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孫堅為何被劉表部將黃祖射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2024-02-29歷史

在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有這麽一句話——「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這句話啥意思呢?老子認為太過強暴的人是沒有什麽好下場的,所以把這個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準則。

一生迷信武力的孫堅自然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他根本不相信這個道理,這位霸王龍式的同誌專以暴力治各種不服,也算是在那個亂世漸漸打出了自己的名頭和地盤,但等待他的終究是橫死他鄉。

上次說到他憑借一己之力把另外一個暴行者董卓給打回關西了。本來憑借孫堅那種「誰敢招惹我,我就要把誰徹底弄死」的性格,他是準備一鼓作氣繼續往西打的。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董卓已經布好了防線,而孫堅在豫州的根據地陽城被人端了,所以孫堅必須馬上回去滅火。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此次東歸便是孫堅的人生歸途了。江東猛虎,即將變成死虎;強悍猛男,即將變成宅男(住進陰宅)。

具體情況以及對孫堅的綜合評價,請看下文。

孫堅是怎麽死的?

孫堅把董卓趕出關東後,當時的天下大勢變成了這樣:關西由董卓挾天子占據著、益州由皇室宗親劉焉把持著。這兩塊地方可能是當時相對穩定的,其余地方全都是亂象漸現。比如幽州的劉虞馬上就要袁紹開幹了,冀州的韓馥馬上就要給袁紹讓位了,兗州那些地方大佬早就開始內鬥了,徐州的陶謙也開始向周邊輸出影響力了,青州的黃巾軍又開始風起雲湧了,荊州的劉表馬上就要擒殺江東猛虎了,揚州開始隔岸觀火、選擇站隊了……

為啥會這樣?因為皇帝名存實亡,大家都不願意買董卓的賬,都想在亂世之中重新建立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新秩序。這背後的操盤手和投資者都是各地豪族或者叫士族,袁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孫堅死操董卓是大康寶見其成的,但是孫堅如果趁機坐大,卻是大家都不願意接受的。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你孫堅不是士族集團的人,你沒資格和我們共享成果,更不能擭取主要成果;另一方面是你孫堅太特麽暴力了,連殺王叡、張咨兩位士族大佬,太不守規矩了,讓你坐大了,恐怕又是另一個董卓。

所以,漢末大導演袁紹又出招了,他任命曹操的部將周喁(會稽豪族)為豫州刺史,要其去攻取暫時掛在孫堅名下的豫州。你孫堅的豫州刺史是袁術上表董卓偽政府封的,咱們不認。袁術可以安排,我們就可以搶,反正就是不能讓你孫堅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孫堅面對這種情況,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趕緊回師到豫州滅火,因為他平時做事做得太絕了,沒人幫他。

有些朋友會說,孫堅當時不是跟袁術混嗎?難道袁術也眼睜睜地看著孫堅首尾難顧嗎?這裏需要解釋的是,袁術也僅僅是把孫堅當槍使,他不會眼睜睜看著孫堅被滅掉,但也不希望孫堅太強而超出自己的掌控範圍,當初孫堅打董卓時,袁術聽從下屬意見,斷了孫堅的軍糧,就是明證。

事實上,袁術當時也適當地救援了孫堅一下,但不是派自己的人馬,咱自家的那點家當金貴得很,怎麽能用來救你孫堅這個槍手呢?他派的是他剛剛結盟的公孫瓚的兵馬,當時盟友公孫瓚派弟弟率領一千多人在袁術那裏聯絡感情,袁術把這一千多人合理利用了一下,但這一千多人沒玩出多大水花,被擊潰了,公孫瓚的弟弟還丟了性命。

孫堅率軍回到豫州之後,幹脆利落地就把周喁那支偷襲部隊給趕跑了。江東猛虎的戰鬥力一直都是線上的。

趕跑袁紹和曹老板的偷襲部隊後,孫堅便和袁術兩人一拍即合,對劉表割據的荊州開始狂轟濫炸。

為啥劉表和袁術突然之間會對劉表直接采取攻擊行動呢?背後有兩個原因:

