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2年,太行反「掃蕩」犧牲一位中共高級將領,以他的名字為縣名

2023-12-16歷史
在山西太行山腳下,有個縣原本叫遼縣,後面有位將軍犧牲在此,當地的人民為了紀念他,把他的名字命名為縣名。
這個縣就是左權縣。
犧牲的這位將軍是當時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
左權,從上井岡山,追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再到陜北抗日,一路為紅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時期,主席誇他是將洋麵包都消化了的「兩桿子」都硬的將才,由左權將軍撰寫的【埋伏戰術】、【襲擊戰術】、【戰術問題】等軍事相關文章多達數十篇。
他是將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融入戰事當中的人之一,中國著名遊擊戰術創造人之一。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英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充滿傳奇色彩。
「兩桿子」都硬的將才
1905年,左權出生於湖南醴陵平橋鄉一個貧苦家庭。
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生活本來就這麽平淡過下去。但在左權年僅一歲半的時候,父親就不幸去世。家裏一下失去了頂梁柱,對母親打擊很大,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幸好,左權從小就十分懂事貼心,能夠體會母親的不容易。左權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放牛、割豬草、幫家裏幹活減輕家裏的負擔。
看著自己那麽年幼卻又那麽懂事的兒子,左權母親很是心疼。
天下沒有一個父母不望子成龍,她並不願兒子在窮苦的農村當一輩子的農民,懂得讀書才能有出路這個道理,因此不論如何也要送左權去上學。
左權八歲那年,母親剛好湊夠學費送他到私塾讀書。
上學第一天,母親就殷殷教誨兒子以後要好好讀書。
左權也很爭氣,隨後進入小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中間幾次因家裏拿不出學費而輟學,但好在左權天性聰穎,又勤奮刻苦,能很快追上。
左權17歲時,考入縣立中學。
越接近大城市,越能接受到最先進時髦的思想。
左權所在的家鄉湖南,在近代史上,革命氛圍濃厚,誌士叠起無窮。同時代人士楊度道出:「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可見,湖南當時的愛國救亡青年良多。
左權所在讀書的縣中,像【新青年】、【精靈】等進步書刊早已成了同學們相互借閱的最佳精神讀物。左權透過閱讀它們,較早地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立誌要投身改造社會。
青年時期的左權,在同齡的一輩當中頭角崢嶸。
感慨到當時的政局動蕩,戰亂頻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卻得無解救。
憑借著滿腔的的愛國熱情,1923年,時年十八歲的左權毅然告別了家鄉的親友,選擇了投筆從戎,他與誌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奔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參軍。
1924年,因時局變化,國共兩黨選擇合作,隨後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由於建在黃埔區長洲島江中心,時人稱它為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因創校以來,就因「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宗旨吸引了一大批愛國有誌青年報名參加,可見其當時的影響之大,名聲之顯赫。
左權他們乘坐火車,經轉長沙,漢口,上海,再經過香港,好不容易來到廣州,考進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學習。
左權是黃埔軍校的一期畢業生,歷史上這一期畢業生人才濟濟,除左權外還有徐向前、陳賡、杜聿明等我們耳熟能詳的風雲人物。
在校期間,左權也一直是各項成績優異,在一眾學生中卓然不凡。
他曾跟隨黃埔軍校教導團,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6月回師廣州後,又聽聞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兵變,參加平定叛亂戰爭。因作戰英勇而有功,隨後被任軍部警衛連連長。
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一生不移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以它科學真理的光輝一直吸引著世人的註意。
