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相持階段,蔣介石幾次想要發起反攻,為什麽沒開始就結束了?

2024-04-10歷史

1938年武漢會戰之後,中日雙方正式邁入抗戰相持階段。因為日本不擅長消耗戰,拉的戰線過遠,導致自身厭戰情緒明顯,所以開始退回最初防線。蔣介石看到敵軍疲憊不堪,想要主動發起反擊,給日軍致命一擊,無奈錯估了戰情形勢,最終一無所獲。為什麽蔣介石多次發動反攻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呢?到底是因為什麽造成了這一現象?

在武漢、廣州兩場戰役打完之後,國民政府以及日本大本營十分清醒地意識到了一個事實,中日戰爭一定會演變成耗時很長的局面。因為這個新的戰爭意識形態,中日雙方對自身戰略發展都做了新的調整,日本停止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準備將主力部隊用於鞏固已占領區域,盡最大力程度消滅中國敵後遊擊部隊,掠奪資源,正式展開以戰養戰,應對永續性的戰爭。

為了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日本甚至還打起了截斷中國在國際上的補給線的念頭。1939年,僅一年時間,中國的海南島、潮汕以及桂南地區都相繼被日本占領,對方致力於進一步加強對華南沿海地區的封鎖。除此之外,日本甚至還肆意玩弄外交、政治,企圖招降國民政府。

對於日本這樣的大動作,國民黨當然不會無動於衷。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召開之後,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就做了新的戰區指揮系統調整,設立了蘇魯、冀察兩個戰區,專門成立了戰地黨政委員會,對敵後遊擊戰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視。

對於 國民政府 而言,1939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這個年頭代表戰局開始趨於樂觀。

第一,日本不再像之前一樣進行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在正面戰場上緩解了不少軍事壓力,除去在占領南昌以及南寧時,日本的軍事作戰意圖比較明顯,之後不管是第一長沙會戰還是隨棗會戰,實行的都是攻勢防禦政策,也就是小限度的進攻之後,就迅速回防原地,戰鬥姿態比較消極。

第二,國際形勢風雲突變,歐洲頻發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有共同的趨向。

第三,這一年農業收成很好,整個國民經濟非常穩定。所以,自從1939年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發起春季攻勢開始,之後就在不停地做戰略反攻,以嘗試扭轉抗日戰局,改變以往的被動局面。

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蔣介石準備發動冬季攻勢,在第二次軍事會議上盲目樂觀道:「我們的戰略,應該是見到敵人的破綻、見到敵人厭戰怕戰不敢前進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采取攻勢,決然攻擊前進。所以我們今後的戰略運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徹底轉變過來,要開始反守為攻,轉靜為動,積極采取攻勢。」

同年11月,為了將重要據點奪回,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下達了反攻命令,這場作戰聲勢浩大,然而結果卻令所有人倍感失望,僅有傅作義的戰隊攻入了綏西小城,收復了五原。

因為結果實在太過尷尬,蔣介石就把這次作戰失敗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將領,說道:「此次冬季攻勢的失敗,最大的一個原因,即由於前方部隊逐漸使用兵力,而且集中權力攻擊,以致沒有一個縣城被我們打下來。」

冬季攻勢失敗,無奈老蔣只能安排軍令部第一師重歸「守勢作戰」戰略。盡管老蔣不死心,仍在找可乘之機,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日軍的報復率先而來了。

1940年6月17日,日本攻占四川門戶宜昌,之後隨即撤離至距宜昌10公裏的土門埡,國軍乘勢收復宜昌,僅10個小時不到,日軍掉頭而來,重新又攻陷了宜昌,這一系列的操作,只是因為日本內部主張確保宜昌的呼聲逐漸升高。

攻占宜昌之後,日軍肆意轟炸西南大後方的頻率開始逐步增加,這一時間,軍令部又下達了新的命令:「國軍目前應以一部維持現在態勢,鞏固並確保長沙、西安要點之目的,抽調適宜控置,並充分運用遊擊部隊在敵後擴大擾襲,不斷牽制消耗敵人。」

1941年3月,國軍第19集團軍主力位於江西上高地區,日本派遣日軍第33、34師團、獨立混成第20旅團企圖分三路合圍國軍,趁機改善兩軍對峙局面,這場會戰被國軍稱之為「上高會戰」,日本則將其命名為「錦江作戰」或「鄱陽掃蕩戰」。由於占據地形優勢,再加上第19集團軍已經有了多年作戰經驗,所以他們采用「誘之於分宜、上高、宜豐以東地區,反擊而殲滅之」的作戰計劃,成功將日軍悉數殲滅。

