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如何對國際慣例說「不」?「我們中國人有中國的慣例」

2024-01-29歷史

記不清從何年何月開始,「與國際接軌」的說法悄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人言必提「國際慣例」,似乎「與國際接軌」才是「正統」。

有人認為「國際慣例神聖不可僭越」,而毛主席卻藐視它、挑戰它,而且屢屢改變它。

毛主席質疑道:「為什麽凡事都要守外國人的規矩,我們中國人有中國的慣例!」

不但如此,毛主席還教會外國人遵守中國的規矩,讓外國與中國接軌!

本文就說說毛主席與「國際慣例」的那些事。

毛主席(一)

許多時候,「國際慣例」、「國際規則」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慣例。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特別不守規矩的國家,同時又是把「國際慣例」、「國際規則」叫得最響的國家。

美國參與並主導了大多數國際規則,因此,當今的國際規則很大程度上都體現了美國的意願。

這樣的國際規則明顯帶有美國的內容,其特征就是:美國可以有選擇地套用國際規則,有利於美國則積極「接軌」,不利於美國則「脫軌」。

比如,美國曾經無視國際規則,他們竟然采用綁架的手段,將一個主權國家的總統抓到美國去審判;

1986年,海牙國際法庭開庭審判「尼加拉瓜政府控告美國支持遊擊隊反政府仲裁案」,判決結果是美國敗訴。

可是,美國代表竟然當場撕毀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書;

聯合國要求美國停止制裁古巴,並連續20次透過決議,可是,美國根本不予理睬,照樣對古巴進行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時間長達近50年;

美國屢屢違背國際貿易規則,動輒就對他國進行貿易限制、單邊制裁。

更離譜的是,到了這個時候,美國人的依據不再是什麽「國際規則」,而是美國的「國內法」。

美國把「國內法」淩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徹頭徹尾的霸王邏輯,強盜邏輯。

毛主席是如何蔑視所謂的「國際慣例」的?

毛主席經天緯地,一身膽氣,他曾豪言要「砸爛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這「舊世界」不僅包括舊的思想、舊的統治階級,也包括一切不合理的秩序和規則。

從毛主席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細節上,我們就能夠看到毛主席對陳規陋習的憎惡和藐視。

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

有別於「國際慣例」的二十八響禮炮

按照「國際慣例」,像「開國慶典」這樣的場合,通常會鳴放21響禮炮。

為什麽是21響?原來,英國當時的戰艦裝有21門大炮,把21門大炮裏面的炮彈全部放空,這便是慶典的最高禮節。

久而久之,21響禮炮便成為了世界各國參照的「標準」,漸漸成為了所謂的「國際慣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開國大典」前夕,負責慶典事宜的同誌向毛主席請示:「在開國大典上,我們鳴多少響禮炮比較合適呢?」

毛主席想了想說:「我看就鳴二十八響吧。」

負責慶典活動的同誌提醒毛主席說:「按照國際慣例,像開國大典這樣的場合,大部份國家都是鳴21響禮炮。」

毛主席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情況,為什麽要跟別人一樣呢?」

於是,在「開國大典」上,參加儀式的解放軍用54門大炮,同時鳴放了28響禮炮。

「開國大典」鳴放的禮炮數量為何不遵從「世界慣例」,為何沒有「與世界接軌」?為什麽是54門大炮、28響禮炮呢?

有人說,「54門大炮」代表54個參加「一屆政協」的單位,28響禮炮則代表為建立新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28位元開國元勛。

也有人說,從中國共產黨1921年建立,到1949年建國,其間的時間跨度正好是28年,所以,28響禮炮代表的應該是這波瀾壯闊的28年。

那麽,「54門大炮」、「28響禮炮」究竟表示了什麽?

