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對名、字的新思考——駁軍武誌

2024-01-13歷史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名字的文章,系統介紹了一下古代的名、字、號體系。

但是這篇文章被軍武誌懟了,而且角度十分刁鉆——他是從新文化運動的角度懟的。

軍武誌的核心觀點總結起來其實很簡單:表字在古代是讀書人才有的,代表的是士大夫階級,不是底層勞動人民,底層群眾是沒有字的。如果新文化運動之後還給自己取字,那就是脫離群眾。

軍武誌的歷史掌握得很紮實,知識基本沒錯,但是卻由正確的史實推出了錯誤的結果。首先,在古代表字確實是讀書人用來社交用的,體現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氛圍,而那個時候底層勞動人民連明天要吃啥都犯愁,目不識丁是普遍情況,更別提給自己起表字了。因此在古代,表字確實是讀書人和底層人民劃分界限、歧視底層人民的工具。

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階級被消滅了,表字也就不是士大夫階級的專屬了。我想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是學電腦的,電腦是工科,我未來的就業方向也是各種工程師,我肯定是赤裸裸的工人階級吧?但是我姓李,名雨澄,字潤卿。這個字是我家裏飽讀詩書的長輩起的,說到這個字,還是綜合了我的生辰、五行相生相克和人生價值所起。 難道我有了字,我就不是工人階級了?換句話說,難道新文化運動之後,底層勞動人民群眾就不能有自己的表字了?表字,不應該只是文人的專屬,無產階級一樣可以表字! 表字是屬於文化人的,雖然此話不全對,但理是這個理。 但是從另一種角度講,難道勞動人民就活該沒文化,就活該目不識丁? 這是什麽邏輯?

我有了表字以後,盡管我希望周圍人稱我以字,但是我周圍的人往往事與願違,有叫我「澄」的,當然叫我「雨澄」的情況居多。唯一叫我「潤卿」的,是學校裏的一位老師,我對這位老師也有不少的好感。盡管我時常覺得失望,但是【道德經】說「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我也便不再計較了,欣然面對。

至於軍武誌所言「遠不如給自己起個筆名有用」,則是對當時的文學界的形勢沒有深刻的理解,對筆名對當時的文人墨客的作用沒有清晰的認識。簡單來說,筆名是當時的進步人士用來保命和躲避是非的手段,不然你以為周樹人為啥要給自己起100多個筆名?是閑的嗎?具體可以參考智慧路障的這期視訊,詳細了解當時文學界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