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3

2024-01-17歷史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郭楠 馬黎

1月20-21日,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將在杭州舉行。

浙江考古奧斯卡,今年已是第八年,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協辦,潮新聞·錢江晚報支持。

今年入圍計畫一共有22個,潮新聞將分3期(按年代順序),亮出22位候選者的秘密武器,也為大家劃個重點。最終結果將在1月21日下午揭曉。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1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2

今天看看最後一期入圍「選手」——

16.杭州聖果寺遺址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孫 媛

計畫匯報人:郭貴誠

聖果寺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將台山與鳳凰山之間、笤帚灣西面的山塢中,海拔高度138公尺。據文獻記載,五代梁開平四年(910),吳越王錢繆鐫三石佛於寺左。宋仁宗景佑(1034~1038)間,內僧惠然建崇聖塔。宋室南渡後寺廢為宮廷禁苑,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重建,此後屢有毀建。遺址現存西方三聖像、十八羅漢像等多處古跡,及「忠實」、「鳳山」等多處摩崖題刻,現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聖果寺主體建築區航拍圖

千佛閣遺跡航拍圖

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與省市各級文物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聖果寺遺址考古取得了重要收獲。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為配合聖果寺遺址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聖果寺遺址的千佛閣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近500平方米,發現了五代至宋的鋪地、柱礎和散水和明清時期的墻基、道路等遺跡,基本明晰了千佛閣遺址的整體布局與建築形制,該區域共有三層台基,以千佛閣為主體建築,前有庭院,千佛閣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半,後與西方三聖像所在崖壁相接,構成窟前建築。

2019年3月至12月、2022年5月至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多次對聖果寺主體建築區域進行發掘,主要發現了五代至北宋的夯土台基及台基包邊、磚砌鋪地、排水溝等遺跡,明晰了聖果寺主體建築區的建築朝向、整體格局及建築做法,基本明細了該區域的布局方式,並行現了五代至北宋聖果寺入寺道路的痕跡。聖果寺主體建築區由至少三級台基組成,自上而下,層層遞進,台基間總落差達7公尺,規模宏大,營造考究。

台基包邊及方磚鋪地

排水明溝

磚砌台基包邊

竈址

【重建聖果寺碑記】載:「聖果寺,在武林城南,枕鳳皇山之右翼。」 其位置緊鄰吳越子城,規模宏大,可能與吳越王族有密切聯系,從自然條件來看,聖果寺背靠鳳凰山中峰,坐西北朝東南,依山面江,主體建築區域、千佛閣區域和崇聖塔三大建築區依山就勢,層層遞進,與鳳凰山、錢塘江及西湖周邊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南方地區山地寺院的典型代表。

17.杭州建德楊村橋宋墓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劉傑

匯報人:劉傑

楊村橋宋墓位於建德市楊村橋鎮十裏埠村東部,西部、南部鄰楊梅線,北部為鳳凰山(也稱「馬家山」),西南鄰千家村。墓葬位於鳳凰山南部山腰處的「U」形山坳位置,西北倚靠鳳凰山,東南面向三江口(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交匯處),東北和西南兩側均有山體為屏障,遠觀似一把「太師椅」向東南而坐。地表有大型墓上建築,除東部山坡處因早年山改地運動被破壞,其余建築結構基本保持完整,總面積約450平方米。從山麓到山腰處,自下而上分別有神道、廟、地坪、拜堂、墓頂露台等建築結構,並在墓上建築外圍設有磚砌排水溝,墓室位於拜堂北部,墓頂露台正下方,因早年山改地運動墓室上部基本被破壞,僅存墓室底部,未發現葬具、人骨和隨葬品。出土遺物標本主要為建築構件,包括瓦當、筒瓦、花紋磚等。

墓葬地理位置圖

墓葬航拍照

神道航拍照

建築基址(廟)

石砌路面

地坪(上中下三層)