對此,毛主席從來沒有公開解釋過,因此就有了上述多個版本的猜測。

不管怎麽說,這都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毛主席不會被所謂的「國際慣例」所束縛,而是傾向於按照中國自己的客觀情況來辦事。

外交場合穿什麽鞋、穿什麽衣服,毛主席根本不受「國際慣例」約束。

1956年,印尼總統蘇卡諾來中國存取,毛主席打算在中南海勤政殿會見蘇卡諾。

客人到來之前,羅瑞卿看見毛主席穿了一雙棕色皮鞋,於是小聲提醒說:「主席,你是不是換一雙皮鞋?」

毛主席問:「我穿這雙鞋有什麽不妥嗎?」

羅瑞卿說:「按照國際慣例,會見外國元首,一般都要穿黑色皮鞋。」

「豈有此理」,毛主席不高興地打斷羅瑞卿的話,「你們總要提什麽‘國際慣例’,我是中國人,中國人也有中國人的‘慣例’嘛。」

看到毛主席如此說,羅瑞卿也就不再堅持,結果,毛主席就穿著那雙棕色皮鞋會見了蘇卡諾。

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毛主席對黑色頗有「成見」,尤其不喜歡穿黑色的衣服。

毛主席存取蘇聯

1957年,毛主席應邀存取蘇聯,同時出席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在蘇聯期間,毛主席一直穿的是黑色中山裝。

不知道什麽原因,回到國內之後,毛主席再也不肯穿黑色中山裝。

有一次,有一位外國領導人來中國存取,在華期間,毛主席將要會見這位外國領導人。

為此,外交部禮賓司為毛主席制作了一套黑色中山裝,並在會見當天送到了毛主席那裏。

禮賓司的同誌請毛主席試穿這件黑色中山裝,可是,毛主席卻不那麽配合。

毛主席說:「為什麽又讓我穿黑色的衣服?我說過,我不穿黑色的衣服。」

禮賓司的同誌解釋說,「按照國際慣例,像今天這樣正式的場合,您就應該穿黑色的衣服」。

「又是‘國際慣例’」,毛主席生氣地說:「不就是穿衣服嗎?為什麽這樣的事情也要聽外國人的?」

毛主席不容置疑地說道:「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穿著習慣,為什麽要聽外國人的?不管怎麽樣,我反正不會穿黑色的衣服。」

有人會說,毛主席這麽做是不是太「任性」了,他幹嘛要在這樣的小事上「斤斤計較」?

我的理解是,毛主席一生崇尚節儉,對穿衣、穿鞋這類的事情要求不高,毛主席更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

毛主席之所以這麽做,其用意顯而易見,他在用身邊的小事告訴國人:規矩是人定的,「慣例」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事事都迷信什麽「國際慣例」。

在書房接見外國客人,除了毛主席,全世界恐怕別無他人。

眾所周知,國家元首之間的會見是非常正式、非常隆重的事情。

因此,按照「國際慣例」,主人需要向客人發出正式邀請,客人到訪的時候,主人會在正式的場合會見客人。

可是,這個「慣例」卻被毛主席打破了。很多時候,毛主席都會在他的書房接見來華存取的外國元首等賓客。

要知道,毛主席的書房並不是單獨的一間屋子,他的書房就在臥室之外,而書房與臥室是互通的。

與其說是書房,倒不如說是一個「多功能廳」,這裏既是毛主席休息的地方,又是毛主席讀書、看報、批閱檔的辦公室。

有些時候,書房還是毛主席找人談話、召開小型會議的會議室,有外事活動的時候,這裏又成為毛主席會見外賓的會客廳。

1972年2月21日2點50分,毛主席就在自己的書房裏會見了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森。

而且,尼克森是在毫無準備的時情況下去見毛主席的。

毛主席在書房會見尼克森

這天午後,毛主席自我感覺身體狀況不錯,於是就提出要見一見尼克森。

接到口頭通知的時候,尼克森正打算沐浴,季辛吉告訴他,「毛主席現在要見你」。

尼克森不悅地說:「是現在嗎?他們為什麽沒有預先通知?」

季辛吉說:「是的,他們就是這麽說的。」

季辛吉補充道:「據我所知,這是毛主席的習慣,他什麽時候要見什麽人,從來都不會提前通知。」

去還是不去,尼克森有些猶豫,如果去,這樣的做法顯然不符合「國際慣例」,另外,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森覺得自己不被重視,甚至多少有些沒面子。