一是劉表公開宣布和袁紹結盟了。這讓慢慢和他哥不對付的袁術心裏很不得勁,我就在你旁邊,你不和我結盟,和遠在渤海的袁紹結盟,這不是擺明看不起我嗎?萬一哪一天我和袁紹鬧掰了,你不得和袁紹聯手來打我?先下手為強,咱先弄你吧。別怪兄弟不記你之前的舉薦之情,利字當頭,咱們必須得互相捅刀子。

二是袁術和孫堅都認為劉表這人沒啥能力,可以隨便拿捏。袁術認為有孫堅這個火槍手,分分鐘可以搞定劉表。而孫堅則認為只要袁術支持自己,自己的大後方就高枕無憂了,這是自己重新拿回荊州的大好時機。荊州好,有漢水作為天然屏障,不像現在自己所待的豫州潁川一帶,簡直就是四戰之地,老是被別人惦記,難得擦屁股。

講白了,袁術想借刀殺人,孫堅想重回南方,兩人雖各懷鬼胎,但利益方向一致,所以就心照不宣地攻打了荊州。

盡管孫堅這一年多老是幹得罪人卻沒撈到好處的事情,但他的戰鬥力還是有保證的。一開始,劉表確實被孫堅打得很狼狽。

在鄧城、樊城,孫堅輕松擊敗了劉表部下大將黃祖,成功渡過漢水,並把襄陽給圍起來了。

黃祖吃了敗仗後,去而復返,想搞一個出其不意的偷襲,但又被孫堅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番。

黃祖眼看孫堅這只猛虎確實不是自己能搞得定的,打虎得武松上,我黃祖則只能逃,於是情況不對,趕緊撤退。

但是孫堅這只猛虎火性一直比較大,你特麽三番五次地來撩我,撩完了就想跑?我得讓你付出點代價才行,於是,孫堅對黃祖窮追不舍。

按照孫堅的戰鬥力,如果他不是想纏結於局部的勝負,純粹想完成從荊北打到荊南的戰略目標,簡直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很多事情即便機率再小,它也隨時可能發生,天下無敵的西楚霸王都能在烏江邊上被逼自刎,你這個江東猛虎為什麽就不可能被暗算失命呢?

公元191年四月,孫堅追殺黃祖時,掛擋掛得太猛了,一個人跑到最前面去了,結果在峴山中了埋伏,被黃祖軍射殺了。

一只猛虎、一代猛男,就這樣報銷了。但這對他們老孫家來說,也許並不是一個壞事,因為孫堅那兩個優秀的兒子孫策和孫權因此慢慢登上歷史舞台了,並取得了比孫堅更為優秀的成績。

袁術、孫堅為什麽要打荊州?

前面介紹了袁術和孫堅要打荊州的原因,但是不夠細致和深刻,這裏再系統地解釋一下。

孫堅當初從長沙一路打到南陽,他向世人展現了他那讓人感覺恐怖的破壞力,並連殺兩名士族大佬而把自己推到了士族集團的對立面。

而袁術這個二百五卻主動自掘墳墓,因感覺孫堅是一把好使的刀,而看不到背後的惡劣影響,主動把孫堅招攬到了帳下。這樣一來就讓所有的士族覺得袁術這個人太不是東西了,這不是階級叛徒嗎?你選擇和我們的階級劊子手為伍,那也別怪我們排擠你了。所以,袁術就憑這一步臭棋,憑實力親手把他們老袁家「四世三公」這塊金字招牌背後巨大的紅利給推出去了。

袁術的昏招成就了誰?毫無疑問,就是袁家另一個有為青年袁紹。袁家那些門生故吏以及天下士族這麽一對比就知道,袁術是階級叛徒,袁紹才是我們士族集團的青年才俊,咱們要支持袁家,就得支持袁紹。劉表就是這樣選擇和袁紹結盟,而不是就近和袁術結盟的。還有很多潁川、南陽、汝南、河北士族也是因此選擇袁紹而放棄袁術的。

