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的塵埃——蘇軾的朋友圈:高俅

2024-06-02歷史

原創 南風無影

說到高俅,大家或許不陌生,【水滸傳】裏的高太尉,林沖的上司、仇人,【英雄本色】裏的兩面三刀不擇手段的陰險小人。

那真實的高俅,是什麽樣的人呢?

話說蘇軾從黃州解禁回開封,已年過半百,因高太皇太後的力薦,從八品升到正三品, 只用了一年多時間。時值高太皇太後臨朝聽政,極其喜愛蘇軾的人品文采,升任其為翰林學士知制誥(正三品),「蘇學士」的稱謂由此而來。翰林學士知制誥這個職位是專門負責撰寫國家重要公文和聖旨的,比如冊封皇後、皇子,以及與外邦的外交信件等,相當於皇家禦用筆桿。

後來蘇軾不滿政治內鬥,主動外放杭州,但不久又被太皇太後召回,太皇太後心說:沒辦法啊,誰叫你是名滿天下的大文豪,別人寫的都沒你好,也沒你快啊,相比之下,接替你的沒一個叫我滿意的。

可是人生本就無常,好時光轉瞬即逝,幾年後高太皇太後就病入膏肓,不久就辭世了,皇帝哲宗親政,他是秉承父誌的變法派,經歷過烏台詩案、宦海浮沈多年的蘇軾已經察覺到,政治要大變天了!這時候已經五十八歲了,進不能退亦不得,但是他那人生如逆旅的樂觀生活姿態,讓他依然能保持自在從容,它遣散了大多數家仆隨從,並給他們找好安置,其中就包括貼身文書高俅。

高俅其人,成名前我們所知不多,只知道他的文筆不凡,能給蘇軾當文筆吏的,那肯定也差不了,蘇軾在自己被貶之前,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好友:駙馬王詵。

王詵[shēn],字晉卿,神宗的妹夫,蘇軾的摯友,同時也是個山水畫家。烏台詩案出事前,王詵向蘇轍泄密。「駙馬都尉王詵與子瞻遊厚,密遣人報蘇轍。轍時為南京幕官,乃亟走介往湖州報軾。」

不過,王詵也因此次泄密受到了處分,從堂堂的皇親國戚、駙馬都尉、被削爵撤職,成了一介平民。後來其妻向皇帝哥哥求情,王詵的身份、官職得以恢復。在【水滸傳】中也有他的記錄,被稱為「小王都太尉」。

【水滸傳】裏,小蘇學士(實為「大蘇」蘇軾)將高俅推薦給駙馬王晉卿,這才有了之後的事:駙馬派高俅往端王府送東西,因偶爾亮一腳踢球功夫而被端王(後來的宋徽宗)賞識。之後,端王成了宋徽宗,而高俅也借此官至太尉,發達起來。

關於高俅的記錄不多,翻閱資料找到這一段典故:

「高太皇太後過世後,因朝堂政局動蕩,波譎雲詭,蘇軾心知將有遠行,遣散京中家臣,卻發生一件無心插柳的故事。

蘇家用一小吏高俅,頗工筆劄,本來打算送給曾布用的,曾以他家辦文書的人已經多了,辭謝不受,蘇軾便將他托付了駙馬都尉王詵。

元符末年,王詵為樞密都承旨,其時,神宗第十子端王趙佶與詵甚為交好。一日,同在殿廬待班,邂逅間,率然對王詵說道:「今日偶忘帶篦刀子出來。」王詵便從腰袋裏取出一枚來借他用。

「這篦刀子樣子很新。」端王說。

「新近創造兩副,還有一副不曾用過。回頭就當派人送到王府裏去。」王詵答。

由此,日漸親信。幾個月後,哲宗疾歿,無子,向太後與諸大臣議立端王繼承大寶,是為徽宗(章惇因評價端王輕佻被貶)。徽宗對高俅寵眷更甚,不次遷拜,外官節度使而至使相,內歷三衙者二十年,上至父兄,下逮子侄,莫不高官厚祿,富貴無比。

這卻應了蘇軾在南都作【九日次定國韻】詩所說:「軒裳陳道路,往往兒童收。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騶。似聞負販人,中有第一流。 ……」生當淑世,知識分子進身不如廝役,落寞可悲。

高俅得意之秋,蘇軾早已下世,然而他卻富貴不忘舊主。蘇家子弟入都,據說他給養問恤甚勤。有說徽宗後期對蘇軾身後各種禁約的寬容,高俅與有力焉。可見小人有時也會做一兩件小善之事。」

這段典故確有其事,高俅發跡後,蘇軾已過世多年,(蘇軾過世的時間是徽宗上台一年後),在元佑更化的那段政治打壓的日子,舊黨迫害殆盡,蘇家的日子更是舉步維艱,高俅格外照顧蘇軾的親屬,包括他的三個兒子和弟弟蘇轍,蘇轍能退休著書,活到七十三歲,也算頤養天年了,後來蘇軾小兒子蘇過跟著叔父住一起。

徽宗骨子裏是個藝術家,雖然政治上明禁蘇軾的文章字畫,暗地裏非常喜歡蘇軾,收集了很多字畫在宮裏,還曾把蘇過招到宮裏,在一面白墻作畫,一起鑒賞蘇軾的畫,這是後話了。

當時,天下禁讀蘇文,禁止收藏蘇軾遺墨,其尺牘在人間者,也都被毀。

所以,我們欣賞蘇軾那些搖曳生姿的優美詩文、及 字畫原件時,某種程度上還得感謝徽宗趙佶和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