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王季範到北京參加觀禮,毛主席卻流著淚道歉,究竟為何?

2024-07-26歷史

1950年9月22日, 毛主席 在中南海豐澤園招待一名「特殊」的客人,這個客人有4個身份,分別是:老師、表哥、恩人以及學者。見到客人的那一刻,主席抓起身邊人的手,激動地說道:「 這是我九哥,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毛主席口中的「九哥」名叫王季範,兩人的母親是親姐妹,因此他們的關系從小就非常要好,他也曾經多次在毛澤東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毛主席對他的感情十分深厚。

國慶日的時候,王季範應毛澤東的邀請,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活動。此時,王季範十分激動,畢竟長這麽大自己還是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呢!但,相對於王季範高漲的情緒,毛主席的情緒反而有些消沈,臉上還露出了悲傷的表情。

那麽,究竟發生了什麽,才會讓毛主席在這麽重要的日子裏,露出這樣的表情呢?

這邊王季範還看得十分起勁,毛澤東邁著沈重的步伐走到他的身邊,拉起他的手,流著淚道歉:「 九哥,我有件事今天必須告訴你,你將德恒交給我,可是我沒有保護好他……

剛剛還一臉笑容的王季範,瞬間臉就垮了下來,他顫抖的雙手和微紅的眼眶都證明他現在很不好。但是,他還是強壓下悲傷,安慰著主席:「 德恒是為了光明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和你沒關系,你不要再自責了。

因為,自從他將 德恒 送到延安的那一刻起,其實他的心中早已經做到了思想準備,如今收到德恒已經犧牲的訊息,他知道就算悲傷也解決不了問題,毛主席被王季範的深明大義感動了。

其實,毛澤東這麽在乎王季範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有王季範的兩次幫助,才讓主席有了覆寫命運的機會,因此他才會對別人說,沒有王季範就沒有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九哥」和毛澤東之間的故事:

毛澤東的「九哥」——王季範

1885年,王季範在湖南湘鄉出生,家境殷實。因為在同族中他排行第九,所以有時會被稱之為「九哥」,當時王季範是毛氏族人中最有文化的人,他從小就接受 蕭竹軒 先生的教導,對史書、古典文學以及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

王季範小時候就非常聰明,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從小就學習優異,深受先生們的喜歡。那時,王季範在外公家裏上私塾,而當時3歲的毛澤東也正好寄養在這裏,二人的緣分自此開始。

面對這個只有3歲的小團子,王季範非常喜歡,因此他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帶著毛澤東去玩。當然了,王季範一般只帶他到私塾裏面玩,漸漸地王季範發現毛澤東對讀書也很感興趣,便時常會教給他一些幼兒古詩。

除此之外,他還會在空余的時間裏,手把手地教毛澤東讀書識字,在王季範的教導下,毛澤東開始對古典文學感興趣,毛澤東願意學,王季範自然也非常願意教他。

後來,經過王季範的努力,他考進了「長沙優級師範學堂」(湖南大學前身)。這也就意味著自己要離開外公家,臨行前,他將自己最寶貴的書籍都送給了毛澤東,並叮囑他一定要好好讀書。

就這樣,毛澤東依依不舍地送走了王季範,而王季範在學校裏接收到了新的思想,這讓他受益匪淺,此時毛澤東已經到了讀私塾的年紀,但因為家中的情況,他除了要上私塾,還要承擔起家中的農活。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沒有打磨掉毛澤東對學習的熱愛,一有時間他就會埋頭苦讀,吸取書中的知識。但是家人只需要他認識一點字就可以了,因此當毛澤東13歲時,就被強行終止了學業。

無奈,年紀輕輕的毛澤東只好在家中務農,有時還會做些買賣,但他的心裏其實還是想讀書,他不想將時間都荒廢了。他知道他沒有辦法說服家人,讓他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因此他將希望全部寄托在表哥王季範身上。

很快,他就找到了王季範說明了自己的情況,王季範聽後表示一定會幫助他,聽到表哥的保證,毛澤東的心安了下來。隨後,王季範找到了族中其他有學識的人,同他一起去毛澤東家中,說服他的家人讓他讀書。

就這樣,烏壓壓的一群人來到了毛澤東的家中,但因為家中除了毛澤東以外,沒人在家,他們只好在那裏等著他們回來。良久,毛澤東的父母終於回來了,他們看見自己家中一下子多了這麽多人,都有些慌張。

難道是自己犯了什麽錯了嗎?為什麽大家都來到自己的家中?只見一身青衣布衫的王季範從人群中走了過來,對著毛澤東的家人說道:「 現在正是讀書的時候,我們今天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勸說您,讓毛澤東繼續上學。

毛澤東的家人聽後,依舊堅持原來的態度,連連擺手說道:「 不行,不行,我們是不會同意的,他都這麽大了,讀的書已經夠多了。如果現在讓他去讀書,萬一以後他不回來了怎麽辦?

