 李祺瑤 鄧偉

「1973年,又在浙江余姚縣河姆渡村發現了一處約七千年以前的氏族遺址,我們稱它為河姆渡遺址。」中國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入口處的展櫃裏,放著一本1978年人教版的【中國歷史】第一冊,泛黃的書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這是河姆渡遺址首次載入中學教科書。如今,一場「遠古江南·海陸山河——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再現教科書裏的世界級考古發現——「古渡新聲」「潮起東南」「探海溯源」三個部份,展出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塔山遺址、井頭山遺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324件(套)文物,引領觀眾走近河姆渡,直觀感受飯稻羹魚、萬物有靈的遠古江南風情。

陶釜陶竈等炊具

觀展·亮點

1∶1復原河姆渡房屋搬進展廳

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主要分布於浙江東北部的寧(波)紹(興)地區東部和舟山地區。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改變了學界在中華文明起源問題上「中原地區一元論」的傳統觀點,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樣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1973年,河姆渡遺址初露端倪,考古學家在這裏發現了大片幹欄式木結構建築遺跡,以及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經過50年的考古發掘,姚江兩岸已經發現了20多處河姆渡文化型別遺址,如慈湖遺址、田螺山遺址、井頭山遺址等。它們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原交界地帶,勾勒出遠古江南的繁榮圖景。河姆渡先民最先在濕地軟地基中營建聚落,為了適應暖熱潮濕的環境,他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用木結構和榫卯技術架高居住地面的幹欄式建築。

木樁、木板、帶榫木構件及數位顯示的幹欄式建築結構示意圖和建造步驟

走進展廳,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遠古江南的木屋場景。「這是按照河姆渡遺址面積最大的房屋1∶1復原而成的。」國博策展人、副研究館員陳克雙介紹,展覽以實物展示與觸屏互動相結合的方式,讓觀眾直觀了解河姆渡文化典型的幹欄式建築。展櫃裏陳列著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樁、木板、帶榫木構件等,點選展櫃玻璃上的電子按鈕,即可檢視幹欄式建築的結構示意圖和建造步驟。

遠古先民「餐桌」上的佳肴

踏著先民的腳印走進「屋」內,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稻谷殼、炭化稻谷、炭化米粒和骨耜、點種棒等農耕器具,陶釜、陶竈等炊具一起,重點陳列在展櫃裏。還有一些陶釜底部碎片上殘留的「鍋巴」,可見顆粒完整的飯粒。這些遺跡均說明河姆渡先民以稻米為主食。近年來,田螺山遺址、施嶴遺址發現大面積稻田,其中施嶴遺址及附近古稻田總面積達9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古稻田,展現了河姆渡先民比較發達的稻作生產水平。

帶鍋巴陶片

除了稻作農業,河姆渡先民還會栽培葫蘆、菱角、桃和茶,采集橡子、酸棗、芡實等植物。展櫃裏,已經炭化發黑的葫蘆籽、菱角,暗紅色的桃核、橡子等遺存透著煙火氣,再現遠古先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還有幾塊棕褐色的「土疙瘩」,其實是人工種植的山茶屬樹根遺存,經科學檢測分析,可確定它們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樹,已有6000年的歷史。

展覽中還能發現先民開始飼養家畜的證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豬,造型兼具野豬和家豬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豬馴化的過程。田螺山遺址出土的鵝肢骨,距今有7150年至6670年的歷史,它們或可證明鵝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禽。

陶豬

兩件明星文物首次進京展出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雙鳥朝陽蝶形器是浙江省博物館的明星文物,此次展覽是它們首次進京展出。豬紋陶缽是一件盛儲器,由夾黑碳陶制成,大體呈方形,器表磨光,外壁兩側分別用白色線條刻繪一只長鼻圓眼、渾身鬃毛的野豬,頭向前垂,四足蹣跚前行,似乎在尋覓食物。豬身刻有芽葉和稻穗紋飾,還有象征太陽的重圈圓形紋。專家解讀,方形陶器較為罕見,這件方形陶缽紋飾生動逼真,堪稱珍品。這種刻繪藝術處理,反映了河姆渡人在原始繪畫藝術的技巧上已相當熟練。

