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青幫被清算,一大佬被提及,陳毅擺手制止:此人動不得!

2024-01-03歷史

1949年5月27日,上海國民黨守城部隊投降,上海隨即宣告解放。

為了徹底穩定上海的秩序,中央下令對上海青幫大佬進行清算,曾經一個個叱咤風雲的人物頓時成了階下囚。

杜月笙出逃香港,不久後便病死,黃金榮則被抓起來接受勞動改造。

不久後,陳老總坐在辦公室裏,聽下屬挨個匯報對那些青幫大佬的的處理結果。

杜黃二人均未引起他的關註,可當下屬提到另一個人的時候,陳老總卻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一邊擺手一邊說:

「此人動不得!」

這個人究竟是誰?他作為曾經的青幫大佬,為何能夠免於處罰呢?

出身貧苦非恥辱,敢打敢拼真丈夫

新中國成立前,上海算得上是國內最亂的城市,繁華的上海灘暗流湧動。

洋人、幫會等各方勢力匯集於此,這裏誕生了不少傳奇人物,同樣也隱藏了無數罪惡。

但總的說起來,在上海這一畝三分地上,租界裏的洋人地位最高,當時甚至有人把洋人比作「太上皇」。

可就在上世紀20年代中後期,在上海灘發生了一件讓人拍手稱快的事,一位青幫大佬居然打贏了和洋人的官司,並且還從英租界工部局的手裏拿到了10萬大洋的賠償。

當時上海灘有一家天蟾戲院,因為生意太過火爆,引發了隔壁永安公司的不滿。為了打壓天蟾戲院的生意,同時完成自身的擴建,永安公司和英租界內的工部局暗中勾結。

很快工部局便下發了一紙通知,以收回地皮為由勒令天蟾戲院拆遷,但是只給了500大洋作為賠償。

天蟾戲院的幕後老板自然受不了這氣,在四處奔走交涉均未果後,他在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幫助下聘請了兩位外籍律師,隨後便將工部局給告到了英國聯邦最高法院。

最終經過最高法院的裁定,工部局敗訴,並賠償給天蟾戲院10萬大洋。

這場官司的勝利不僅讓天蟾戲院的幕後老板大賺了一筆,更讓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很多將租界奉為「太上皇」的人都對他贊嘆不已。

天蟾戲院的幕後老板可謂是「一戰成名」,而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上海灘唯一善終的青幫大佬,他的名字叫顧竹軒,人稱「蘇北大亨」。

顧竹軒出生於1886年,因在家中排行老四,故又被人們稱作「顧四」。少年時期的顧竹軒便長得十分魁梧,吃得比別人多,力氣也比別人大。

1902年,蘇北地區鬧了饑荒,16歲的顧竹軒便跟著母親和大哥一路駕小船流亡到了上海。當時的上海灘是冒險者的樂園,遍地都是飛黃騰達的機會,但是窮人只能從苦力開始做起。

上岸後,顧竹軒一家人在閘北天寶附近的貧民窟落下了腳。因為力氣大,顧竹軒便跟著大哥一起在碼頭邊上做幫工,或者靠拉黃包車艱難度日。

不久後,顧竹軒得知了租界招收華人巡捕的訊息,他意識到這是個發跡的機會,當即就前往報了名。

當時的巡捕房對巡捕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身強力壯就行,顧竹軒因此成了租界內的一名巡捕。他生性仗義,多次利用職務之便給同鄉人開「後門」。但好景不長,有一次顧竹軒私自放跑了一名罪犯,很快便被巡捕房開除。

離開巡捕房之後,顧竹軒和大哥一起加入了閘北天寶的一家德資黃包車公司。因為他力氣大,又不怕吃苦,很快就引起了德國老板的註意,不久後便一躍成為了老板的專職司機。

從此顧竹軒的日子有了奔頭,他拿到的工錢越來越多,幹起活來也愈發賣力,深受老板的信任。但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老板決定把車行變賣,攜家眷返回德國。

德國老板一走,顧竹軒便失去了高薪的工作。他不想重復之前的苦日子,一咬牙拿出所有積蓄,又借了一筆錢,低價從德國老板手裏盤下了車行。

就這樣顧竹軒搖身一變成了車行老板,由於他之前對身邊的同鄉都很照顧,很快他的車行就發展壯大起來,成了上海灘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但在那個年代的上海灘,光有人是不行的。如果沒有靠山的話,生意做得越多,最後的下場就會越慘。

