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她是丫鬟也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僅憑三寸之舌就可抵百萬雄兵,

2023-12-17歷史

她原本只是一位微不足道的丫環,她卻贏得了當時外國人的極高敬仰。她的口才非凡,能夠以言辭影響千軍萬馬,從一名陪嫁的女仆蛻變成歷史上首位女性外交家。她的故事仿佛一個宏大的女性主角劇本變成了現實。

馮渺,出身低微,歷史記載中關於她的出生、籍貫、生平等細節寥寥無幾。盡管如此,她以堅定的忠誠和出眾的智慧,贏得了中國古代女性中獨一無二的尊崇地位。

在漢武帝統治期間,漢朝積極對匈奴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軍事反擊。為了建立起反匈奴的聯盟,漢武帝采取了與西域國家結親的策略,其中以西域最強國家烏孫國(位於今新疆伊犁河流域)為首。起初,漢武帝派遣劉惜君成為和親公主,嫁予烏孫國王列交彌。列交彌逝後,劉惜君遵循烏孫國的風俗,再嫁給了列交彌的孫子君須彌。然而,這段婚姻並未持久,劉惜君因不適應當地的風俗及思鄉之情,最終陷入憂郁而逝。君須彌隨後請求漢武帝再次派遣公主以繼續聯姻。

為了保持和烏孫國的緊密關系,漢武帝選擇了楚王劉武的孫女,劉解優,作為新的和親公主,她被送往烏孫國嫁給君須彌。馮渺,作為劉解優的侍女,也隨同前往。雖然馮渺的出身細節不明,但她顯然擁有不俗的家庭背景。據【漢書】記載,她不僅熟讀經典,還精通隸書寫作,聰明且見識廣博。在當時女性普遍未受教育的時代,馮渺的文化水平顯得尤為出眾。她的沈著穩重和善於辯論的能力,使她深得劉解優公主的喜愛。兩人之間的關系超越了主仆,更像是親姐妹,互相勉勵,立誌在烏孫國成就一番事業,不負眾望。

劉解優去世後,烏孫國是西域唯一與西漢結盟的國家。當時,西域許多小國仍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由於西漢距離西域遙遠,這些國家無法獲得及時有效的支援,不得不屈服於匈奴的統治。這種局勢讓劉解優公主深感憂慮。馮渺目睹了這一切,心急如焚,於是主動請求代表劉解優公主前往西域各國進行外交巡視。

在接下來的數年裏,馮渺不僅精通西域的語言和文化,還深入了解了當地的風俗習慣。當朝廷得知她的成就後,便任命她為使節,代表劉解優公主存取鄰近的各國,並向各國國王贈送禮品,傳播漢朝的文化和價值觀。她的女性身份讓西域國家對她抱有較少的戒心,她的慷慨和謙遜,以及出色的言辭能力,使得她在與西域國家交談時無需轉譯,引起了極大的贊譽,人們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渺的智慧和氣質吸引了烏孫國的一位高級將領,他對她的多才多藝和智慧外貌深感敬佩。這位將領提出求婚,考慮到兩國的大局,馮渺欣然接受了。

這場聯姻不僅提升了馮夫人在西域的名聲,也逐漸削弱了匈奴對該地區的影響力,同時增強了西漢的威望。馮渺作為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最為人稱道的是她的口才。她曾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平息了烏孫國的動蕩。到漢宣帝時期,烏孫國內部發生了動亂,原本打算讓劉解憂的兒子繼承王位,卻遭到北山大將巫就的反叛和篡位。漢宣帝憤怒之下準備發兵,但考慮到遠征的風險,便想到了遠在烏孫的馮渺,決定先派她與巫就進行談判,勸其退位。

正是因為馮渺的努力,西域最終被正式納入西漢的版圖。【漢書】中記載,西域的納入歸功於張騫的開拓和馮渺的外交努力。當馮渺接受了這個任務,她毅然獨自前往烏孫國,面對前任烏孫國王的兒子和匈奴的同盟者巫鷲屠。巫鷲屠起初對馮渺不屑一顧,甚至威脅要召集匈奴軍隊支援他。然而,馮渺以她的智慧和勇氣,堅定地對巫鷲屠說,雖然他奪得了王位,但面對漢軍的威脅,他的力量是渺小的。她的話讓巫鷲屠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最終同意退位,並請求漢朝賜予他一個尊貴的頭銜。馮渺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漢宣帝得知馮渺成功完成任務,感到非常欣慰。他雖然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便下詔令馮渺回國。馮渺回到長安時,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和當年離開時的青春模樣大為不同。漢宣帝特別命令文武百官在城郊迎接她,這在漢朝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榮譽,尤其對一位非皇族女性來說。京城的百姓們聞訊紛紛湧來,爭相一睹這位女使者的風采,造成了空前的盛況。馮渺被召至宮中,漢宣帝親自詢問了她的使命細節,並同意了她提出的關於給予巫鷲屠封號的建議,任命解憂公主之子元桂彌為烏孫國大王,巫鷲屠為小王。

漢宣帝隨後任命馮渺為正式使者,配以兩名官員作為副使,委以前往烏孫國宣布這一詔令的重任。在古代中國,一位女性作為主要使節,肩負著代表朝廷的重大責任,這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馮渺的這次使命不僅標誌著她個人的成就,也象征著女性在政治和外交領域的重要作用。在馮渺和其他使節的共同努力下,烏孫國成為了擊敗匈奴的關鍵盟友。公元前71年,漢軍大規模進攻匈奴,迫使他們向西逃離。匈奴人在與烏孫國軍隊的交戰中大敗,損失慘重。匈奴的失敗不僅是對他們的直接打擊,也標誌著他們對漢朝的威脅逐漸消退。

漢朝能夠最終戰勝匈奴,馮渺的貢獻不可忽視。公元前51年,解憂公主的兒子元貴彌逝世後,其子興彌繼位。那時,年邁的解憂公主深感鄉愁,渴望回到故土。她向漢宣帝提出了回國的請求,考慮到她為國家的付出和犧牲,漢宣帝決定派人將解憂公主和馮渺一起接回長安。朝廷對馮渺的待遇非常優厚,以示對她多年來服務和貢獻的認可。

孫國陷入了政治動蕩。盡管身在長安,馮渺的心仍然牽掛著烏孫。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她向漢元帝上書,請求再次出使烏孫,以穩定那裏的局勢。漢元帝被她的忠誠和勇氣所感動,立刻批準了她的請求,並派遣一百名士兵護送她。馮渺憑借她的威望和外交技巧,在烏孫成功協調各方,幫助興彌穩固政權,為烏孫國民帶來了和平與安寧。因此,漢朝與烏孫的友好關系得以繼續。馮渺重返烏孫,不僅是出於對國家的忠誠,更是對她與解憂公主深厚友誼的延續。

馮渺的故事,不僅是她個人歷史的見證,也是女性在古代政治和外交領域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生動例證。她的智慧、勇氣和堅持,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影響了歷史的行程。在一個男性主導的時代,馮渺以她的才華和力量,為女性贏得了尊重和榮耀。她的故事激勵著後人,證明了不論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華和決心,就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不可磨滅的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