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9年白崇禧執意帶30萬國軍硬抗四野,與林帥巔峰對決!圖什麽

2024-02-06歷史

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前,國民黨政府上任不久的代總統李宗仁,知道憑借國軍殘余兵力難以抵擋勢如破竹的解放軍南下大軍,便將維持南方半壁的希望寄托於和談。國府派赴北平的談判代表劉仲容帶回來的訊息,卻令李宗仁心涼了半截:劃江而治是癡心妄想, 如不接受八項條件,解放軍100萬大軍很快將打過長江。

這裏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主席在跟劉仲容的談話中,明明白白地講出我軍渡江部隊中兵力為100萬人,事實上渡江戰役解放軍也確實出動了約100萬大軍。一般來說大戰前要動用多少部隊,是應該保密的。這一次主席卻大大方方向國民黨方面亮了底牌,可見信心之足,從一個側面也能看出國民黨政權崩塌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渡江戰役前,解放軍部隊總人數已經超過400萬人,是蔣軍剩余兵力的兩倍還多。

李宗仁得知主席的態度後,無疑大失所望,坐在沙發上發呆,半晌不動彈,也不說話。一旁的白崇禧卻十分不屑:打過來,正好在戰場上一決雌雄。劉仲容在北平見識過我軍領導人的氣魄,深知我軍強大實力。他是沒有白崇禧這般銳氣的,趕忙把主席說的另一段話轉達給李、白二人。主席許諾:白崇禧將軍很擅於帶兵,建國後請他繼續執掌部隊,這對國家是好事情;原本你們桂系人少,嫡系部隊只有十幾萬人,白崇禧現在如果起義,我方可以給他翻番加碼,讓他帶三十萬兵,人盡其才。

主席是愛才的,從不隨意許諾,對南京的談判代表說出這種話自然是事先思量過、算數的。就軍事水準而言,白崇禧肯定是有能力指揮30萬部隊,但作為談判條件來吸引國民黨軍將領,開出如此優厚的價碼,對於我軍來說還是第一次:49年1月同為國軍名將的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起義,跟我軍反復討價還價,得到的結果卻是冷冰冰的「無條件改編」,不允許保留軍隊。 由此可見,在主席眼裏白、傅二人的高下。

李宗仁此時是不主張堅持武力抵抗的,也能聽明白主席讓劉仲容帶回這段話的含義。沙發上的李宗仁微微擡頭,目光望向白崇禧,想看看他聽了之後是什麽反應。白崇禧聽說起義後能帶30萬大軍,沾沾自喜的表情變化是藏不住的,畢竟人都有虛榮心。但出人意料的是,白隨後的態度卻更加囂張,頗有些恃才傲物地說道:「不用和共軍談判了!我個人去留沒什麽好談的。接下來就是打,要打過江來,就和他們戰場分勝負。」

聽了白崇禧的表態,李宗仁對這位幾十年的老友有些失望,不過這倒是符合白崇禧一直以來的脾氣。李宗仁當天沒有再說什麽,畢竟此時國民黨軍還有近200萬武裝力量,華中白崇禧的桂系軍隊加上周邊的中央軍有30多萬人,要勸服這位共事多年的老弟,在這個時候看是沒什麽可能。

李宗仁與白崇禧,並不單純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李宗仁雖是國民政府的代總統、桂系老大,但卻很少強迫白崇禧做什麽事情。早年新桂系的領導人按地位依次是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後來黃紹竑離開桂系集團投靠老蔣,桂軍的核心只有李、白二人。不僅感情很深厚,兩人的特長和分工也比較明確:李宗仁長於政治,白崇禧喜歡帶兵。此時李宗仁雖是桂系首領,但軍權交給白崇禧負責已經很多年了。軍權又是軍閥集團的核心,因此很難講兩人究竟誰在桂系內部的地位更高。解放軍要打過江,即便李宗仁要求白崇禧放棄軍事抵抗,白也不一定百分之百聽其指揮。

白崇禧的想法似乎很奇怪。 1949年初,三大戰役全部結束後,國內戰場的勝負天平已經明顯地倒向我方,解放軍打過長江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國軍軍事力量處於絕對下風,再打下去已經討不到任何好處,而桂系尚有軍隊在手,有很好的談判和起義資本。白崇禧本人更是得到了我方空前的待遇保障,都可以保留30萬大軍了,為什麽他卻要固執己見,堅持武裝對抗呢?