拜堂及墓室

頂層露台

磚砌排水溝

器物標本

【嚴州府誌】【建德縣誌】等相關文獻記載,北宋末年方臘據睦州,各地大族自發組織民兵抗擊方臘,其中官路村(舊稱「靖林」)一支民兵由潘家族長潘世雄帶領,潘世雄戰方臘有功,被追封為翊忠侯,葬於惠巖山麓(一說葬於龍山西麓,即鳳凰山腳),在城西十五裏。潘世雄死後被後世逐漸神化,當地人尊稱為「潘佛老爺」,並於墓葬附近修築有大量的廟祠,稱為「靖寧祖殿」或「潘佛老爺殿」。楊村橋宋墓,位於鳳凰山南部,西部為惠巖山,西北為官路村,東部為龍山,東距嚴州府城約十五裏,年代和地望均與文獻所載潘世雄墓葬接近,墓葬外圍神道旁亦發現有疑似廟祠的建築基址,推測二者之間有一定關聯。遺憾墓葬未出土墓誌,尚無確鑿證據證明為潘世雄本人的墓葬,後續仍待進一步研究。

18.德清上楊村楊抱元墓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時蕭

計畫匯報人:劉倩

楊抱元墓位於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街道上楊村升玄觀以北後山南麓,坐北朝南,中心座標為東經120.03°, 北緯30.45°,南距禺溪約160公尺。墓主為南宋楊存中之女楊抱元。楊存中(1102~1166年),【宋史】有傳,代州崞縣人,高宗心腹武將,官至太師,贈爵和王。據墓誌,其女楊抱元(1129~1147年),封號孺人,道號沖妙錬師,系二次葬,原葬於臨安府(今杭州)龍山天華寺西南,後遷葬於今地。

墓葬俯拍

經系統考古發掘,墓葬結構較完整,西北角、東北角被晚期道觀大殿殘基疊壓打破,墓葬主體由墓室、墓頂鋪磚、封土石圈、圜墉、環道、地坪、排水溝遺構成,墓葬北側發現陵園垣墻與排水明溝。發掘出土影青瓷罐蓋、影青瓜棱粉盒蓋、「宋故沖妙錬師楊氏墓」銘文磚、花卉紋瓦當、銅錢、墓誌等文物。

圜墉、環道

墓室內部

墓上排水溝

墓前排水溝

罐蓋

粉盒蓋

【(嘉泰)吳興誌】載「宋楊和王存中奏束力葬其地,厥後遂城墟市,名楊村」。又【(嘉靖)武康縣誌】載「資福寺,在翔鳳山,唐季古剎也。宋紹興二十六年和王楊存中重建為功勛院。高宗在駕親臨,改賜顯忠崇孝資福寺」「升元觀,在縣東南三十五裏禺山麓,宋紹興二十六年和王楊存中建,高宗賜禦書額」「俞家橋、儀橋、登雲橋、潮音橋,俱縣南三十五裏。上四橋,宋紹興二十六年和王楊存中建」,今寺觀及個別橋址尚存。

墓磚拓片

墓誌拓片

周邊山形地勢

上楊村南宋楊抱元墓為迄今楊墳唯一一座經考古發掘證實的與楊存中密切關聯的墓葬,墓主及墓葬年代明確,墓葬主體結構保存完好,其發現對楊墳區域歷史文化之溯源與充實、楊存中族墓經略之研究意義重大,建議原址保護,並對周邊區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古探勘,以充分探尋「楊墳」之歷史面貌。

19.金華東山宋墓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徐軍

計畫匯報人:徐崢晨

東山宋墓,位於浙江省婺城區楊梅山村以西約450公尺的一座名為「東山」的山谷之中。由於歷年的生產建設,導致墓葬所在的山形地勢和墓葬本體遭受嚴重的破壞。2022年7月,金華健康生物產業園在此地進行土地平整過程中發現古墓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訊息後,立即派員勘查,並啟動了搶救性發掘工作。發掘工作自2022年末開始,至2023年5月25日結束,共發掘宋代塋園墓葬2座,分別編號M1和M2。

東山M1全景(南-北)

東山M1全景(東南-西北)

