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消失的華中:並入山東後,除了粟裕,為何其他領導人全成副職

2024-04-27歷史

1947年1月,我軍軍史上發生一件重要的事情,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並了。

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不復存在,代之以華東野戰軍。耐人尋味的是,華中方面,除了粟裕後來一度擔任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其余華中方面的高級領導人,竟然絕大部份都擔任副職。

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那麽能打,在解放戰爭初期可以說功勞力壓山東野戰軍,華野成軍後,來自華中的葉飛一縱、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並稱華野三大王牌軍。為何會出現集體變副職的現象呢?一個兩個有蹊蹺或可說是偶然,但一群人都這樣,就有規律可循了。

一、消失的華中

我們先看看華中方面的高級領導人都有誰。

華中軍區成立於1945年10月,這個軍區有點先天不足,本身就是因為新四軍主體力量北進山東,為領導好剩下的新四軍部隊,成立了華中軍區。

司令員張鼎丞,副司令員粟裕、張愛萍,政委鄧子恢,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劉先勝,副參謀長張元壽,政治部主任譚震林(兼),政治部副主任鐘期光。

與此同時,原來的華中局(小饒同學擔任書記)北上後成立新的華東局,華中成立了新的華中分局。

那時戰爭頻仍,各地的局實際上肩負了政權職能,所以老華中局北上後,華中地區黨政大事還得有人管,這個華中分局就是當時的黨政領導機關。領導人都有誰呢?

書記鄧子恢,副書記譚震林,其他常委分別是,張鼎丞,粟裕,曾山,劉曉。委員就不再列了。

1947年1月成立華野,首先華中軍區的番號不復存在了,機關和部隊全都並入華東軍區和華中野戰軍。

到1947年11月,隨著更健全、更帶有政權架構的華中工委的成立,華中分局也撤銷了,其成員基本都並入華東局。

華中軍區領導人都擔任什麽職務呢?

華中軍區一號是司令員張鼎丞。當然這個司令職務起初中央考慮並不是張鼎丞,而是粟裕。但因為張鼎丞在南方三年遊擊戰中當過粟裕的上級,粟裕以年齡、資歷等均不如張鼎丞——張生於1898年,比1907年的粟裕大九歲——竭力讓出華中軍區司令之職,專任野戰軍司令,張鼎丞遂出任正牌司令。張鼎丞將軍也是謙虛有格局之人,在華中軍區任上與粟裕等人合作甚好。

但到了華東軍區,張鼎丞的名字消失了。

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張雲逸,參謀長陳士榘。華東野戰軍的軍事領導也沒有張鼎丞,華野司令陳毅,副司令粟裕,後期粟裕代司令,參謀長陳士榘,副參謀長張震。

張鼎丞去哪了呢?

華中軍區番號一撤,張鼎丞的軍職隨之自然取消——而非有意撤職,這個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張鼎丞以華中分局原常委的身份,加入到華東局成為常委,擔任華東局組織部長。此後一直致力於政界和地方工作,再也沒擔任過軍事領導職務。

這個轉換可謂大矣,作為紅軍時期閩西根據地的創始人,居然就此脫離軍界,實為我軍的一大憾事。1955年新中國大授銜,張鼎丞與很多功勛赫赫的元老一樣錯失軍銜,風雲流轉,各擅一方,張鼎丞老前輩的風格令人敬仰。

華中軍區二號人物鄧子恢的命運亦然。鄧子恢早年經歷、資歷非常強大,當過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與新四軍超級元老張雲逸屬平起平座的重量級人物。華東大合並後,鄧子恢也卸去大部份軍職,專任華東局副書記。要說這個級別也不低,比擔任華東局常委兼組織部長的張鼎丞高一點,但不久後就越來越專註於後方工作,在軍區副司令張雲逸的統一指導下負責華野大軍的後勤工作。1948年春,作為中央調陳老總去中原的預熱動作,以支援中原局後勤和經濟工作為由,調去中原局擔任第三書記和中原軍區副政委。

從一把手接連轉任副職,離開解放戰爭中核心、第一、最吃重的軍事領導崗位,鄧子恢的境遇,實非一個謙退和發揮專長所能概括。

二、為何山東居主華中居次?