其實,一開始袁術對比袁紹,還是有極大的優勢的。盡管袁紹之前已經策劃、編劇、導演、主演一肩挑地上演了一幕【漢末崩塌】的精妙好戲。但不管怎麽說,人家袁術才是袁家正兒八經的嫡子,袁紹雖然靠過繼給他大爺洗白了身份,但終歸是一個丫鬟生的。這點差別在古代很致命,正牌就是正牌,高仿永遠是高仿,如果不是袁術一頓瞎搞,袁家背後的資源永遠是優先傾向於袁術的。

但架不住袁紹命好,早前不是因為他有一個膝下無子又短命的大爺,袁紹這一輩子是沒有機會站出來當主角的。現在不是袁術這種自殺式的神助攻,他們老袁家背後的紅利能被他吸收多少也是一個疑問。前者讓他有資格站到袁家前台,後者讓他成為袁家唯一值得被選擇的物件。

在袁紹幾乎獨吞袁家背後的士族市場後,袁術也開始慢慢意識過來了,為啥這些人都支持我大哥,而不怎麽待見我呢?心理慢慢失衡了。

不怪別人,怪只怪你袁術自己,你特麽選馬仔選誰不好,非要選明確表態和士族不對付的孫堅?你太沒有原則、立場和底線了,沒人敢和你玩。

那麽,這個時候的袁紹在幹什麽呢?袁大導演正在積極策劃一個新劇本。啥劇本?我們袁導一出手,絕對就是品質有保證的大劇本,袁紹拉攏了冀州牧韓馥,打算謀立幽州牧劉虞為新的大漢皇帝。咋樣?袁大導演的格局夠大吧。

袁紹為什麽要策劃這樣一幕大戲呢?因為他第一次導演的大戲被董卓橫空出世,截走了全部票房收入。現在董卓那個臭流氓正躲在關西坐享其成,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更為關鍵的是,連版權也被董卓拽到手裏了。他挾持了皇帝,施政下令、封官許願,都特麽名正言順。關東這幫地方諸侯,再怎麽不服董卓,但在名義上都還是漢臣,幹啥事都不太方便。選個新皇帝出來,相當於另建一個班子,跟董卓那套舊班子打擂台,就方便多了。

這玩意不難理解,你們幾個部門同事聯合起來和公司的混賬領導幹,怎麽說都是以下犯上。但是,你們一起創立一個新公司來和原公司對著幹,那又另當別論了。

在這個劇本定稿之前,袁紹其實和當時投奔他的曹操商量過。但是,曹操當場就表示了反對,理由是:董卓確實不是東西,但也正因如此,我們號召大家一起來推翻他才會得到響應。但我們的皇上年齡還小,並沒有幹什麽缺德事,咱們另立新君多少有點不厚道。

袁紹看了一下這個鐵桿曹弟弟,心想,不是我們非要另立新帝,而是現在大漢公司的公章全掌握在董卓那王八蛋手裏,咱們簽字蓋章全靠彼此都心照不宣的造假。不然,我憑什麽安排你的部將當豫州刺史,去跟孫堅搶地盤。

袁紹為了徹底說服曹操,於是便拿出自己私自刻的一個玉印跟曹操顯擺,說這是濟陰人王定發現的玉印,這上面寫著「虞為天子」,又發現有兩個太陽出於代郡,種種跡象表明,劉虞當皇帝就是天意呀。

曹操因為袁紹畢竟還是他的大哥兼老板,也就沒有繼續擡杠了,而是簡單地表示了一下呵呵。

後來,袁紹繼續派人對曹操旁敲側擊。那些人給曹操吹風:咱們袁老板的能力和水平擺在那裏,天下群雄還有誰能和他比,你咋就不知道配合一下咱們袁老板呢?

曹操心想,你們怎麽就知道我以後不能和他較量較量呢?但畢竟他現在寄人籬下,得有點覺悟,所以便默不作聲地敷衍過去了。

袁紹為了讓自己的新戲演員陣容更豪華一下,還主動寫信給他兄弟袁術,邀請袁術也積極客串一下。信的大致內容是:漢獻帝不是漢靈帝的合法繼承人,咱們得廢了他,另立大司馬劉虞當皇帝,到時候咱們都從龍功臣了。

一向很二百五的袁術這次倒是把他哥的套路看明白了,你少跟我忽悠,你不就是想再導演一部新的【權力的遊戲】嗎?我特麽可不願意給你當配角了。你特麽要另立皇帝,有本事立到南陽來。立幽州的劉虞,這隔我南陽這麽遠,我什麽好處都撈不到,票房收入都是你袁紹的,到時候你借著新皇帝的名義遙控指揮我袁術怎麽辦?遠在幽州的劉虞和遠在長安的獻帝,對我來說有什麽區別呢?

