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全國各地寒潮來襲,很多地方都飄起了飛雪,甚至有些地方降溫高達20度左右。確實目前的氣溫算是最近幾年比較冷的一年了,但是要說今年的寒冷程度在歷史上來說並不算冷,別說和歷史上的寒冷期比了,就是和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年的寒冷程度都差遠了,畢竟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全球一直都處於氣候變暖階段。
冬季是從古至今都沒法避開的氣候變遷,我們現代人在氣候寒冷時可以穿羽絨服來保暖防寒,還有暖氣、空調、壁掛爐、高科技的被動房等等一系列的保暖保溫裝置或房子。
可是要知道按照史料記載在歷史上一直到北宋末期才開始普及棉被、棉衣,那麽在沒有棉被和棉衣且古代氣候還要比現在更冷的情況下,古人如何熬過這個冬天?
我們現代人所處的是一個全球暖化期,目前來說全球暖化是一個整體的氣候趨勢,所以我們現代人經歷的寒冬跟古人可不是一個級別。
根據中國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研究,竺可楨先生總結出中國歷史近五千年來共經歷了四個寒冰期。
第一個寒冰期 是發生在西周時期,史稱西周寒冰期(公元前1000-公元前850年),這個寒冰期持續了大約一百五十多年,根據【竹書紀年】記載稱當時是 「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孟子】中記載為 「驅虎、豹、犀、象而遠之」。
按照【竹書紀年】和【孟子】的記載,說明了那時候冬季有多冷,牛馬被凍死,江河都被凍成冰,連老虎、豹子、犀牛、大象這些動物都被凍得被迫遷居,可見那時候氣候有多麽寒冷。
第二個寒冰期 是發生在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從公元初年-公元600年),這個寒冰期大約持續了五百多年,根據研究表明,這時期的溫度要比我們現代還低2-4攝氏度左右。
據【晉書】記載,在公元333年到336年這三年期間,遼東灣西北岸到東南岸沿海連續三年全部結冰,而在南北朝時期的農學家賈思勰在所著的【齊民要術】中記載,當時草木發芽的時間要比我們現代晚了半個多月,海水結冰,草木發芽都延後,可見這時期的寒冷程度。
第三個寒冰期 是發生在宋遼金時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這個寒冰期持續了大約二百年左右,而且這一時期也是這前三個寒冰期中最冷的時期,據史料記載,在這一時期華北的梅樹不能生長,北方普遍在九月份就開始下雪,京杭大運河處於南方的蘇州段結冰成常態。
更誇張的是據史料記載公元1111年太湖結冰被冰封,太湖沿岸的橘樹全部被凍死,黃河和洞庭湖在這之後結冰也成常態。
連氣候相對溫暖一些的江南地區都受到如此冰凍,可見這時期的氣候有多麽寒冷。
第四個寒冰期 是明清時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這個寒冰期持續了大概500年左右,也是距離我們現代人最近的寒冰期,這個寒冰期在世界上稱之為小冰期,在中國則被稱之為明清小冰期。
根據氣象研究,在明朝中期時,北京的年平均氣溫要比現代低了3攝氏度左右,據史料記載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時,淮河流域從九月份就開始普降大雪,降雪期一直持續到次年二月才停止。而清初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的冬季平均溫度要比現代低7攝氏度左右。
可以想象淮河流域連續近半年年持續降雪,東南沿海地區溫度比現在低了那麽多,古人面臨的冬季要比我們現代人殘酷的多。
其實對於古代的平民百姓來說每一個冬季對他們都是一次殘酷的生存考驗,因為在物資不發達的古代,普通人真的是十分缺乏保暖和取暖物品,所以每一年的冬季對於普通平民來說都是殘酷的生存考驗。
現代人有保暖內衣、秋衣秋褲、大棉襖二棉褲、羽絨服等各式各樣的保暖衣服,但是在北宋末年之前棉花種植沒有被普及,即便後來普及了棉花種植,但棉衣棉褲對古代的平民百姓來說也算是奢侈品。
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棉花傳入中國,不過當時只是在一些邊境苦寒地區種植,全國範圍內並沒有形成大面積種植,所以當時的棉花產量非常低,只有一些達官貴族才能有消費能力去購買棉被和棉衣棉褲。
古人過冬是按貧富來區分的,在沒有棉花之前,古代富人的過冬衣物主要就是現代東北人所鐘愛的皮草,現代的東北人不管男人和女人都酷愛穿貂,他們就很有古代達官貴人過冬的風範。
其實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知道獵取動物身上的皮毛來過冬,皮草保暖性非常好,整體優點很多,所以在寒冷的東北地區,東北人都比較愛穿皮草過冬。但是皮草也有一個缺點,它最大的缺點就是獲取難度較大。
動物的毛皮都是需要打獵獲得,而漢人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化,所以狩獵獲取動物皮毛對古人來說難度比較大,因此皮草在古代也屬於是和棉花差不多的奢侈品。
