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9年,蔣介石召見少將以上軍官給嘉獎,卻把一位少將師長嚇壞了

2024-01-13歷史

突然而至的訊息

1959年,竄據台灣的蔣介石,突然心血來潮,要召見緬甸殘軍中少將以上的軍官。蔣介石給出的理由是,這些緬甸殘軍的將士們,多年來在緬甸境內堅持襲擾中緬邊境,對他「反攻大陸」的行動起到很大助力。

因此,基於這些緬甸殘軍的「貢獻」,蔣介石要召見殘軍中的重要軍官,進行慰問和嘉獎。

此訊息傳至緬甸境內的參軍總部以後,立刻得到了巨大的反響。諸多殘軍軍官聞訊後喜笑顏開,畢竟老蔣平日裏雖然也給他們提供軍費、武器和物資,卻多年來從未親自召見過他們,更別提慰問和嘉獎了。

這些緬甸境內的蔣殘軍,雖然掛的名頭是軍隊,但實際上就是一群土匪而已。盡管有蔣介石的軍費支持,也有當地走私和種植鴉片賺到的利潤,但緬甸邊境的生活環境不好,有錢也享受不到城市裏的舒坦日子,還要不時面對緬甸武裝的進剿,苦不堪言。

所以,這次蔣介石的心血來潮之舉,甭管出於何種原因,能夠離開緬甸邊境,到台灣過一段時間的舒服日子,再拿回一些獎勵,對他們而言不失為一件美事。

但就在諸多緬甸殘軍軍官收拾行李,把蔣介石此次召見當成一次旅遊而喜不自勝時,其中的一位少將師長卻嚇壞了。他從得到訊息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膽戰心驚,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去找柳元麟當面事情說清楚。

柳元麟,原國民黨第八軍副軍長,兵敗以後逃入緬北,繼李彌率殘軍第一次撤出緬甸之後,成為緬甸境內蔣殘軍的頭號人物,替蔣介石管理蔣殘軍,給中緬邊境一帶居住的兩國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當柳元麟得知這位少將師長不想去台灣接受蔣介石的召見後,頓時大怒,他怎麽也想不明白,蔣介石的慰問和嘉獎,那可是多少軍官求而不得的機會,為何這位少將師長偏偏如此不開竅,竟然拒絕前去。

最重要的是,蔣介石一生最愛面子,甚至為了保住面子,不惜將敗仗說成勝仗,將麾下將領投降,硬說成是陣亡。如果蔣介石得知有人不願意接受他的召見,勢必會因為丟了面子而遷怒柳元麟,柳元麟自然不會輕饒了這位少將師長。

然而,這位少將師長卻打定了主意,堅決不肯去台灣見蔣介石。柳元麟見對方態度堅決,話鋒稍有緩和,對他說道:「你這不是誠心要折蔣委員長的面子嗎?」結果,少將師長並沒有就坡下驢,反而言語很強硬的回答:「你告訴總指揮,我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言外之意,他絕不會去台灣見蔣介石,如果蔣介石因此發怒,要出兵征討自己,他也已經做好了應戰的準備。顯而易見,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斷然沒有回旋的余地,柳元麟一時語塞,兩人不歡而散,結下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位少將師長是誰?為何聽到蔣介石要親自召見的訊息後吃驚不小,寧可與蔣介石撕破臉,也堅決不肯去台灣接受嘉獎?最後,他的結局又如何呢?

一場小規模「嘩變」

這位少將師長的名字叫蒙寶業,與李彌差不多相同時期潛入緬甸,若是從時間上來算,當屬緬甸境內蔣殘軍的「元老」之一。

蒙寶業原籍廣東,曾任原國民黨軍93師27團機槍連連長。抗日戰爭時期,蒙寶業曾隨軍進入緬甸作戰。他身材魁梧,人高馬大,頗具膽量,對日本侵略者的作戰中,表現得十分勇敢,算是為抗戰出過力的人。

然而,蒙寶業的心氣兒很高,在93師中始終得不到長官的器重,日子過得不溫不火。蒙寶業不甘心一輩子做連長,總想著找機會成就一番大事,卻一直沒有找到晉升的途徑,反而因為特立獨行的性格,在軍中得罪了不少人。

晉升無望以後,蒙寶業逐漸將目光投向撈錢,並利用自己的連長職務,在駐地長期偷賣軍火,撈取了大量的銀元。蒙寶業的口袋雖然鼓了起來,但這種事絕非長久之計,很快就被他的上級長官發覺。

