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9年蘇聯核威脅中國,主席如何巧用換家戰術化解危機的?

2024-04-08歷史

前言

1969年中蘇矛盾升級,蘇聯威脅要對中國動用核武器,眼看第3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毛主席卻不慌不忙地讓周總理發出了兩封電報。

當別人問及毛主席寫了什麽時,毛主席笑著說: 「有人亂來,大家都睡不好覺!」

結果蘇聯果然放棄核武計劃,連美國都站在了我們這邊,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毛主席的兩封電報寫了什麽?他又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一 、赫魯雪夫上台,中蘇關系轉折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1階段是史達林執政期間,以及赫魯雪夫執政前期,彼時中蘇之間互幫互助,關系不斷升溫,合作也愈發緊密。

第2階段是赫魯雪夫執政中後期,由於他的一系列蠻橫操作,中蘇關系不斷惡化。

先是一個「三和路線」,要求新中國依附蘇聯,在政治、軍事以及外交層面向蘇聯靠攏,這已經違背了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初衷。

緊接著,赫魯雪夫又妄圖侵害中國主權,無論是要求在中國建設軍用長波電台,還是要在中國領海與我方組成聯合艦隊,都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

面對這些無理要求,毛主席果斷拒絕,赫魯雪夫惱羞成怒,以至於中蘇關系中斷。

若只是做「陌生的鄰居」也就罷了,偏偏蘇聯要當惡鄰,不僅派20萬蘇軍進駐蒙古,而且還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儼然隨時準備開戰。

彼時,中蘇邊境已經充斥著濃重的火藥味,而一場 「珍寶島危機」 徹底將其點燃。

在1967~1969年間,蘇聯軍隊十數次侵入該島,但最終還是被中國打得狼狽而逃。

蘇聯人自覺顏面無存,暗戳戳的想要動用核武器。

計劃動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百萬噸級核彈頭,對新中國重要軍事和政治區域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眼見危機即將降臨,中國卻沒有得到訊息。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蘇聯罪惡的核彈頭將打在中國的土地上,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盡苦難。

然而,蘇聯人怎麽也沒想到,美國截獲了這一情報,並且將訊息告知了中國。

當然,美國人也沒安好心,他們巴不得兩個「社會主義大國」打起來,將訊息告知中國,也未免沒有煽風點火的意思。

訊息傳到中國後,領導人們一片激憤,大家並沒有被核武器嚇倒,反而紛紛表示要跟蘇聯鬥爭到底。

他們對中國用核武器,中國也可以用核武器進行報復!

最終還是毛主席將眾人攔了下來:

「我們的原子彈威力還太小,數量也較少,不適合和蘇聯硬碰硬,要想其他辦法。」

事實亦是如此,據說當時蘇聯核武器數量已經超過4萬枚,還有大量氫彈,其量級能達到驚人的5,000萬噸,而中國的原子彈量級才僅僅幾萬噸。

在這種情況下「以核對核」是行不通的,那麽毛主席又有什麽好辦法呢?

二 、巧施換家戰術,美國被拖下水

在絕對實力面前陰謀毫無用處,所以毛主席寫了兩封電報,用「陽謀」與蘇聯對抗。

第1封電報闡述的是中國應對蘇聯的辦法,簡單的講就是「換家」。

以蘇聯核武器的數量和體量,足以對中國重要區域進行地毯式轟炸,到時候中國許多地方都會淪為焦土,不再適合人民生活。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給8億中國人尋找一個新的家園。

「如果核戰爆發,邊境軍隊要迅速突破蘇聯防線,進入蘇聯作戰,隨後民眾也要武裝起來,遷徙到蘇聯的土地上,跟他們打遊擊!」

毛主席的這個想法,獲得了中央領導人們的一致支持,大家原先只想硬碰硬,卻都沒想到還有這種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打法。

只要中國部隊與民眾能夠進入蘇聯,直接就等同於廢了他們的核武器,畢竟蘇聯人再喪心病狂,也不可能在本土上進行核轟炸。

再加上有「長征」的例子在前,中國軍隊又擅長遊擊作戰,此戰勝率還是很高的。

也難怪群情激奮的領導人們一致拍桌: 「就這麽幹!」

至於毛主席的第2封電報,則是發給了美國人,其中明確指出:

「如果蘇聯用核武器轟炸中國,中國將轉而用核武器轟炸美國在周邊的基地!」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中蘇都要開戰了,為什麽中國不拉攏美國反而要打美國呢?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就是不想讓美國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既然蘇聯的核武器已經能對中國進行飽和式打擊了,那麽再多一個美國這樣的敵人也無所謂。

最差的結果莫過於蘇聯先對中國進行一波核打擊,美國再對中國進行一波核打擊。

中國能接受這個結果,美國卻接受不了,一旦他們遭遇中國飽和核打擊,西太平洋的軍事基地和軍隊都會直接喪失戰鬥力。

如此一來,美國的遠端轟炸機將難以突破蘇聯在北非和南非的防空系統,根本占不到什麽便宜。

再加上美國很可能會被卷入第3次世界大戰,更是百弊而無一利。

就不說核打擊,光說8億中國人向蘇聯向歐洲轉移,就足以讓這些國家「坐蠟」。

到時候不僅蘇聯和歐洲會受到沖擊,就連美國都有可能被殃及。

思慮再三後,尼克森認為美國承受不了這次戰爭的後果,當即召開高層會議,商量著如何阻止蘇聯使用核武器。

最終,為了給蘇聯施壓,美國甚至打出了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都沒用的「王牌」,用已破譯的蘇聯密碼,向蘇聯本土發出準備核打擊的指令。

