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何「雅爾達體系」鎖死日本半世紀,中國僅花三年就成功翻身?

2024-02-03歷史

在電影【大決戰】中,毛主席曾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抗日戰爭快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

抗日戰爭快不得的原因,真實歷史上的毛主席本人,已在【論持久戰】中做出過詳細解釋,而「解放戰爭拖不得」的原因,則與一份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的協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945年2月,英美蘇三國領袖在蘇聯凱瑞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舉行了一次會議,討論並敲定了一份名為【雅爾達協定】的檔。

這份協定對全球政治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內容包括:分裂德國並解散其軍隊;將東歐全部劃分為蘇聯的勢力範圍、建立聯合國以及給予五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權。

這份協定標誌著「雅爾達體系」的形成,實質上是英美蘇三方對全球進行的一次勢力範圍劃分。隨後,美蘇等國又基於該協定制定了【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協定】,規定戰後日本將以何種方式被納入該體系。可以說,從二戰結束至今的國際局勢都是「雅爾達體系」及其延續。

該體系可分為四個部份,其中有兩個與德日兩國直接相關。盡管會議舉行時德國和日本仍在戰場上茍延殘喘,但大勢已去,這兩個敗者註定受到歷史審判和懲罰。

因此,打敗德國和日本成為「雅爾達體系」建立的基礎。當然,對於勝利者而言,這還遠遠不夠。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也需要被徹底消滅。

此外,「殖民地托管計劃」也是該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標誌著殖民主義的最後末日。規定各殖民國應逐漸撤出殖民地,將獨立權還給那些被壓迫的民族。當然,德國和日本是率先被開刀的兩個殖民國家。

除此之外,美蘇英三國重新劃定了邊界,並重新排列了被法西斯占領地區的順序,為即將到來的新世界重塑力量格局。

聯合國的建設也逐漸走向正軌,「大國一致原則」成為具有現代政治色彩的重要原則。五大國概念首次提出,在美、蘇、英之外還包括中國和法國。

歷史車輪緩緩轉動,在二戰正式結束後,「雅爾達體系」開始生效。而日本噩夢也隨之開始。

在參加遠東作戰之前,蘇聯和日本實際上並未發生大規模沖突。當時,美國是與日本矛盾最大的國家,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給美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國想方設法對日本實行壓制。

對於處理日本問題,美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由於日本的狀態直接影響整個亞洲的狀態,所以不如將其放到亞洲格局中考慮。此外,蘇聯可以獲得位於東亞大陸上的所有領土,包括北韓北部、中國東北部等地區;而日本本土則由美國接管。

除了雅爾達體系外,還有美國和日本之間進行的私下交易。美國是一個擅長從戰爭中獲取財富的國家,在二戰期間也不例外。

如果遭到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針對,或許日本會失去其領土。因此,美國告訴日本如果他們能夠心甘情願地將其領土交給美方,則能保證安然無恙,並至少在名義上保證一個完整的日本。這意味著在今後的歲月裏,日本都需要跟隨在美國身後。

在經濟方面,日本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很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韓戰時期,日本借助美國援助成為了美軍的主要供應地,並迅速恢復了戰後經濟。隨後,為了早日成為經濟大國,日本制定了外向型和科技立國長遠發展戰略,引進了全球幾乎所有先進技術。

僅在1955年至1970年這15年間,日本吸收了半個世紀以來開發的幾乎所有先進技術,並快速完成產業結構高度化以提高其競爭力。

然而,美國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日本逃離自己控制範圍並威脅到自己的經濟地位。因此,「尼克森沖擊」和雷根的「廣場協定」出現了。

雖然日本取得了驚人的經濟成就,但在雅爾達體系下受到壓制,在美國的威逼下被迫允許日元升值,並轉入泡沫經濟期。金融業快速膨脹,產業整體也處於蕭條狀態。

在雅爾達協定簽署之初,代表中國政府的國民黨也成為了這份協定的「受害者」。盡管美國將蔣介石拉上常任理事國席位,但是他並沒有能力反對有關「外蒙古獨立」的規定。

此外,為了確保對日作戰的全面勝利,英美兩國還出賣了中國主權給蘇聯,導致中國東北完全淪為蘇聯的勢力範圍。

然而現在我們發現,中國實際上是積極維護「雅爾達體系」的。這是因為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抓住了從建立「雅爾達體系」到冷戰結束這個短暫時期內唯一的機會,迅速跳出了這個圈套。

正如前面所說,【雅爾達協定】實際上不僅僅是對戰敗國的懲罰,而且詳細劃分了戰後各大國的勢力範圍,並侵犯了部份小國弱國的主權。而在雅爾達會議上,中國處於一個弱小國家的地位。

按照「雅爾達體系」的規劃,美國將繼續支持國民黨政府並確保蔣介石的統治地位。因此,蔣介石急於發動國共內戰,試圖利用美國的力量消滅中國共產黨。如果這個計劃順利進行,中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

然而,意外的是國民黨輸掉了內戰,中共強勢登台,成為打破「雅爾達體系」束縛的關鍵。實際上,在當時不僅美國想要幫助國民黨,蘇聯也因「雅爾達體系」發生微妙的改變而對華政策進行了調整。

在局部上,蘇聯支持中共並秉持著社會主義老大哥的姿態;但在整體上,蘇聯與蔣介石簽訂了友好同盟條約。盡管美蘇是爭霸關系,但是「雅爾達體系」中卻存在它們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說蘇聯並不是傾向於支持國民黨,而是想要最大限度地維護「雅爾達體系」。

毛主席雖然未親身參加雅爾達會議,但他對國際政治有著清晰的認知。因此,在雅爾達體系建立後,毛主席決定抓住時機加快解放戰爭的步伐,跳出這一怪圈。

在美蘇破裂之前的這段時間內,美國和蘇聯是雅爾達體系的主導者,他們會拉扯全球勢力範圍。由於忙於鬥爭,兩國無暇管理周邊國家的內部沖突,因此其他國家有機會突圍。這正是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反動派的最佳時機。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打掃幹凈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政策,清理殘留下來的反動派問題,並以新的身份參與國際社會的外交活動。

1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並在國際社會中擁有更大話語權和影響力。

雅爾達體系本質上是由大國約定的和平體系並維護著大國利益。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現代不容置疑的大國,中國自然受到雅爾達體系的保護。

在聯合國中,五常擁有一票否決權,任何與中國意願相悖的國際事件都能被否定和阻止。

當然,從受害者到受益者的身份轉變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理解其中的困難。當初蘇聯還試圖將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領土上,這是對中國民族自尊心和主權的侮辱。

如果同意了,中國就會失去最高指揮權和作戰控制權,並被推向美蘇爭霸角鬥台。毛主席堅持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拒絕了蘇方無理建議並表示中方堅決反對。

由於中方態度強硬、不畏強權、大義凜然,蘇方被迫讓步並維護了中國的國家主權。

回首中國與「雅爾達」的「羈絆」,幸得毛主席宏才大略,使中國及時從這個困境中脫身,並走上獨立自主的強國之路。

因此,從現實角度而言,維護雅爾達體系對今天的中國有利無害。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點個關註,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