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真實的夷陵之戰中,蜀漢損失有多大?看看這些戰死的主將就明白了

2024-01-04歷史

前言

夷陵之戰,是三國後期由漢昭烈帝劉備發起的一場伐吳戰役。其號稱舉大兵七十萬,以為義弟關羽報仇的名號,打通三峽,進軍夷陵,直接威脅吳國剛到手沒多久的荊州。

然而在東吳大都督陸遜的奇謀之下,劉備慘敗,被火燒連營,倉皇逃至白帝城,並在戰後次年憂憤而死,死前托孤諸葛亮,蜀漢完成權力交接,後三國時代正式開啟。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一段故事應該不太陌生,但演義對於夷陵之戰的歷史意義並未寫明,把著重點放在劉備的兄弟義氣上,而忽略了夷陵之戰對於三國形式走向的重要性。

事實上,夷陵之敗,蜀漢損失慘重,人才直接斷檔,如無諸葛亮後期的殫精竭慮,蜀漢後期連一戰之力都不可能有。

一、失敗戰略下的意氣之爭!

實際上,這仗未打之前,蜀漢朝廷就已經有大量的反對意見,其中就包括劉備的老部下趙雲。因為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棄曹魏而打東吳,就是一個不管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徹頭徹尾的戰略錯手。

當時天下,曹操已死,其繼位者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昭告天下天命所歸。劉備在蜀中為爭天命,詐稱漢獻帝已死,在群臣擁護下,繼承漢朝大統,與曹丕的魏統爭名。

按照正常的政治思維,應該是按照繼位時為漢獻帝報仇的名頭,起兵伐魏,趁曹丕剛剛篡位,民心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同時以此昭告天下,顯示漢嗣未絕,收攏人心,這樣大業未可不期。

而且三國鼎立,魏國最強,蜀吳都只占一州之地,勉強自保,二者只有聯合起來,加上地利才有和魏國的一戰之力。如今反過來和吳國兵戈相向,就給了魏國一統天下的可乘之機。

這是政治上的考量,而從軍事上來說,劉備陣營本身就損失了關羽這一員虎將,在開戰前,謀主法正,老將黃忠病死,之前襄樊之戰士兵也損失不少,根本不適合跨江和東吳打消耗戰。

相比於和魏國打陸戰,還有後勤的補給優勢,和東吳在夷陵打登陸戰,消耗戰,就相當於在賭能夠一戰而勝,能夠用剩余精銳兵力逼迫吳國棄城投降,將荊州拱手送回。

這種戰略設想無異於癡人說夢,在法正去世之後,以劉備的戰略指揮水平,幾乎就不可能撐得起這樣一場豪賭。

打魏和打吳這兩個買賣,一算就知道哪邊正確。劉備戎馬半生,真的看不出這裏面的彎彎道道嗎?

事實上,劉備作為三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當然會算這筆賬,甚至於我們上面所列的伐吳種種不利,都是當時蜀漢眾臣在朝堂上說明的了。

但劉備還是一意孤行,決心伐吳,這是為什麽呢?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是因為關羽被孫權背刺,失了性命,因為兄弟情深,為弟報仇,才不顧大局,一心伐吳的。

事實真有這麽簡單嗎?劉備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元首,真的會因情而動,意氣用事?

在筆者看來,劉備伐吳,關羽的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來說,是因為孫吳之前的背刺,政治影響太過惡劣,導致劉備不敢拋開孫吳直接北伐,如果像襄樊那樣再來一刀,蜀漢是受不住的。

換句話說,手是孫權先動的,而且在動手之後還屢屢叫囂,甚至將周泰封為了漢中太守,當時漢中可是蜀漢重鎮,其中意味,昭然若揭。

如果不動手敲打,怕是孫吳要先下手為強。

此外,劉備打的也是一個政治仗,他在賭曹魏出兵,與蜀漢兩面夾擊,逼迫孫權不得不與自己聯合,共同抗曹,這樣才能把戰爭的主動權留在自己這邊。

可無論劉備想的有多好,伐吳的種種問題還在。而且曹魏出兵不可能按劉備所想的那樣適可而止,在兩家已經背盟的前提之下,曹魏軍隊甚至有可能逐個擊破,提前結束三國。

但劉備當時年逾六十,也顧不得那麽多,關羽的去世的確給了這位老人很大的打擊,再加上孫權不斷叫囂,劉備忍無可忍,就做出了在我們今天看來完全錯誤的決定!

二、作壁上觀的曹魏

做出了戰略決定之後,劉備很快全軍動員,部署兵力,開始向東吳發兵,可剛剛將動員令下發,這邊就接到了張飛被部下範疆張達給刺殺的訊息。

原來是因為張飛常常鞭打士卒,為範疆、張達所記恨。剛好劉備要攻打孫權,張飛所在之地離孫權不遠,二人刺殺了張飛就直接帶著頭顱順江而下,過去投靠。

戰前又失一員猛將,且為自己的手足兄弟,這無疑為劉備老邁的心上又戳一刀,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劉備只得重整陣腳,帶領士卒揮師南下。

面對劉備大軍臨境,孫權終於怕了,他趕忙修書請和,但劉備已然發兵,怎麽會因為一封和書就低頭讓步。孫權無奈,一邊派陸遜領兵阻擊劉備,另一邊則向曹丕那邊發去了低頭稱藩的上表。

這一手低頭稱藩實際上只是緩兵之計,因為孫權只是發去了一個口頭認慫的降表,什麽表示都沒有。目的很明顯,就是害怕曹丕趁機出兵和劉備兩面夾擊,滅了東吳。

孫權這一手段其實並不高明,甚至於說魏國朝廷據此漫天要價,他也講不出什麽理來,少不得得吐出些好東西來。

但魏主曹丕剛剛上位,竟然信了這套鬼把戲。和蜀國群臣都勸諫劉備不要伐吳一樣,魏國眾臣都一邊倒的支持曹丕伐吳。

目下所面臨的時機過於巧妙,孫吳平時依據長江天險,守勢嚴密,難以進攻,如今劉備主動撕下一個口子,剛好就是滅了東吳的最佳時機,孫權這一個降表剛好暴露了他虛弱的本性,剛好趁他病要他命!

