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時期的外交史揭秘:淞滬會戰不是為了要贏 是為了要停戰

2024-02-28歷史

前言

講了那麽多期抗日戰場上的故事,今天來聊聊抗戰裏的另外一個戰場,外交戰場,這裏的精彩程度也絲毫不亞於戰場的拼殺。

那麽今天這個系列先講一講抗戰及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外交。之所以把中國與美國的外交放在第一個去講,我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

其一,國府在抗戰期間的外交方針,一直是把美國作為最大的爭取物件,一直努力爭取美國對華的支援。

其次,就是中國可以在長期戰爭中堅持下來。美國作為最強有力的盟友,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中美關系我個人認為是中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最重要的外交關系。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公然侵犯中國國土等主權,這也間接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擔憂。

不過,這些西方國家可能未必真的擔憂中國的主權,準確來說是這些國家在華的利益。日本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這一行為對美國於清末所提倡的門戶開放政策直接挑釁。

我們這裏稍微講解一下這個門戶開放政策,它是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最初提出的。

其核心觀念就是確保清末民初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條件下,要求在華列強均擁有平等的特權。那麽你可以理解成這是一個以和平的方式。西方列強維持平等水平下的在華利益。由於清末對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關系中,美國算是後起之秀,因此該政策的最大贏家是美國。

這個政策由包括日本在內的列強所簽署,但並沒有實施準則。而且918事變後基本就名存實亡了。與此同時,美國本土從1929年開始就在經歷經濟大蕭條的困擾,對於在華利益分身乏術。對於中日在中國東北領土上的軍事沖突,美國政府采取不介入、不表態的政策。

而且出於利益上的考量,美國和中國以及日本依舊保持著各自的經貿關系。雖然美國政府極力避免選邊站的情況發生,出於經濟利益,中美之間依舊開展諸多合作。其中具代表性的是,1933年中美簽署了價值5千萬美元的棉麥借款協定。

以及1936年最終由雙方財政部達成的白銀協定。這些合作使中國獲取大量外匯而穩定經濟。在30年代,美國還協助中國建立起中央航空學校,這為後來的抗戰培養出一批批空戰人才。雖然有在中日糾紛中偏向中方的嫌疑,美國出於航空業利益上的考量,依舊協助開發中國空軍。

所以,中央空軍1930年代發展建設中,美國雖然投入有限,但扮演了個十分重要的角色。1933年到1937年,抗戰爆發前的最後幾年,美國一直是中國空軍最主要的飛機,提供國家,區別於2戰期間租借法案援助性質的供應中國,尋求增強自身空軍實力,美國則以航空貿易為考量。

由於不願意像一戰那樣再卷入一場美國以外的戰爭,美國國內在30年代充斥著一片孤立主義的氛圍。美國民意反對國家過度幹預國際社會的政治糾紛和軍事沖突,從而保護國家不會再次卷入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1935年8月,美國國會透過了中立法案,這意味著在外交上采取孤立主義的態度。

1937年7月,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美國羅斯福總統宣布,美國繼續在中日戰爭中保持中立。並且禁止將武器裝備和其他軍事物資,運送至處於戰爭狀態下的中國或日本。國府為了擺脫孤立無援的困局,計劃透過短暫強硬的抵抗,引起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幹涉。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日全面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打響。上海的戰事進行的同時,國服積極采取國際社會上的援助,希望可以調停中日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9國公約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其目標是盡早結束中日全面戰爭。

雖然在這份公約裏確認了日本有違反國際公約的行為,但未明確宣布日本對中國犯下侵略行為。國府所寄希望的西方國家可以對日本采取經濟制裁的結果也沒有發生。所以這個國際公約到最後只是口頭呼籲中日雙方和平解決糾紛,並未產生任何實際意義。

陳誠在關於淞滬戰事的報告中表示,軍事戰略經常被國家間的政治所取代,在不確定國際社會是否會幹預的情況下,部隊在上海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這是國家的悲劇。由於中國國力虛弱,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為了證明戰鬥抵抗的決心,不得不做出巨大犧牲。

9國公約幹預失敗後,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也並未獲得效果。此時,國民政府改變外交方針,把美國作為戰時外交策略的重點爭取物件。蔣介石所提倡的戰時外交方針包括3個方向:

1、對英、美采取積極爭取的態度。

2、對蘇俄保持外交上的聯絡。

3、就是繼續保持與德國的外交關系。

這裏關於對蘇對德關系,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在後續相關節目中再做具體分析。1938年9月,胡適代表中國國民政府重任駐美大使。10月,外交部致電胡適,再次強調對美方針。

在國府傳達給胡適的方針中,強調了4個重點:

1、促成美國修正國會出台的中立法;