這下子壓力全部來到了蘇聯這邊,當柯西金向布里茲涅夫匯報相關情況的時候,布里茲涅夫百思不得其解:

「情況怎麽會變成這樣?中國威脅蘇聯也就罷了,美國怎麽可能也站中國那邊?」

三 ;蘇聯被迫放棄,決心實力並存

當時情況已經很明了了,一旦蘇聯向中國開戰,中美將聯合起來對抗蘇聯。

這是布里茲涅夫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和赫魯雪夫一樣推行「三和政策」,認為所有的國家都應該向美國和蘇聯靠攏,結果美國居然反過來幫助中國。

這也難怪布里茲涅夫當時會憤怒的拍桌吼道: 「美國人出賣了蘇聯!」

不過事已至此,布里茲涅夫再憤怒也沒用,在他稍稍冷靜後,柯西金更是勸解道:

「以目前的情況,我們應該和中國展開談判。」

「畢竟就算美國所謂的核報復只是恐嚇,中國也擁有著堅決的反擊決心,再加上他們幾乎動員了全國人民來挖洞,我們動用核武器也占不到便宜……」

最終,布里茲涅夫不得不派人前往北京,與中國展開中蘇邊境談判,緊張的對峙局面得到了緩解。

這次震動全球的核威脅,也巧妙地被毛主席化解於無形。

當然,想實行「換家策略」,也是要有基礎的,最基本的兩點就是要有換家的決心以及換家的實力。

先說決心,像毛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作風極其強硬,那真的是「說打就打」。

就以抗美援朝為例,當時美國率領「聯合國軍」打入北韓半島的時候,各國根本就不把新中國放在眼裏。

既瞧不起新中國的軍事實力,也不認為新中國敢於出兵。

所以他們才敢一再罔顧毛主席的警告,強行越過三八線,而毛主席也是說到做到。

「你們越過三八線,我們就出兵」 ,這給各國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不僅是毛主席,當時我軍將士們骨頭都很「硬」,遇到任何敵人任何困難都不怕。

正如當初紅軍長征時,賀炳炎的右臂被子彈擊中,骨頭都被鋸了下來。

結果賀龍特意把碎骨都撿了起來,旁人問為什麽,他解釋道:

「要把這些東西收起來,以後遇到更大的困難,就拿出來給大家看,告訴他們這就是賀炳炎的骨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骨頭,讓大家看看到底有多硬!」

中國軍民心中有這份勇氣在,再加上毛主席的強大號召力,只要一聲令下,無論是打美國,還是國民向北遷徙,都絕對會得到實行,這讓美國和蘇聯如何不怕?

再說實力,毛主席之所以能用換家來威脅蘇聯和美國,也是因為中國有這份底氣。

蘇聯的核武器固然數量更多,威力更大,但是中國也有。

要真是鬧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那就「讓誰都睡不好覺」。

而沒有這份決心和實力,是沒有辦法像毛主席一樣用「換家策略」的。

四 、不懼威脅訛詐,迎風奮勇前行

在面對蘇聯核威脅時,毛主席果斷選擇將美國拉進局裏,一方面是因為美蘇冷戰,美國能為中國提供助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是核威脅和核訛詐的「鼻祖」。

作為世界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在用核武器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後,就深深迷戀上了這股力量,不止一次拿它來威脅中國。

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之時,美國就曾因為在正面戰場陷入劣勢,而計劃使用核武器,甚至已經做好了相關的核部署。

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向英國和日本派遣B29轟炸機,並隨即在記者會上說:

「美國將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驟來應對軍事形勢,包括核武器!」

這是赤裸裸的核訛詐,也給中國帶來了很大壓力,只不過毛主席等人並不畏懼:

「他有原子彈,我有手榴彈,各打各的,我們照樣能贏!」

雖然隨後杜魯門下台,核轟炸計劃破產,但是繼任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同樣也曾就對中國軍民使用核武器一事做過評估。

1953年的時候他還大放厥詞:

「如果是共產黨撕毀停戰協定,再次挑起事端,我們就用原子彈應對……」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每每當中美局面進入僵持狀態,美國就用核武器威脅我們。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才堅定提出:

「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子彈,沒有這個東西就會被別人欺負!」

「就是砸鍋賣鐵當褲子,我們也要把這個東西研究出來!」

為了實作這個目標,中國無數科學家與戰士奔赴戈壁灘,日以繼夜的研究實驗,這才在1964年取得成功。

並且之後逐步取得突破,最終在此領域步入世界前沿。

那段沒有核武器、被美國核訛詐和威脅的日子雖然過去了,但是這份記憶始終被國人牢牢記在心中。

既然美國當初能夠如此威脅我們,我們又為何不能把風險轉嫁給美國呢?

由此可見,毛主席當時提出的 「蘇聯要是打我們,我們就去打美國」 屬實英明。

既保衛了中國的安全,挫敗了蘇聯的陰謀,又打擊了美國的士氣,可謂一石三鳥。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想要保障國家安全,我們就只能依靠自己。

「我們可以不用這份力量,但我們絕不能沒有,這是我們保護自己的底氣。」

毛主席的高瞻遠矚與冷靜清醒,屬實值得我們欽佩,無論是大力主張研發核武,還是巧妙的化解1969年核危機,都足以證明。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當向毛主席等老一輩學習,努力增強自身能力,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培養長遠的目光,靠自己的雙手實作自己的夢想。#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