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很提神的一首邊塞詩,作者是唐代超級「社牛」,天下無人不識君

2024-04-12歷史

每天讀一首好詩

01.

有一種人很厲害。

他能在三分鐘內和任何人聊得很嗨,並且還不叫人討厭。

用現代語言說,就是「社牛」。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謂的「社會關系」就是人際關系的總和。

你自己有沒有真本事,並不是成功的關鍵。

關鍵看你是否能和有本事的人走到一起。

鳳凰掉在雞窩裏,最終的命運可能和雞一樣。

可如果小雞落在鳳凰窩,那它就會很了不得。

正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詩人,他幾乎可以說是唐代最牛的社交達人。

高適逢董庭蘭寫過兩句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把這兩句詩送給今天要講的這位詩人,再貼切不過。

02.

他叫盧綸,出「範陽盧氏」,是「五姓十族」中真正的豪門,僅在唐代就出了8位元宰相,被評為甲姓中第一甲門之首。

然而,但是,盧綸這一房到了他這一代就逐漸沒落了,由於他父親早逝,只能寄養在舅舅家,所以盧綸的童年並不幸福,經常忍饑挨餓。

盧綸16歲時,安史之亂爆發,他在詩中這樣寫: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盧綸的起跑線並不低,只不過剛起步就狠狠摔了一跤。

他還在給舅舅詩中寫:衰榮同族少,生長外家多。別國桑榆在,沾衣血淚和。

這說明步入社會以後,他同樣是磕磕絆絆,落配的鳳凰不如雞。

最倒黴的是,盧綸數次參加科舉皆名落孫山,連個官也當不成,生計都成了問題。

不過不要灰心,不要氣餒,你可是「範陽盧氏」的後人,你總有辦法出人頭地的。

抱著這樣的心態,盧綸把目標定在了長安城,他發誓要在這裏一展身手,於是他就開始廣交朋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結識了很多高官。

在他的朋友中,擔任過宰相一職的就有:元載、王縉、常袞、李勉、齊映、陸贄、賈耽、裴均、令狐楚,還有大將軍渾瑊、馬燧、韋臯等人。

「大歷十才子」中的吉中孚、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李端等,都是盧綸的朋友,就連那些封疆大吏,也很推崇盧綸。

人若混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人格魅力的頂端,因此盧綸在元載的舉薦下當了官,授閿鄉尉。後來又在王維的弟弟王縉的舉薦下,出任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轉監察禦史。

公元783年,朱泚反唐,涇原兵變,長安失守後唐德宗倉皇出逃於奉天。

左金吾衛大將軍渾瑊臨危受命,領兵討逆,而盧綸則被召為元帥府判官,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就是作於此間。

03.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塞下曲 · 其二】

盧綸這首詩寫的是邊塞軍營中的生活,詩句雖短,但卻把軍教生涯中,隨時待命的緊張氛圍描寫得淋漓盡致。

司馬遷述李廣之功時曾寫: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盧綸這首詩就是化用了飛將軍李廣的事跡。

詩文大意可解為:

暮晚昏暗的樹林中,突然一飆風吹草動,大將軍在夜色中張弓搭箭,樹林恢復了平靜;

天亮時,大家去尋找將軍所射之箭,發現箭頭已經深深射入巨大的石塊中,臂力驚人。

樹林中的風吹草動,可以理解為野獸或者敵軍的探子,大將軍渾瑊夜晚巡察,見林子中有動靜就拉弓射了一箭,於是就射出了盧綸這首詩。

作為「大歷十才子」之一,盧綸筆力了得,既寫出了將軍的威猛,也提升了士兵們的士氣,因此渾瑊大勝於奉天,破敵數萬,為平定叛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盧綸這首詩也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