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的「紅圓頭」子彈到底多猛?日軍老兵稱整個肩膀都要被挖走

2024-06-09歷史

1940年,八路軍在這一年發起了百團大戰,給了囂張的日軍當頭一棒,日軍這才意識到八路軍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最值得關註的是,日本老兵在這一年的日記中頻繁提到一個新詞匯——「要命的紅圓頭」。

「紅圓頭」

日本老兵口中的「要命的紅圓頭」,指的是一種威力十分可怕的子彈。這種子彈的彈殼與其他子彈殼無異,但子彈頭卻是紅色的。

曾經中過彈的日本傷員回憶,八路軍的這種「紅圓頭」子彈射出時會伴有尖銳的嘯叫聲,射入體內時會爆發出非常猛的威力,造成的創傷面非常大,他的肩膀被這種「紅圓頭」子彈打中後,整個肩膀仿佛都不屬於他了,就像是要被「紅圓頭」子彈從傷口出硬生生挖走一般。

正因為「紅圓頭」子彈的這種巨大威力,令日軍士兵對它十分恐懼,彈頭的特殊紅色也顯得十分詭異。因此,「八路軍裝備了一種特殊的紅色子彈」說法,在這一年開始在日軍中蔓延開來,傳播速度十分迅猛,令日軍士兵的心中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

這就有些奇怪了,日本老兵的日記固然可信,畢竟日本侵略者的嘴很硬,一般對他們不利的事情輕易都不會承認。但八路軍當時的武器裝備還處於一個很差的階段,不僅沒有正規的大型兵工廠,更是沒有外界的大量援助,哪裏來的新式子彈呢?

說起這種「紅圓頭」子彈,還真的確實存在,只不過不像日本老兵日記裏所記載的「新式子彈」,反而是八路軍在自制子彈時,因為裝置不夠先進,制造子彈的原材料不夠充足的情況下,所生產出來的「不合格」產品。

彈藥緊缺

對於八路軍的彈藥而言,1940年正值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因為國民黨不講武德,在這一年早已經給八路軍徹底斷了供給,哪怕是小小的子彈也不肯給八路軍發一顆。

據【抗日根據地軍事建設】中的1941年檔記載,「國民黨兩年未發一彈……」。而蔣介石在1939年底,也做過這方面的明確批示,「……切勿再發械彈」。

所以,1940年八路軍已經沒辦法從國民黨那邊領槍彈了,蔣介石開始頻繁與八路軍搞摩擦,企圖以斷絕補給彈藥為條件,迫使八路軍不斷退讓,以便達成蔣介石獨裁的野心。

蔣介石為何要這麽做?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當時剛剛進入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不久,蔣介石面對日軍的誘降等手段,產生了妥協倒退傾向,又將目光瞄準了八路軍。這就形成了八路軍在敵後艱苦抗日,國民黨卻在背後搞破壞、搞摩擦的局面,令日軍有了針對八路軍的時間和空間。

八路軍的作戰能力強是公認的,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戰能力再強的部隊也需要有彈藥才行。而蔣介石使絆子以後,八路軍的彈藥量急劇下降,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例如,八路軍有一名叫聶文魁的戰士,作戰之前領取子彈時,部隊就只給發了5顆子彈。即便如此,連長將子彈交到聶文魁手裏時,還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亂開槍,等敵人走近了、瞄準了,再開槍」。

聶文魁遇到的情況並非個例,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即便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每名戰士在站前領取的子彈數量也不過10顆而已。這樣的數量與平型關戰役時每名戰士領取一百多顆子彈和兩顆手榴彈的相比,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由此可見,八路軍在1940年時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不僅缺衣少穿,還彈藥匱乏,且不談作戰壓力大小,即便是生存壓力都夠喝一壺了,實為不易。反觀日軍,每名士兵配備「明治三十年式彈藥盒」,這種彈藥盒分為三部份,前兩部份是常用的部份,一共兩個盒子,每個盒子30發子彈。

另外一部份屬於是備用部份,雖然只有一個盒子,但容積比較大,整整能裝60發子彈。若是算上彈夾裏的子彈和大戰前可以多領的60至80發子彈,日軍士兵的個人攜彈量甚至可以達到200發,這樣的數量對比八路軍戰士的5發子彈,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想要戰勝日軍自然不容易。

兩個辦法

面臨這樣的困境,八路軍當時是怎麽解決問題的呢?主要采取了兩個手段,一個是尋機殲敵,繳獲日軍的彈藥;另一個是嘗試自主生產,開始在各個根據地嘗試籌建小型兵工廠,著名的黃崖洞兵工廠就是在那時候建立起來的。