2、盡快爭取美國在財政方面的圓滑措施;

3、同時促進美國對日本在經貿層面上施壓;

4、最後一點就是盡全力促成美英在亞洲局勢中占中國一側進一步達成軍事同盟。

同時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防止英國因為歐洲局勢而與日本單方面妥協,從而不利於中國的抗戰。這4個方向,至此成為中國在抗戰前期到美國加入二戰前的主要對美外交方針。

在抗戰前期,就會有美國的完全支持和軍事同盟是不太現實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尋求財政的支持。1939年初,中國與美國達成了抗戰期間第一筆價值2500萬美元的貸款協定。這就是著名的桐油借款。中方以出售桐油的方式獲取美方貸款,去建設滇緬公路的汽車運輸。在中美開始展開一系列戰略合作後,美國羅斯福政府一直謹慎處理自己在中日糾紛中的立場。

羅斯福想做到的是,在維持中國有能力繼續抵抗的前提下,盡量不觸碰日本的底線。美國政府對華外交的轉折點是在1940年德意日簽署軸心國同盟條約之後。由於國際形勢越來越緊張,羅斯福政府意識到需要中國以牽制、限制日本的戰爭行為。

因此,大力支持已經獨立奮戰數年之久的中國,可以使日本在中國戰場上無法置身事外。這樣日本有限的軍力就無法投入到更大規模的戰爭中,也進一步延緩軸心國的戰略發展。

1941年,美國出台了租借法案,意在向全世界抵抗軸心國的國家展開援助。

當年的4月17日,美國決定將向中國提供4500萬的軍事資源,這是租借法案中軍事援華的開始。5月6日,羅斯福總統正式聲明,租借法案適用於中日戰爭中的中國,同時向民眾宣傳中國抗戰的意義。羅斯副總統表示,幫助中國,就是幫助美國保衛中國,也是保衛美國自己。

中美在援華軍事合作上,按照國府的建議,將其中3個領域:

其一,幫助中國建立現代化空軍。

其二,由美國提供軍事裝備,並且由美軍協助訓練中國陸軍30個師級作戰單位增強戰力。

其三,就是幫助中國滇緬公路運輸的建設,同時提供大量運輸載具,維持圓滑物資的運輸。

也是在同年,美國停止對日物資貿易,同時正式譴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為。美國要求日本無條件結束,歸還全部中國領土,可見,1941年美國對華政策已完全轉換。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戰爭由此爆發。

珍珠港事件讓美國民眾意識到,戰爭的威脅已經蔓延至美國,這場戰爭美國已經無法置身事外。1942年元旦,由美國發起,包括2 6個創始成員國的聯合國家宣言正式簽署。這就意味著反對法西斯暴政,追求自由獨立的同盟國家陣營正式成立,中國不再是孤身奮戰。

經過美國的大力支持,平均國家水平依舊有限的中國被列為同盟國4巨頭之一。可以說,與美國的外交發展和中國在抗戰前期的戰鬥為自己迎來了最高的國際地位。中國與美國正式成為軍事同盟的關系,美國成為中國二戰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同時牽制日軍大量軍事資源的中國,也成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

1943年1月11日,美利堅合眾國與中華民國在華盛頓簽署了具有時代意義的中美新約。由於這個新條約的簽訂,對中美外交有著全新化時代的意義,因此我們稍微說一下這個條約。這部新約由時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華盛頓簽訂。

這部條約的主要內容是,美國放棄在華的領事裁判權和內河航行權等一切特權。所有條款都是為了在中美平等國家地位的條件下,建立起相互尊重、友善的外交方針。這項新約的簽署,也就意味著,自清朝末年中美不平等關系在法律層面徹底結束。簽訂這部協約時,美國政府普遍對中國政府頗有好感。

然而,在戰爭後期,中美關系卻因兩個人的私人關系而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沒錯,這就是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和他的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之間不和的關系。在援物資的分配和中國軍隊的指揮權等問題上,兩人產生出極大的分歧。

總而言之,蔣介石極力要求羅斯福總統撤換史迪威,並且不惜為此脫離盟國,獨立抗日。那麽從這張史迪威給蔣介石授勛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兩人之間有多麽不對付。

為了顧及中美外交層面的大局,羅斯福最終同意撤銷史迪威,將其調離中國戰區。美國後委任魏德曼接替史迪威,繼續協助國民政府的對日作戰。蔣介石與魏德曼關系融洽。雖然在外交層面,中美依舊保持著原有的盟友關系,但美國因此對國服的看法也有所改變。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總統因腦溢血逝世,美國副總統杜魯門接任了美國總統一職。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準確地說,是對國府的支持態度發生改變。這就是整個抗戰中,中美外交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