說完,他們又加上了一句:「 最關鍵的是,讀書不要學費嗎?我們家的情況你們也知道,哪出得起這個錢哦?我們只要他能認些字,會算賬就行了,讀那麽多書幹什麽?

原來如此,毛澤東的父母就是不想出學費的錢,找到了問題所在就好辦了。王季範上前一步,說道:「 關於這點不用擔心,表弟以後的學費都由我來出,您覺得怎麽樣?

既然人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他們也不好再阻攔,只好同意讓毛澤東繼續回到學校讀書。這就是毛澤東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如果沒有王季範的鼎力相助,他就不可能有機會讀書,很有可能下半輩子就在家中務農了,因此毛澤東打心眼裏感激王季範的幫助,並將王季範當成自己學習的目標。

其實,毛澤東的家人最後之所以會改變想法,並不只是因為王季範等人的勸說和承諾,而是因為前段時間,他們家和另一家店鋪打官司,本來他們是受害的一方,屬於有理的那一方,結果因為辯論口才不行,對方毫不費勁就贏得了官司,他們家賠了夫人又折兵,吃了大虧。

他們這才意識到學問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最後才同意讓毛澤東去上學,之前不同意也只是因為學費太貴了,他們出不起。如今,有人願意出錢讓毛澤東上學,對於這種好事自然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後來,在毛澤東讀書期間,王季範還會經常寫信給他,在信中詢問他最近的狀況後,又叮囑他一定要好好讀書,要把握住學習的機會。並且還多次贈送書籍給毛澤東,每次毛澤東都會認真地讀完,在回信時,毛澤東還會和王季範分享書中的問題,一來二去之下,他們倆的關系也越來越好。

毛澤東遇難,王季範鼎力相助

1911年,王季範從長沙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受聘到湘鄉駐省中學,那時毛澤東因為想要到省裏學習,便寫信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王季範。王季範對此表示支持,後來,毛澤東考進了 湖南省第一中學 ,但好景不長,因為繳納不起昂貴的學費,他被強制退學了。

最終,透過王季範的幫助,毛澤東進入了一家不需要學費和住宿費的官辦學校——「 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

1914年,王季範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擔任學監,而毛澤東就讀的「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被合並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院」。就這樣,王季範和毛澤東成為了師生關系,他們之間的接觸也更加密切了,幾乎到了無話不說的程度。

有一天,毛澤東找到了王季範,先是簡單地寒暄( xuān )了幾句,之後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九哥,我沒有錢了,又要請你幫幫我了! 」王季範一聽毛澤東有難處,二話沒說就拿了一些錢給他,並說道:「 以後你要用錢就找我,我從薪水裏勻點給你。

後來,王季範為了給毛澤東交學費,特地向學校預支了薪水,一部份用來交學費,另一部份用來當毛澤東的生活費。不過,學費的問題解決了,可又迎來了新的問題,最重要的住宿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在毛澤東為難的時候,王季範將他帶到了家中,騰出了一間房間讓他住進去,而自己則和一家人擠在一個房間裏。甚至,連家中唯一的桌子都用來給他做功課,王季範身為一個老師,每天都要批改學生的作業。

因此,這張桌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平常他都會在這張桌子上批改作業,如今他只能等毛澤東做完了功課,才可以批改作業,因此,王季範每天都會工作到很晚,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反而一直關註著毛澤東在自家住得是否適應。

王季範除了在經濟上幫助毛澤東以外,在學習上也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因為,王季範熟讀古典文學,毛澤東經常會到他的辦公室去看古典書籍,有的時候一看就是一整天,遇到不懂的地方,毛澤東就會請教王季範,王季範也會經常提點他。