譚老板作為紅軍時期備受偉人看重的講政治老將,在華東的職務也不盡如人意。

華東軍區政委小饒同學,副政委是山東根據地的創始元老黎玉同誌。譚震林直到1949年6月,才擔任了短短三個月副政委。

在華東野戰軍則是第一副政委,但他這個第一副政委一直沒能扶正,也沒在陳毅出缺的時候代理過政委之職,陳毅不在,粟裕代司令兼代政委。

司令部政治部兩個部門的任職更是鮮明體現了以山東為主、以華中為副的原則。

參謀長陳士榘,副參謀長是來自華中野戰軍的參謀長劉先勝。

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是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鐘期光。

從華東局到華東軍區,再到華東野戰軍,這個原則基本適用。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中央采取這一原則呢?其實華中野戰軍的戰功和兵力都不比山東老部隊差,論兵力,兩家在伯仲之間,論地位,兩家各有側重,並不存在一邊倒。

我們先說一段典故。從中一窺當時中央的心態。

1946年下半年,當時山東、華中兩方面都面臨國民黨軍全面進攻,山東和華中都打得很難。

這時山東和華中發生了比較大的分歧。

一種意見是圍繞到底是保衛華中,主要是鞏固蘇中七戰七捷成果,不輕易把蘇中解放區讓給國民黨,持此議的,主要是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

另一種意見是鞏固山東老根據地,持此議者以山東軍區老八路軍部隊為主。

第二種意見中,又衍生出兩種內部意見。

一是打津浦路和淮北,聯結山東和華中,確保南北不斷,這是陳老總的意見。不得不說,陳老總之所以能成為三野和新四軍當仁不讓的代表,被周總理力挺為元帥,其格局之恢弘,整個三野及新四軍系統無人能比。

另一意見的代表人物是實際主持山東軍區及後來華東軍區軍事事務的副司令員張雲逸,張老資格極深,乃是辛亥革命時投身革命的老一輩,參加過黃花崗起義,張老在軍事指揮上可能未臻當世一流境界,但老人家老成持重,極重打根基的工作,所以堅持把重心收北收北再收北,以魯中魯南為根本之地。

別看他在新四軍工作時間極久,可算作新四軍的代表人物,但他並沒有畛域之見,沒有和華中軍區那幫老部下、老同事們同氣相應,而是把力保魯中魯南不失作為第一要緊之事。

山東、華中兩大系統三種意見交織到一起,局勢好不復雜。雙方來往文電數十封,各執己見,互相不能說服。

陳毅當時擔心的五內如焚,既要兼顧淮北,又要留兵在魯中南,還反復往返於華中軍區指揮部和山東野戰軍。

1946年12月宿北戰役勝利結束之後,華中方面再次提出南下兩淮打國軍七十四師,陳毅反復勸說不能奏效。

眼見局勢一天天復雜惡化,陳士榘聯合政治部主任唐亮向中央發電,直接挑明了說山東和華中再這樣分歧下去不行,要求兩股野戰軍迅速北撤,解救魯南噬臍之禍。

毛主席親自回電同意陳唐意見,要求陳粟立即轉兵北上打魯南。

這就是著名魯南電報之爭,毛主席定了調,令兩個人很尷尬,一個是陳老總,他是陳參座的頂頭上司,被越級發電,很是不爽。當然,陳老總並沒有太生氣,都是為了工作。另一個是譚震林。本來華中都計劃好去打張靈甫整編74師,報往日之仇。

轉兵向北,華中全軍都要隨之調整作戰方向,肯定尷尬加郁悶。

毛主席電報作了兩條指示,概要如下:

1.陳、粟立即集中25個團的兵力打魯南,確保殲滅馬勵武整編26師,鞏固棗莊、嶧城等地。而後向淮北發展。

2.魯南戰役事關全域,保住魯南,即使蘇北各城全部遺失,也有辦法恢復。

這相當於給山東、華中之爭徹底劃上句號,以山東為主,華中為次。

偉人畢竟是偉人,雖然以中央名義強行壓制住了分歧,但毛主席並沒有一味依靠電報,而是在人事安排上下了功夫。

總體來看,山東方面的意見是比較統一的,打魯中南也好,打淮北也好,主要目的就是保衛山東老根據地,這與中央的戰略定位是相同的,與後來國民黨軍發動重點進攻的戰略構想也是反向重合的,國民黨軍重點進攻把山東、陜北作為兩個目標,足見在敵我雙方看來,山東都是極端重要的。

