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大陸兵敗如山倒後,仍坐擁百萬大軍的國民黨,為何不南下東南亞

2024-04-27歷史

當時間邁入1949年,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即便是嘴硬如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

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主力部隊幾乎被全部殲滅,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勢力被橫掃一空。至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已經解放了東北全部、華北大部、西北一部及長江中下遊以北廣大地區。

曾經遍布全國的解放區徹底連成一片,人民解放軍在戰鬥中越戰越強,兵力對比國民黨軍隊也占據絕對優勢。此時的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經發展至400萬之巨。

然而,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如此,國民黨依然坐擁百萬大軍,而且不止100萬。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擁有的正規軍還剩下71個軍227個師約115萬余人,如果再加上國民黨特種兵、機關、學校及分布於地方的部隊,國民黨此時的總兵力仍高達204萬之多。

這個數位意味著什麽?即便放在全球上,這都是一支十分強大的力量。當時的全世界,除了美國和蘇聯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輕言能夠戰勝如此龐大的一支武裝力量。

而當時,位於中國南部、與中國直接接壤的東南亞有多弱、多富?

當時的東南亞還不是如今世界上最稠密的國家和地區之一。1949年的東南亞,除了泰國、緬甸和菲律賓已經完成獨立之外,其他大部份地區都在英法等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越南、寮國、柬埔寨是卷土重來的法國殖民地,馬來西亞、新加坡是英國人的殖民地,而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則在荷蘭的統治之下。

當時,這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一年三熟、面積高達457萬平方公裏的富饒土地上,無論是剛剛獨立的國家,還是仍處於英法荷殖民統治之下的國家,兵力都十分孱弱。

當時的東南亞弱到什麽地步?以1948年脫離英國獲得獨立的緬甸為例,緬甸當時擁有著1,500萬左右的人口,國土面積為67萬平方公裏,大約相當於中國的一個面積較大的省份。而且由於地處副熱帶地區,無論是耕地還是自然資源都極為豐富,從來沒有饑饉之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條件十分優越的國家,獨立之後還繼承了一部份英國殖民者的武器裝備和軍隊,面對國民黨3000多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殘兵敗將,集結了上萬人的絕對優勢兵力之後,居然被國民黨殘兵打得落花流水。也因為此戰,讓國民黨殘軍在金三角紮根,開始稱霸金三角地區。

一開始,從雲南退往緬甸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李彌部殘兵只有區區1500多人。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居然以少勝多,徹底擊敗了緬甸主力部隊。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當時國民黨退往東南亞的部隊如果再多一些,決心再強一些,只要數萬人,就足以顛覆甚至整占領整個緬甸。

而且,國民黨也完全有這樣的機會。當時,在大陸兵敗如山倒之後,不願意投降又不是解放軍對手的國民黨殘兵,慌不擇路之下,確實有多支隊伍退到了東南亞各國。

除了離退到緬甸、又把緬甸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的李彌殘部之外,與廣西直接接壤的越南也曾有國民黨殘兵的蹤跡。

1949年12月,在廣西、雲南兵敗之後,蔣介石的嫡系黃傑第一兵團殘兵一萬七千余人,決心聽從白崇禧的建議,借道越南,最終前往台灣省。

然而,當時的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雖然手持全套武器,但黃傑部依然十分乖巧的和法軍總司令達成協定:黃傑部以500人為一隊進入越南,武器由法軍封存,法國負責沿途的安全警戒和食物。

然而,黃傑部被封存武器之後的待遇卻急轉直下。當時,被收繳武器的國民黨軍隊不但所處條件極為艱苦,而且頻頻被法國軍隊搜刮掠奪,甚至連官兵自己的個人物品都被搶奪一空。退到越南的國民黨軍隊在饑寒交迫之下,許多官兵病死。

在黃傑部進入越南之後,先後又有桂軍張淦三兵團殘部、徐啟明十兵團殘部、國民黨中央軍26軍一部及兩廣地方部隊紛紛進入越南,並被法國軍隊羈押。

最終,先後逃往越南的國民黨軍隊高達3萬多人,然而,這些曾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都被法國殖民軍運到了荒涼的富國島。

