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79年楊勇存取英國,被對方刁難蛋糕上插國民黨旗,他的做法很高明

2024-02-04歷史

79年楊勇存取英國,被對方刁難蛋糕上插國民黨旗,他的做法很高明

1979年7月,楊勇和妻子林彬赴英國存取,卻意外遭遇一場震驚事件。當時,一場宴會在英國舉行,五光十色的大蛋糕擺放在餐桌上,主人熱情地邀請楊勇等人就座。然而,中國人都沒有入座。

楊勇(右)

原因是蛋糕正中插著一面顯眼的國民黨旗,這讓包括楊勇在內的中國人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場面變得十分沈重。顯然,這是一次故意的挑釁。在這種情況下,楊勇應該如何處理,既能保持兩國關系不受損,又能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呢?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上將結識了楊勇。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已經殲滅23萬余敵人,迫使敵方希望透過談判方式結束戰爭。為此付出巨大代價的中朝人民同樣期望和平解決北韓問題。在雙方同意下,他們坐到談判桌前。

然而,談判進展並不順利,戰鬥與談判交替進行,軍事和政治鬥爭頻繁發生,僵局持續兩年。直到1953年初,談判才取得突破。正當雙方達成全部協定,準備簽字時,南韓的李承晚竟然公然破壞協定,私自扣留北韓大量被俘人員,並囂張地宣稱:「我們要單獨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

1953年5月11日,楊勇接到了毛主席的緊急電話,通知他將被任命為誌願軍第20兵團的司令員,以參與韓戰。這一決定是對李承晚破壞停戰協定的回應,引起了全球的強烈憤怒。

楊勇深知這一責任的重大,然而,他毫不猶豫地回應毛主席:「回主席的話,我毫無怨言,將竭盡全力完成任務!」於是,楊勇領導著第20兵團的戰士們越過鴨綠江,踏上北韓的戰場。

一上任,楊勇迎著敵人的炮火,親自深入前線,深刻了解敵我雙方的局勢。在誌願軍總部的指導下,他精心策劃並制定了「金城戰役」的作戰計劃。當他將這一計劃呈報給毛主席時,主席立即予以批準。這標誌著毛主席點將嚴懲李承晚集團的行動正式展開。

這一系列事件發生在韓戰的背景下,毛主席的決斷和楊勇的果斷行動共同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李承晚破壞停戰協定的堅決回應。

在面對金城以南地區的9個師敵軍時,楊勇決定采納「聚焦優勢,鞏固穩打」的策略,並巧妙地運用「繞行包圍,靈活穿插」的戰術。接下來,他統領著20兵團4個軍的兵力和上級派來支援的21軍,分別編組成東、西、中三個突擊團。

在金城戰役正式爆發之前,楊勇組織軍隊在非進攻方向進行了小規模的佯攻,以迷惑敵人。

1953年7月13日晚上9點,伴隨著楊勇的令下,萬發炮彈齊射,直插敵軍心臟。三個突擊團第一時間突破了敵軍的防線。同時,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率領部隊成功突圍了李承晚的首都師「白虎團」,取得了勝利。在經過21個小時的激戰後,南韓軍遭到了沈重的打擊,我軍成功殲滅了14000余名敵人。

得知這一戰況,李承晚坐不住了,他親自趕到前線進行督戰,但無論派出多少飛機、坦克,都未能撼動我軍所據守的陣地。此時,「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也坐不住了,他立即從東京飛赴金城前線,組織美軍協同李承晚部進行反擊,然而結果仍然是一步也未能前進。李承晚和克拉克對這位年僅40歲的戰場對手楊勇不得不刮目相看。

楊勇專註地審視桌上的地圖,準備著下一步行動。突然,前線指揮部電話急促地響起,楊勇接通後,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的聲音傳來:「老楊,不用打了,解方從板門店傳達訊息,敵人被你打得落花流水,他們希望談判了!」電話掛斷後,楊勇臉上露出戰勝者的微笑。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克拉克無奈地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回憶錄中,他曾寫道:「我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未能戰勝對手的檔上簽字的將軍。」

金城戰役是韓戰的終極一戰,第20兵團的戰士們成功殲敵52783人,超過預期的5倍。楊勇的卓越軍事指揮在國際舞台上得到充分驗證,也為抗美援朝戰爭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1955年4月29日,楊勇被任命為誌願軍司令員;1958年10月29日,他帶領部隊凱旋回國,並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和高度贊揚。

1972年七月中旬,楊勇榮幸地接受了沈陽軍區副司令的職務,這一任命讓他的戰友們感到無比欣慰。在正式上任之前,楊勇早已開始熟悉沈陽軍區的軍備狀況。

渴望盡早報到,楊勇向周恩來請示。周恩來考慮片刻後說:「你不要急,等過了‘八一’再動身。」周恩來之所以選擇在「八一」之後讓他出發,是希望他能參加「八一」招待會,讓他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向群眾宣告楊勇已經重新投入工作。

對於已經59歲的楊勇來說,擔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猶如面對一次新的「長征」。這一次,他不再僅僅計算並珍惜自己的時間,而是竭力爭分奪秒地為黨和人民服務。他每天天還未亮就離開家,直到深夜才歸來,即便妻子林彬想找他說幾句話,也不知他身在何處,只能向值班室的工作人員詢問。