袁術明確表態不願意參演,要玩,你就自導自演去吧。還說了一些君臣之道的漂亮話惡心了一下袁紹。

袁紹還不死心,又寫信勸袁術:咱們全家都被長安那幫人給殺了,兄弟,你咋心這麽大呢,還向著那幫人?

袁紹繼續官方回應:咱皇帝外號小周成王,聰明睿智,只是暫遭厄運被董卓那個混蛋控制了而已,你憑啥廢除他。再說,殺咱全家的人是董卓,而不是皇上,你不能亂扣帽子。

此時的袁術之所以敢隨意懟他哥,一方面是他也是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當時的牌面比他哥袁紹要好。

他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後將軍,而袁紹當時還只是一個渤海太守;他是袁家的正根,而袁紹怎麽洗白也是袁家丫鬟生的;他占據了經濟富庶、人才濟濟的南陽,而袁紹的渤海雖然也是人口百萬的大郡,但特麽沒錢,軍糧經常還要靠韓馥接濟,韓馥經常斷他的軍糧。

你袁紹拿什麽跟我比,又憑什麽到我袁術面前來指手畫腳?

人,有時候是很容易被一些明顯而虛幻的優越感帶偏的。你袁術當時的牌面確實比袁紹好,但你得會玩呀。你先是招攬恐怖分子孫堅,把士族集團給惡心了一次;後又結交了幽州軍閥公孫瓚來對付自己兄弟袁紹,這也不符合士族規矩。你把自己最大的優勢資源給白白浪費了。

關鍵是袁術眼看越來越多的士族人員都去投奔那個他感覺哪哪都不如他的哥哥袁紹後,還發出「群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這樣不合時宜的言論,你罵你哥是你家家奴那無所謂,但你能因為別人不投靠你就罵人家是豎子嗎?你這不是再次把士族集團給得罪了嗎?人家不待見你,你得想想自己的原因才對呀,要是張咨還活著,你看他會投靠你還會投靠你那個家奴哥哥。

袁術對他哥哥袁紹的不滿情緒愈演愈烈,後來在和公孫瓚書信中,甚至發出了「紹非袁氏子」的恐怖聲音。啥意思呢?你袁紹不是吃袁家的紅利嗎?我袁術作為袁家的正根,公開宣布你不是袁家人,看你還怎麽打著袁家的招牌蹭流量。

袁術為什麽會對他哥這麽極端地反應激烈呢?主要還是因為心理不平衡。我比你袁紹身份更光鮮、實力更強大,結果你當主角,我卻成了個配角,還是一個不受待見的配角,我心裏能好受嗎?既然有些東西我得不到,那你也別想得到,我要麽毀了你。這就是真實的袁術,偏激而又狹隘。

袁術越鬧越厲害,標誌著老袁家這兩兄弟徹底反目成仇了。這也是劉表宣布和袁紹結盟,袁術就要對劉表大打出手的主要原因。

了解上述這些背後的隱情,再結合之前介紹的兩點原因,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袁術、孫堅為什麽突然要攻打荊州的原因。當然,從更深遠一點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孫堅當時在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他有了更多的想法,急於打下荊州,借此擺脫袁術,正式自主發展。

簡單評價一下孫堅

孫堅的謝幕方式讓很多歷史迷為之感到惋惜,因為大家很容易對猛將型歷史人物產生偏愛情緒。但是,如果大家能夠理性、深刻地去分析孫堅的行為和性格,他的這種結局其實透露著某種必然。咱別的不說,就說他作為一個全軍統帥,應該幹出「單馬行峴山」那樣的事情來嗎?這種事情只有電視劇裏敢這麽演,在行軍打仗中歷來都是兵家大忌,但凡上點檔次的將軍都不會幹這事的。

