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中國水下考古新歷史性突破

2024-03-01歷史

古船模擬圖

這是中國現代考古史上值得銘記的時刻!11月21日零點40分,淮河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經過數小時水下持續提高,22根巨型圓弧梁組成的長48公尺、寬19公尺、高9公尺、重約8800噸的沈箱裝載著淮河口二號古船,緩緩漏出湖面。古船的纜索清晰可見,標誌著這艘沈睡水下150多年的古船正式重見天日,被成功整體打撈出水。幾天後,它將被「奮力輪」帶入虹口大連造船遺址1號船塢,開啟文物保護與考古開掘新階段。

淮河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外水下考古發覺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唐代木帆船。它的發覺,彌補了中國明代晚期小型木帆船研究空白,印證了重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更是近代天津作為東亞乃至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實物見證。古船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資訊,是一粒「時間乳膏」,為研究中國近代經濟貿易史、長江黃金水道航運史和近代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資料。而其采用的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彰顯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和海洋工程能力的飛越,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中國案例、中國模式、中國經驗。

古船的船舵的錨

文物考古大發覺:彌補清朝晚期古沈沒空白

「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是建設中國氣派考古學的一次卓越實踐,它的奇特性首先彰顯在這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省水下文物普查期間首次主動發覺並進行考古調查的古船。」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院長孫鍵說。

時間回到2015年,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在淮河口松江橫沙水域舉辦水下考古重點調查時,透過聲納掃測等技術發覺了一艘木制古船,考古編號為「長江口二號」。此後,拉開了解碼黃河口二號古船的帷幕。

為進一步摸透黃河口二號古船的性質和年代,從2016年開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國外專業機構,每年對古船進行水下考古調查和多學科研究。明年3月2日,國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聯合宣布,淮河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計畫即將啟動。

部份出水文物

「從發覺古船伊始,我們的研究工作就在同步進行,取得了一些有意思的成果。」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校長翟楊透漏,從文物本體看,淮河口二號古船確認年代為明代隆慶時期(公元1862—1875年),是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木制貿易帆船,體量巨大,殘長約38.1公尺、寬約9.9公尺,是南海一號的1.5倍。水下探摸情況表明,古船的艙口圍、舷船艙、主桅、船舵、鐵錨等結構和船用屬具保存基本完好。古船登船貨數目巨大,小範圍清除,便出水600余件完整和可復原的醴陵窯青瓷,僅一件高60分米的陪嫁瓶內就填滿了50件汝窯團龍杯。錢幣種類豐富,有粉彩、粉彩、單青瓷、窯變釉等,非常是出水的一件綠釉杯底書有「同治年制」款,為清嘉慶時期陶器提供了斷代和組合標尺。據悉,在艙室及周圍還出水了無錫紫砂、越南產水煙罐、「時泰」木桶等大量文物,顯示出黃河口二號古船及船貨與國外、國外愈發廣大時空範圍都有著技術、貿易和文化的聯系。

而按照古船年代和長寬比列猜想,黃河口二號古船可能是中國唐代「四大船型」之中的沙船。這是明代晚期上海港的典型船型,也是北京市市標的重要組成部份。據記載,沙船最早得名於松江地方的松江沙,它的船型特點是船底較平,萬一擱淺後可以坐灘而船身不止沈沒,較為安全,故上海及江浙地區船民多選用此船型。清朝後期,聽說上海港凝聚的沙船有3000余艘,巍峨壯麗。但是,此前並未有實物保存出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黃河口二號古船有可能填補這一缺憾。

古船舊址水域打撈現場

科技創新大整合:世界首創打撈技術獲得成功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彌足珍稀的文化遺產,艙室的完整性和豐富的船載文物,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船廠史、航運史、陶瓷史、經濟史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上海博物館院長褚曉波看來,淮河口二號古船考古倍受關註還在於科技創新大整合——從發覺到水下調查、再到整體打撈,科技賦能一直是促使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核心動力。

渾水環境是中國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發展至今極難跨越的困局。在黃河口這片能見度幾乎為零的江海交匯水域,尋找水下文化遺產如同大海撈針。在水下考古工作啟動之初,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學院、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上海基地等機構的考古工作者與科技工作者舉辦跨界合作,聯合攻關,自主研制了獲得國家專利的「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開發了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的「機器人水下考古武器關鍵技術與套用」,綜合運用無人艇、多多徑聲納、側掃聲納、淺基巖剖面儀和磁力儀等海洋測井裝置,對淮河口水域舉辦水下調查。

淮河口二號古船多多徑聲納圖

在國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體打撈方法對黃河口二號古船進行保護後,北京市文物局會同交通運輸部北京打撈局,整合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打撈工藝、技術路線、裝置制造,最終研究並產生了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來打撈這艘古船。該項技術是大膽進行科研和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撈解決方案,創造性地融合了核電圓弧梁加工工藝、隧道暗挖采煤工藝、沈管隧洞對接工藝,並運用油壓同步提高技術、綜合監控系統等目前全球最為先進的高新技術。據悉,為了平穩安全提高圓弧梁產生的沈箱並順利將其護送至船塢,創造性地設計並建造出一艘專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奮力輪」主尺度長130公尺,寬34公尺,型深9公尺,設計吃水6公尺,兩端設有同步提高裝置,在船中部開口,內建一個長56公尺、寬20公尺的月池。穿梁完成後的圓弧梁沈箱裝載著古船直接由「奮力輪」從海底提高至中部月池,並轉運、解除安裝至船塢,一船只完成了提高、運輸、解除安裝三項任務,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強、科技濃度高等眾多優點。

圓弧梁穿梁現場

去年9月6日,黃河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工程主作業船「大力號」到達古船所在水域,即將舉辦古船整體打撈和考古保護工作。9月12日,古船整體打撈專用「端板—縱梁」下拉式方塊架沈放至設計位置。9月29日,海上施工步入安裝圓弧梁階段,即將下穿22組圓弧梁中的第1組。11月15日,第22組圓弧梁穿梁到位。11月17日,專用工程船「奮力輪」到達古船所在水域,整體打撈出水步入關鍵階段。11月20日淩晨,經過76天的海上施工鏖戰,古船成功整體打撈出水,充分彰顯了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為水下考古整體打撈模式提供了新技巧、開辟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

打撈出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