這支手無寸鐵的國民黨殘兵在富國島上整整呆了三年的時間,直到1953年才最終被國民黨拉回了台灣。在三年多內,國民黨官兵因為惡劣的環境、法國人的為難以及缺少藥的問題,導致上千人死在了越南。

一戰之後,法國人軍隊就歷來不以戰鬥力著稱,二戰更是將法國軍隊成為了世界級的笑話。即便是二戰後卷土重來的法軍占據了印支,法軍戰鬥力依然沒有什麽提升。

也因此,剛成立不久,無論是人員素質、戰鬥力還是軍事素養都十分一般的越共軍隊,才能夠存活下來甚至不斷擊敗法軍。按道理,3萬多全副武裝的且戰鬥經驗豐富的國民黨軍隊,完全有能力擊敗法國殖民軍,最起碼也可以在越南占據一大片地盤。

那為什麽無論是退到金三角的國民黨殘兵還是進入越南的黃傑部,紛紛被蔣介石撤了回去,而沒有在當地趁勢趁亂而起占據地盤呢?

要知道,東南亞不但土地更為肥沃,人煙沒有台灣那麽稠密,土地面積也遠超過只有3萬多平方公裏的台灣島。

更何況,東南亞歷來是華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上千年來,東南亞一直是中國人移民遷居的首選物件,到1950年時,華人已經成為東南亞的極重要的人口組成部份。

1950年時,緬甸有23萬華人,泰國有291萬,越南有71萬,柬埔寨有23萬,馬來亞有184萬,印尼更是高達有191萬。

整個東南亞的華人數量近千萬,這些華人也天然成為國民黨在東南亞的根基和根本。

既然有如此多的有利條件,素來又以大國領袖自居,野心勃勃的蔣介石難道不知道台灣島的局限性嗎?他為何不趁機占據東南亞一大塊地盤兒?這樣一來,不但夯實實力,也有更大的底氣實作他所謂反攻大陸的迷夢。

蔣介石當然知道東南亞有多富,東南亞的軍隊有多麽不堪一擊。然而,即便東南亞如小兒持金過鬧市,蔣介石即便如何垂涎三尺,他依然不可有絲毫的想法。

第一,這源於蔣介石對於英美等西方國家根深蒂固的恐懼。

毛主席曾將國民政府稱之為買辦政府,毛主席的這一評價可謂入木三分。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能力在中國建設自己工業體系的蔣介石政府,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買辦政府。

他只能依賴於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施舍的一點殘羹冷炙、靠壓榨出賣中國利益為生。而這些從根子上就不正的買辦階層,面對他們的主子,又怎麽可能挺直腰桿兒呢?

東南亞雖然兵弱,哪怕對於國民黨軍隊而言都是不堪一擊。然而,東南亞卻是有主的,他們的主人正是英美。美國早早占據了菲律賓群島,法國早在清末時期就吞並了越南、寮國和柬埔寨。

至於英國,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自然占據著地盤最廣。馬來西亞、緬甸都在英國人的直接掌控之中,即便是荷蘭占據的印度尼西亞,英國也有巨大的影響力。

所以,蔣介石不敢進軍東南亞,倒不是畏懼東南亞的軍隊有多強大,而是畏懼東南亞背後的主人——英國、法國、美國。

其實,蔣介石對於英美的畏懼,早在抗戰時期就展現的淋漓盡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對東南亞進行了大舉進攻,緬甸自然也在日本人的進攻範圍之內。

為了防止自己的國際補給錢被切斷,同時為了配合盟軍作戰,1942年,中國集結最精銳的三個軍10個師10萬大軍入緬作戰。

當時,緬甸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雖然英國同意了遠征軍入緬作戰,但是,為了防止中國鳩占鵲巢,英國人對遠征軍的態度一直是十分猶豫和復雜的。遠征軍在緬甸作戰之中,同樣在緬甸的英國軍隊不但沒有起到盟友的作用,反而幫了倒忙,屢屢坑的遠征軍傷亡慘重。