東山M1墓祠全景

東山M2墓室

M1坐北朝南,方向152°。規模可觀,現存部份南北殘長約20.5、東西殘寬約13.5公尺,占地面積超過270平方米。該墓由封土、墓前建築、地下墓室等部份組成,其間緊密相連,渾然一體。此外,根據封土圈推測封土外圍原可能存在環墉一類設施。墓前建築由北向南依次是封土基座、垣墻、拜壇、通道和墓祠,其中除封土立面基座為磚石混砌外,其余均以礫石鋪砌。地下墓室為雙室並列的夫妻合葬墓。墓底方磚墁地,置棺床。隨葬品有銅鏡、鬲式爐、銅器和銅錢等,此外,在墓道和墓祠中出有一定數量的瓷器殘片和筒瓦、瓦獸等建築瓦件。

M2位於M1西南部約30公尺,坐西北向東南,方向105°。墓葬塋園破壞相當嚴重,僅在墓室北側發現了一段石鋪圍墻基址、地坪和封土基座,墓室中前方方開鑿有「一」字形排水溝。墓室在基巖中營建,發現時保存較完整。屬長方形磚、石雙層頂磚室墓,墓底作棺床,其下設一方形腰坑。出土隨葬品有瓷罐、金耳環、銅鏡和銅錢等。排水溝內出土較多的陶瓷器,主要是韓瓶、盞、碗等日用器皿。

瓷鬲式爐(M1-1:1)

銅鏡(M1-2:1)

筒瓦(ITI:1)

瓷罐(M2:2)

銅鏡(M2:1)

金耳環(M2:3~4)

根據兩座墓葬的形制結構及其隨葬品,初步認為M1的年代屬南宋後期,M2的年代屬南宋前期偏晚階段。M1女性墓和M2(女性墓)中皆出有半面銅鏡,為特色較鮮明的地方性葬俗,象征恩愛夫妻再生重逢。

東山M1是金華地區迄今發現的占地面積最大的平民階層墓葬。透過對東山宋墓的發掘,並結合本年度及歷年來的考古發現,我們認為金華地區是浙江宋墓型別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宋代地方性葬俗表征最為鮮明的地區之一。

20.黃巖沙埠窯遺址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謝西營

計畫匯報人:謝西營

一、遺址概況

沙埠窯遺址位於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沙埠鎮和高橋街道。該窯址周邊窯業資源優越(圖1),共包含7處窯址點(圖2)。

為全面探索沙埠窯遺址的窯業內涵,並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學術支撐, 2019年至202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台州市黃巖區博物館、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等單位聯合對窯址群內的竹家嶺和鳳凰山窯址進行了連續5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計3000平方米。

沙埠窯位置示意圖

沙埠窯遺址分布圖

竹家嶺窯址發掘總平面圖

二、考古收獲

(一)透過對竹家嶺窯址(圖3)系統考古發掘,完整構建起沙埠窯備料、成型、燒成和廢棄的窯業生產操作鏈,並構建起北宋中期末段至南宋早期的年代序列。

1.備料、成型區

備料、成型區位於整個窯場南部平坦區域。目前發現房址9處(編號為F1、-F4、F6-F7、F9-F11)(圖4)、坑狀遺跡17處(編號為K1—K17)(圖5、圖6、圖7)、釉料缸1處(編號為YG1)、石碾1處(編號為N1)、道路2處(編號為L1、L2)、水溝2處(編號為G1、G2)、擋墻6處(編號為DQ2—DQ7)、窯場圍墻1處(編號為Q1)(圖9)等。

2.燒成區

燒成區位於整個窯場北部低山區域。共發現龍窯窯爐2條,分別編號為Y1(圖10)和Y2。兩條窯爐整體結構相似,但Y2兩側開窯門。Y1燒造年代為北宋末期至南宋早期,Y2燒造年代為北宋中期末段至晚期後段。

3.廢棄區

廢棄區即窯業廢品堆積區,位於燒成區的東側和西側,即整個窯場的東北和西北部。結合廢品堆積區的考古發掘,竹家嶺窯址窯業生產始於北宋中期末段至南宋早期。

(二)透過對鳳凰山窯址的考古發掘,揭示沙埠窯不同型別的窯爐布局形態和窯場動態生產過程,並補齊北宋中期早段和晚段的年代序列。

燒成區揭露出兩條有疊壓關系的龍窯窯爐,編號為Y1和Y2,其中Y1生產年代為北宋中期早段至晚段,Y2生產年代為北宋中期末段至北宋晚期。廢品堆積區揭露的地層堆積,細化了沙埠窯北宋中期的分期,將其細分為早段和中段。