1925年,在老鄉陳賡的介紹下,左權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真理的感召下,共產主義信仰成為他以後近20年政治生活的準繩。
隨後不久,左權被黨組織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學習軍事,一同前去的還有劉伯承、鄧小平等人。
1927年9月,左權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
左權在國外留學期間,一直鉆研軍事理論知識,同時也會學著將國外的理論知識開始試著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他在關註國外時局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祖國,始終密切關註著國內鬥爭。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蔣介石多次派特務軍隊搜捕剿滅共產黨,中共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
毛澤東在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後,不久帶著三灣改編的部隊上了井岡山,開始了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鬥爭。
1930年春,因局勢的不利,且中共此時很需要他,左權與劉伯承等人從東北邊境回到國內。
在過境時的車站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原來,左權敏銳發現劉伯承身後跟了一個日本密探,他用俄語對劉伯承約定在前面的雜貨鋪等劉伯承。左權待那個日本密探走近之後,突然來了個急轉身將他撞倒在地,隨後兩人飛奔而得以脫身。
6月,他先暫停上海,後9月經廈門、龍巖進入閩西蘇區。
在蘇區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後,左權就很快適應了蘇區的生活,他的組織、作戰才能逐漸顯露。
12月初,左權被任命為紅新12軍軍長。
1931年12月,擔任由寧都起義部隊改編的紅軍第5軍團第15軍政委,不久,任軍長兼政委。
左權是個正直剛毅的「模範軍人」,他不因時趨勢,奉承他人。
1931年至1934年,王明在黨內推行了一條奉行「教條主義」的「左傾」冒險主義路線。
在這期間,由於他不向王明靠攏,於1932年6月受王明左傾路線的迫害,被王明指控為「托派分子」,隨後左權被撤銷軍長兼政委的職務,調至紅軍學校任教官,受到留黨察看處分。
這是他遭受的最不公正的一次待遇。
他或許不善於營運政治,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但他無愧於黨,在多次的反圍剿鬥爭當中沖鋒陷陣,指揮殺敵,挽救黨,挽救紅軍,被他的合作同事們誇贊,被他的下屬士兵所愛戴。
當然,左權將軍並非是一個看重名號的人,他是一個講實幹的軍人,黨中央面臨危險,他會舍生取義立馬沖上去。
在博古、李德指揮的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左權隨先頭部隊指揮作戰。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後,繼續北上來到四川省越西縣。
前方是大渡河。
大渡河,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水深,兩岸地勢險要,只有一條吊索橋孤零零連線兩頭,紅軍大部隊這麽多人要短時間透過,極其困難。
後面川軍還在窮追不舍,這使得中央軍委根本沒有考慮其他方案的時間機會。
渡河!
接到掩護紅1師渡河的命令後,左權立馬和部下商量制定了掩護方案。他先率部輕裝疾行,首先乘敵不備地攻下越西縣城;之後不做停息在一天內急行越過曬經關,率軍與敵奮戰攻占了大樹堡渡口;最後他以佯渡之態勢,轉移了敵軍對安順場方向真正渡河的紅1師的註意,將敵人吸引過來,成功地掩護了紅1師從安順場渡過大渡河,從而在被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防線上,開啟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辟了一條通道。
左權不愧為一個優秀的軍事家。
最終中央紅軍主力全部透過瀘定橋,甩掉了尾追不舍的國民黨中央軍,只剩他們在後方「扼腕嘆息」。
過草地,翻山越嶺,終於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
願拼熱血衛吾中華大地
在陜北,左權作戰英勇,機智多謀,多次率軍迎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打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剿滅陰謀,為黨中央在陜北指揮發展的穩固發展貢獻了一份力。
劉伯承說:「左權同誌部署作戰是細致周密的。1936年雙十二事變前夜的陜北山城堡戰鬥,就是一個範例。」
