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我們所熟知的歷史,都是假的?劉備到底是仁君還是偽君子?

2024-03-02歷史

自古以來,歷史與人類共生。雖然早期的歷史可能沒有文字記錄,但文物和遺跡依然保留著那些記憶。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逐漸明白,要想進步,必須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因此,歷史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歷史的長河中也出現了許多不真實的傳說,這些傳說或神秘,或出現在經典文學作品中,因為其廣為流傳,反而超過了事實本身,成為了我們眼中的「歷史」。

下面,筆者將為大家舉幾個例子。

劉備,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被廣泛認知的仁義君主。他的英勇頑強,屢敗屢戰的精神,備受人們稱贊。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曾以「劉郎才氣」來歌頌他的風采。

他的故事被廣為流傳,尤其是桃園三結義,更是家喻戶曉。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偽君子,只做表面文章。

這不僅因為他在【三國演義】中的哭泣戲份過多,還因為一句廣為人知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那麽,這句歇後語的真實性又如何呢?

在許多人印象中,劉備起兵初期總是連連戰敗,如果沒有孫權的慷慨援助,或許就看不到三分天下的壯麗景象。但得到荊州後,劉備卻翻臉不認人,占領西川後並未歸還荊州,反而派關雲長駐守,這樣的行為讓人對他的人品產生懷疑。

然而,歷史真相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實,在東漢末年的混亂時期,荊州原是劉表的根據地,但小兒子劉琮因畏懼曹操的攻勢,將這塊風水寶地拱手相讓。

然而,曹操赤壁之戰的慘敗使他無暇顧及荊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出現了真空,成為了各方爭奪的焦點。在這場激烈的爭奪戰中,表現最為出色的是此前一直不得誌的劉備。

他成功攻下荊南四郡,還占據了部份江夏郡,實際上控制了大半個荊州。

曹操將南郡北邊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是江南地區入侵中原的通道,因此他不敢大意,派了曹仁等名將在此駐守。南郡南邊和江夏郡的另一半則為孫權的地盤,因為南郡直接與曹操接壤,這讓孫權面臨巨大的防守壓力。

正當他感到棘手之際,劉備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用自己占領的江夏地區換取孫權的南郡。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答應了這筆交易,因此劉備事實上與孫權交換了部份荊州的控制權,而非是借。

劉備入駐西川後,孫權發現他已經成為自己的潛在威脅,盡管雙方仍是盟友關系,但孫權提出了要劉備歸還南郡的要求。

劉備自然不願輕易放棄這塊寶地,但他提出讓孫劉兩家沿湘江重新劃分荊州,將桂陽、長沙二郡送給了孫權作為交換。

劉備與孫權達成了交易,劉備用兩個半郡換取了孫權的半個南郡。雖然南郡地理位置優越,但對於孫權來說,這並不是一次虧損的交易,因為劉備並沒有違約,也沒有借荊州這一說法。

在我們探討完中國古典小說中最知名的IP後,讓我們一起看看另一部四大名著【水滸傳】。

這部長篇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北宋末年的一些草根英雄們,盡管在大多數人眼中,水泊梁山的好漢們都是英勇無比,甚至能夠與官軍匹敵,但實際上,歷史上的宋江團伙規模遠小於小說中的描述,僅有一百零八個頭領,而其中大部份成員都是市井之徒,沒有那麽多的落草軍官。

盡管宋江的隊伍在山東、河北等地肆虐多年,但他們的戰鬥力卻令人堪憂。那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的統治下,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各地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跌至谷底。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江一夥兒竟然能夠長期生存,而北宋政府對此卻毫無辦法。 然而,名臣張叔夜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局面。

他只帶領了一千多人便成功擊敗了宋江的部隊,並活捉了副頭領吳加亮(即吳用原型)。看到大勢已去,宋江等人最終選擇投降官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在張叔夜到來之前,宋江等人甚至曾被一位帶著八十多名弓手的縣尉擊敗,但最終他們成功逃走。這進一步證明了宋江一夥兒的戰鬥力實在不高。

在面對方臘在江南的作亂時,宋徽宗和張叔夜選擇了招降宋江及其一夥人。這是因為宋江勢力雖小,但他們的存在對北宋在江南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透過招安宋江,一方面可以吸引方臘勢力中不堅定的頭領,促使他們率兵來降;另一方面可以讓全國的百姓看到北宋政府有實力平定亂臣賊子,穩定統治,增強百姓對朝廷的信心。

歷史小說中的梁山好漢被招安,說明宋江在北宋平定方臘的戰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們的作用並非在前線浴血奮戰,而是透過在京都騎馬展示,彰顯北宋的實力。

讓我們談一談另一部具有歷史背景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雖然【西遊記】中的大多數故事都是虛構的,但其中一個配角——李世民,卻引起了筆者的關註。他不僅英勇神武,還是佛教的忠實信徒,這一點在【西遊記】中透過他與唐僧之間的情感紐帶得到了體現。

李世民劇照或許你有所耳聞,李世民熱衷於佛教,將玄奘法師派往天竺取經也是為了佛教的發展。但實際上,歷史的真相並非如此。

讓我們追溯到唐朝初年的佛教發展情況,那時,中國處於南北分裂狀態,戰亂頻繁,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為了應對生活的痛苦,許多百姓選擇信仰佛教。

同時,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完成了本土化,其理論融合了大量中原文化思想,吸引了不少名士成為佛教信徒,使得佛教思潮更加興盛。

那時,佛教派系眾多,各派交流頻繁。

在南北朝時期,盡管佛像盛行,但李世民並不是一個佛教徒。原因有兩個:一是他的父親李淵為了確立皇位的合法性,認了道教的宗師老子為祖先,李世民自然也沿用了這一宗族信仰。

相較於佛教,他顯然更傾心於道教。二是初唐時期,寺廟占據了大量土地,使得許多百姓成為寺廟的佃戶,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者,李世民自然不希望有人和他分享百姓,因此他對佛教非常反感,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僧人的數量。

因此,在歷史上,對於玄奘的西天取經請求,李世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李世民畫像當玄奘「偷渡」出國取回佛經時,唐朝政府雖然對他違反了禁令表示不滿,但還是支持了他的轉譯工作,這是為什麽呢?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李世民並不希望佛教各派系之間的交流過於頻繁,他們始終無法說服對方,論戰持續不斷,這對佛教思想的傳播是有促進作用的。

所以,李世民希望透過轉譯玄奘帶回的經書,將其視為唯一正確的解釋,以此來限制佛教各流派的發展和思想的傳播。

然而,當玄奘完成轉譯工作時,李世民已經去世,唐高宗李治即位。與李世民不同,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對佛教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他們並沒有延續李世民的反佛政策,玄奘的經文只成為了佛教流派的一種,並沒有被用來壓制佛教發展。

了解歷史真相並非易事,文學作品對我們的影響深遠。有時,為了揭示歷史的真相,我們可能需要放棄已有的觀念和思維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