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吐魯番發現墓磚記

2024-01-07歷史

關註 ▲書藝公社▲ 與萬千書壇精英,

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麯彈那及夫人張氏墓表 磚 墨筆 高昌延昌十七年(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墨書,5行,55字。



來源 | 【高昌磚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匯學人
作者 | 黃文弼

分享 | 書藝公社(ID:shufaorg)




吐魯番在天山南路,西北距迪化六日程。城西二十裏為雅爾湖,又名為雅爾果爾。旁有甚深之崖岸,崖東有一平原,泉水湧出,居民散布其上,或居崖下溝中,為吐魯番富庶村莊之一。

在村莊之西,有古城遺址,頹垣滿野,作橢圓形,位於兩道甚深之河床中間,隆起平原,遺址即滿布於平原上。本地居民稱此城為雅爾和圖,此二河床在古時本為兩河,環流城之兩旁,至城之南端而合,故古名此河為交河,此城為交河城。現分四溝,頭、二道溝,發源於約幹特勒克達克,西南流四十裏,經行戈壁,分為二道:一南流為頭道溝,一西南流為二道溝,約三十裏,至古城之東北隅而合,流於城東。三道溝起自戈壁,南流十余裏,繞於城西,至城之南端而與二道溝合。四道溝亦出自戈壁,繞古墳群西,沿土子諾克達格東麓南流至雅爾溝口,而與三道溝合流出口。現均為泉水。

黃文弼作吐魯番雅爾湖形勢圖

出古城北五六裏地,而天山之雪水久已不至也。然據【劉土恭墓誌銘】雲:「東則洋洋之水,南及香香遐岸。」是古時河水甚大,後漸幹渴,空存河床,近因泉水湧出,遂恢復古之河流。然當古時水流於甚深之河床圍繞故城時,而城上居民吸引之方法如何?當為吾人有趣之研究也。

吐魯番有二大故城:一在吐魯番之東南五十裏阿斯塔拉,為高昌國都城故址。漢時名高昌壁,為戊己校尉所治。一在吐魯番城西二十裏雅爾湖,為漢車師前王庭所治。晉成帝時前涼張駿置交河郡,高昌國因之,唐滅高昌,置西州,始改為交河縣。【舊唐書】雲:「王都高昌,其交河城漢前王庭也。」【元和郡縣誌】亦雲:「交河東南至州八十裏,漢車師前王庭,河出縣北天山,分流城下。」所雲州,即西州,為高昌國故都。現據余所發現墓磚,在雅爾湖墳群所發現者書交河,在阿斯塔拉所發現者則書高昌,可證此二城,自古為高昌及交河二城,至唐猶相沿未改。至唐之末業,回鶻占領西州,其名稱稍異,然畏兀兒仍受遼封,治交河。余嘗於高昌、交河故城中掘拾有舊畏兀兒文殘紙,皆足為交河古城至元時尚有居民之證也。至元末分設柳城、火州、吐魯番三部萬戶府達魯花赤,而交河、高昌二城遂廢。今已禾麥離離,頹垣滿野,非復當日人文之盛矣。

唐乾封元年(666年),朱書,界格,11行,158字。

維大唐乾封元年歲次景(丙)寅四月六日,劉恭土恭者,劉氏之息也。已今月之間,形逝住,染患不簡,因喪其軀,口醫扶救不存,苗而不秀者也。又復師門學道,德業盡通,才藝具兼,忠貞克慎,有可春秋一十有七,卒於赤山南原禮也。則洋洋之水,南及香香遐岸,西有赫赫諸口,北帝巖巖之嶺。但願亡者,駕嶺。但願亡者,駕駒仆使,口淹魂歸,家下移眠,口口幽側。居泉下,永扇清風。寂寂孤墳,攸魂往托。嗚呼哀哉,葬於斯墓。


余於一九二八年二月間,由吐魯番至庫車,雖一度訪雅爾湖、阿斯塔拉二故址,然未及詳細工作。一九三〇年春,復由迪化南行,補充前年工作之未備。於二月二十四日即抵雅爾湖,次日即開始工作故城,由其填密纖維之頹垣中,在其不同一建築及發現品,尋出歷代居人之地段,即其中部建築較早,或為北魏至唐之遺址,其北段疑為畏兀兒人所居,因發現有畏兀兒文字,其建築亦較近也。本地居民告余雲:「城之南端有禮拜寺,為伊犁河人所居。」其言雖未可遽新,然審其建築,當亦不甚遠也。

高昌故城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是公元前1 世紀至公元14 世紀吐魯番盆地第一大中心城鎮。城址包括外城、內城和「可汗堡」三重城。城址內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築遺址和房屋遺址。高昌故城曾是西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軍事中心,展現了城市文化、建築技術、多種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魯番盆地的交流與傳播。(國家文物局網站)

交河故城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時代為公元前2 世紀至公元14 世紀。主要遺存包括城址、溝北墓地和溝西墓地,以及城址和墓葬中的大量出土文物。整座城市的建築,利用自然地勢,從原生土中或掏挖窯洞、或減地為墻,再輔以少量的板築幹打壘而建成,規模宏偉,保存完整。交河故城見證了唐代「都護府」等邊疆管理模式及其對絲路交流的重要保障。(國家文物局網站)