而華中方面,或是囿於畛域,或是有更巧妙的辦法可以戰勝國民黨軍,尤其是粟裕的存在,對華中、蘇北有難以割舍的情感。這從一定程度上講合情合理,也不為錯。

在我軍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保守一個戰略方向,兩相權衡,只能保山東而棄華中。一旦明確了戰略重心,那麽人事安排必須服從服務於這個大局,華中軍事領導居於副職,多做一些輔助性工作,就不足為奇了。所以從司令員、政委,到副司令員、參謀長、政治部主任這些要職,到華東之後或是離開軍事領導崗位,或是居於副職,以免再次影響戰略決議。

需要申明的是,筆者並沒有什麽陰謀論,這都是大大方方公開決定的。而且說到底,這些當了副職的領導們基本沒有耽誤進步,只不過沒有那麽大放異彩罷了。

三、也有逆勢上升的華中高人

在中央有意安排下,華中的同誌們表現是不一樣的。

有的同誌比較聰明,大概地認為中央對老新四軍有意見,認為他們天高皇帝遠習慣了,不聽中央招呼,所以有意收拾一下。華中有一個縱隊,抗戰勝利後北上魯南,本來在華中還不錯,華中方面挑了3個旅集合成一個強師送到山東。羅司令突然腦出血去世後,新上來的縱隊司令兼政委自感原來是八路軍老部隊(黃克誠從115師帶來的八路軍第二縱隊余緒),與山東部隊關系較好,與華中方面日漸疏遠。

此舉從協和諸方關系上自然是極好的,該縱隊在山東各縱中如魚得水,後來七月分兵,該縱打頭成立蘇北兵團,頗受華東局器重。問題也有,而且不小。華中部隊與山東部隊打法不統一,華中部隊在粟裕領導下善打運動戰,戰役戰術思想非常先進,如果該縱一直留在華中,或者像葉飛縱隊一樣堅持粟裕式打法,也不會出現戰鬥力下降的趨勢。

山東部隊善於攻堅,善於傳統打法,由分散的遊擊戰向集中的大兵團作戰轉變的並不是很快。該縱隊試圖適應,但缺乏高人指揮,轉變的不是很快。再加上該縱又沒有特別高明的指揮員,不僅比不過葉飛一縱、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這些老華中部隊。

對比山東老部隊,何以祥三縱在陳士榘帶領下鞏固了善於攻堅的老傳統,成為華野頭號攻堅之王。八、九兩縱在王建安和許世友、聶鳳智(接替許上將擔任九縱司令)率領下,很快悟透粟裕的先進軍事理念,也發展成為戰鬥力十分剽悍的過硬縱隊。新組建的十縱,人少成分新,大多是軍區部隊,居然在宋時輪調教下變成所謂「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悍勇無比的怪才,當然,每個野戰軍都會有也必須有這樣一支充當肉盾的死扛型部隊,一般人也幹不了這個。

唯獨這個縱隊,在攻守兩端發展的都不是很好,戰鬥力居於末流,只能和後來陸續成立的新縱隊排排座吃果果。

在比較真功夫真本領的年代裏,比聰明不是好辦法,唯有拿出真本事才能出人頭地。比如粟裕和張震,以及張愛萍。

粟裕大將天縱神明,乃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筆者筆力有限,就不多說他老人家的光榮往事了,只有無以復加的崇敬仰慕。我們說說張震將軍。

張震起點並不高,華中時期也沒當上參謀長。但他善於思考善於學習,頭腦十分敏銳,雖然沒有經過科班訓練,對參謀工作有十分深刻的見解,當過很多個層級的參謀長。

華東合並後,張震只在二縱當了副司令員。粟裕發現他的才能後,在1948年春把他調到司令部擔任副參謀長,從此開始與粟裕一道謀劃華東作戰大局。

張震為人謙虛,與粟裕脾氣、思考問題的模式很相近,兩人愈合作愈融洽,幾乎要把陳參座替代掉。從豫東戰役到濟南戰役,再到淮海戰役,陳參座外出帶部隊指揮打仗,張震則與粟裕寸不離,淮海戰役的全盤謀劃,張震全程參與了粟裕的思考過程。

可以說,淮海戰役之勝利,華野作戰之輝煌,粟裕大將的功勞如同高山,張震將軍的功勞則是高山上中葳蕤繁茂的森林,共同打造了華野大軍的不世之功。

至於張愛萍將軍,此公缺席了一部份解放戰爭,但其地位在解放戰爭後期迅速攀升,這又是另一番大文章,有同好者可私信之,如有可能,我們新開一文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