西安事變是當時時局轉變的一個樞紐,為國共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940年,歐洲反法西斯戰場形勢不容樂觀,歐洲陸地強國之一法國投降納粹德國,而一直支持中國的蘇聯,為避免兩面受敵,和日本簽署了停火協定。
在中國,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派出大量軍隊企圖速戰速決吞滅整個中國,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在節節敗退中仍不忘在五屆五中全會上堅持反共方針,
中共陜北根據地,紅軍外部不僅面臨著日軍時不時的大掃蕩,蔣介石故意制造的反共摩擦,還有內部的生產、軍隊問題,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導人為中國的前途命運憂心忡忡。
戰爭失利的陰霾籠罩在全國人民的心中。
為鼓舞中華民族的抗日決心和勝利信念,打破國民黨對中共「遊而不擊」的謠言和反擊日軍對根據地的「大掃蕩」,中共決定先發制人,發動一場「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主要指揮官就是彭德懷和左權,因我方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 ,故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一般我們把它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分別是摧毀正太鐵路交通線,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和據點,反擊日軍的報復性「掃蕩」。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它沈重打擊了日偽軍的反動囂張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訊息傳出外部還引起其他國家的極大反響,振奮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抗戰信心,給國內外的反法西斯戰爭帶來了一絲清新的空氣。
百團大戰的輝煌勝利惹惱了華北日軍最高指揮,為了報復,日軍進行了更加慘絕人寰的根據地大掃蕩。
1942年春,華北日軍頭目岡村寧次先下令對冀中平原實施「五一大掃蕩」,隨後把目光釘選在左權將軍所在的太行地區。
岡村的第一軍的主力有3萬多人,在開始「蠶食」太行、太嶽地區中,燒殺搶掠,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隨後日軍派出一隊特務打探根據地情況,這些特務們在周邊地區先巧妙矯裝成中國老百姓或八路軍的樣子,騙過太行根據地眾多八路軍戰士和群眾的眼睛,悄然深入太行腹地與我軍接近,將得到的中國共產黨情況輸送回日軍大本營。
在了解了根據地中共八路軍的具體情況後,日軍於1942年5月派出大兵團對八路軍前敵指揮部發起進攻。
中央指揮部不得不進行轉移,當時,左權負責大部隊的斷後任務。
5月25日,在日偽軍「益子挺進隊」精確情報的幫助下,日軍一直如鬼魅一般緊跟尾隨八路軍的轉移路線,警衛連與日軍展開激戰。
緊急關頭,彭德懷、左權、羅瑞卿決定分路突圍,各自為戰。
左權堅決要求擔任掩護斷後和帶領機關、黨校突圍的重任。
其實,在兩方對戰實力對比明顯下,做掩護工作的人是最不容易的。
責任重大,生死難蔔。
日軍隨後發現八路軍突圍意圖,蓄意快速收縮包圍圈。
以地面猛烈的炮火、空中飛機輪番轟炸的方式企圖讓八路軍速速就範。
左權所在部,一直在尾端掩護大批學生,婦幼,輜重。
行至山西遼縣的十字嶺時不幸被日軍追趕包圍。
在率領部隊突圍的過程中隊伍已經極其疲勞,士氣稍顯低落。利用短暫的休整,左權用嘶啞的聲音激勵著大家:「同誌們,盡管敵情嚴重,大家不要慌。我們要勝利,就得一齊沖。一齊沖就要聽從指揮,只要沖過前面一道封鎖線,我們就安全了。」
太行山下,悲壯的一幕
日薄西山,敵人的炮火還是異常猛烈,沒有半分停滯的意向,密集的炸彈從四面八方朝八路軍戰士們快速投來,周圍地上被炮彈炸出了許多坑坑窪窪。
撤離途中,左權頭部不幸被流彈擊中。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輝射向天邊那點瑣碎的雲上。
左將軍的身體,在這一悲壯的場景下重重倒在荒涼的大地上。
他的左額、胸部、腿都被日軍的彈片擊中,鮮血塗地,壯烈犧牲年僅37歲。
日偽軍還在後面窮追不舍,隊伍一直在硝煙中躲避逃撤,一時竟沒有人註意到左將軍的身體已經倒下。
最後還是三名北方局黨校的青年學生發現了左權將軍的遺體。
當時學生們發現他們敬愛的左將軍躺在地上,渾身沾滿泥垢,右手還緊緊握著一把手槍,全身保持著戰鬥中的高度緊張狀態。
學生們忍住悲傷,好不容易將他的手槍取下,將左將軍遺體擡到了遠處一塊隱蔽的荊棘處,拿出一床軍被蓋好他的身體,又折了一些樹枝蓋在被子上,才不舍離開。
他們突圍出去後,得到訊息彭德懷在一個村子裏,在八路軍的帶領下找到了彭司令。
雖然十分不忍心,但學生們還是告訴他左參謀長因中彈犧牲的事實,並呈上了從左權手中取下跟隨他多年的手槍。
彭德懷記得,在三人約定好分頭突圍後,左權讓警備連長唐萬成先將彭德懷護送撤離,自己帶著少量的戰鬥人員墊後。
那時他不肯先走,騎在馬上沒有挪動,左權立刻嚴肅地命令周圍的戰士們:連人帶馬,推也要推走!
