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巨貪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說:你若不死,出去後幫我辦件大事

2024-06-09歷史

引言:

巨貪和珅臨死前,對隔壁囚犯說:你若不死,出去後幫我辦件大事。這究竟是一件什麽大事?為什麽會讓和珅如此關心,臨死前都還在尋求外援?

乾隆寵信和珅達數十載,賜予他權力無雙,甚至被稱為"二皇帝"。然而嘉慶一朝即將他囚禁,最終和珅在獄中自盡。臨終前,和珅雖已失去所有權勢地位,但仍舊惦念著一件心事,竟不惜向囚室中陌生人求助,讓人不禁懷疑:這件事對和珅來說到底有多重要?是否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和珅的前世今生

和珅原名和敘,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漢軍旗人家庭。他的父親和有龍曾是一名津販漢軍旗人,靠販運生意勉強維持全家生計。和珅自小聰穎好學,12歲時便以少年生員的身份進入京師崇文館就讀。

在崇文館期間,和珅勤奮好學,深得師長賞識。18歲那年,和珅以優異成績獲得了探花及第的資格,成為當年的狀元。乾隆皇帝對這位少年俊傑十分賞識,特意將他留在京師,擔任太子太師館佐領一職。從此,和珅開啟了自己的仕途通途。

和珅勤勉盡責,辦事能力出眾,很快在朝中小有名氣。乾隆深諳其用人之道,漸漸開始重用這位年輕有為的漢軍旗人。他先是提拔和珅為翰林院侍讀學士,繼而出任內閣學士,掌管起日理萬機的政務大權。

轉眼之間,和珅已從一介草民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乾隆寵信有加,不僅將權力高高捧於他手,更將親王女嫁入他門,使他成為皇室的親家。和珅由此陷入驕縱狂妄之中,將權力壟斷於一身,朝中大小事務無不由他主導。

然而,所有的一切榮華富貴,都只是和珅墮落前的表象。他任意妄為,不知節制,鋪張浪費達數十億兩白銀之巨。更由於長期貪汙受賄,導致整個朝野風氣日下,腐朽不堪。

直到嘉慶繼位,眼見朝政日非,才決定剪除和珅這個老患,將其捕入獄中等候審理。就在獄中等待行刑的那些日子裏,面對生命將盡,和珅卻始終無法釋懷一件心事,不得不求助獄中的囚友...

二、乾隆寵臣引發朝野腐敗

和珅能在朝中迅速高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乾隆皇帝的倚重和寵信。作為一位明眼人,乾隆當然看得出和珅在位多年的種種過錯和暗中勾當。然而,出於私心和維護朝政平衡的考量,他並未對和珅加以懲處。

乾隆年事已高,生活逐漸離不開和珅這位得力幹將。不僅如此,和珅手中還掌控著乾隆私下積累的巨額財富。一旦和珅遭到打擊,乾隆自己的榮華富貴也將受到影響。因此,乾隆只能將和珅的貪腐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和珅趁機大肆斂財,並在朝野之間暗中設下"議罪銀"的規矩。只要有臣子行賄受賄,皆可以向和珅繳納相應的銀錢,作為"贖罪"的代價。這些銀錢最終又都被和珅上繳至乾隆的私人錢庫。

有了這個背景,和珅便如同食禍草蕪一般,在朝中制造了一個由上到下、由裏到外的腐敗鏈條。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在朝野間蔓延開來,誰也無法阻止。

更有甚者,和珅竟在各地設立所謂的"欽差大臣"或"欽駐布政使司",借機在民間大肆斂財敲詐勒索。山東、江西等地區,無數白銀被和珅這些走狗掠奪一空,而他們敢怒而不敢言,生怕遭到議罪銀的牽連。

由此可見,和珅之所以能如此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乾隆的縱容。乾隆明知其貪婪無度,但出於私心,卻並未及時懲治。反而由著和珅在朝中如同淫蠆肆虐,導致整個朝野風氣一蹶不振。直至最後,和珅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三、嘉慶繼位解決和珅黨羽

乾隆駕崩後,其第十五子嘉慶繼位登基。作為儲君多年,嘉慶早就看透朝中的黑暗與腐敗,但一直被乾隆舊黨架空,無法施展權威。及至繼位在即,嘉慶準備首先剪除的便是和珅這個朝中老患。

嘉慶剛登基,便先發制人,於第二天便將和珅下獄,並命人徹查其貪汙受賄的罪證。獄中的和珅極力狡辯,試圖蒙混過關,但面對鐵證如山,終於低頭認罪。

隨後,嘉慶又將和珅黨羽一網打盡。這些人在乾隆年間皆是朝中的權臣要員,如果不加以處理,嘉慶的統治地位將備受威脅。因此,不論是資歷老臣還是新進官員,只要與和珅關系密切,嘉慶一概將其繩之以法。