F4

K2(研磨區)

K1(淘洗池)

K14(澄泥池)

K6(轆轤坑)

東墻(局部)

Y1航拍照

三、價值分析

透過近5年的系統性考古調查與發掘,目前我們已基本構建起沙埠窯北宋中期至南宋早期的年代序列,整體劃分為七期,構建起備料、成型、燒成、廢棄的完整窯業生產操作鏈,構建起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產業鏈。此外,結合北宋中晚期南北瓷業格局、產品國內外流布等情況,沙埠窯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沙埠窯填補南方青瓷業發展缺環,是浙江青瓷空間轉換、產業轉移、技術傳播和陶瓷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

第二,沙埠窯出土的部份瓷器品質高超,品質達到當時青瓷生產的最高水平胡貢禦標準,出土窯業遺跡修建規整,為探討貢窯制度與貢窯民窯關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第三,沙埠窯瓷業面貌明顯呈現出與以耀州窯、定窯為代表的北方瓷業的互動交流,與北方瓷業一道共同引領了北宋中晚期瓷業文化新時尚,更加充分地揭示了北宋瓷業的文化內涵。

第四,沙埠窯的發現對於探討北宋時期陶瓷內外銷議題、重新審視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瓷器的年代和產地、構建文明交流互鑒網路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第五,沙埠窯工作數年來,早期註重探索窯業遺存的分期精細化,近期註重以聚落考古視野探討窯業內部空間布局、陶瓷產業與聚落發展關系,以時間、空間精細化的目標,展開陶瓷考古研究,體現了當前研究的前沿理念。

21.溫州朔門古港遺址

發掘單位: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梁巖華

計畫匯報人:劉團徽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鳥瞰

2023年3月,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全票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不僅是溫州千年商港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堅強實證,更是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的崇高獻禮。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本年度古港遺址工作持續推進,考古發掘、文物保護、整理研究和遺址展示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對港城整體布局、時代演變、碼頭樣式、沈船場景和瓷器來源等的認識更加系統深入。田野發掘集中於朔門城門-甕城區、甕城外港口區、3號碼頭南側及2號沈船區域,發掘面積約1800㎡,出土瓷器等各類文物1400余件,碎瓷片約4噸。

北宋江岸內外地層堆積

朔門城門及甕城外港口區正射影像

朔門城門-甕城區是本年度考古發掘的重點,目前早晚兩期的城門、城台、城墻及甕城基址已基本揭露出來,城址疊壓關系清晰,基本厘清了朔門區域的分布範圍、平面布局、建築樣式和歷史沿革。早期城墻為磚包土芯結構,墻內填土夯築,城門進深8.7公尺,城墻趾闊5.75公尺,城台內外發現對稱分布的四個大石礎,城內東側發現兩個時期的磚砌登城馬道及道路;甕城平面呈半圓形,條石包邊、內部填土,外跨近35公尺,內寬約26公尺,進深13公尺,趾闊4.2公尺。晚期城墻為石包土芯結構,包邊墻以條石構築,城台增厚至11.2公尺;甕城平面呈長方形,外跨32.1公尺,內寬17.3公尺,進深15公尺,趾闊5.3公尺。甕城門均設在東側,晚期甕城內東南角發現疑似戍守營房類建築基址。晚期城址疊壓在早期城基上,位置稍向南移,方向亦有偏轉。

朔門甕城外北宋江岸

甕城北側及3號碼頭南部北宋江岸得到確認,岸線變遷軌跡更加清晰。其中甕城北側石砌駁岸保存較好,揭露長度約12公尺,外有木樁圍護。目前,北宋、南宋、元明、清代的岸線已基本查明,為各時期港區布局、功能研究夯實了基礎。