他不得不騎馬先走。在到達安全地帶後,他馬上吩咐唐萬成返回戰場立刻護送左權離開。
沒想到,左權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先走,在指揮部隊撤退過程中,當場中彈犧牲。
左權是彭老總最親密的戰友,現在得到的卻是最親密的戰友犧牲的噩耗。
回想1939年,左權和劉誌蘭結婚,婚後劉誌蘭生下了一個女嬰,彭老總親自給他取名,叫做太北,太行山以北。
左權平時是個嚴肅莊重的人,合照的時候總是抿緊嘴唇,不茍言笑。
但在和妻兒照全家福時,卻罕見地張嘴淺笑。可想而知,他是有多愛他的妻子和女兒啊!
彭老總難以想象,劉誌蘭得知左權犧牲的訊息會有多麽悲傷。
找到左權將軍的身體,好好安葬!
過了三四天後,敵人已經撤退了。
在發現處理左權遺體的學生引導下,八路軍戰士登上十字嶺找到了將軍的遺體,有感這位平時受愛戴的參謀長,平日堅強的戰士們十分怮動,但隨後還是買了附近老鄉的棺材,就地掩埋了左將軍的遺體。
沒想到的是,敵人截獲到中共的「左權失蹤」的電報,又打道返回十字嶺,找到了左權的掩埋地,毫無人道地挖出了左權的棺材,開啟後竟然還給遺體照相,登在敵偽報紙上!
此等行為,簡直喪盡天良,無恥至極!
左權的犧牲,使得他的妻子失去了一位丈夫,女兒失去了父親,黨失去了一位忠誠的同誌,國家失去了一位愛國的人才。
朱德賦詩悼念:「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林彪當時多麽孤傲的一個人,在得知左權犧牲後悲痛欲絕,當著左權夫人劉誌蘭的面,寫下一首悼念左權的長詩。
隨後林彪還以「淩霄」的諧音筆名,在當年6月19日的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
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林彪唯一的長詩,全文多處用感嘆號,情緒之激烈,可見林彪對他的惺惺相惜之意。
為紀念左權將軍,山西太行人民決定將左將軍犧牲地遼縣更名為左權縣。
值得註意的一個小插曲,在建國後,毛主席曾明令禁止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
1958年,左權縣與和順縣合並,大批太行人民多方請願,要求恢復「左權」的縣名,最終次年兩縣即再度分置,保留了左權縣。
可告慰英魂的是,1942年年底,八路軍得到「益子特別挺進隊」的活動情報,隨後派出精銳,在他們毫無戒備狀態下把他們消滅殆盡,前後殲敵173人。
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是,如果左權沒有犧牲,那麽到1955年他能不能評上元帥?
筆者認為,以左權將軍的資歷,性格,人脈,擠進前二十元帥還是比較難的。
但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或許左權將軍自己是不在乎這些名份的,他坦誠面對我們的,是一顆愛國盡職的赤子之心,他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