不過,毛澤東的讀書生涯,並不是平平靜靜地度過的,很快他又遇到了新的麻煩,這次還有被開除的風險。1915年的時候,湖南省議會向各大高校公布了一條新規定: 每名在校學生都要額外繳納10元學雜費 ,其中就包括毛澤東就讀的這所學校,並且校長 張幹 極力支持。

要知道,當時這所學校的學生家中條件普遍都不優越,承擔學費就已經夠嗆了,如今還要加上10元學雜費,這叫他們家中如何生活啊?畢竟,10元在當時那個年代可不是小數目,那時的東西都是按「角」來算的,10元可不是隨便就能夠拿出來的。

因此,學校的學生都非常氣憤,毛澤東也不認可校長這樣的做法,所以由毛澤東領頭發動了「 驅張運動 」,一開始的時候有位同學寫了一篇 【討張檄文】 ,但是毛澤東看完後,覺得文章的內容不夠完美。

最後,毛澤東在君子亭寫了一篇 【驅張宣言】 ,該文章尖銳地批評了校長張幹的思想落後、教學無方等問題。很快這篇文章就在學校裏面傳開了,大家都紛紛加入其中,就這樣,校長張幹一時間成為了學校的笑柄,威信全無。

這讓校長張幹十分憤怒,他不知道究竟是誰寫出了這篇文章,讓自己的名聲一落千丈。正當他四處尋人的時候,有位學生來到了他的辦公室告訴他,「驅張運動」是毛澤東和其他十幾名學生挑起的。

這下可不得了了,張幹原本就看毛澤東不順眼,如今又被他知道,自己這麽慘都是因為毛澤東,心中的怒火頓時就壓不住了,揚言道:「 一定要將他們全部開除! 」很快,以毛澤東為首的17個「鬧事」學生,要被開除的訊息就傳遍了學校。

王季範知道這個訊息後十分擔心,他認為毛澤東他們做得是對的,但他們的對手畢竟是位高權重的校長,他的話說出來肯定就不會輕易收回了。現在,自己也只是一個學監的身份,沒有什麽權力,要想讓校長收回成命,只能去找有話語權的人。

當即,王季範就想到了 楊昌濟 先生,於是他飯也顧不上吃,就敲響了楊昌濟的家門,一進屋他就對楊昌濟說:「 【驅張宣言】中列舉的事實並不是沒有依據,再怎麽樣也不能作出開除學生的決定,而且他們只是想為貧困的學生出頭,並沒有任何私欲。

楊昌濟聽後,贊同地點了點頭,說道:「 學校如果連毛澤東這樣的學生都要開除,那學校還想培養什麽樣的人才呢? 」隨後,楊昌濟告訴王季範,讓他去找學校其他的老師,一起聯手開一個「 教職工大會 」,不管用什麽方法都要讓校長張幹收回成命,留下毛澤東和其他十幾位學生。

此次「教職工大會」上,王季範聯絡到了徐特立、方維夏、符定一等先生,在他們的幫助下,張幹迫於壓力,只好收回成命,撤除了對毛澤東等17名學生開除學籍的處分。

1918年,毛澤東和 蔡和森 等人成立了「 新民學會 」,引起學校的註意後,還是王季範挺身而出,這才使得毛澤東能夠順利渡過難關。毛澤東在校期間,發生的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由王季範出面解決的,可以說他能夠順利畢業,背後少不了王季範。

1925年8月,毛澤東在韶山養病,但這個訊息卻被湖南省省長 趙恒惕 知道了,因此他下令對毛澤東展開抓捕。之後,毛澤東在共產黨員的幫助下偷偷來到了王季範家中,一進門,他就說道:「 九哥,我現在正在被趙恒 惕追捕,長沙已經容不下我了,我現在打算前往廣州,希望你能夠幫我準備一些衣物和盤纏。

之後,毛澤東又委托他通知妻子 楊開慧 ,讓她帶著孩子去廣州與他會合。當王季範幫毛澤東收拾行李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少人都知道我和毛澤東關系好,沒準趙恒 也知道了,甚至有可能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這樣一想,王季範驚出一身冷汗,當即他就將毛澤東帶到了 樂古道巷顏子廟的湖南私立平民女子職業學校 ,之後制定了毛澤東的離開事宜。

