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康熙最長壽兒子:手握兵權卻未參與九子奪嫡,70歲仍被乾隆重用

2024-05-11歷史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紅色的「關註」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一個寒冷的冬日,紫禁城內傳來啼哭之聲,這是康熙皇帝第十二個兒子胤祹的出生。誰也沒想到,這個出身平凡、母親只是一名宮女的小阿哥,竟能在後來的動蕩年代中平步青雲,一路走到人生巔峰。

胤祹的母親萬琉哈氏原本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包衣宮女,根本不配親近皇上。直到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她偶然引起了康熙的註目,才有幸被臨幸一次。誰也沒想到,這一夜的風流韻事竟讓她懷上了龍種。

按照規矩,萬琉哈氏是不允許親自撫養龍子的。兩年後,太監就將胤祹抱走,交給別人撫養。萬琉哈氏只能祈禱兒子能遇到一位賢良的嬪妃,健康成長。沒想到的是,康熙為胤祹選擇的監護人竟是孝莊文太後的親信、曾為康熙"手教國書"的蘇麻喇姑。

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僅教導胤祹做人處世之道,更是將他視如己出,給予了極大的關愛。正是蘇麻喇姑的悉心教導,才造就了胤祹後來謙遜有度、與世無爭的性格。她常對胤祹說:"宮中險象環生,你要謹言慎行,做一個低調謙遜的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牽連是非,平安長壽。"

胤祹自小就很懂事,他牢牢記住了蘇麻喇姑的教誨,時刻遵循著"無為"的人生哲學。在後來的"九子奪嫡"大亂中,正是這份淡泊名利的品性,讓他能夠全身而退,躲過了那場腥風血雨。

二十四歲那年,胤祹獲封貝子。相比之下,他的爵位顯得有些寒酸。但這並非康熙有意冷落他,而是出於一種保護。康熙深知他這份淡泊名利的品性,故而在冊封時故意壓低了他的爵位,以免他卷入那場腥風血雨。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胤祹一直保持著低調謹慎的作風,從不主動去插手朝政,也不與其他皇阿哥們結黨營私。他安分守己,循規蹈矩,日子過得清淡而平靜。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格,讓他在"九子奪嫡"的大亂中全身而退,躲過了一劫。

雍正即位後,對胤祹這種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性格贊賞有加。他不但沒有免除胤祹的職務,反而委以重任,讓他掌管戶部、宗人府等重要機構。雍正深知,胤祹雖然手握重權,卻沒有任何野心,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好手下。

在雍正十三年,胤祹已年過六旬,理應卸任退休。但雍正卻破格留用他,仍讓他繼續掌管宗人府和內閣等重要部門。對於這位年高德劭的老臣,雍正是極為信任的。

雍正去世後,年僅25歲的胤礽(乾隆)繼位為帝。作為康熙的第四子,乾隆對這位淡泊名利的十二叔自然也是敬重有加。他不僅晉封胤祹為履親王,還讓他代理祭祀大典、重大儀式等重要任務。

乾隆登基後不久,就有大臣建議免除胤祹的職務,讓這位七旬老人安享晚年。但乾隆卻堅決不同意,他認為胤祹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硬朗,仍可繼續任職。"朕自小就聽說十二叔淡泊名利、勤勉敬業,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手握重權多年,從未濫用私囊,可見其操守之高。"

乾隆不但沒有免除胤祹的職務,反而將他提拔為親王府總理,掌管整個皇室的家務事務。對於這位年高德劭的老人,乾隆是極為尊重的。

直到胤祹七十九歲那年,他終於提出了辭職的請求。乾隆雖然勉強答應了,但對胤祹的離去卻是萬分不舍。"十二叔一生勤勉盡責,對朕極為忠心。他這次辭職,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多陪伴自己的母親而已。朕理應尊重他的心願。"

乾隆不但準予了胤祹的辭職請求,還特意下旨嘉勉他一生的貢獻,並賜給他一座別院,以供他晚年修養。胤祹對乾隆的恩典,則是感激不盡。

就這樣,胤祹一生低調謙遜、與世無爭,最終獲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賞識和重用。正是這種淡泊名利的處世哲學,讓他能夠在動蕩年代全身而退,躲過了那場腥風血雨,最終平安長壽。

胤祹一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正是他能在動蕩年代全身而退、平安長壽的關鍵所在。他繼承了蘇麻喇姑的衣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無為"的處世哲學,走出了一條傳奇的人生之路。

"無為"並非消極逃避,而是一種高深的人生智慧。它教導人與世無爭、淡泊名利,但並不等於放棄理想、甘於平庸。相反,它要求我們遵循自然規律,順其自然,做好分內之事,過有品質的生活。

胤祹一生正是這種"無為"哲學的最佳註腳。他從不勾心鬥角、結黨營私,只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但他也從未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一直勤勉盡責、兢兢業業。正是這種"無為"的處世態度,讓他能夠在動蕩年代全身而退,躲過了那場腥風血雨。

可以說,胤祹的一生就是在實踐"無為"哲學。他從不去爭名奪利,但也從未懈怠自己的職責。在九子奪嫡的大亂中,他保持沈著冷靜,與世無爭,最終全身而退。即便到了七旬老年,他仍然勤勉盡責,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正是這種"無為"的處世態度,贏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賞識。他們都看到了胤祹那份淡泊名利、勤勉盡責的品性,因而給予了極高的禮遇和重用。

乾隆對胤祹更是禮遇有加。他不僅晉封胤祹為親王,還讓這位七旬老人繼續掌管重要機構,主持國家大典。可見乾隆對胤祹的信任和尊重是何等的高度。

胤祹的一生,正是對"無為"哲學最好的詮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這種處世哲學的精髓所在: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但又勤勉盡責、兢兢業業。正是這種"無為"的態度,讓他能夠在動蕩年代全身而退,最終平安長壽。

胤祹的傳奇一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啟示。在這個充滿爭鬥的世界,我們更應該學習他那種"無為"的處世態度,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但又勤勉盡責、兢兢業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安身立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