不過古代的達官貴人都十分鐘愛皮草,比如北宋文學家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 】中就寫過: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像蘇軾這樣的貴族階層,過冬靠的就是我們現代東北人酷愛的貂,也就是皮草制品。
當然,貂可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的,平民百姓稍微富裕點的,頂多能穿上羊或狗身上的皮草制品就不錯了。
至於經濟條件差的平民,他們根本穿不起皮草,他們只能穿一些加厚點的粗布衣服,南方穿著加厚的粗布衣服或授權以過冬,可北方卻不行,因此古人就會想辦法往裏面添加填充物以此來過冬。
由於當時沒有普及棉花,因此填充物是五花八門,諸如柳絮、蘆花、麻絮等等,這還算是條件不錯的填充物了,要是條件再差的,就只能往衣服裏填充茅草了,單衣叫粗布麻衣,而填充了這些麻絮等東西的衣服就叫袍。
當然,這些東西起不到太大的保溫作用,不過有總比沒有強,多少有點保溫效果就比沒有強。
這是唐朝之前的古人過冬衣物,貴族和富裕的人以棉衣和皮草過冬,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平民只能靠往衣服裏填充柳絮、麻絮甚至茅草過冬了。
進入唐朝時期,經歷了大唐盛世,中國人口出現了暴漲,桑麻產量也不足以供應普通百姓來填充衣物過冬了,於是古人又發明了紙裘。
所謂紙裘就是紙做的衣服,唐朝時期紙其實算是一種織物,而紙裘的主要原料為絲綿和藤紙,這兩樣東西本身就很有韌性,再經過加工處理能夠起到很好的防風效果,而且還能用水去洗滌,最關鍵是價錢便宜。
而且紙裘不光普通老百姓喜歡,連一些達官貴族文人雅士也都十分喜歡,還是蘇軾就曾寫過: 紙被欺氈厚,茅檐笑瓦溫。底日深無事,高眠不出門。
北宋時期朝廷賑濟四川災民就曾發放過十萬件紙裘,可以說紙裘在唐宋時期是比較受到追捧,是當時暢銷的過冬衣服。
在唐朝時期,古人不僅知道使用棉花填充衣服,還知道使用動物羽毛和蠶絲等填充衣服,這個保暖效果比棉花還要好一些,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穿的羽絨服。但是也有缺點,由於古人處理不太好羽毛中的異味,因此那時期的羽絨衣服異味比較嚴重些,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穿得起的,也都是一些不太講究的富人才能穿得上。
除了這些之外,普通百姓過冬的衣物還有蓑衣,唐朝大詩人柳宗元就曾寫過: 孤舟蘇笠翁,獨釣寒江雪。
按照詩中描寫,江上飄雪,老翁穿著蓑衣即可,確實蓑衣也是古代經濟條件不好的平民百姓過冬必備衣物。
古代的蓑衣是用蓑草和稻草編制,穿上蓑衣還得再披上鬥篷,然後戴上鬥笠,這才是過冬必備。蓑衣不僅非常厚實,還能防雨雪,冬天防雪,夏天防雨,可謂實用性很強,價效比很高。
古人蓋的被子也是如此填充,有錢的人蓋以棉花為填充物的棉被,沒錢的人那就只能蓋布衾,其用料和粗布麻衣差不多。北方以麻為主,南方以葛為主,填充物還大多是蘆花、柳絮、茅草這些比較廉價的東西。
這種布衾優點就是便宜、保暖,但是缺點也很讓人痛苦,那就是使用時間越長,保暖效果越差,最後還會變薄變硬。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過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就是來描述布衾用舊之後的缺點。
床上鋪的也是過冬保暖的一部份,同樣還是有錢人想鋪啥就鋪啥,比如絲褥還有填充了鴨絨、鵝絨的床褥等等。而沒錢的人那就只能選擇一些廉價的東西鋪床了,沒錢的人最常見的就是用幹茅草鋪床,幹茅草質地松軟,防潮效果不錯,還便於晾曬,價格還便宜,因此這就是成了窮人首選的床墊。
還有就是古人在建造房屋時也要註意保暖,建造房屋時會選擇坐北朝南的方位,保證光照充足,這樣屋子裏也會暖和一些。
再就是要生火取暖,這也分為貧富兩個基層,有錢人用木炭生火取暖,沒錢的人只能去拾柴火取暖。
在生火取暖這古人還發明了火炕,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古人就已經學會利用土炕的保溫效果來取暖過冬。
除此之外,古人還初具現代的被動房保溫技術,在建造房屋時把墻體和地面加厚建造,然後利用火炕原理制熱,使得房屋內溫暖起來,還能保證房屋的溫度不會很快散去,這種房子古人稱之為暖閣,比如宮廷中就有專門的這種房子。
而且古人還早就發明了暖寶,古人稱之為暖爐,是一種小巧隨身攜帶的手爐。這種手爐體型非常小巧便攜,可以放進袖子裏,爐內沒有明火只是爐灰所,罩上一個保護罩,攜帶起來非常方便。
不止有手爐,還有被中香爐,外表為球形,內部有兩三層同心圓,最內部為半球形爐體,利用的是陀螺原理,無論如何運動,它裏面的香料都不會撒出來。
當然,不論是暖閣還是手爐亦或是被中香爐,這些都是古代的達官貴人才能用得上的,實際上古代達官貴人的取暖和保溫裝置方式並不比我們現代人少,只不過普通的底層平民是很難用到的。
古代的普通底層平民大多是一件蓑衣、一床布衾外加茅草床過冬,條件略微好點的就是來一身麻絮填充的袍子,所以古人窮人和富人的過冬方式是不同的,富人的過冬方式多種多樣,窮人那自然就只剩這些廉價產品過冬了。
正所謂「窮過夏,富過冬」就是這個道理,想要取暖保溫得先有經濟實力,但是在古代畢竟富人少窮人多,因此每一個冬天對於古代的那些窮苦民眾來說都是一次殘酷的生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