眼見楊勇重新投入每日的奔波,林彬和孩子們看在眼裏,心中滿是擔憂,但又不敢過多表達。畢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楊勇曾在病床邊艱難練習走路,全為了迎接這一天。

盡管家人們並沒有勸告楊勇,但軍區的領導和老戰友們卻紛紛表達勸誡之意:「老楊啊,你別太急,慢慢來就好。」楊勇笑著回應:「我知道大家都是關心我,但沒關系的,我的身體還挺好的!」然後他繼續專心於手上的工作,毫不放松工作的節奏。

在沈陽不久,楊勇開始感到身體不適。透過醫生的檢查,才發現他患有突發性肺源性腦缺氧。醫生囑咐楊勇:「這種病發作時相當嚴重,務必避免劇烈運動,最重要的是不能過度勞累!」

一直以來,楊勇都自認為身體狀況良好,也很少生病。他甚至開玩笑說自己「命大」,既然子彈打不死,那麽病也打不倒。為了證明他並非說謊,楊勇向大家分享了一段經歷:

「在長征期間,我不小心染上了傷寒病。當時醫生前來為我診治,沒想到那位醫生因為傳染病而去世,而我卻僥幸存活下來……」

緊接著,他指著自己的腮幫子笑著說:「你們看,土城戰役中,敵人一槍穿過我的腮部,不僅傷得很重,還留下了一個酒窩。但是,我還是命大,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講述了這番經歷之後,楊勇接下來說了一句引人註目的話:「我已經好幾個年頭沒有從事工作了。最近剛剛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對這裏的環境還不夠熟悉。我必須盡快適應,並時刻保持警惕,因為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緊迫感促使我爭分奪秒。」

盡管身體曾受病魔困擾,但楊勇毫不停滯,始終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推進工作。

轉場到一個有趣的場景:在英國,一天,楊勇看到英國人在蛋糕上插著國旗。他面對這一情景,反應如何呢?

時間來到1977年9月,在鄧小平的提名下,楊勇受命擔任副總參謀長一職。在此期間,他多次進行國際出訪:

1977年2月,身為團長的楊勇率領中國人民友好參觀團存取了北韓;隨後的1978年6月,他再次擔任參觀團團長,這次前往南斯拉夫;而在1979年7月,楊勇則踏上英國之旅……

楊勇和夫人林彬抵達英國當天,即受邀參加一場盛大的宴會。與會的中國賓客眾多,其中不乏外事局的外國朋友。楊勇夫婦剛踏入宴會現場,一張桌子上的大蛋糕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因為蛋糕上竟然插著一面國民黨旗。

顯而易見,這明顯是英國人對我們的一種挑釁。然而,眼下挑釁的程度似乎並不那麽關鍵,更為重要的是楊勇應該如何應對。如果選擇掉頭離開,勢必會對兩國的外交關系產生負面影響;而如果毫無反應,是否就要縱容英國的挑釁呢?

盡管楊勇曾多次領導代表團存取其他國家,但卻並未經受過外交官的專業訓練,一想到這一點,妻子林彬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正當大家陷入無解之時,楊勇展開笑容,徑直走向插有國民黨旗的蛋糕,迅速將國民黨旗抽下,隨手一扔,踩在腳下。

楊勇的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連英國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就這樣,楊勇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完美解決了問題,輕松地進入了場地。

此次訪英是由英國國防部參謀長卡麥隆元帥主動邀請的。他們展現出極大的熱情,不僅展示了各種軍事武器,還邀請楊勇及代表團成員參觀指揮機構、防禦情報中心等。除此之外,楊勇還參觀了海軍基地、裝甲兵中心等地。

楊勇一直對全球領先的軍事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尤其在二戰後,科技的快速進步和豐碩成果在各個領域,尤其是國防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深知未來的戰爭將與以往有著巨大的區別。

自從他從英國歸來後,楊勇便萌生了存取美國和台灣的想法。與他們打了半輩子的仗,尤其是與蔣介石交戰了一二十年,他覺得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這位老對手。然而,中國的國門逐漸敞開,對美國的接觸還未完全開展,而台灣更是一個不可觸及的領域。因此,臨終前,楊勇曾對子女說:

「我這一生想去的地方已經差不多都去過了,只剩下台灣和美國了。不過,也無所謂了。將來由你們替我去吧……」

1980年1月,楊勇接任軍委常委、副秘書長等職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勇的身體狀況逐漸惡化。1983年元旦前夜,楊勇的表弟胡耀邦前來醫院探望他。當兩人的手握在一起時,楊勇說:「耀邦,你怎麽瘦了,一定要註意保重身體啊!」

楊勇面臨生命垂危的時刻,卻展現出令人感動的關心他人的一面。在1月3日的早晨,女兒踏入病房,驚訝地發現楊勇正在給護士講笑話。他朝著女兒微笑著說:「今天已經是第46天了,我比我最初的估計多活了一些!」(原文提到他估計自己能活45天,而實際上活了46天)

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仍然保持著清醒的狀態,對醫生的詢問總是搖頭示意沒有不適。在生命的最後兩天,楊勇經常陷入沈睡,但一醒來卻總是寬慰家人和醫護人員:「我沒事,只是想多睡一會,感覺很疲憊。」

也許是因為他實在太過疲倦,最終他在那樣的睡夢中永遠地安眠。1983年1月6日,楊勇因病辭世,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