此次戰役獲勝之後,國軍將士們士氣大為提升,軍令部隨之擬定新的「攻勢作戰計劃」:國軍以收復宜沙之目的,應依第三戰區遮斷長江、第九戰區攻占嶽陽、第五戰區切斷襄河東岸宜沙敵人後方,以第五、六戰區主力及本會整訓部隊,保持於襄河西岸,包圍襄河以西地區敵人而殲滅之。第一、第二、第八戰區,應以主力各向其當面向新道清路、晉南三角地帶及包綏敵人攻擊,策應長江方面之作戰。攻勢準備,應於6月中旬完成,攻勢開始時期,待命實施。

1941年6月,日本再次入侵長沙,同年9月長沙會戰正式爆發,陳誠的第六戰區為了策應長沙作戰,準備發動對宜昌的反攻。10月3日夜,陳誠所率的第六戰區江防軍主力完成了對宜昌的包圍,命令部下不惜一切代價猛攻敵軍。接連戰鬥持續6天以後,宜昌外圍東郊慈雲寺、東山寺等重要據點都被國軍占領,一度有三個突擊營攻入了宜昌城內。此時日軍第13師團師團長內山英太郎已經擬好了最後一電,準備直接自裁以告慰日本天皇。然而,勝利前夕之際,日本又搞起了自己的「毒炸彈」,30余架毒氣炸彈從天而降,直接使得突擊部隊死傷慘重,之後陳誠部隊不得已全部撤至城外。

本來陳誠還想調整之後再次攻擊,但是進犯長沙的日軍已經撤退,準備與宜昌內的守軍形成內外夾擊之勢圍殲陳誠的江防軍,所以軍委會下令命第六戰區停止進攻,恢復守勢。

10月14日,宜昌反攻戰正式結束。後來陳誠還感慨道:「 這次作戰,在策應長沙會戰的任務上,可謂已圓滿達成 。但在反攻宜昌的目的上,卻造成一個功敗垂成的結果,未免使人扼腕。我們以半個月的時間,不能拿下一個宜昌城,缺點大者如:官兵習慣於防守,一旦轉為攻擊,多數動作,均欠切實,以致遺失戰機;各部隊長顧慮士兵犧牲太大,補充不易,不敢放膽攻擊;部隊編制不健全,每團實戰人員僅400余人,頭重腳輕,不適於作戰。」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蔣介石再次想要發動攻勢,於是擬定了「各戰區目前之急務」,第一次提出了國民黨全盤反攻計劃,遺憾的是,後來仍舊沒有得到落實。

次年3月,軍令部出台了「國軍夏季攻勢作戰方針」,在會議上,軍令部與軍委會意見相左,計劃不得已再次告終。

5月,受日軍發動的「浙贛作戰」以及遠征軍入緬失敗所影響,宜昌和嶽陽均沒有展開任何行動,於是軍令部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將「夏季攻勢作戰」改為了「秋季攻勢作戰」,堅定認為8月初一定開始執行反攻任務。可惜不到7月底,蔣介石又有了新的動作,說是保衛長沙、曲江和衡陽的防守計劃,應該積極準備,要調第三戰區主力部隊回防粵漢路。

之後,也不知道蔣介石從哪裏得到的訊息,日本要進攻蘇聯,於是作戰廳順勢將秋季作戰計劃提前了,正式提出:「國軍以確保長沙、曲江、衡陽,鞏固華南交通樞紐之目的,依湘北、粵北既設陣地及贛江下遊兩岸地區,遲滯消耗敵人,最後在長沙、曲江及贛西山地與敵決戰,求主決戰於長沙方面,先擊破湘北方面之敵,決戰時期預期在8月下旬以後。」規定「秋季攻勢」發動的前提是日本進攻蘇聯。不過較為可惜的是,蘇聯並未受到圍攻,於是該計劃再次被延後了。

哪怕曾經蔣介石致電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說過:「預計於本年秋季發動全面攻勢,指向重點於華中方面,依各戰區之協力,殲滅襄西及湘北之敵,奪回宜昌、嶽陽。」仍舊未能改變現狀。

從抗戰對持的整個階段來看,國民黨相較於日本一直處於一種被動局面,現狀還是十分困難,在沒有任何援軍幫助的情況下,國軍近五年的攻勢作戰計劃都沒有順利得到實施,不管是軍委會、軍令部亦或是蔣介石本人,都只能原地「嘆息」。

1945年,在滇西、緬北反攻正式勝利之後,國民正面戰場的形勢才得到改善,基於此攻勢作戰才有了比較光明的前景。

雖說蔣介石發動反攻作戰計劃沒有得到實施,是因為受到了諸多因素影響,但其實,還是因為蔣介石本人抗戰意識不夠堅定,像是我們的毛主席就從未允許過這樣的事情發生,一經對此,差距還是比較明顯,歷史需要被銘記,也需要有人道清,希望中國越走越強,在世界占有越來越高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