上級長官擔心蒙寶業狗急跳墻,便打算暗中布置人手,趁蒙寶業不備,一舉將其控制住。沒想到謀事不密,訊息被蒙寶業的拜把子兄弟吳運援得知後,秘密通報給了蒙寶業。

蒙寶業自知偷賣軍火的事情敗露,很難活命,原本就不甘心在軍中當一個連長的蒙寶業,一狠心決定趁機脫離部隊。由於蒙寶業提前得到訊息,在此事上占得先機,經過動員以後,拉走全連的武器,並帶走了半個連的兵力,走上山頭落草為寇去了。

蒙寶業率兵「嘩變」,一走了之,卻苦了他的拜把子兄弟吳運援。他走了以後,上級長官勃然大怒,發誓要將走漏訊息的人給揪出來。很快,吳運援給蒙寶業通風報信的事情就被查清楚了,這位上級長官將怒火全部傾瀉在吳運援身上。

原本吳運援在93師頗具地位,無論軍銜還是官階都要比蒙寶業高,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經此一事,吳運援在93師的發展戛然而止,甚至還差點搭上性命。幸好他平日裏重情義,結下不少善緣,出事時很多人替他求情,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彼時,中原大戰在即,93師整裝待發,準備奔赴中原戰場。此去中原,前途未蔔,能否在中原大戰中全身而退,吳運援自己也沒有把握。正值此時,蒙寶業托人帶來訊息,聲稱自己現在過得不錯,勸他不要去中原拼命,不如脫離部隊,像他一樣過逍遙日子。

自知即便在中原大戰中活下來,以後在93師也再無前途的吳運援,最終選擇脫離部隊,與他一起被蒙寶業勸說的人還有曾憲武和蒙顯,三人一起留了下來,去投奔蒙寶業。

李彌來訪

吳運援在軍中比蒙寶業級別高,不甘心在蒙寶業手底下任職,便決定脫離蒙寶業,另立門戶。由於吳運援對蒙寶業有救命之恩,蒙寶業對此並未阻攔,反而提供了不小的支持。吳運援卻並未趁機獅子大張口,僅要走了幾條槍,自己慢慢拉起一支規模不大的土匪武裝。

從這以後,蒙寶業和吳運援同時發展,蒙寶業的土匪武裝規模始終比吳運援要大。但蒙寶業卻得到一個訊息,吳運援後來竟然當上了鄉長,令蒙寶業大受震撼。蒙寶業一直以來想的都是如何壯大土匪規模,卻從未想過土匪還能這樣幹,搖身一變當鄉長。

蒙寶業並不蠢,他深知土匪與鄉長之間的身份差異,也動用起自己以前倒賣軍火時的關系,找到當地的一些土司頭人,幫他當上了孟混鄉鄉長。有了這件「護身衣」,蒙寶業果然更加得意,逐漸成了西雙版納的一個「毒瘤」,令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不過,蒙寶業與吳運援等土匪的逍遙日子並未長久,解放軍很快就組織了一次剿匪行動,打得他們狼狽不堪。蒙寶業與吳運援也看清楚的現狀,當初他們在國民黨軍中任職時就打不過解放軍,如今當了土匪更加不是對手。

兩人商量以後,決定離開西雙版納,率領殘匪逃進了緬甸,最終留在踏板賣地區。在他們逃入緬甸之前,國民黨軍的709團團長李國輝和278團副團長譚忠,先一步率領蔣殘軍逃入緬甸,在「金三角」地區站穩腳跟,淪為匪類,自稱「復興部隊」,由老長官李彌統一指揮。

李彌的背後有蔣介石支持,又在「金三角」地區靠鴉片賺了不少錢,擴充勢力的腳步很快。他在緬甸率領蔣殘匪穩住局面後,便開始搜羅周邊逃入緬甸的殘軍和土匪、惡霸。當李彌得知蒙、吳率領幾百人的土匪武裝進入緬甸後,起了吞並之心。

李彌的想法被傳遞過去以後,卻並未得到蒙寶業的認同。蒙寶業認為,李彌麾下的蔣殘匪,如今與自己和吳運援的情況差不多,都是「過時的鳳凰」,投靠李彌沒什麽意義,反而要受李彌節制,得不償失。

除此以外,蒙寶業更擔心自己當年偷賣軍火和拉隊伍上山的事情再被拿出來清算。畢竟李彌可是國民黨要員,萬一自己投靠了李彌後,李彌輕易就能夠奪了自己的權,要了自己的命。因此,蒙寶業果斷回絕了李彌的「好意」,但還是表示,如果李彌有需要,他一定不會拒絕。

與蒙寶業的想法不同,吳運援更傾向於歸屬李彌,他當時雖然已經當了土匪,但畢竟曾是國民黨軍的一員。況且,李彌是國民黨要員,第八軍又是他的老底子,從這方面來看,多多少少算是有些舊日友誼的。