尼克森又想,如果不去,後面的事情就不好說了。

這個時候,季辛吉又一次提醒尼克森:「你可以選擇不去,但是,如果錯過這一次機會,我沒法保證結束存取前你還能夠見到毛主席。」

季辛吉的意思是,毛主席要召見你,見還是不見?這件事情由你決定,不過,你如果不去,以後你就見不到毛主席了。

對尼克森來說,見毛主席是他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見不到毛主席,他這次訪華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結果,尼克森不再糾結,匆匆忙忙地趕到了毛主席的書房。

尼克森為什麽會猶豫不定,因為他是美國總統,是超級大國的國家元首。

尼克森為什麽還是去了,那是因為毛主席的規矩就是這樣的,尼克森非常清楚,在中國,你就要與中國的規矩「接軌」,否則後果自負。

饒有意味的是,毛主席在自己的書房接見過不少外國領導人,可是,被接見的外國政要並未有那種被輕視、被怠慢的感覺。

與之相反,因為毛主席把接見地點放在了自己的書房,許多外賓反而有一種特殊的自豪感、成就感,認為自己享受的是非同一般的特殊待遇。

在那些年,幾乎所有來中國存取的外國政要都有三個願望:見毛主席,住釣魚台,坐紅旗車。

當然,想要實作這三個願望並不那麽容易,尤其是「見毛主席」,如果能夠見到毛主席,那將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幸運的事情。

季辛吉就是這麽幸運的人,從1972年至1975年,季辛吉先後5次見過毛主席。

在回憶初次見到毛主席的時候,季辛吉在「回憶錄」裏這樣寫道:

「接見並無任何儀式。房間內的陳設和屋子的外觀一樣簡單樸素,毛主席就站在那裏,周圍都是書。」

「他微笑著註視來客,眼光銳利而略帶嘲諷,他似乎在發出警告說,他能夠識透人的弱點和虛偽,想要欺騙他未免是徒勞的」。

季辛吉評價說:「他淩駕了整個房間的中心。而這不是靠什麽‘排場’,你能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壓倒一切的魄力。」

因此,如果來訪的外國元首沒能進入毛主席的書房,沒有見到毛主席,都會是遺憾終身的事情。

有趣的是,毛主席不但在書房接見外賓,他的會客地點甚至會定在遊泳池。

1958年8月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初次訪華,毛主席就在遊泳池邊接見了赫魯雪夫。

當時,赫魯雪夫一身正裝,而毛主席卻穿著泳褲,披著一條半新不舊的浴袍。

總而言之,在國際交往中,毛主席不拘泥於「國際慣例」,而且十分討厭「墨守成規」,他的態度肉眼可見,並不僅僅體現在穿衣、穿鞋和接見外賓的場所等細節之上。

試問一下,除了毛主席,還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會在書房或遊泳池接見外國政要?

在毛主席之前,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先例,是毛主席開創了這樣的先例,這就是「中國慣例」(或者叫毛主席的慣例)。

毛主席一直在改變「國際慣例」

在毛主席領銜的那個時代,毛主席不僅不受「國際慣例」約束,他還運用強硬的手段,不止一次狠狠教訓過那些不公平、不合理規則的制訂者。

毛主席不但突破(或改變)了一些所謂的「國際慣例」,他還教會了他們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如何遵守中國的規矩,如何與新中國接軌。

彈痕累累的英國「紫石英」艦

毛主席用炮彈讓英國知道新中國的規矩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1949年,人民解放軍的炮彈讓英國人有了切身感受。

