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美國向中國示好派季辛吉訪華,毛主席接見了他

2024-03-01歷史

季辛吉,被譽為中美關系的"破冰者",1971年7月的那次秘密訪華被視為其開創性行動的開始。此後,他數次造訪中國,為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在1973年11月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為了改善中美關系,美國派季辛吉訪華。

季辛吉在與周恩來會談中表示,他認為蘇聯和美國的擴張主義鬥爭終將失敗,應該收縮戰略。周恩來表示同意,認為美國如果能夠集中力量解決主要問題,收縮戰略是對的。

季辛吉也表示同意,並回憶起1954年日內瓦會議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事情,表示如果杜勒斯能夠有禮貌一些,他能夠從周恩來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季辛吉在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受到毛主席的熱情接待,他被毛主席的學識淵博和強大的意誌力所折服。

毛主席會客季辛吉,討論美國擴張主義。 毛主席示意季辛吉坐下,然後問道:「你和他談了些什麽?」季辛吉回答:「談了美國的擴張主義。」

毛主席開玩笑地問:「誰在搞擴張主義?是他們嗎?」周恩來解釋說:「美國確實在搞擴張主義,但不是只有他們,還有其他一些新擴張主義國家。」

季辛吉補充說:「盡管他們的野心很大,但能力不足。」毛主席說:「我們中國歷來不怕邪,不怕壓迫,對蘇聯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更是深惡痛絕。」

他繼續說:「1958年,我們和蘇聯鬧翻了,原因是他們想控制中國的海岸線和軍港。」他強調說:「中蘇的這場鬥爭還會持續一萬年。」

赫魯雪夫訪美期間,曾向美國提出放棄冷戰對抗,試圖共同主宰世界。毛澤東認為,蘇聯的實力和野心並不匹配,他們想要擴大領土和控制全球。

毛澤東表示,除非美國幫助蘇聯,否則蘇聯不敢在中國投入大量兵力。季辛吉認為,如果歐洲、日本和美國團結起來,可以在中東和歐洲鉗制蘇聯,減少他們進攻中國的可能性。

毛澤東還提出了一條線、一大片的戰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共同遏制蘇聯的全球擴張野心。

季辛吉對毛澤東說:「對於全球大部份動亂地區,中國是相對穩定的。但中國的目的不是鼓勵美國擴張,而是要遏制蘇聯,防止他東擴。」

毛澤東對季辛吉說:「我們接下來聊一聊台灣問題吧!」 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兩國友好交往的一條鴻溝,也是阻礙中美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屏障。

1972年2月,中美兩國在上海釋出聯合公告。美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無可爭辯的固有領土,美方同意逐步減少直到全部撤除美國在台灣的駐軍和軍事設施。

然而,台灣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 毛主席繼續說:「世界上的事情都不要太過局限,台灣就一個小島,一千幾百萬人,人跑得了,地跑不了。

我們暫時不能收復台灣沒有關系,十幾年後,一百年後,都有機會拿回來。至於中國和美國的關系,可等不了這麽久。」

季辛吉表示:「美國是世界的美國,美國是要和世界上所有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例外。

但美國暫時還不能與台灣方面完全斷交外交關系,這和美國的內政有關聯。我已經告訴周總理,我們希望在1976年期間完成中美建交。」

「這件事(建交)由你們美國決定,我們中國催不了,如果你們有需要就盡快辦。如果不同意,那就繼續推遲。

我們對香港也不忙 , 甚至對澳門都不觸動。「在台灣問題上,我們之間有著清楚的諒解,我們信守這一諒解,而且聯絡處正在進行著有益的工作。」

「我們和蘇聯建交了,和印度也建交了,關系也不太好。我想著還不如和你們關系好一些,所以台灣問題也不會是什麽大問題。

國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毛主席和他的英語老師章含之學過一些英語。他用英語問季辛吉:「季辛吉先生是個博士,那你是個什麽博士呢?」

「主席先生,我是哲學博士。」「那請博士先生給我上節課嘛!」「毛主席在哲學方面的成就要比我高得多,而且寫過許多深刻的哲學著作。

我不敢班門弄斧。……我過去在哈佛大學教哲學時,經常因為把毛主席的著作列為學生的必讀書目,讓我的同事驚訝不已。」

「我自己倒是一點也不滿足。主要就是我不懂外語。」毛主席知道季辛吉從政前,在哈佛大學學習並任教20多年。

他長期研究哲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哲學」框架:在學習康德、黑格爾的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基礎上,運用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的強權政治與「均勢」政策,在力不從心時收縮陣地,加強自身實力,拉攏夥伴,制造矛盾,形成「均勢」狀態,集中主要力量對付主要對手。

季辛吉對於尼克森的當選是極力反對的,但尼克森欣賞季辛吉的「均勢」政策,所以他將季辛吉委以重任。

毛主席將話題轉向時政:「聽說你們總統在關島發表了‘尼克森主義’,你們決定以此實作他的方針。先要把東南亞的戰火掐滅了,你們才能有主動權,你們也不會四處受到限制,會更自由。」

「尼克森主義」就是要求美國收縮戰線,將越南戰爭轉變為代理人戰爭,讓亞洲人打亞洲人的「新亞洲政策」。實際上,近20年的越南戰爭,嚴重拖累了美國的經濟,讓美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美國先後在越南投入200多萬兵力,造成36萬軍人死亡,消耗了近2千億美元。

美國國內因此爆發了反戰遊行,世界各國也強烈唾棄美國的這種行徑。尼克森上台後,一直在尋找體面結束越南戰爭的辦法。

經過幾年的談判,才和越南方面達成巴黎停戰協定,最終結束越南,卸下了一個沈重的包袱,解決了尼克森政府「最緊迫的外交問題」。

毛主席與季辛吉的一段談話,談到了哲學和國際政治。毛主席指出,季辛吉出生在德國,而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過,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

毛主席還提到了黑格爾的哲學命題「對立統一」,並指出這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核心。季辛吉則表示,黑格爾的哲學受到了中國哲學的影響,並且印度哲學也是一門消極的哲學。

他強調了印度盡管脫離了英國的殖民,但在政治和經濟上仍然受到外部勢力的控制。最後,兩位領導人談到了中美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和責任。

在一次會談中,毛主席和季辛吉談到了「水門事件」,毛主席幽默風趣地說:「美國人真是奇怪,就因為這麽一件小事,就要搞得全國皆知。」

季辛吉解釋說:「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國情不同,美國人比較註重私密。」雖然毛主席已經80多歲,身體狀況不佳,但他的思維仍然敏捷,語言富有智慧和深度,讓季辛吉感到非常佩服。

季辛吉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毛主席說話留有余地,用精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雖然每一句話都說得很吃力,但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智慧,讓人無法反駁。

在這次會談後,周恩來又和季辛吉進行了多次會談,提出向中國提供尖端軍事情報和技術幫助的建議。雖然具體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當時美國確實在向中國示好。

在這次會談中,毛澤東、周恩來展示了驚人的戰略勇氣,聯合第二世界,建立國際統一戰線,有效地遏制了蘇聯的擴張主義,對世界和平胡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