吳運援了解蒙寶業的擔心,也清楚跟著李彌才更有前途,有心促成此次合作。他暗中與李彌取得聯系,將蒙寶業的顧慮告知李彌,令李彌信心倍增,決定親自走一趟踏板賣,與蒙寶業當面鑼對面鼓的談一次。

李彌不愧是久居高位之人,遠不是常年混跡於底層的蒙寶業可比,他們見面以後,李彌直接丟擲了自己的三個觀點,令蒙寶業頓時改變了主意。

第一,抗日戰爭期間,蒙寶業身為連長,參與作戰,帶頭沖鋒,勞苦功高;

第二,中緬邊境生活條件苦,長期駐守之下,生活更加困苦,偷賣軍火來改善一下生活水平,並不算什麽大過錯,完全可以原諒;

第三,蒙寶業率兵脫離部隊,落草為寇,那也是形勢所迫,算是無奈之舉。

寥寥數言,將蒙寶業的擔心一掃而光,終於改變了主意,願意從此為李彌效力。不過,蒙寶業常年混跡於國民黨軍隊,又當了這麽久的土匪,早已經成了一塊老姜。

他提出歸順的同時,也提出了經費和武器的問題,還強調自己的隊伍不能與李彌的合並,皆得到李彌的批準。從這以後,蒙寶業被任命為遊擊大隊的大隊長,隸屬於殘匪總部,成了蔣殘匪在中緬邊境搞破壞的馬前卒。

李彌為何給蒙寶業如此多的優厚待遇?因為李彌當時的處境也並不好,自從他的老底子第八軍被打光以後,在台灣一直都處於寄人籬下的狀態,好不容易聽聞李國輝、譚忠這股千余人的殘軍尚存,這才有機會來到緬甸,重新得到蔣介石的任用。

為了從蔣介石處得到更多的支持,李彌急需采取一些行動,來迎合蔣介石想要「反攻大陸」的計劃。但李彌很清楚,當年國民黨軍隊如此強大,都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如今他麾下僅是淪落到緬甸的殘軍,又如何能夠實作「反攻大陸」的計劃?

李彌既想贏得蔣介石的信任,又不想消耗自己僅存的老底子,這才希望招攬一些土匪、惡霸,讓他們去替自己賣命,而蒙寶業正是這個人選。

起初,蒙寶業不知道李彌心中所想,得到李彌提供的武器後,便按照李彌的命令,率部去中緬邊境搞破壞。幾次行動下來,蒙寶業均是慘敗而歸,損失不小。這時他才明白過來,李彌說的「反攻雲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此以後,蒙寶業改變了策略,不再真的去強攻,而是時不時的搞一些小規模的竄擾活動,做樣子給李彌看,以便向李彌討要更多的經費。蒙寶業此舉,與李彌應付蔣介石的策略大同小異,兩人之間竟然形成了一種古怪的默契。

喜憂參半

可惜好景不長,對這股蔣殘匪十分不滿的緬甸政府,很快就將問題訴諸國際。在國際壓力之下,蔣介石被迫下令讓李彌撤軍,將蔣殘匪撤回台灣。彼時的李彌很苦悶,因為這些年他在緬甸積累不少財富,生活很奢靡,但也不敢違背蔣介石的命令,只好硬著頭皮回了台灣。

蒙寶業聽聞訊息後,喜憂參半。喜的是李彌部撤走以後,他就不必再受李彌節制,此前一直被李彌霸占的地盤,他也可以染指,從此可以成為緬甸殘匪的真正老大;憂的是緬甸武裝剿匪時,以前一直與李彌聯手,以後只能靠自己,前途未蔔啊!

與此同時,毛人鳳也將目光投向緬甸殘軍,他得知蔣殘軍並未全部撤離之後,便起來了控制緬甸殘匪部隊的念頭,一方面增大自己手中的籌碼,擴大情報系統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殘軍討蔣介石高興,鞏固自己在台灣岌岌可危的地位。

在毛人鳳的支持下,呂維英潛入緬甸,帶著「提供美元和武器」的承諾,開始陸續和蒙寶業、張偉成和吳運援接觸。呂維英此行頗為順利,很快就搜羅了三個師的兵力,並將蒙寶業、張偉成和吳運援納入麾下,霸占著孟馬、踏板賣、孟歇地區。

就在毛人鳳和呂維英以為自己的籌謀得逞時,突然傳來訊息,柳元麟重返緬甸了!這位柳元麟乃蔣介石近臣,他此次重返緬甸的目的不言而喻,定然是來接管蔣殘軍。呂維英仗著背後有毛人鳳支持,不願意歸屬柳元麟,處處和柳元麟對著幹。

這樣一來,蒙寶業、張偉成和吳運援就面對一個選擇,到底是跟著呂維英,還是歸屬柳元麟?蒙寶業當年面對李彌時的顧慮,此刻再次成為他的心頭之患,他生怕歸屬柳元麟後,會被秋後算賬,便堅定的站在了呂維英一邊。

但張偉成和吳運援卻有著另外一番打算,呂維英看上去暫時得勢,但柳元麟畢竟是蔣介石的近臣。從長遠發展來看,最終倒下去的人很可能會是呂維英,倒不如在柳元麟重返緬甸,未能站穩腳跟時,歸於到柳元麟的麾下,日後沒準能得到重用。

難逃一死

柳元麟得到張偉成和吳運援的支持後,總算是不再如先前那般被動,對呂維英的態度逐漸強硬起來。畢竟呂維英背後的人是毛人鳳,他背後的人卻是蔣介石,難道還會怕他不成?