顧竹軒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立刻就花錢買通了關系,投靠到了青幫「大」字輩大佬劉登階的門下。

上海青幫向來按照「大通悟學」的輩分來排名,顧竹軒拜到了「大」字輩名下,他自然也就成了「通」字輩。

事實證明,顧竹軒的這筆錢沒有白花,他的江湖地位頓時水漲船高,人人見了他都要給三分薄面。

飛黃騰達不自滿,解救同胞於危難

但當時的上海是「三大亨」的天下,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人的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

和他們比起來,顧竹軒顯然有些不夠資格。但顧竹軒雖然看起來五大三粗,腦子卻十分靈光,憑借一番人際關系上的運作,很快就和「三大亨」之一的黃金榮打成了一片。

在得到「三大亨」的認可之後,顧竹軒依靠劉登階的影響力,大量招收門徒,在一眾青幫大佬當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

不久之後,顧竹軒又結識了「寧波大亨」虞治卿,兩人漸漸發展成了關系密切的合作夥伴。

虞治卿在工商業領域有著極強的影響力,有他一路為顧竹軒保駕護航,顧竹軒的商業版圖很快就擴充套件開來。

虞治卿還把手裏輪船公司的舊船低價轉讓給了他,顧竹軒這才得以辦起他的輪船公司。

不過說到底,顧竹軒在「三大亨」眼裏始終是個外人,他經營的輪船公司就曾遭到杜月笙等人的打壓,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經營慘淡。

為了保住商業版圖,也為了保住手下的兄弟,顧竹軒決心要找一個更大的靠山。

國民黨高級將領顧祝同是顧竹軒的同鄉。1930年初,顧祝同被任命為江蘇省主席,顧竹軒以賀壽的名義為其購買了一座莊園,並改名為「祝同花園」。

顧竹軒此舉深得顧祝同的認可,此後與顧竹軒頗有些來往,甚至還派代表出席顧竹軒的生日慶典。

抗日戰爭結束後,顧祝同已經升任為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他有一次到上海辦公的時候,還特意去拜訪了顧竹軒,他的一系列舉動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顧竹軒的影響力。

上海市政府後來還邀請顧竹軒擔任議會議員,一時間顧竹軒出盡了風頭,他甚至還利用顧祝同的職務便利和蔣介石合了影。

和一些好色的青幫大佬不同,顧竹軒從不拈花惹草,自始至終只有一個情人。

上個世紀20年代,在情人的建議下,顧竹軒在上海公租界建造了一座豪華的戲院,專門表演京劇。

這座戲院被冠名為「天蟾戲院」,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傳奇故事。

據說在戲院將要建成的前一天夜裏,顧竹軒做了一個夢,夢裏一只三足的青蛙口吐金珠。

顧竹軒醒來後找人解夢,那人順著顧竹軒的心思給他編了一個故事:「這是天賜蟾蛤,乃吉祥發達之物。」顧竹軒果然信以為真,之後便用「天蟾」二字來作為戲院的名字。

天蟾戲院自打建立後便火得一塌糊塗,各行各業的人沒事便喜歡過去看京劇,而那些青幫大佬一個個更是戲迷,杜月笙甚至還親自在天蟾戲院登台演出過。

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也曾在此登台獻藝,僅憑借這個戲院,顧竹軒便賺了個盆滿缽滿。

也正是因為天蟾戲院的成功引發了隔壁永安公司的嫉妒,後來才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天蟾戲院拆遷事件」。

這件事過後,顧竹軒在上海灘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幾乎人人都聽說過他的「英雄事跡」,從那以後他便有了「江北大亨」的雅號。

顧竹軒出身貧寒,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忘本的人。他還是一個黃包車夫的時候,就對同鄉人多有照拂,飛黃騰達之後更是為同鄉人做了不少善事。

1929年,蘇北地區遭遇了大旱,很多人家都顆粒無收。得知這一訊息後,顧竹軒帶著一大筆銀元乘輪船返鄉,見到落難的群眾便贈以銀元,直到所帶銀元全部發放完畢為止。

兩年後運河決堤,他又多次奔走籌錢籌糧,為家鄉受災群眾送去了大批糧食、被褥以及必要的藥品。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為了保護同胞的安全,顧竹軒將天蟾戲院停業,讓湧入租界的難民能夠有個棲息之所。