和珅的三子豐紳等人盡被發配邊疆,妻嫂女眷亦無一幸免。就連嫡系女兒和氏公主也被革去公主資格,貶為庶民。更有甚者,和珅一手提拔的親信恩師、乾隆最鐘愛的紅人臣子齊康年等,也難逃一劫,被處以絞刑。

為了徹底剪除和珅的根基,嘉慶更是派人前往山東,將和珅家族在當地的所有家產和錢財盡數沒收。就這樣,一個曾經家世顯赫、財富無數的貪官家族,在嘉慶短短幾年的清肅下,幾乎被一掃而空。

與此同時,嘉慶也對朝中其他大小貪官進行了全面的肅清。他命人追繳被貪官侵吞的贓款,並將這些錢財上繳國庫,以補充國家財政開支。據統計,當時從諸多貪官處追繳的贓款高達八個億。

經過數年的整飭,嘉慶終於掃清了和珅留下的頑疾。如此一來,腐敗已久的舊朝終於全面步入了新的時代軌域。

四、和珅臨終掛心侄兒前程

即便是身陷囹圄、等待行刑的和珅,臨終前仍舊惦念著一件重事。這件事關乎他最心愛的侄兒豐紳宜綿的前程命運。

豐紳宜綿乃是和珅同父異母的侄子,自幼便備受和珅的疼愛有加。和珅無子無女,將所有的殷殷期望都寄托在了這個侄兒身上,希望他能夠孫承祖業,繼承自己的遺產。

為了給侄兒打造良好的前程,和珅不惜在其幼年時便聘請國子監的教習大師為其耳提面命。及至長大後,和珅更是運作門路,讓豐紳宜綿直接入仕為官。後來豐紳宜綿官運亨通,一直升任到戶部尚書的高位。

然而,好景不長。嘉慶一朝清君側,豐紳宜綿便因其"和珅黨羽"的身份而遭到牽連,被革職發配邊疆。就連他的妻子和兒子也不能幸免,被發配到芝罘等地。

獄中的和珅對此自是耿耿於懷。他深知自己的遺產和前程已然破產,但對於侄兒的境遇卻矢口難平。因此,臨死前的最後時光,和珅都耗費在為侄兒的前程操心上。

就在他被處決的前幾天,和珅悄悄將隔壁囚室的一名囚犯叫了過來,低聲囑托了一番。原來,那名囚犯乃是和珅的故交福長安,兩人自年輕時就認識,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和珅將侄兒的遭遇娓娓道來,焦慮地告訴福長安,如今只有依靠他一人,才能幫助自己的侄兒全身而退、重新展翅高飛了。

原來,福長安在獄中雖然囚徒一個,卻並未遭到太多牽連。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乾隆年間素有"清流"名聲,與和珅的關系也不太密切,因此嘉慶上台後也未對他太過嚴懲。

五、解開和珅心結的關鍵所在

福長安雖然在獄中受苦,但聽聞和珅的囑托後,仍然毫不猶豫地應允下來。作為多年老友,他自然也希望能為和珅解開最後的心結。

出獄後,福長安果然一直惦記著和珅交代的那件"大事"。他找到了流放在山東的豐紳宜綿,暗中照拂其一家的吃住行,盡自己所能伸出援手。

正是有了福長安這個曾經和珅的"寵臣"撐腰,豐紳宜綿一家才得以在艱難的流放年代勉強維持生計,沒有遭受更多的苦難。

數年後,嘉慶駕崩,道光登基繼位。新朝嚴懲貪汙腐敗自是不變的主基調,但在整飭吏治的大方針下,也給予了一些前科不太嚴重的舊臣重新立功贖罪的機會。

這一利好訊息自然也惠及了豐紳宜綿。憑借著福長安的all petitions和資助,他終於在道光初年重新被啟用為官,起為知府,漸至工部尚書等要職。

從此之後,豐紳宜綿一家的遭遇終於算是有了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雖然沒有回到從前的權力巔峰,但至少也得以全身而退,擺脫了流放和受難的命運。

而這一切,從根本上來說,都要歸功於和珅臨終前的那番叮囑。正是有了這番心結的寄托,福長安才會後來孜孜不倦地照應豐紳宜綿一家。

可以說,福長安就是和珅最後的願望得以實作的關鍵所在。而當他最後的心結塵埃落定之時,和珅的亡魂也終於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