可以說,第1次遠征軍最終兵敗、傷亡慘重,與英國人的猶豫和坑害有莫大的關系。當時,這10萬遠征軍幾乎集結了蔣介石最精銳的中央軍,是蔣介石名副其實的嫡系和根本。

然而,即便他一次次被英國人居然坑的滿嘴吐血,10萬遠征軍傷亡過半,蔣介石依然沒有敢對英國人做絲毫的反擊之舉。

要知道,同樣陷入二戰泥潭的英國,在亞洲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言,根本不是蔣介石的對手。然而蔣介石依然不敢有絲毫的反對,也可見蔣介石的懦弱和買辦本性。

在英國人的實力最薄弱的時候,不敢對英軍下手,更遑論二戰結束之後呢?

第二,解放西南時解放軍的大包抄,也極大的減少了國民黨軍隊的兵力。渡江戰役之後,第二野戰軍開始發動對於西南數省的進攻。

當時,殘存在西南各省的國民黨軍隊規模超過百萬,而且,西南地區直接與中南半島接壤,正是退往東南亞的最佳位置。

不過,為了徹底的消滅國民黨軍隊,第二已野戰軍並沒有采用平推進攻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大迂回動作、多支部隊直插敵後、完成了包圍後再往回打的作戰方式。

這一作戰方式確實取得了極為輝煌的戰果,一舉殲滅國民黨軍隊91萬,使得國民黨在西南地區的軍隊除了零星兵力幾乎被全部殲滅,蔣介石割據西南的夢想也徹底破滅。

而且,在解放紀念期間,盧漢領導的昆明起義,使得雲南省率先回到人民懷抱,進一步切斷了國民黨軍隊退到東南亞的必經之路。這些行動,都使得國民黨軍隊沒有機會大規模推到東南亞。

第三,鼠目寸光的蔣介石也沒有這樣的長遠戰略眼光。

蔣介石確實是一個合格甚至堪稱優秀的政客,這也是為何他能在無數軍閥之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國民政府統治者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手段高超的蔣介石幾乎將所有的技能點全部點在了內鬥之上。對外,蔣介石從來都是又慫又弱且目光短淺的。

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內戰時期「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收復香港、琉球群島等問題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二戰勝利之後,曾被日本占據的香港、琉球等地都曾有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尤其是英國人占據的香港,在日本投降、英國人勢力尚未回來之前,本是和平收復香港的最完美時機。

然而,蔣介石卻愚蠢的將大部份全部精力用於內鬥之上,全然不顧這一收復香港的絕佳歷史時機。最終,他的猶豫使得英國人卷土重來,香港失去了回到祖國懷抱的絕佳時機。

而且,如果說香港的收復令人無比惋惜的話,那麽,琉球沒能及時回到祖國懷抱,蔣介石甚至堪稱民族罪人。

早在二戰末期開羅會議時,由於琉球原屬中國,所以,了解到琉球歷史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對蔣介石表示:願意支持琉球回到中國。

而且極為難得的是,當時另一大國的領袖——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也對此做了類似的表示。可以說,當時,無論是法理上還是國際環境上,都是中國徹底收復琉球的絕佳時機。

然而對此,蔣介石的回答卻是:中國願將琉球由中美兩國共同占領,將來由國際機構委托中美共管。

可以說,蔣介石這種慷中國人之慨的賣國賊行為,使得中國失去了收復琉球的絕佳時機。在這之後,由於解放戰爭蔣介石兵敗台灣,更沒有精力顧及。最終,琉球被美國人私相授受給了日本,這也是為何如今琉球成了日本沖繩的最關鍵原因。

國民黨兵敗大陸之後仍有百萬大軍,如果在當時能夠沖入東南亞,把戰線推到東南亞地區,無論在東南亞戰場的內戰誰勝誰敗,都將是中國拓展的絕佳時機。

然而,這個絕佳的時機,最終因為蔣介石的疏目寸光和對於列強的畏懼,徹底失去了,確實令人扼腕嘆息。#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