繳獲日軍的彈藥確實是一個可行性很高的辦法,畢竟日軍的個人配備彈藥數量多啊,只要打一次殲滅戰,就能夠繳獲相當多的彈藥。這個辦法在初期比較奏效,小股日軍頻頻被八路軍利用伏擊戰殲滅,甚至有時候運氣好,還能打一回敵人的補給車隊。

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靠繳獲戰利品來補充彈藥的方式越來越難了。一來是因為日軍對此有所察覺,行動逐漸變得謹慎小心起來,即便必要性的行動,也會刻意減少士兵的個人攜彈數量,從常備60發縮減到40發,對偽軍的彈藥量也進行了嚴格控制,目的就為了防止被八路軍繳獲。

至於想要大規模圍殲日軍,成建制的消滅日軍,這就更加困難了。而且即便打贏了陳莊戰鬥、黃土嶺戰鬥等大規模戰鬥,消耗的彈藥量也要遠超過繳獲的彈藥量,久而久之還是入不敷出,根本不可能完全靠繳獲來抵消部隊作戰的消耗。

所以,想要永續的保證彈藥補給,還得是自主生產才更穩定。隨著大大小小的兵工廠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各個根據地建立起來,彈藥的補給總算是緩解了一些。但制作的裝置和人員可以勉強湊齊,原材料可一點都不能對付,缺少一樣都無法讓兵工廠持續工作。

制造子彈的主要原材料是黃銅,無論是子彈殼還是子彈鉛頭外麵包的銅皮,都離不開大量的銅礦石。但問題是,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沒有銅礦,也不具備冶煉黃銅的能力,空有技術和裝置也根本無法實作自主制造子彈的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決客製造復裝彈,就是搜集戰場上的子彈殼進行二次加工,重新進行幾十道工序,以彈殼為基礎,制造出新的可用子彈。這個辦法可以有效解決黃銅原料不足的問題,搜集彈殼就成了八路軍作戰後的重要工作。

為此,八路軍總部還下達了一個命令,所有隊伍令子彈時,必須要拿等量的子彈殼換取,換取比例為一比一。也就是說,搜集的子彈殼越多,就相當於未來可以領取的子彈越多,對部隊作戰的幫助也就越大,繳獲敵人的子彈也就越多,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在這個命令的刺激下,八路軍作戰後搜集子彈殼的動作更加積極主動,一度讓日軍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日軍的反應確實很快,時間沒過多久就弄清楚了八路軍此舉的意圖,開始對八路軍搜集子彈殼的行為制造麻煩。

日寇非常狡猾,為了避免我軍撿到更多的子彈殼,每次作戰之後也會進行專門的子彈殼搜集行動。最可氣的是,日寇還專門在機槍退殼窗外面套了一個小布口袋,防止機槍火力輸出後產生的大量子彈殼落入我軍手中。

盡管困難重重,但搜集彈殼制造復裝彈的做法,還是極大的緩解了八路軍的彈藥壓力。雖然主要的黃銅消耗部份解決了,但子彈頭外麵包裹的銅皮,仍然需要一部份黃銅,這部份黃銅不可能去溶解子彈殼獲取,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背後的原因

最終,八路軍的研究人員發現,清光緒年間的銅元材料,非常適合制造彈頭外的銅皮。再加上回收大量的舊銅制品,總算是解決了這部份需求。只不過銅元不是純粹的黃銅,融化後覆蓋在鉛彈頭上時,顏色會比黃銅更暗,總體顏色呈現出暗紅色,因此制造出來的子彈都是紅彈頭。

利用銅元制造的子彈,不僅顏色不一樣,制造起來也非常困難,因為銅元的質地太硬了,即便有人力螺旋沖壓機輔助,都難以快速處理。後來不得不改進了這個流程,用騾馬充當新的動力源,這才加快了不少的速度。

即便如此,銅元沖壓出來的彈頭,包裹性還是不潤滑完整,其中存在不少瑕疵,導致銅皮包裹鉛彈頭時形成許多裂痕,導致生產出來的子彈與正常的子彈出現很大的區別。據當時使用過這種「紅圓頭」子彈的老兵回憶,這種子彈的子彈頭不光滑,高速射出以後會偏離彈道,精準性不是特別好。

而且,子彈頭上有縫隙,高速飛行時會發出尖銳的呼嘯聲,即便在嘈雜的戰場上也能輕易聽出來。這種尖銳的呼嘯聲,是子彈頭高速飛行時產生的,子彈頭承受著很大的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包裹在鉛彈頭上的銅皮因為有許多裂痕,在飛行過程中就會碎落一部份。

正因為「紅圓頭」的這個特性,導致這種子彈頭沖進人體以後,會擴大傷口面積,最後漏出來的鉛彈頭也會在體內翻滾,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創傷。這也是為什麽中彈的日軍傷兵,會感覺整條手臂都要被挖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