孫堅其實是死於「迷之自信」。他這一輩子最相信的就是武力,也就是自己的戰鬥力,他覺得自己是一只猛虎,是無人可擋的。他根本不知道萬事萬物皆有制約的道理,猛虎它遇到武松也只能自認倒黴呀!你孫堅一輩子什麽夜路都敢闖,遇到一只鬼不很正常,遺憾的是這只鬼一次就能要了你的命。

孫堅自然是不懂得「物,過剛易折;事,太絕難久」、「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等道理的。他只是簡單地相信那些自覺得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及自我感覺良好的個人能力,說白了,他只相信他自己。

尤為遺憾的是,孫堅被社會毒打得太晚了、太少了,從而深深地陷入了一種成功者的偏見。

十七歲時,他就靠敢打敢殺贏得了好名聲,還因此當上了公務員;娶妻時,他就是靠著不達目的就不擇手段的恐怖手段而順利抱得美人歸的;後來,更是靠著不要命的搏殺而換來軍功和升遷,也慢慢積累了資本,登上了更大的舞台……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武力獲取的,所以誰跟他說要三思而後行都是毫無意義的。看把你們能耐的,你們既然這麽善於思考,那你們現在過得如何呢?我孫堅是過得如何呢?

這種成功者的偏見是相當可怕的,它是很容易讓人瘋狂和迷失的。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這種毒害是處處可見的。比如一個賭徒,你告訴他賭博背後全是詐騙,根本贏不了錢,只要他曾經贏過錢,他就絕對很難接受這種勸告;比如某些行業的從業者,你告訴他,他的行業已經是夕陽產業了,機會會越來越少,如果他在這個行業曾經盈利很多過,他絕對會跟你杠:沒有夕陽的生意只有夕陽人;還比如很多小青年把古惑仔視為偶像,你勸他混社會很危險也沒啥前途,他絕對會搬出很多案例來反駁你……

孫堅從小就喜歡炮轟一切,想弄死就弄死誰,關鍵是還真就能弄死誰,你說他會不會養成一言不合就開幹的習慣和性格?人,用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往往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成功的經驗,一是失敗的教訓。孫堅覺得他可以把他人生失敗的教訓忽略不計,眼裏只有成功的經驗。

但是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來講,當你孫堅感覺你就是可以主宰他人生死和命運的霸王、是淩駕眾生之上的超人時,你孫堅的死期其實就不遠了。因為一個夢做到最精彩、最激烈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夢醒的時候。

大家仔細去看看自己的身邊,或者梳理一下歷史,看看那些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強搶、遇到不服的事情就要野蠻開幹、誰都敢懟、凡事做絕、沒有任何敬畏、任何原則、任何規矩的人,有幾個人有好下場?

史書上給孫堅的評價有「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忠壯之烈」、「輕佻果躁,隕身致敗」等等,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照顧他猛懟大魔王董卓的功績,從本質上來講,他和董卓其實是一類人,都是破壞大於建設的猛人、惡人。

最客觀、真實地評價孫堅的,還他老婆的家人當初的那句話:輕浮、狡詐。具體看看他殺王叡、張咨的細節就知道了。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

另外,東晉孫盛在評價孫堅父子時說了一段話,這段話也是值得大家好好品味一下的。

孫氏因擾攘之際,得奮其縱橫之誌,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勢一則祿祚可終,情乖則禍亂塵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慮難於將來?

這段話的核心意味是什麽呢?就是告訴大家,凡是得之不正的基業都是很難長久的。這個理雖然也不絕對,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

最後,希望借助孫堅霸氣十足卻慘遭暗殺的一生告訴大家,人一定要學會一定的溫柔,咱不一定要對每個人都溫柔以對,但也絕不能走上另一個極端,不要內建破壞力,對不服從自己的勢力就一定要連根拔起,從來不知道適當地妥協,也沒有啥可為啥不可為的原則,看上的東西就必須得到,不然就弄死別人。要知道,只有你溫柔待人,別人才會溫柔待你,很多事物,既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