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成三國,那時候戰火不斷。咱每個人對那段老打仗的三國歷史都挺熟悉的,四大名著裏的【三國演義】領著咱感受三國特別的勁兒,毛主席有空的時候也常翻看這書。
我年少時剛開始讀這本書,心裏就犯嘀咕:劉備有了鳳雛和臥龍,咋就一直沒統一天下呢?毛主席的警衛員也有這疑問,他跟毛主席嘮家常時提到了這事,那毛主席是咋給他答疑的呢?
毛主席跟警衛員談三國
1950年,給毛主席當警衛員的奉孝同,受偉人影響喜歡上了讀書,他讀的頭一本書,是毛主席極力推薦的【三國演義】。他出身農民家庭,沒咋上過學,不過早聽說過這本書,就這麽著,他滿懷興趣地開啟了這本書。
剛把書翻開,他就沈浸在故事裏了,他為劉、關、張的兄弟情所觸動,也對曹操的梟雄謀略感到吃驚。有一天,奉孝同在結束警衛工作後回到住的地方,趕緊翻開這本特別喜歡的名著,就在他看得入迷時,毛主席悄悄地走到了他身後。
毛主席特別高興自己身邊這個沒啥文化的警衛員真心喜歡上了讀書,毛主席面帶微笑地站在奉孝同身後,沒去打擾他,就那麽等著他把書看完。過了半個小時,奉孝同才很不舍地把書合上,一轉身,被身後的毛主席給嚇了一跳。
他趕忙站起來敬禮,毛主席讓他坐下,接著和氣地問他:「讀這書有啥收獲沒?」平常毛主席挺和藹也好相處,可毛主席工作忙,從沒跟大夥討論過書的事兒,奉孝同面對毛主席的問題特別緊張,就怕自己的淺見讓主席笑話。
毛主席瞧出他的不自在,跟他講:「平常你挺壯實的,這會兒倒忸忸怩怩的了,書裏有啥問題都能來問我。」奉孝同想到自己老弄不明白,劉備身邊既有臥龍、鳳雛這倆厲害的謀士幫忙,又有好多名將跟著,他本該在那亂世道裏當老大,可為啥最後不光沒統一天下,還成了三國裏最先亡國的那個。
於是奉孝就向毛主席提出這個問題,讓毛主席給他講講。毛主席對【三國演義】小說那是相當熟悉,對【三國誌】和真實歷史也了解得很透徹,對於警衛員提出的這個疑問,他有自己特別的看法。
毛主席想了想,沒馬上回答奉孝同的問題,而是慢慢地跟奉孝同講:「三國那時候挺特別的,在三國鼎立形成以前,袁紹、董卓那些個勢力爭來爭去沒個完,所以在那亂哄哄的世道裏站住腳可不容易,這不但得有當君主的那股子勁兒,還得有一定的背景撐著。」
那時候,孫權跟著父親和兄長在江東把根基打下了,這給後來吳國的建立鋪好了路。曹操呢,是從底層慢慢幹起來的,最後能挾天子來號令諸侯,他靠積累的人脈和經驗打下的基礎,那是最紮實、最全面的。
同一時期的劉備就有些差勁了,早期鎮壓黃巾之亂時,他不但沒啥大功勞,還老是打敗仗。他既不像孫權有早期的背景依靠,又不像曹操有牢固的基礎和那種梟雄的心思,所以劉備能把蜀國政權建立起來,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要說劉備這人的長處呢,那就是他為人寬厚,對人很仁義,所以很多人願意跟著他幹。而且他有遠大的誌向,一心想要恢復漢室,這讓他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他還挺會招攬人才的,像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些厲害的人都願意為他效力。另外,劉備能屈能伸,在困難面前不輕易放棄,總是想辦法去克服。
那劉備咋就能在亂世裏冒出頭來,最後還在漢中那地兒把蜀國給建起來了呢?毛主席直截了當地誇劉備,跟奉孝同講:「劉備能成事兒,最大的緣由就是他心地善良,為人寬厚。」
早先那會,劉備在戰場上的表現算不上多厲害,不過他對內部的人那可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當時他在翼州當縣令,常常沒什麽官架子,跟老百姓一塊聊天吃飯。他還費了好大勁去解決百姓種地和交稅的事兒,因此大夥都覺得他是個好官。
不過呢,因為他的那些做法是老百姓想要的,可又損害了某些階級的利益,結果就惹得翼州士族和其他官員不高興了,這些人就偷偷派刺客去殺他。沒想到的是,這刺客的家人受過劉備的照料,所以這刺客對這個任務就很敷衍。等他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特別熱情地請他進來,還問他家裏的情況咋樣。這刺客被劉備感動得不行,最後就把找他麻煩的人還有那些人的計劃都告訴劉備了。
劉備的仁義可不單單是對百姓,關羽和張飛這倆有名的武將,跟當時還是普通百姓的劉備結拜,也是沖著他的仁義。在那戰亂的年頭,關羽和張飛心懷大誌想為國家出力,可沒啥門路,他倆就只能在集市上稀裏糊塗地混日子。
有一回,張飛和關羽碰巧遇上了,這一遇,他倆產生了誤會,而且他倆性子都急,誰也不願聽對方解釋,就起了沖突。這沖突越來越嚴重,倆人甚至都抄起家夥了。就在他倆快要打起來的時候,旁邊突然冒出個賣草鞋的、看著挺柔弱的男人。
那男的舉動太讓人想不到了,他兩手一使勁兒,就把兩個壯漢子給控制住了。張飛火冒三丈地喊:「這事兒跟你沒關系,少管閑事!」這人是劉備,他不慌不忙地講:「碰見了就是緣,你們倆咋鬧得要人命了呢,看在我劉備的面子上,二位都走吧。」