面對這潑天的富貴,曹丕竟然猶豫了,他向群臣提出的一個理由是:「人稱臣降而伐之,是疑天下欲來著之心。」意思就是孫權投降我再攻伐他,這不是寒了以後要投降我的人的心嘛。

可實際上,天下除了孫劉兩家,哪裏還有曹魏需要放在眼裏的勢力,劉備這邊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那曹丕這樣一個示好的舉動,又是給誰去看的呢?

曹丕這邊,就因為不能疑天下欲來著之心這個扯淡理由,封了孫權大魏吳王,加九錫,然後整個夷陵之戰,就作壁上觀。劉備那邊都等得急死了,曹丕還是悠哉悠哉。

從後續,劉備夷陵戰敗,曹丕發兵伐吳這個舉動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因為疑天下欲來者之心,而是摸不準能不能打贏,所以想讓雙方兩敗俱傷再出手。

可他挑的時機也是不對,劉備和陸遜夷陵相持半年,雙方都疲憊的時候他不動,等到劉備兵敗,吳軍士氣正盛的時候,他動了,這時候便直接被陸遜趕回了北邊,錯失了滅殺東吳的時機。

可以說,曹丕和他父親曹操的戰略眼光,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此次拖延,導致東吳並未傷筋動骨,蜀漢又有諸葛丞相穩住後方,他除了接收來自劉備這邊的降兵,幾乎什麽便宜都沒占到。

三、夷陵之戰

講了半天,終於說回了這場戰役本身,但夷陵之戰本身挺簡單的,基本上就是一場消耗戰,拼的就是後勤和對於地形和氣候的熟悉程度,本地人陸遜就憑借著這些優勢,在僵持半年後,給了劉備一個驚喜。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起兵伐吳,用半年時間打通了三峽,蜀將吳班陳式攻破夷陵,布下灘頭據點。

然而劉備並未從夷陵登陸,而是從長江南岸繞道,進入夷道猇亭。並派馬良深入山中,安撫各路蠻夷。夷陵方向,由黃權領兵鎮守。

劉備如此用兵是何用意呢?第一個原因是防備夷陵北岸的曹丕,因為北岸是曹吳的勢力分界點,將大軍駐紮在北岸,一旦曹丕發兵,就會出現腹背受敵的局面。

另一方面,劉備未在北岸布重兵,也是給了曹丕一個空檔,他已經將夷陵打下,給曹丕軍撕開了一個口子,只要曹丕願意,就可以按著這個口子南下進軍,兩面夾擊吳軍。

只可惜曹丕沒有他父親曹操的戰略眼光,無法和劉備打出這一漂亮的配合來。

陸遜也明白劉備的用途,他分兵兩路,一大半兵力鎮守夷陵,防備曹軍南下,另一半兵力鎮守夷道,因為夷道是山地,陸軍優勢很難顯現,他可以憑借地形優勢和劉備耗下去。

劉備依據地形,將軍隊連營五十裏,陸遜則是根據劉備兵力部署,依次布置兵力防守,但東吳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制水權,陸遜派兵卡住了三峽水流湍急地帶,以東吳精銳水兵鎮守。

這使得劉備軍難以在水路上展開優勢,只能在陸路進攻,制水權的存在也為陸遜後期渡江燒營提供了極大便利。

而在排兵布陣做好之後,陸遜就是一個招—拖!此舉引發了東吳諸將的強烈不滿,但陸遜仍不動如山,他知道劉備軍此刻剛渡江南下,銳氣正盛,必須等待時機才能一舉擊潰。

然而,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年的六月,梅雨季節過去,江南暑期來了,陸遜知道他的機會也來了。

經過了半年的疲兵戰術,劉備的軍士一個個躁動不安,陸遜適時送上香餌—東吳宗室孫桓。他讓孫桓主動出擊,吸引劉備主力,孫桓領命,結果出城之後就被劉備軍打的大敗。

陸遜看到孫桓敗了反而大喜,再派一路軍隊去襲營,也被劉備擊潰。這一下直接將劉備的警惕心打消了,他認為這一隊襲營人馬是為了營救孫桓這個宗室,於是全軍出擊攻打孫桓。

陸遜一看,時機一到,派奇兵手持茅草順江而下,夜晚襲擊劉備後方營寨,劉備四十余營盡皆被陸遜用火攻燒毀,劉備帶領殘兵倉皇逃竄,被陸遜一路追擊,直至白帝城,幸有趙雲救駕才免得一死。

而北岸黃權被陸遜派兵追擊,見勢只得北上投魏。

此戰,劉備損失馬良,黃權,馮習,張南,沙摩柯等良將,蜀漢人才一朝盡散,給諸葛亮留下了一個超級大的爛攤子。

可以說,劉備一個錯誤戰略直接葬送了蜀漢的復興之路,也逼得諸葛亮後期不得不五伐中原,以求喘息。

但如果劉備不顧孫權,直接伐魏,誰又能說得準孫權不會再次背刺呢?只能說,在當時的情形下,劉備也沒得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