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立陶宛堅持了兩年,最終向俄羅斯投降!烏沒有信心了

2024-04-27歷史

立陶宛堅持了兩年,最終向俄羅斯投降!烏沒有信心了

朋友們,4月23日是德國哲學家康德誕辰300周年的紀念日。

康德的生平相當傳奇。16歲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前,他的母親已經去世,大學畢業前,他的父親也去世了,康德不得不中斷學業,成為當地的一名家庭教師,負責撫養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撫養弟妹長大後,康德於1755年重返母校柯尼斯堡大學,開始了他作為教授和研究者的生涯,直到1804年去世。

康德在那個時期是非常受歡迎的教師,上課從不遲到,也不照本宣科。他在課堂上經常引經據典,講課幽默風趣,連資質一般的學生都能與他成為朋友。因為聽課的學生多,給的學費也多,雖然柯尼斯堡大學薪資不高,但康德仍然過得很好,住在自己的樓房裏,教學和研究,生活上的瑣事都由仆人和學生處理。

從1781年開始,康德陸續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奠定了他在德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之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今年,這位思想巨人的300周年誕辰,成為德國的一件大事,總理朔爾茨親自參加了紀念活動,發表了一段講話,引發了俄羅斯的不滿,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康德是德國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生活在柯尼斯堡。在歷史上,柯尼斯堡曾多次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曾被波蘭占領。持續不斷的動蕩引發了康德的思考,他提出了「永久和平」的理念。他認為,只要不幹涉他國內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沖突就會減少,甚至可以保持和平,這被認為是構建歐洲大陸永久和平的基礎。

然而,這個構想沒能改變柯尼斯堡的命運。二戰後,作為對戰敗國的懲罰,柯尼斯堡被劃給了蘇聯,後來改名為蓋瑞寧格勒。幾十年過去,俄羅斯人已成為當地的主要族群,甚至將康德視為俄羅斯的思想家。普亭在蓋瑞寧格勒大學發表演講時,多次提到了康德,並對他的「永久和平」理念表示贊賞。

普亭提到康德,自然引發了朔爾茨的不滿。他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就是一種入侵行為,普亭沒有資格談論「永久和平」。柯尼斯堡的歸屬是二戰的結果,德國作為戰敗國,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且在戰後德國需要融入國際社會,更不可能挑戰二戰的國際安排。

然而,俄烏沖突改變了一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整個美歐陣營對抗了兩年多。美國最近批準了對烏克蘭600多億美元的援助,既然日本可以對北方四島提出異議,東歐國家可以對烏克蘭西部提出要求,為什麽德國不能對柯尼斯堡的歸屬提出質疑呢?那裏不僅是康德生活過的地方,也是德意誌民族的信仰之地。

俄烏沖突對歐洲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如果德國能在柯尼斯堡的歸屬問題上爭取到話語權,不僅可以振奮德國人的士氣,還可以提升德國在歐洲政壇的地位。

俄羅斯對歐洲的卡利寧格勒地區已經被劃歸其版圖多年,這裏不僅是俄羅斯在歐洲的一個關鍵門戶,也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基地。對於德國政壇而言,提出收回該地區的想法可能過於天真。雖然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康德300周年紀念活動上批評普亭,但俄羅斯是否會做出回應是另一回事。不過,作為德國政界的領導人,朔爾茨的言論為德國贏得了發聲的機會。

歐盟宣布向烏克蘭提供600億美元的援助,這讓朔爾茨看到了希望。然而烏克蘭人的看法截然不同。此前,美歐共計援助烏克蘭5000億美元,烏克蘭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傷人數超過50萬。即使600億美元的援助全部到位,烏克蘭可能還需要付出更多生命的代價。歐洲的援助越多,烏克蘭的損失似乎就越大。

盡管烏克蘭的僱用兵隊伍不斷增加,但在前線與俄軍作戰的主要力量仍然是烏克蘭人。援助帶來的武器和彈藥只能透過犧牲生命來換取。而烏克蘭前總統提摩申科最近表示,澤連斯基的最佳選擇是與普亭妥協,加入俄羅斯以尋求庇護。此前,提摩申科一直堅決主張與俄羅斯抗爭到底,但為何她突然改變了立場呢?外媒認為,這可能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如果不是因為戰爭,烏克蘭可能已經迎來了新的領導人。提摩申科作為政治家,可能試圖透過反對澤連斯基的政策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並為未來的總統競選鋪平道路。

其次,俄烏沖突的現實狀況使烏克蘭人民醒悟過來。至少有20%的人不反對烏克蘭與俄羅斯妥協,交換和平。美國如果真心想幫助烏克蘭,為什麽不在去年提供援助,反而要等到烏克蘭損耗了半年多?一些政客認為美國消耗烏克蘭的意圖顯而易見,而提摩申科則抓住這一點,試圖透過聲援人民的呼聲來擴大影響力。

最後,烏克蘭的未來陷入困境。西方援助導致烏克蘭背上巨額債務,目前烏克蘭外債已經累計達到6000億美元。烏克蘭的主要出口是農產品,但受到多種限制。黑海運輸通道不穩定,陸路出口又面臨東歐國家的反對,烏克蘭的經濟前景黯淡。提摩申科可能希望透過加入俄羅斯來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並削減部份債務。

此外,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重新考慮與俄羅斯的關系。立陶宛曾因支持美歐制裁而中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和糧食,但現在重新恢復了對俄羅斯的進口業務。拉脫維亞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這表明,與俄羅斯對抗的代價是非常高昂的,特別是對於小國而言。

烏克蘭的困境也給歐盟敲響了警鐘。美國計劃沒收俄羅斯資產,但歐盟可能不會配合,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歐盟自身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已經感受到與俄羅斯斷交的代價,烏克蘭需要謹慎權衡未來的方向。歐盟也意識到,這場沖突可能會對整個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