豬紋陶缽

展廳裏,電子投屏的一個神秘圖案,令人震撼:一組同心圓,一圈火焰紋,共同構成了一輪熾烈的太陽,兩側栩栩如生的鳥昂首望天,似乎是在引吭高歌,邊緣襯托著刻工精細的羽狀紋,飛揚的羽毛如同浴火起舞。這個圖案就出自展櫃裏的雙鳥朝陽象牙蝶形器,它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用石刀記錄下的對天地宇宙的想象。這是一件象牙雕刻品殘片,雖然上下部已殘損,但從現存部份仍能看出河姆渡先民獨特的審美和嫻熟的技藝。

專家介紹,蝶形器是河姆渡文化獨具特色的一種器物,多數學者認為,蝶形器沒有實用性,與原始宗教信仰有關。而鳥的形象在遠古文化中經常出現,或許反映了太陽崇拜。觀察這次展出的多件蝶形器,能看到其背部綁縛用的穿孔殘斷後,會在鳥身上重新鉆孔利用,表明蝶形器使用比較頻繁,很可能是綁縛於木柄上在舉行各種祭祀類儀式中使用。

雙鳥朝陽蝶形器

展櫃中還有一件雙鳥木雕,形態為兩只相向飛翔的鳥,鳥的眼睛陰刻為圓渦狀淺凹孔,原本可能嵌有銀白色的蚌殼類材料。整件器物呈圓弧形,線形頗似人的前額,上端有5個凸起部位,均鉆有小孔,可能用於安插羽毛。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一件木質羽冠,是當時氏族首領或巫師舉行祭祀活動時的重要道具。

此外,鳥禾紋盆、龜形陶盉、鷹形陶豆、鳥形象牙匕、「蠶紋」象牙柄端飾件……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融入河姆渡先民創作的工藝品中,體現了「萬物有靈」的思想,反映了祈求農業豐收、畜牧興旺的美好願望。

觀展·解碼

「廚余垃圾」中探索史前貝丘遺址

歷經50年,圍繞河姆渡文化的考古從未間斷。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兩大遺址附近,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井頭山遺址,將河姆渡文化又向前推進了1000年。井頭山遺址距今約8300年至7800年,其所代表的文化型別,是河姆渡文化的直系祖緣,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海洋文化的源頭。

走進展覽第三部份「探海溯源」的展廳,深藍的底色營造出神秘的海洋氣息。展櫃裏,種類多樣的貝殼和魚骨,展現了井頭山先民「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考古工作者在井頭山遺址挖出了成噸的「廚余垃圾」——井頭山人吃剩的牡蠣殼、泥蚶殼,以及鯊魚骨、鮪魚骨等等,這裏因此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沿海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

除了海洋生物遺骸,井頭山遺址還發現了鹿、豬、狗、聖水牛等陸生動物骨骼,儲藏坑中有大量橡子、麻櫟果、桃核、靈芝塊、獼猴桃種子等,還有少量炭化米粒和水稻小穗軸,表明井頭山先民以海產捕撈為主,兼有采集、狩獵和早期稻作農業。專家解讀,人們通常以為,8000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生活非常簡單、粗陋,而從發掘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來看,井頭山先民有著超乎現代人想象的生存智慧和創造能力。

展櫃裏還陳列著一只木碗,桑木材質,口沿一側有半月形小單耳,底部有4個小乳釘足,器表修磨光滑,制作工藝成熟,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紅漆木碗早了2000年。貝器也是井頭山遺址中一種獨特的器物,在浙江史前考古中也是首次發現,器型有耜、鏟、勺、刀、鏃、哨、珠等。其中,貝耜是用大型牡蠣的一面平整殼體為原料制作的掘土工具,與河姆渡文化的骨耜功用相同。

井頭山遺址還出土了3件木槳,其中一件保存較完好的被搬進了展廳。專家說,這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用於近岸航海的船槳。此外,井頭山還發現了獨木舟模型,表明8000年前的先民面海而居、向海而生,有了初步利用海洋、探索海洋的能力。這些考古遺跡與河姆渡文化的木槳、陶舟形器等,為世人描繪了一幅遠古江南河流密布、舟楫往來的景象。

木槳

觀展·提示

●展覽地點:

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

●票價: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