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中的謎團:1938年115師參謀長失蹤,否則1955授銜至少是上將

2024-04-16歷史

1938年2月,八路軍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到第2戰區司令部去開會的115師參謀長一去不回,下落不明。這麽高階的一個人物,就這樣在歷史上銷聲匿跡,成為永遠的謎。

關於他的下落,有三種不同說法,一種是遇害,一種是投敵,一種攜款隱居。

到底是哪一種說法更接近事實?

周昆,湖南平江人,1902年10月出生。

平江人傑地靈,出了60多位開國將軍,光是上將就有五個。

周昆有幸參加了秋收起義,在主席的指揮下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這樣的經歷很難得。周昆家境不錯,上過私塾,博覽群書,他也很喜歡看書,即使在行軍途中,也背著鼓鼓囊囊一包書。

他的與眾不同引起了主席的註意,從此走入偉人視線,受到刻意培養。

在偉人的教導下,周昆的進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三年之後的1930年,周昆已經是紅12軍34師師長,開始成為紅軍高級指揮員。

此後,周昆曾經先後在6個紅軍師擔任師長,有這樣經歷的,恐怕也只有周昆了。

他可不是到哪都不行才被調離,而是到哪都表現出色,才被頻繁調離到更重要的崗位上,事實上他帶過的師,戰鬥力普遍都有很大提高。要不然的話,早就被擼下了。

1931年10月,周昆擔任紅四軍紅10師師長,他的頂頭上司是林彪,跟他同級的有陳光、尋淮洲等人,他們都是紅軍中赫赫有名的戰將。而紅10師的前身是紅28團,曾經參加過南昌起義,成員多是職業軍人,是中央紅軍中戰鬥力數一數二的部隊。

把這樣一支整體素質高的英雄部隊交給周昆統率,足見上級對他是多麽器重與信任。

1934年9月,以紅21師、紅23師合編為紅八軍團,由周昆任軍團長,兼任紅21師的師長。

抗戰爆發後,周昆擔任115師參謀長,成為林彪的助手。這已經不是周昆跟林彪的初次合作,在1935年初,周昆就成為紅1軍團的副參謀長(紅8軍團因為在湘江戰役中損失較大而取消),開始給林彪出謀劃策。

115師組建之前,林彪出任抗大校長,周昆也到了那裏,擔任抗大校務部主任。由此可見,林彪對周昆也是賞識的,對他的指揮才能也是認可的。

115師後來出了三個元帥,他們是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如果沒有意外,作為參謀長的周昆,在我軍中的地位也舉足輕重,建國之後也是將帥中的佼佼者,授銜時至少是上將。

作為參謀長,115師的成名之戰平型關戰鬥,周昆全程參加,而且參與籌劃和指揮,功不可沒。

如果說此戰之前,周昆還對日軍有所顧忌,戰鬥之後,他對戰勝日寇已經充滿信心,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振奮了愛國軍民奮起抗戰的必勝信心。

看著公路上遍布的侵略者的屍體和山溝裏燒毀的日軍車輛,周昆信心滿滿,對身邊的同誌說:「日寇並非不可戰勝,抗戰勝利可期。」

誰也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之後,周昆的命運就將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10月下旬,115師在五台進行分兵,林彪和周昆率領師部和343旅進軍晉東南轉移,在娘子關跟日軍周旋。聶榮臻率師獨立團等部隊留在原地,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1月,日寇攻占太原,山西形勢變得異常嚴峻。115師直屬隊和343旅在林彪、周昆的帶領下,由正太路南移到了呂梁山脈的洪洞、趙城一帶,建立晉西南抗日根據地。

2個月之後,一次會議的召開,為周昆人生的改變埋下了伏筆。

1938年1月下旬,全國師以上各級參謀長會議在武漢召開,八路軍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隸屬於第2戰區,自然也要參加。

八路軍方面派出了4名將領參會,除了總部參謀長葉劍英、參謀處長彭雪楓、高級參謀邊章五,還有第115師參謀長周昆。而八路軍的129師和120師,則沒有人參加,這也說明周昆很受重視。

沒想到,這一次的武漢之行,讓周昆的命運徹底改變。

一個不好的苗頭是,會議結束後,周昆在1938年2月初返回山西前線,途經臨汾時遇到兩位首長,一個是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一個是八路軍總參謀長左權。彭德懷他們當時去武昌向國民黨當局商談八路軍支援徐州會戰問題,返回山西八路軍總部路過臨汾。

在和彭德懷、左權談到這次會議的見聞時,周昆就流露出了不正常的情緒。

他說,同樣是師參謀長,國民黨的參謀長很排場,坐著小汽車前呼後擁,還出手闊綽。自己坐著黃包車去開會不說,八路軍辦事處連一分錢零花錢都不給。跟國民黨將領在一起,自己顯得很寒酸,看起來跟叫花子差不多。