關羽特吃驚,他老早就聽過劉備這人,劉備那可是漢朝皇帝的後人,還想著「匡扶漢室」呢。關羽就跟他講:「我願意跟著您幹大事,實作我心裏的想法。」張飛也這麽想,結果這三人覺得彼此特別投緣,最後在桃園結拜了。
結義的三兄弟一塊兒去鎮壓黃巾軍,雖說三人武藝厲害,可也經不住沒日沒夜地打仗。有一回打仗,張飛讓敵人給圍住了,劉備啥也沒想,就沖進危險裏拼命,把張飛給救了。像劉、關、張三兄弟這樣的事兒多了去了,他們的兄弟情也是【三國演義】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劉備他們仨的地位越來越高了,可劉備沒啥變化,對啥事兒啥人都沒一點兒架子。劉備身邊沒謀士就啥也幹不了,後來經朋友推薦,就去了「臥龍」那兒。一開始,諸葛亮根本沒把這人當回事,連面都不想見,把關羽和張飛氣得直說要把那茅廬給拆了。
劉備叫這二人別沖動,要冷靜,接著他特別平胡地,滿懷誠意地三次到茅廬那兒去。諸葛亮被他的真心打動,最後出來和他相見。他倆談了一番後,諸葛亮決定出山,還寫了「隆中對」來幫劉備。
就這麽著,劉備不斷積累力量,最後成功建立了蜀國。
要說劉備這人的不足呢,其實他有時候會意氣用事,情緒上來了就容易沖動行事,這可能會導致一些決策不夠明智。而且他在用人方面,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有時候可能會看走眼,用錯了人。再就是他的性格可能過於仁慈,在某些關鍵時刻,這種仁慈可能會讓他錯失一些機會。
那為啥劉備能建立國家,卻不能守住國家並向外擴張呢?毛主席經過認真思考,很客觀地回答奉孝同的這個問題,他講:「劉備確實心地善良、寬厚待人,可就是因為他太過仁義,以至於有些優柔寡斷、意氣用事,結果讓自己失去了不少優勢。」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主意,和吳國的孫權結成了牢固的聯盟。在赤壁之戰裏,兩國把曹軍打得大敗。正是靠著這種聯合吳國對抗曹操的策略,三國鼎立的局面才能一直保持平衡。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後,劉備從孫權那兒得到了荊州,這時候的劉備讓孫權很不高興,可因為魏國太強大了,孫權只能忍著。後來,劉備占了益州,拿下益州的他壓根就沒想著把荊州還給吳國,把孫權給氣壞了。
建安二十年,孫權讓呂蒙帶大軍去打西邊的蜀國,劉備沒招了,就派關羽當守將去擋。關羽倒是打了個水淹七軍的大勝仗,可自己也被圍了,沒人幫他。最後呂蒙過了嘉陵江,直接拿下荊州,抓住關羽後把他殺了,想借此挑釁和嚇唬劉備。
這會兒劉備徹底把連吳抗曹的策略給扔一邊了,就為了自己那點兒感情上的事兒,一門心思要找吳國報仇,矛頭直沖著吳國去了。往東邊打吳國的這場仗打得可不咋地,劉備的大軍在打夷陵的時候,讓吳國的名將陸遜給打敗了。這場仗不光損失了好多兵力和錢財,蜀國好幾個將領死了,這讓蜀國的情況變得更糟糕了。
曹操瞅著這情況挺高興,打算趁機占便宜。劉備去打吳國的時候,曹操老是派人去騷擾蜀國。這下劉備沒法同時顧著兩邊戰場,本來能悄悄發展實力的蜀國,就因為劉備的個人情緒,陷入了不好辦的局面。
最後劉備在白帝城病故,這一攤子事兒就留給了兒子劉禪。劉禪即位後,雖說有諸葛亮幫著在不少方面進行彌補,可好多事兒就算是諸葛亮也沒轍。就因為劉備這次去打吳國,蜀國才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毛主席曾講:「劉備這人啊,心胸不咋寬廣,誌向也挺狹隘的。」
大夥都知道,跟「臥龍」齊名、堪稱天下一絕的「鳳雛」,挺早就進了劉備的隊伍。他聽說劉備對人很客氣,尤其是「三顧茅廬」那事兒,傳遍天下。他覺得自己也能被劉備看重,哪成想劉備因為他是從東吳來的,還曾跟著周瑜,就只給了他一個特別表面的官兒,這讓他挺失望。
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劉備那狹隘的心眼兒表明,他沒法把龐統徹底用起來,而且還傷了一些跟龐統一樣從別國來的大臣的心。
毛主席認為劉備誌向狹隘,原因是劉備就只喊著「匡扶漢室」這口號。在群雄並起時,這話對人才挺有吸重力,可時代變了,好多人的野心可不只是幫劉備匡扶漢室。而曹操一開始就定下爭天下的目標,這就顯得比劉備的目標大多了。
結束語
毛主席把劉備總結得特別全面,既大力誇贊劉備仁義這個長處,又清楚地說出劉備的兩個短處。劉備的本事撐不起他的誌向,而且他對有能耐的人不能完全信得過,他病死以後,好多心裏有怨氣的官員馬上離開蜀地去投奔魏國了,這個毛病是他沒法奪得天下的一個緣由。
劉備「興復漢室」的誌向加上他的仁義,吸引了不少能人前來歸附,可這也成了他最大的問題。仁義讓他左右為難,不給關羽報仇會遭人唾棄,出兵吳國又會弄丟江山,他這次意氣用事,把之前積攢的優勢都給毀了,這一缺點是蜀國最終滅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