況且,柳元麟奉蔣介石之命,重返緬甸掌控殘軍,屬於「正統」。呂維英背靠毛人鳳,或許在別人眼中不好招惹,但在柳元麟看來,也不過是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特務組織罷了。

很快,柳元麟向蔣介石說明情況,惹得蔣介石大發雷霆,很快就派人到緬甸傳達蔣介石的命令。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呂維英也不敢繼續和柳元麟叫板,只好強壓心頭怒火,同意歸屬柳元麟總部。

呂維英被迫低頭了,柳元麟卻沒打算放過他,在此後組織的幾次大規模竄擾行動失敗後,柳元麟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了呂維英身上,隨後以呂維英不聽排程、督導不力為由,撤了他的軍長,把他給軟禁起來了。

其實,柳元麟的做法大家都看得明白,他這是要奪權了。想想其實也容易理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呂維英這種和柳元麟立場不一致的人,柳元麟是必然要拿下他的。唯一讓柳元麟費心的是,吳運援、張偉成和蒙寶業三人,究竟該如何處置才好。

從立場角度來看,吳運援、張偉成和蒙寶業三人與呂維英完全不同,且吳運援和張偉成對柳元麟很早就表明了支持的態度。至於蒙寶業,在柳元麟心中的地位則會差上不少,畢竟他在呂維英和柳元麟之間,曾選擇了呂維英,此時投靠柳元麟是無奈之舉。

柳元麟任命吳運援為第一軍軍長,任命張偉成為第四軍軍長,任命蒙寶業為匪2師師長,但將蒙寶業的軍銜升為少將。從三人此前的表現來看,柳元麟如此任命並無不妥,但蒙寶業卻自認不比張偉成和吳運援差,對柳元麟的任命十分不滿。

就在蒙寶業滿腹牢騷時,傳來蔣介石想要召見少將以上軍官的訊息,嚇壞了蒙寶業。蒙寶業為何會害怕?因為他懷疑自己遭到的「不公」待遇,就是蔣介石授意,甚至此次蔣介石的突然召見,都有可能是為了騙他去台灣,然後收拾他。

蒙寶業擔心自己以前帶兵「嘩變」的舊事被翻出來,堅決不肯去台灣,哪怕傷了柳元麟的面子也在所不惜。柳元麟十分生氣,打算找機會收拾他,還沒等柳元麟動手,中緬邊境勘界警衛作戰便開始了。

解放軍進入緬甸以後,立刻對盤踞在緬甸境內多年的蔣殘匪展開圍剿。蒙寶業和副師長蒙顯組織反抗,卻很快敗下陣來,只好率部向北逃竄。但解放軍打仗最擅長迂回阻擊,等他們逃到永別力村口,被早就守在那裏的8連戰士放倒幾個土匪,這才知道被抄了後路。

蒙顯不知如何是好,連忙去請示蒙寶業。蒙寶業聞言,並未驚慌,命蒙顯立刻組織殘匪,準備向解放軍陣地進攻。蒙顯見蒙寶業沈穩指揮,心中多了一分安定,立刻按照蒙寶業的安排,率領殘匪向解放軍陣地沖殺過去。

蒙顯到死都沒想到,蒙寶業的鎮定其實是裝給他看的。他讓蒙顯組織殘匪沖鋒,是把蒙顯當成了炮灰,讓他吸引解放軍火力,自己則率領幾個心腹匪兵,打算趁亂逃跑。

蒙寶業一路翻山越嶺,好不容易鉆入一片芭蕉林中,剛想喘口氣,就聽見了解放軍追擊而來的槍聲。迂回阻擊他們的解放軍,並非只有一隊,善於追擊的解放軍,哪裏會讓蒙寶業在眼皮子底下逃掉呢?

蒙寶業率領幾名殘匪與解放軍激戰,很快就被打死了幾人,蒙寶業回頭看時,身邊的殘匪就剩下了兩人。自知不敵以後,蒙寶業打算繼續逃跑,但他剛跑出沒幾步,就有解放軍的手榴彈在他身邊爆炸,將他給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