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11年,印度洋撈出明代石碑,轉譯後,才知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

2024-07-26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鄭和的七次下西洋被譽為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這個明代航海家帶領龐大的船隊,遠航至東南亞、南亞和非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壯觀的航海活動之一。

鄭和不僅展現了明朝的國力,更在沿線國家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然而,這一壯舉的真正目的始終是歷史學者們爭論的焦點。

1911年在斯裏蘭卡加勒發現的一塊明代石碑為這一謎團提供了重要線索。

這塊石碑上用三種語言記錄了鄭和船隊在斯裏蘭卡的活動,揭示了鄭和下西洋背後隱藏的復雜動機。

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鄭和的航海準備與初期探索

1405年,鄭和受命首次下西洋。

這次壯舉並非偶然,而是經過了周密的籌備和規劃。

明成祖朱棣為了彰顯國威,命令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開拓海上絲綢之路。

鄭和船隊規模龐大,由數十艘巨型寶船組成,每艘寶船都裝載著精美的絲綢、瓷器以及其他珍貴物品。

除此之外,船隊還配備了大量武器,以應對可能的海上威脅。

在首次航行中,鄭和船隊經過東南亞各國,最終抵達印度洋上的一個國家——錫蘭國,也就是現在的斯裏蘭卡。

然而,這次存取並不順利。

當地居民對這些不速之客持警惕態度,甚至發生了小規模沖突。

鄭和透過智慧和耐心,與當地統治者建立了初步的友好關系,但並未完全消除對方的疑慮。

1409年,鄭和再次下西洋,這次他帶去了大量的財寶,並精心準備了一塊三語石碑。

在這次航行中,鄭和與其隨行的使團成員抵達了錫蘭山寺。

錫蘭山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佛教聖地,莊嚴肅穆的寺院周圍被翠綠的山林環抱,寺內金色的佛像光輝璀璨。

到達當天,鄭和和他的使團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布施儀式。

這天,整個寺院裝飾得異常華麗,金碧輝煌。佛像被重新塗上了金粉,顯得更為神聖光耀。寺廟前的院落裏,香煙繚繞,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芬芳。

許多虔誠的信徒,不論男女老少,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虔誠與敬畏。

鄭和穿著代表皇家使團的服飾,帶領著隨行的僧侶和信徒們一同朝拜佛像,手中捧著豐厚的供品:金銀、織金布料、珍貴的纖絲,以及精美的香爐和花瓶。

這些禮物一一被擺放在佛前,象征著敬仰和感激。

為了紀念這次布施,並表達對佛祖仁慈教誨的敬仰,鄭和命人在寺院中立下一塊石碑——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碑文上贊頌佛祖的慈悲為懷,鄭重其事地記述了布施的全過程,同時表達了對錫蘭山的崇高敬意,宣揚此地為佛教聖地,使得海上絲綢之路更為暢通無阻。

這塊石碑不僅是一件外交禮物,更是鄭和對文化交流的重視體現。

斯裏蘭卡的石碑:文化和政治的符號

1911年,在斯裏蘭卡加勒發現的這塊明代石碑,無疑是鄭和航海史上的重要見證。

石碑上刻寫的文字,揭示了鄭和與斯裏蘭卡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石碑上的三種語言——漢文、坦米爾文和波斯文,分別代表了中國、南亞和中東地區的文化,這也反映了鄭和下西洋過程中所遇到的多元文化交流。

其中,碑文有一段話:「 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推測,這塊碑有對印度洋上的神明作為航海保護神的印度洋文化的認同,「 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 」其實也是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文明相互相容並蓄,摒除沖突,各種文化和諧發展的的文化交流態勢。

其實,這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也是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明朝對外交流的政策的體現。

想想看,當時鄭和奉命帶著大量的珠寶,前往各國,本意是本著和平相處去的,當時不乏有國家見到鄭和的珠寶想要全部占為己有,最終對鄭和發動攻擊的,其中這個錫蘭國就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發動了攻擊,最終被鄭和收服了,他們的國王也被俘獲,被帶回了大明。

後來,大明的皇帝開恩,又把這個國王放回去了。

從這可以看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其他國家和平相處,如果那個國家不願意,那麽就直接「宣揚國威」,用武力手段讓那個國家誠服。

這一點,根據【天妃靈應之記】碑也可以進行佐證。

【天妃靈應之記】碑是鄭和 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船隊在重修 長樂南山的 天妃行宮、三峰塔寺並新建三清寶殿後,鐫刻的。

該碑中記載:「 皇上嘉其忠誠,命和等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余艘,賫 [jī] 幣往賚 [lài] 之,所以 宣德化而柔遠人也。 」

「 宣德化而柔遠人也 」就是「 宣揚朝廷的恩德教化並安撫遠方的人民 」,簡言之就是宣揚國威。

多年來,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有很多種說法,除了宣揚國威之外,另一個接受度比較高的就是尋找建文帝,並且展示軍事實力。

尋找建文帝的依據主要是【明史】,但是耗費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只為尋找建文帝,顯然很難讓人信服,況且如果要宣揚軍事實力,有學者葛劍雄認為,當時船隊中的軍人占比並不多,況且,大明在海外當時也沒有建立軍事基地、殖民統治等行為,所以還是選房國威、發展對外貿易更加靠譜一些。

並且,在鄭和下西洋期間,有許多國家都表示願意向大明臣服,和明朝結盟,也構成了朝貢國的主體部份。

鄭和下西洋的遺產

可以說,鄭和的七次下西洋,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航海壯舉,其背後隱藏著復雜的目的。

透過這次航海,鄭和不僅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國力,更希望透過文化和宗教交流,建立和維護與

沿線國家的友好關系。這一目的在錫蘭國 石碑的發現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鄭和的航海活動,不僅在當時產生了深遠影響,更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他透過航海和交流,將中國的文化和智慧傳播到世界各地,為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和合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透過他的努力,明朝與沿線國家建立起了緊密的友好關系,為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

鄭和的航海活動,不僅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國力,更向世界傳遞了一種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理念。

這種理念不僅體現在鄭和的實際行動中,更透過錫蘭國石碑等實物資料,傳承到後世。

透過這些資料,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和深遠影響。

鄭和的航海不僅是一次偉大的冒險,更是一段豐富的文化交流史。他透過智慧和勇氣,不僅化解了沖突,更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在今天的國際關系中,我們依然可以從鄭和的經歷中汲取智慧,透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透過文化交流增進理解,透過互利共贏實作共同發展。

參考資料

1.【鄭和二下西洋時做的這件事,絕不是所謂的「外交智慧」!】北京日報客戶端

2.【葛劍雄:寶船遠航——鄭和究竟為何下西洋】澎湃新聞

3.抖音百科【 【天妃靈應之記】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