事情要從1948年淮海戰役說起。解放戰爭中的桂系部隊,核心為張淦第3兵團,下轄的第7軍和第48軍,都是李宗仁、白崇禧培養多年的嫡系部隊,實力強勁。第7軍是北伐戰爭時最強悍的國民黨軍隊,被稱為「鋼軍」;48軍比第7軍成立晚,戰鬥力卻不弱於老牌的第7軍,綽號「加鋼黃鱔」。雖然桂軍部隊沒有老蔣嫡系中央軍那麽多美械裝備,但在白崇禧的調教下,擅長機動作戰,官兵作風兇悍,真實實力並不遜色於蔣軍五大主力。

正是因為看中了桂系軍隊能戰的特點,老蔣在淮海戰役爆發後,企圖調動華中剿總的桂系第3兵團增援華東戰場,解救被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包圍的黃百韜第7兵團。此時白崇禧擔任華中剿總司令,南京參謀總長顧祝同根本調動不了白崇禧的部隊,屢次遭到拒絕;老蔣不得不親自給白崇禧打電話調兵,白崇禧跟其吵了半個小時,楞是不同意放第3兵團東進, 最後氣得老蔣摔了電話,卻也沒有什麽辦法。

白崇禧掛了電話卻暗自得意。淮海戰役期間,白崇禧並非第一次給老蔣下絆子。國軍方面把淮海戰役稱為徐蚌會戰,因為北起徐州,南到蚌埠,就是這場戰役的主要作戰區域。白崇禧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戰略,老蔣是認同的。其實蔣某人與桂系爭鬥多年,深惡痛絕之人是李宗仁。對於白崇禧,蔣比較欣賞此人的軍事才能,從北伐到抗戰,一直到解放戰爭的決戰階段,蔣對於白崇禧的態度是既限制又籠絡,希望能夠借其所長,充分為自己所用。

1948年淮海戰役的蔣軍總指揮,原本不是徐州剿總司令劉峙,而是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 白崇禧答應老蔣指揮淮海戰役,第二天卻又突然變卦,表示無法赴任。 老蔣既生氣又無奈,白崇禧和杜聿明都是不錯的指揮人選,但杜聿明10月份已經被派到東北救火了(遼沈戰役激戰正酣),蔣某人身邊沒有可堪大用的戰役級指揮官,只能勉強讓邱清泉口中的「豬司令」劉峙主持徐蚌會戰大局,結果誤了大事。

白崇禧之所以擺了老蔣一道,一方面是國軍戰前布局太差:60多萬主力部隊沿鐵路線進行十字交叉排列,給了解放軍太多切割陣線、逐步蠶食的機會,戰局兇險,白崇禧可不想背這口鍋;另一方面,白崇禧的派系利益小心思在作祟,桂軍主力十幾萬人,在近200萬老蔣中央軍面前勢力太弱,如果淮海戰役國軍主力再被殲滅,則桂系在國民黨軍隊中的地位,此消彼長之下將獲得極大提升, 把老蔣逼下野 也不是不可能(事實上還真做到了)。白崇禧一權衡,便拒絕了徐蚌會戰的指揮權。

至於拒放第3兵團援救黃百韜,則是上面想法的延續,眼瞅著蔣軍主力陷入華東危局,白崇禧在開打之前國軍兵力占優時就不接受指揮權,此時還有可能放自己的嫡系部隊去蹚華東的渾水麽?顯然不合邏輯。最後淮海戰役蔣軍損失50多萬部隊,大部份都是老蔣的精銳中央軍,這正是白崇禧希望看到的局面。如果借我軍之力扳倒了老蔣的主力,卻要白崇禧帶著自己的桂軍在渡江戰役前起義投誠,前邊這些事白崇禧不就白做了麽?必然不甘心。

當然以正常思維判斷,中央軍和桂軍都是國民黨的部隊,中央軍打光了,受損的是國軍整體,此後更無力阻擋我軍解放全中國,白崇禧的思維和立場是站不住腳的。但這都是宏觀層面的理解,站在軍閥大佬的角度, 被老蔣壓制了近20年,一時吐氣揚眉的感覺是極爽的 。不光政治眼光短淺的白崇禧,就連他的大哥李宗仁,在老蔣下野後當上了南京政府的代總統,也是意氣風發,竟然生出了要和中國共產黨劃江而治的不實際想法,可見權力的誘惑有多大,大到幹擾了一個政治軍事強人基本的判斷力。

除了爭權奪利的小九九外,白崇禧對於自己的指揮才能也是極端自負。渡江戰役白崇禧所部30余萬人,負責防守的是長江華中一段,東段則由老蔣嫡系上將湯恩伯組織防禦。白崇禧的對手主要是第四野戰軍3個兵團及二野的陳賡兵團,我軍總兵力54萬人左右。白崇禧認為30萬對54萬,憑借自己的桂系子弟兵加上中南地區的縱深,可以跟解放軍部隊展開長期周旋。

