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地名故事 | 蘇州飲馬橋旁,有條穿心街

2024-02-01歷史

在通關坊北面的人民路飲馬橋東側,夾在大新街與通關坊之間,存在一條短小的街巷,它起始於錦帆路,西至人民路,長度僅約125公尺,寬度為4公尺,這就是著名的穿心街。

穿心街的命名並不見於範成大的【吳郡誌】、盧熊的【蘇州府誌】等歷史記載,直到民國時期的【吳縣誌】才首次記載,並附註稱其為「一名城守弄,(在)通阛(關)坊南。」 在清代,穿心街曾是古城的守軍中軍衙門所在地,即今天的報國寺所在地。在1921年的【最新蘇州城廂明細全圖】中,街北側仍標註為「兵營」。

然而,穿心街的真正歷史可追溯到清代嘉慶後期,甚至早在明代時期,穿心街已經存在,只是其名稱尚未定型。【丹午筆記】和【吳門表隱】中記載,明代鄉賢劉鉉的宅第就位於「穿心街」,而且「自飲馬橋北,棹楔累累,其柱石,今尚有存者」(【丹午筆記】第257則)。

穿心街的命名歷史可謂撲朔迷離。在蘇州古城,街名通常與人文歷史、地理特征以及社會風俗有關,而「穿心」這個名字顯然與眾不同,既讓人感到獨特又讓人不解。歷史誌書對此並未提供任何線索,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有人曾嘗試解釋穿心街名的來源。一種說法認為,1923年印光法師來到穿心街報國寺任住持,並主持修輯【四大名山誌】,由此將「守城弄」改名為穿心街,寓意佛經貫通於心。另一種說法認為,印光法師是佛學大師,而與之鄰近的錦帆路的章太炎是國學大師,兩位大師相鄰成為吳地佳話,因而將街名改為穿心街,寓意「兩心相通」。這兩種說法似是而非,並且時間上存在矛盾,因為按照前文所述,至少在1818年,穿心街的名字就已經存在了。

範君博提出的觀點較為獨特,認為在古代這裏曾是繁華的商業區,人群熙攘,但人們未能看透繁華背後的腐朽與冷落。他透過吟詠詩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他並未深入探討穿心街名的來歷。或許,這個名字的奇特之處正是在於讓人難以理解,仿佛街心的秘密無法穿透。

曾經有猜測認為,穿心街的名字可能與明初蘇州知府魏觀有關。魏觀曾在子城中心修建府署,卻因被誣陷為心懷異誌而遭受禍患,最終被朱元璋處決。據說,街名可能是以方位名「穿心」,也可能兼含魏觀的事跡。然而,這一解釋顯得牽強,不夠充分。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要理解穿心街名的來源,不能只看這條街本身,還需關註它南面的兩條街名,即大新街和小新街。小新街原名南新街巷,大新街原名北新街巷,它們的命名與穿心街有著緊密的關聯。如今,雖然小新街已廢棄,但大新街仍保留著這個名字。

在數位字的表示方式中,一到九可以寫成:

而在橫式的數位字中,一到九的寫法為:

從16世紀開始,中國商業計數中除了一、二、三外,其他數位采用橫式表示,只有一、二、三的豎式得以保存。直到近代,一、二、三的豎式在某些手工業行業仍然在使用。例如,在蘇州扇廠制作折扇扇骨時,扇骨上常刻有豎式的數位符號,其中包括一、二、三。而豎式的三與漢字「川」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誤讀為川字。因此,穿心街被誤讀為川心街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心街和大心街一度被糾誤為小新街和大新街,而穿心街的名字也在誤讀中傳承下來,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稱呼。至於「城守弄」的別名,是在清代中軍衙門建在該街後才產生的,並且從未被正式確定過。作為一條小街,清代以來似乎沒有成為居民住宅區,因此很少有相關新聞報道。直到1921年報國寺建成後,穿心街才有了更多的故事,然而這些故事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敘述。

(本文原載於【蘇州日報】2017年01月13日 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