當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陳兵江北,百萬雄師即將跨越長江天塹。

就在此時,英國「倫敦」號旗艦率「紫石英」號護衛艦、「黑天鵝」和「伴侶」號驅逐艦開進長江下遊航道。

在此之前,人民解放軍早已釋出「禁航公告」,可是,英國人卻對此置若罔聞。

當「紫石英」闖入人民解放軍防區之時,我人民解放軍屢屢發出警告,勒令英國軍艦結束相關水域。

在屢次警告無果的情況下,我人民解放軍果斷開炮。

當時,「紫石英」號中彈30余發,艦長斯金勒被炮彈炸死,英國人被迫掛白旗告饒,並在慌不擇路的逃竄中擱淺。

隨後,人民解放軍又打跑了前來增援的英艦「伴侶」號、「倫敦」號旗艦和「黑天鵝」號驅逐艦。三次交火中,先後有5位英艦正副艦長中彈,非死即傷。

如果要說「慣例」,在此之前,英國的軍艦可以隨意出入中國水域,如入無人之境,誰也不敢對英國人說一個「不」字。

可是,毛主席不會慣著他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炮不會饒了他們。

據說,得知「紫石英號」被打殘的訊息之後,丘吉爾惱羞成怒,揚言要派艦隊實施報復。

然而,英國艦隊卻始終沒敢出現在中國水域,而且,新中國剛剛成立兩個多月之後,英國就於1950年1月6日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英國就此成為西方帝國主義集團和西方世界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

毛主席會見英國蒙哥馬利元帥

如果按照「國際規則」,我們就不可能與美國操縱的「聯合國軍」為敵

毛主席早在1945年就說過:「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只紙老虎。」

毛主席說:「原子彈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美軍突遭中國人民誌願軍打擊,美軍死傷慘重,就連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都在逃命途中出了車禍,丟了性命。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杜魯門揚言,「要對中國軍隊使用一切武器。」

所謂「一切武器」,指的無非就是殺傷力驚人的原子彈。

杜魯門發表講話之後,美軍很快就有了行動,兩天之後,有26顆原子彈運抵了臨近北韓的美軍基地。

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毛主席正在北京召開「國務會議」。

看到秘書悄悄遞過來的電報,毛主席首先掃了一眼,隨後便對秘書說:「你給大夥念一下,一個字也不要漏。」

當時,會議現場鴉雀無聲,秘書讀完電報,與會人員一言不發,神情緊張。

只見毛主席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慷慨激昂地說:「你打你的原子彈 ,我打我的手榴彈,最後我一定戰勝你。」

毛主席認定「原子彈就是紙老虎」,毛主席料定,就算借美國人一個膽,美國人也不敢扔原子彈。

結果,直到戰爭結束,美國人也未敢動用原子彈,美國人的原子彈於是就變成了「臭蛋」。

既然原子彈使用不了,美軍只能在常規武器上做些文章,可是,在蘇聯支持下,誌願軍的武器裝備也在不斷更新,而且越來越好。

從某種角度看,毛主席用其過人的膽魄和智慧,硬是摁住了美國人的手腳,將這場戰爭定格於「局部戰、常規戰」,並最終打敗了美國軍隊。

回顧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會發現諸多不同尋常的現象。

如果按照「慣例」,中國不可能在自顧不暇、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出兵北韓;

美國當時裹挾「聯合國」,成立了所謂的「聯合國軍」,如果按照「國際規則」,我們就不可能挑戰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

如果一切都按「國際慣例」來,中國人民誌願軍不可能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三八線」以南。

在「聯合國」被美國操縱的情況下,毛主席打破了所謂的「國際規則」,用行動告訴美國和西方世界:

不公平、不正義的規則就該被拋棄!