他對待落難同胞不僅來者不拒,還出錢為他們提供衣服和食物,之後更是呼叫長江客輪將不願留在上海的同鄉送回蘇北老家避難。

在國家危難來臨之際,顧竹軒展現出來的民族大義也令人動容。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家再次陷入分裂的局面,顧竹軒表面上服從於蔣介石,但暗地裏卻對共產黨心生敬佩。

他知道共產黨才是真正心系勞苦大眾的政黨,經常利用身份便利暗中解救共產黨的同誌。

不忘初心真英雄,心向光明誌不窮

當時上海工人糾察隊隊長姜維新被租界巡捕房逮捕,是顧竹軒冒險出面將他給保了出來,還動用關系將姜維新安全送到了解放區。

後來姜維新和周總理提起此事,周總理還盛贊顧竹軒是個可靠的人。

顧竹軒的親侄兒顧叔平在讀大學的時候便投身於革命,從侄兒口中他得知了很多解放軍的事跡。

蘇北地區獲得解放後,當地的百姓安居樂業,從此生活有了奔頭。

了解到這一點後,顧竹軒的思想越來越傾向於共產黨,他多次利用關系幫助侄兒顧叔平完成了黨中央交代的任務。

1943年,共產黨的兩位同誌需要經上海前往延安參加一場重要會議。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危險,每次都是顧叔平出面以顧竹軒的名號進行打點,這才讓兩位同誌安然到達了上海。

顧竹軒得知此事後,絲毫沒有怪罪侄兒的意思,反倒主動花錢幫兩位同誌買到了去往延安的通行證。

因為這件事,顧竹軒差點被關進監獄,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為此後悔過,他的心早就和共產黨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1945年,顧竹軒主動將幼子顧乃錦交給顧叔平,讓顧叔平帶著他參加革命。後來顧乃錦加入了共產黨,上海解放後任黃浦區文化局局長。

解放戰爭開始後,顧叔平在中央的指示下奔赴上海工作,顧竹軒得知後協助他當選了榆林區的副區長,顧叔平的這一身份在後來解放上海的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讓上海地下黨有個安全的工作環境,顧竹軒專門在天蟾戲院設定了一間密室,供地下黨的同誌們開會使用。

後來上海解放的時候,顧竹軒更是憑借超凡的影響力,有效維持了上海的社會治安,給解放軍省了不少麻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顧竹軒的一些選擇多少有些「賭博」的成分在裏面,也許他並不是真的想投靠共產黨。

但無論他的出發點如何,結果總是好的,他為上海的解放出了不少力,理應受到人們的尊敬。而且他對待同鄉十分講究,這一點著實難得,蘇北地區的群眾至今都對他有很高的評價。

也正因為顧竹軒的種種付出,所以後來到黨中央下令清算青幫大佬的時候,唯有他能夠置身事外。

曾經的上海灘「三大亨」沒有一個落得好下場,張嘯林早些年被貼身保鏢槍殺,杜月笙逃往香港不久後病逝,黃金榮則被安排在大世界門口掃大街。

就在清算青幫大佬的行動開始後不久,陳老總在辦公室裏聽取了下屬的匯報。當他聽到黃金榮等人的處理結果,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直到聽到顧竹軒這個名字,陳老總一下便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邊揮手便說道:「這個人可動不得!他是我們的老朋友了。」

不久後,陳老總主持召開了上海第一屆協商大會,顧竹軒也受邀出席。在會議現場,陳老總緊緊握住顧竹軒的手,直誇他是解放上海的大功臣。

顧竹軒出身貧苦,但他憑借努力和拼搏,一步步走到了上海灘的最高處。和他一樣闖出名堂的人有很多,但飛黃騰達後能不忘本的卻寥寥無幾。

無論身處何處,顧竹軒始終沒有忘記他的家鄉,更沒有忘記家鄉的窮苦人民,他真正做到了無愧於心。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個洋人為尊的時代,他敢於同洋人對抗,挺起了我們中國人的腰桿。

也正因為他看透了中國人被壓迫的本質,才堅定站到了共產黨的陣營當中,他為人民換來了久違的和平與安寧,也讓他自己得以安享晚年。

1956年,顧竹軒因病逝世於上海,享年70歲。

他的一生落魄過、輝煌過,享受過名利帶來的快感,也經歷了爾虞我詐的牽絆,總結下來無非八個字:

「不忘初心,向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