余在北段即畏兀兒人之遺址中工作三日,乃轉覓其城中之死者居室,初在其城北即幹溝之北古墳區工作,我稱為溝北區。此地有沙梁一道,隆起於戈壁中,沿沙梁兩旁均有井穴及其死者之遺骨與殉葬品在焉。井口寬約三尺四寸,長約八尺五寸,小者寬約二尺八寸,長為六尺七寸,深亦三尺許,死者屍骨在焉。又嘗於穴旁鑿一副穴,位置死人。殉葬之物品亦羅列其中,或在頭部與足部旁。其物品以陶器為最多,紅色泥有柄,若今之把杯,又有紅底黑花之陶器,類今甘肅辛店出土之物,疑均為二千年前之故物。猶使余最感興趣者,即在一墳中,有骨制簽四枚,陳於人身兩旁,系剖一骨為兩半者,陰面並刻劃四方花紋,豈古時以此蔔吉兇歟?又一冢中有骨矢鏃一枚,其形尖銳,以木質為桿,皆足表示其經過悠久之歷史者。

黃文弼作雅爾湖溝西古墳分布圖


余在此略掘十余冢後,又發掘溝西之大墳區,我稱為溝西區。地在四道溝與三道溝之中間,顯露一大平原,寬二裏許,長六七裏。彌望平野,古冢壘壘,隆起高阜,或方或圓,表面滿布石塊,寬廣約十三尺,高亦三尺六七,冢前有石塊排立成一線為墓道之表示,而其石線之方向,亦即墓門之方向也。尤其使余感興趣者,即每聚若幹冢為一族,外以石線欄之,前開一門,門線長十余尺,表示其為一族一姓之冥居,非他人所能摻入者。而余在此石線欄中,由其界劃之清楚,使余工作亦得按其族姓施行發掘之程式,登入亦極加以慎重與嚴密,深恐有違死者之意而使其疆界稍有紊亂也。

當余發掘之初,初用二十人,分為四組,每組五人,工作一冢,以一人為組長,作監察工作,又以二人為掘手,輪流下坑,探取古物,每組每日可得兩冢,後加至三十人分五組,故日可得十冢。自三月一日起工,至十七日止工,中間休息兩日,整半月,而余之三十五箱古物,即墓磚一百二十余方,陶器八百余件,皆此十余日中之收獲也。

至墓室內容,更有趣味,每墓室之前,有一長廊墓道,寬約三尺,長約十八尺,由淺及深,至距地平面約十二尺時,即現墓門,門高約三尺,寬約二尺許,自墓門入,即現寬敞之墓室,寬者約九尺建方,小者亦七尺許,高亦三尺又半。砌土為塌,高尺余,鋪以蘆席,死者橫臥席上,外有木板欄之,無棺槨。陶器即陳於死者頭旁,重疊堆聚,大小至數十件。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朱書,7行,65字。

維大唐貞觀廿二年歲次戊申十一月戊寅朔五日壬午,西州交河縣神山鄉人,王朋顯殯葬於墓,封姓蔥易,執棗貞純,春秋陸拾壹,十一月五日殯葬於墓,是王之墓表。


蓋余所掘古冢中,均有陶器,置頭部或足部旁,或駢陳身之右側,形成一線,為兩死者之間隔,多少大小不一,要皆當時死者日用器物,死後即以此為殉。墓磚則砌入墓道墻壁中,字面向裏,磚皆作方形,泥質,經火燒煉而成者。寬約一尺一寸至三寸建方。表面光平。每磚上或用朱寫,或用墨寫,或刻字填朱,書寫死者埋葬年月日及生時官職,其字跡至現在顏色尚如新書也。又在墓內之墓磚多少,恒視墓中死者之數為差,然至多不過三方,蓋一夫一妻或一夫一妻一妾也。猶其使吾人於研究方面發生良好之興趣者,即每冢中之陶器,皆與墓磚同穴並出。由於墓磚上之年代及死者姓名,而陶器之時代與主人,亦可得互相證明也。


但有一事,而為吾人所註意者,即此若幹墓室,何以保存至千余年之久,毫不崩圮,使可寶貴殉葬物品,安然無恙,不受若何之損失?欲答此問題,則當論及此一帶之土質,普通沙土固易崩圮,即黑泥土或黃土,若經風水刷洗,亦易使電洞傾塌;此地之土質則不然,皆為有黏性之白土,堅硬若石。吾人工作古冢時,若不得其墓道,隨意發掘,雖終日不能進一寸。故余甚佩當時鑿墓人之勤勞堅苦也。



圖文綜合來源網路, 分享此文旨在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之目的。 和萬千書壇精英,一起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原文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立場以及價值判斷。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與書藝公社聯系。

歡|迎|聯|系

文章投稿,請聯系: xshufa

活動報道,請聯系: shiyu798

加入書藝公社社群,請聯系: xshufa

商務、市場合作,請聯系: shiyu798

瀏覽結束記得關註@書藝公社

及時收看更多有價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