彭總聽了之後臉色大變,指著周昆說:「你的思想不對頭,怎麽可以這樣想?」

左權參謀長沒有發脾氣,而是語重心長地說:「這正是我們兩黨的區別,說明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的,我們應該引以為榮才是……」

周昆不服,嘟囔說:「我不就是隨口說了兩句嘛。」彭德懷火了,拍著桌子罵了起來,罵得很難聽,導致這次會面不歡而散,周昆帶著牢騷繼續離開了臨汾。

臨走的時候,周昆不再身無分文,而是鼓鼓囊囊,腰纏萬貫。在臨汾的時候,他從國民黨2戰區領走了115師一個月的軍費,一共是6萬元(法幣)。

一百法幣在當時可以買到兩頭牛,折合現在的人民幣約2萬元,6萬法幣絕對是巨款了。

想想也是,八路軍一個師當時1.5萬人,那筆錢不光是這一萬多人的軍餉,還有全師運作的費用,錢能少的了嗎?

周昆拿到這筆錢之後,就和上級與師部失去了聯系。

不過周昆沒有將這筆錢全部卷走,只帶走了一部份,根據當事人115師司令部作戰科長王秉璋回憶,周昆臨走時將一個挎包交給自己的警衛員,說:「這裏面有重要檔,你回去後馬上交給作戰科王科長。」

警衛員回去後,立即將挎包交給了王秉璋,他開啟一看驚呆了。裏面哪有什麽檔,而是一沓一沓的紙幣,數了數一共有3萬元。挎包底部,還發現一封簡訊:「我在國民黨那裏共領取了6萬塊錢,留下3萬塊交警衛員帶回,那3萬我帶走了,望查收。」

王秉璋一看,筆跡很熟悉,是周昆的。在信中周昆沒有說自己去哪裏,也沒有說自己拿走3萬元巨款要去幹什麽。

奇怪的是,周昆從此沒有了訊息,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周昆的攜款潛逃後,在八路軍總部和115師師部掀起軒然大波。震驚之余,大家百思不解。

在大家心目中,周昆的革命意誌是最堅決的,1927年4月蔣介石背叛革命,掀起血雨腥風,全國一片白色恐怖。當時有不少人被嚇倒,選擇了結束革命陣營,有人還變節投敵。這種情況下,周昆卻跟著毛主席參加秋收起義,成為首批上井岡山的將領。之後的幾次反「圍剿」,兩萬五千裏長征,他一路走來,表現出色。

如此一個身經百戰,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怎麽會突然離隊?

僅僅是看到國民黨將領的生活優越,就拋棄自己的信仰,離開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說他見財起意吧,利令智昏吧,他為何只帶走一半經費?是「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嗎」?之後他銷聲匿跡,也沒有再現身。

說他做事留有余地吧,其實也夠狠的,他拿走了115師一萬多人的一半軍費,大家這段時間可怎麽過?要知道這是抗日戰場上,他的心腸也夠狠了。

解放後,組織上也來他湖南平江老家,進行過走訪和調查,沒有他的任何訊息。從繳獲的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檔案中,也沒有周昆的蛛絲馬跡。

周昆到底去了哪裏?說法不一。

首先,見財起意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如果周昆領到錢之後,跟警衛員一起失蹤,還有可能是被壞人發現,謀財害命。但周昆把錢給了警衛員一部份,自己攜款失蹤,擺明了是不打算回去,目的是非法占有這筆錢,沒有別的解釋。

他也沒有投敵的可能性,如果那樣也不用攜款出逃,否則到了國民黨那邊也會被人瞧不起,也無法交差。畢竟當時國共合作,周昆不會不受到追究。

剩下的可能只有兩個,一個是帶著巨款被歹徒發現,將其殺害。另一種可能是,帶著巨款潛逃,隱姓埋名,逍遙自在地度過余生。

也有人猜測,周昆有閱歷,也有人脈,很可能拿著這筆巨款到海外發展,辦企業、開公司。

如果是這樣,當年雙手沾滿鮮血的國民黨大佬後來都回國探親了,周昆一個有家庭觀念的人不可能不回歸故土,祭拜父母。

再說,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周昆如果活著的話,肯定要回老家去為父母養老送終,村裏人不可能不知道。

唯一的解釋是,在建國前,周昆已經不在人世。這樣看來,周昆被謀財害命的可能性最大。

總之,各種說法沒有證據,也只能是猜測。無可否認的是,如果周昆沒有出逃,建國後肯定地位很高。

在1955年授銜時,115師出了3位元帥,下面的旅長、團長也都是開國將軍,有大將也有上將。

作為115師的參謀長,周昆大機率是開國上將。他參加過秋收起義,屬於紅一方面軍的「山頭」,不但有資歷也有能力,如果參加授銜,不可能階別太低。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因為革命立場動搖,周昆成為一個悲劇性人物,消失在歷史長河,悄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