次日,毛澤東就打扮成商人的模樣離開了長沙,在韶山地下黨的護送下,毛澤東躲過了反動軍閥趙恒 惕的追捕,隨後順利抵達了廣州。就這樣,在王季範的幫助下,他又逃過一劫。

1928年,毛澤東帶領紅軍多次打退了國民黨軍隊,這讓 蔣介石 非常氣憤,正當他苦於沒有地方下手的時候,了解到了毛澤東表哥王季範的情況,認為可以從他入手,找辦法痛擊毛澤東,但由於王季範在湖南省院校的聲望極高,蔣介石便沒有拿他怎麽樣。

王季範和毛澤東雖然很久未見,但他們之間的聯系也沒有斷過,常常都會以書信的形式來往。而他本人也會經常邀請一些進步學生和進步老師到家中議事,因為國民黨當局不敢檢查王季範家,這裏反而成了共產黨最安全的地方。

王季範白發人送黑發人

因此,有不少的地下工作者都會將王季範的家,當作秘密的聯絡地點,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在這裏開會、組織計劃等。期間有很多的共產黨員都說:「 王先生家裏,就是我們革命者的保險櫃,敵人沒有允許就進不來。

就這樣,王季範一直在背後支持共產黨的革命事業,而他的兒子 王德恒 也對革命充滿了向往,當時他不確定父親是否會支持自己,只好將這份心思埋在了心底。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不少院校的學生都準備到延安參加抗日,王德恒也非常想去。

於是,他敲響了父親的房門,問道:「 父親,現在抗日戰爭爆發,不少的有誌青年都準備前往延安抗日了,就連我們學校昨天也走了好多人,我真想有一天,我也能去延安看看啊! 」知子莫若父,王季範一聽就知道兒子的想法。

他問道:「 兒子,你為什麽想要去延安呢? 」王德恒眼神堅定地回答道:「父親,因為延安有共產黨在,有民主的地方就有光明,他們一直在堅持抗日,我也想去那裏,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您允許嗎?」

王季範沒有正面回答兒子的問題,而是又問了一句:「 你確定了嗎?你是真的想去延安嗎? 」王德恒知道,父親不會反對他去延安了,於是他堅定地回答道:「父親,我是真的準備好了,您看,就連行李我也早準備好了。」

見狀,王季範沒有再阻攔,他點了點頭,說道:「 兒子,我支持你的決定,你要去延安,我不攔你,但在那邊不比家裏,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就這樣,王德恒透過長沙辦事處 徐特立 的安排,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程。

來到延安後,王德恒拿出了父親的親筆信交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完說道:「 你父親向我推薦了你,我很相信你!

1940年,王德恒從抗大畢業,經過毛澤東的推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4年,中央組建八路軍南下支隊,奔赴 湖南、廣東 等地開辟新的根據地。王德恒收到訊息後,立即請求加入支隊,部隊到達湖南的時候,他忍著思念過家門而不入,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是他最後一次站在自家門前了。

工作沒多久,王德恒就因為行蹤暴露被特務殺害,犧牲的時候只有30歲,當毛澤東收到這個噩耗後,當場就淚流滿面,但因為事關機密,毛澤東下令將這個訊息壓了下來,自然王季範也沒有收到王德恒犧牲的訊息。

在往後的10年裏,王季範一直以為王德恒還活著,常常會給兒子寫信,叮囑他要聆聽教誨,為國爭光。直到1950年,他才知道兒子已經不在了,心中悲痛萬分,也就是說,毛主席擔心王季範悲傷過度,將這個訊息瞞了8年。

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毛澤東,怎麽會不知道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因此在說完王德恒已經過世的訊息後,他自己也哽咽得不行,甚至眼角還流著淚。雖然,王季範聽到這個訊息後很難過,但其實他的心中早已經做到了準備。

看到毛澤東這麽自責,王季範的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安慰道:

「潤之老弟,快莫這樣講!為了革命,你這幾十年東奔西走,又將岸英大侄送到了北韓戰場,論犧牲誰都沒你大!德恒雖然犧牲了,但他是為了天下人的幸福犧牲的,我們都為他感到光榮。」

1972年7月11日,王季範因病在北京逝世,幾天後,在全國政協禮堂上為他舉辦了追悼會,毛主席知道後,特地命人制作了一個花圈送過去,花圈的飄帶上寫著:「 九哥千古,毛澤東敬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