9號碼頭

港口區新發現9號碼頭1座,揭露長度15公尺,落差3.25公尺。碼頭整體為突堤式石砌碼頭,近岸及江底兩段為台階式,中段做成斜坡狀,內部階道以長條石砌築,寬2.2公尺,兩側垂帶用縱向條石、塊石混築,中段以長方石板抵護。東西兩側置長木板夾護,外有密集木樁加固。該碼頭用料大方、做工考究、砌築規整,當為官用碼頭。

9號碼頭以西的7號碼頭,頭端此前已探明,本次發掘揭露石鋪碼道路面,南北長逾23公尺,規模較大。

9號碼頭以東的木棧道繼續向南延伸至北宋江岸,南北長約39公尺,該棧道可能為9號碼頭淤積後代替使用的棧橋式碼頭遺跡。

3號碼頭

3號碼頭整體長33公尺,兩期延續使用,南部確認北宋石砌江岸。

目前,朔門古港遺址已發現台階式碼頭、斜坡式碼頭、三級月台式碼頭、單級小碼頭、木棧橋式碼頭和近岸埠頭,碼頭體系更加豐富,堪稱宋元時期碼頭建築的傑出範例。

2號沈船

古河道內2號沈船清理工作紮實推進,船體輪廓及其附屬構件分布範圍初步摸清。沈船東、南、西北側新發現3具人骨遺存,其中東側者保存較好,推測與木船同期沈沒溺亡於此,可能與船難事故有關,船艙內有部份瓷器露出,進一步活化了千年商港的歷史場景。目前清理采樣、建模記錄及保護提取工作正在推進中。

3號沈船

另外,新發現的3號沈船壓在7號碼頭之上,受環境影響,現場保護暫未清理。

典型出土文物

22.紹興上虞孔廟遺址

發掘單位: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計畫負責人:羅鵬

計畫匯報人:羅鵬

一、遺址概況

遺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豐惠鎮中心。上虞虞舜時為「揚州之域」「舜支庶封地」,至夏帝少康時仍為「揚州之域」,屬於越。豐惠鎮春秋時屬越地,秦時始屬上虞縣,唐長慶二年(822)始為上虞縣治,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時期,直至1954年均為上虞縣治所在。上虞區孔廟始建於北宋慶歷四年(1044),後經歷代擴建形成右廟左學的建築格局,右為孔廟,左為儒學。地表原為豐惠醫院,現已整體拆除,尚存大成殿、泮池和泮橋。

工作現場

大成門房基

唐代水井

二、工作概述

2023年11月至12月,為配合上虞區豐惠鎮孔廟修復工程建設,經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批準,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上虞區文物管理服務中心對該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250平方米。揭露各時期房屋建築基址、水井、排水設施、河道、灰溝、灰坑等遺跡20余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元明清時期孔廟大成門遺址。此外,還有唐代的水井、台基、河道,南宋的泮橋基礎,民國的房址及附屬排水道等遺跡。出土可修復文物800余件,包括各時期殘碑、建築構件、瓷器、銅器(含銅錢)、石刻、動物骨骼等,其他標本300余箱。

碑文拓片

建築構件

縣學墨書器底

出土瓷器

龍泉青瓷佛首

宋代銅錢

學宮祭品

三、重要價值

上虞孔廟是紹興市唯一現存大成殿的學宮建築遺址,規模宏大,布局考究,等級較高,文脈賡續千年,人才輩出,也是科舉時代上虞學子們心中的聖地。本次考古是浙江省內學宮建築規範化考古發掘的首次嘗試,為今後此類遺址的發掘及相關研究提供了參考。

考古發現的大成門、泮橋、排水設施等遺跡呈現了宋元明清時期孔廟的建築格局,實證了上虞縣學千年建築興衰史,為孔廟建築的恢復和保護提供了依據,也為研究中國學宮建築布局、縣學祭孔禮制提供了新的資料;大批文物遺存尤其是學宮石碑,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政策以及學規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體現了該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展現了該地古代社會的繁榮與興盛,為古代貿易流通、市鎮經濟等相關問題研究也提供了新的線索。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