正是這種膽魄和實力,讓美國人終於知道了中國的規矩,並學會了怎麽與中國接軌。

在「越戰」中,毛主席再次給美國立下規矩:美軍的飛機不許越過「十七度線」。

結果,直至「越戰」結束,美軍都乖乖地遵守了毛主席為其設定的規矩,始終未敢跨過毛主席為其劃定的「十七度紅線」。

毛主席視察人民海軍

關於「12海裏領海線」

「領海線」指沿海國家主權管轄下最遠海域的邊界線。【海牙協定】曾經規定,以3海裏為「領海線」。

對此,世界上很多國家並不承認這一規定,卻又無可奈何,不得不采取預設的態度。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時30分,福建沿海的天空突然升起一串串紅色訊號彈,隨後,人民解放軍萬炮齊發,一枚枚炮彈疾風暴雨般射向金門島。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金門炮戰」。

然而,就在前方將士越打越猛之際,毛主席卻突然下令:自9月4日起,停止炮擊3天。

9月4日清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裏。

中國同時宣布,「未經中國政府授權,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均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上空」。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毛主席決定炮擊金門,又突然命令暫停炮擊,這一切都為了兩件事:促進台灣問題的解決,解決中國的領海線問題。

老照片 炮擊金門

在此之前, 毛主席也曾征求過有關人士的意見,有些專家學者說:「【海牙協定】已經對‘領海線’有了定論,我們如果改變它,很可能引起國際糾紛」。

毛主席從中國的經濟、國防利益出發,並考慮到當時中國海岸火炮的有效射程,他排除幹擾,果斷決定以12海裏為領海寬度。

那麽,「領海線」這件事與炮擊金門又有什麽關系呢?

原來,毛主席在進行一次「摸底測試」,他把「炮擊金門」與「公布領海線」放在同一時段,目的是要「測試」一下美國人的反應。

三天之後,美國人果然露面了,當天,國民黨軍出動4艘登陸艦向金門駛來,為他們護航的是美軍的一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

接到福建前線的報告後,毛主席果斷下達「開火」命令。

可是,毛主席又特別吩咐,「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許多人不明白,毛主席為什麽會提這樣奇怪的要求?

不過,人們很快就理解了毛主席此舉的用意。

在當天的炮擊中,人民解放軍炮兵一舉擊沈(擊傷)了幾艘國民黨登陸艦。

在熊熊烈火中,為國民黨軍艦護航的美軍軍艦馬上有了反應,他們迅速改變航向,慌不擇路地逃到了12海裏線之外的海域。

從此之後,在相當場一段時間內,當美軍飛機(軍艦)接近中國12海裏領海(領空)線時,美軍地面管制站的指揮官都會非常緊張,他們會向軍艦(軍機)發出警告,要求他們立即離開,不得有任何鹵莽舉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炮彈讓美國人看懂了中國的規矩,而美國人的本能反應也非常「誠實」,他們的舉動無疑在事實上認可了12海裏。

毛主席「改變了整個世界」

解釋世界,適應世界,改變世界,在這三個層次上,改變世界無疑是頂端。毛主席無疑改變了整個世界。

毛主席會見外國政要

對此,美國總統尼克森就曾說,「毛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也改變了整個世界」;

「歐共體」主席奧托利說:「毛主席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影響了世界的行程」;

希臘總理卡拉曼利斯也說:「毛主席改變了世界上的力量對比,他對人類的未來產生的作用無可估量」。

類似這樣的評論,我們還能找出上千條、上萬條。

毛主席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一些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義的「國際慣例」,更改變了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這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歷史的定論,是誰也無法抹殺的事實。

這也是迄今為止,毛主席在世界各地還有那麽多「粉絲」的重要原因之一。

毛主席為外國「粉絲」簽名

結語

毛主席時代,我們的國家雖然還不那麽富裕,中國的軍事實力也沒有現在這樣強大。

但是,就算在那樣的條件下,毛主席就敢於挑戰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義的所謂「國際規則」,甚至突破它、改變它。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也漸漸學會了怎麽「與中國接軌」,如何遵從中國的規矩。

毫不誇張地說,讓西方世界認識中國,讓西方人學會如何與中國接軌,這是毛主席時代的一個鮮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