白崇禧不傻,想要以少勝多把四野大軍硬頂回長江以北,是不切實的想法。 保留有生力量,爭取在局部咬上幾道口子,打痛四野部隊以爭取更好的談判條件,才是白崇禧的真實目的。 在蔣軍高級將領中,白崇禧素以過往勝多負少的戰績和戰略謀劃能力,被稱為「小諸葛」甚至「當代張良」。不管是否言過其實,國軍再沒有其他將領獲得過如此贊譽,主席給其開出的談判條件,也能夠印證白崇禧的水平。

1947年中原野戰軍主力開進大別山區,在白崇禧的圍剿下不到一年損兵一半,12萬主力縱隊銳減到6萬人,出山後方才漸漸恢復一些實力。即便如此,中野也無法在淮海戰役中硬吃下黃維兵團,在華野陳士渠所部支援下才打贏了雙堆集之戰。由此可見白崇禧的用兵之道,在國軍眾將中確實屬於佼佼者。白崇禧認為,只要能夠在渡江後拖住四野,在一段時間內保存有生力量,桂系就有可能得到美國信任及大量美械援助,從而將戰爭持續下去。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大陸戰場尚有轉圜可能。

49年5-8月,由於華中剿總下轄的張軫、陳明仁兩兵團相繼發動起義,白崇禧開局不利,不得不率主力向南機動撤退。解放軍進入湖南後,白崇禧不像其他國軍將領一樣堅持陣地戰,而是使用如同我軍一般的機動迂回戰術,在山區地形穿梭,充分發揮桂系官兵的特長。四野大軍對此頗為頭痛,不久後竟真如白崇禧所謀, 在湖南青樹坪一帶遭到國民黨第7軍和48軍伏擊,我軍鐘偉所部損兵上千人。

白崇禧咬了四野一口,隨即大肆召開新聞釋出會,對外詐稱「青樹坪大捷,殲敵一個整師上萬人」,並把青樹坪一戰稱為淮海戰役後國民黨軍打的第一個勝仗。然而打勝了一次不假,卻並未給第四野戰軍造成實質性打擊,反而刺激了桂軍的輕敵情緒。敵人開始戀戰,企圖多打幾次青樹坪這樣的戰役。白崇禧本人更是加劇了盲目自信,借著青樹坪一戰向美國加催美械武器的裝船運輸進度。

得到了10個美械師裝備的承諾,白崇禧企圖跟四野大幹一場,與林帥在中南地區比個高低。解放戰爭期間,國軍各戰區無不懼怕實力強勁的第四野戰軍,有些部隊聽說「帶狗皮帽子」的兵打過來了,往往望風而逃,甚至直接交出武器投降。 然而就跟古代的劍客高手對決一樣:武無第二,自詡國軍最強戰將的白崇禧,偏要跟我軍實力最強的林帥好好鬥一鬥。

事實證明,林、白間的高手對決,還是林帥棋高一著。四野不跟白崇禧集團爭一時的得失,而是兵分三路直接插到白崇禧的南側老巢——廣西!歷史上把我軍的打法稱為「大迂回」,我軍以戰略高度的打法對付白崇禧,抵消掉對方賴以生存的縱深優勢,徹底把敵人包了餃子。而白崇禧深陷險境卻不自知,還在盤算著如何能多復制幾個青樹坪的小打小鬧。 雙方軍事格局有著質的差距,白崇禧翻盤無望。

1949年9、10月間,桂軍主力第7軍、48軍4萬8千余人被殲滅於衡陽寶慶一帶;短短兩個月內,四野收窄包圍圈,在雙方實力的懸殊差距下,白崇禧下轄的魯道源、徐啟明、張淦、劉嘉樹等兵團悉數被殲,白崇禧一敗塗地,整個軍事集團灰飛煙滅,手下沒有任何部隊成建制撤到海南或台灣,僅有黃傑兵團部份殘兵沿陸地國境逃往國外。

戰局越發不利,桂系老大李宗仁確信軍事上無力回天,決定躲到海外,經香港去往美國。得知老蔣以行政院長高職許諾白崇禧,誘惑其一並赴台,李宗仁十分生氣,清楚這是蔣某人分化瓦解桂系核心的手段。然而政治上頗為幼稚的白崇禧對此卻很受用,甘心渡海赴台。這也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對老友真正產生隔閡的原因,不過在臨走前,李宗仁還是最後一次勸誡白崇禧:去哪裏也不要到台灣,不會有好結果。 我代總統都不當了,你還稀罕什麽行政院長? 可惜白崇禧並沒有聽從李宗仁的意見。

1966年,國軍一級上將白崇禧死於台北,時年73歲,官方死因為心臟病發作;另有老蔣派人毒害一說,但此時白崇禧手中已無一兵一卒,遠離國民黨權力核心多年,老蔣似乎並無此必要下手,故其真實死因已無從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