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宋美齡有多貪?看到他們的存款,終於知道國民黨為何失敗了

2024-04-13歷史

熟知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就在中國近代那段硝煙四起、民不聊生的歲月當中,有這麽一群人:

他們借助搜刮民脂民膏,充盈自家的金庫,在那段全國上下都動蕩不安的歲月裏,仍然過著紙醉金迷、歲月靜好的生活——他們就是民國時期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

而在這四大家族其中,蔣家和宋家始終是備受矚目的兩大家族。

尤其是在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這對夫妻的「強強聯合」,讓蔣宋兩家無論是在權力還是在財富上,都一度達到了民國時期的巔峰。

只是,再多的財權,也沒能將蔣介石送上他夢寐以求的那個權力最高位。

而在多年以後,後人翻閱了當時的歷史檔案,當看到夫妻倆的存款時,人們先是為之咋舌,後又不無感嘆地表示:終於知道國軍為什麽最終一敗塗地了!

那麽,蔣介石夫婦在那段時期裏究竟有多貪婪,他們的名下又聚攏了多少民眾的財富呢?

一,蔣宋夫妻之巨額財產

1975年,蔣介石離世,宋美齡踏上飛往美國的飛機,選擇在異國他鄉終老余生。

對於這位曾經的「民國第一夫人」,人們感嘆有之,議論有之。

而比起她和蔣經國在政壇上是否有過隱秘交鋒、宋美齡是不是「因為敗北而退去海外」等等這種虛無縹緲的猜測,人們更加關心的,是他們親眼所見到的畫面,那就是宋美齡離開前,足足裝滿了三架飛機的「隨身行李」。

盡管在官方的說法當中,宋美齡僅僅帶走了97件行李,並且均屬於個人資產,其中只是一些不值錢的衣服、書籍,和親友贈送的土特產;

可是明眼人都明白,這些衣服和「土特產」的價值,遠遠沒有官方所宣布的那麽「不值錢」

——畢竟,早在民國時期,宋美齡和蔣介石這對夫妻手中握有的財產,就遠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早在1935年前後,著名的教育學者、國民黨高層蔡元培就曾經委婉提到過,蔣介石在上海的動產和不動產合計將近1130萬銀元,而宋美齡則擁有更多,合計高達3500萬銀元,其弟宋子文則同樣手握3500萬銀元……

這也就意味著,僅僅在蔣介石夫妻兩人的手裏,就握著高達4500萬元之多的資產。

而這些還僅僅只是他們的動產與不動產的折算,其他的內容還並沒被歸納進其中。

而到1939年,這些數據又產生了新的變化:

彼時,有香港記者來到國內進行調查,並且將相關數據刊登在了香港的報紙上。

在這些展露出來的檔案記載中,在當時,中國內地的銀行存款總額為60.59億銀元,而蔣介石夫妻兩人的存款加起來高達1186萬美元,折算成銀元的話,約莫相當於一億銀元——

這就意味著,僅僅蔣介石夫妻兩人,就在國內的存款總額中占據了高達1.6%的比例,而這還不算他們手裏的珠寶首飾、古玩字畫……等等物品!

那麽,這樣龐大而豐厚的收入,真的可以只靠做生意和成為國民黨黨首來賺取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姑且不論宋美齡背後的「宋氏家族」原本就給宋美齡夫妻倆帶來了多麽豐厚的財力。

在國民政府於1933年公布的【國民黨軍官官俸表】中,我們不難找到,即便是部長以上的「特任官」,每月的薪俸也不過800銀元,而想要賺到1186萬美元的存款,則需要蔣介石夫妻倆不吃不喝地工作一千年!

在那個經濟格外落後、人民食不果腹、乃至於連普通軍人的生活水平都十分低下的環境裏,想要過上如此豐厚優渥的生活,顯然,沒有一些「手段」是不可能的。

而在上行下效的國民黨黨內,貪汙腐敗由蔣介石牽頭而起,黨派內的其他生存環境也自然可想而知。

底層人民水深火熱、上層領導衣食無憂,如此極端的貧富差距,也更加加劇了當時的社會動蕩。

然而,在烽煙四起的那個年代裏,作為一黨黨首的蔣介石夫婦,卻更是借機發起了國難財,讓他們的腰包變得盆豐缽滿——

二,不顧後果的斂財行徑

實際上,盡管蔣介石和宋美齡之間的政治婚姻為兩人分別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與收益,但是鮮為外人知的是,夫妻兩人在財務上是完全獨立分割的。

這也意味著,夫妻兩人都有各自的斂錢手段,而他們在收益上也完全可以得到雙倍的「好處」。

據記載,1939年2月,國民政府曾經為了維持政府職能部門的運作,不得已以桐油作為抵押,向海外的銀行貸款2500萬美元——

相信各位讀者沒有忘記,在上文中我們剛剛提過,1939年蔣宋二人的帳戶上有高達一千多萬的美元。

可是,當面對政府上的財務危機時,這對夫妻倆不僅「默契」地誰也沒有提及這事,更是在貸款時以政府作為名義,以桐油作為抵押物,完全做到了「公是公、私是私」。

這樣清晰的劃分不僅令人咋舌,更令無數被迫在戰亂中疲於奔命的勞苦大眾寒了心。

同樣令人震驚的,還有當時國民政府在國統區內發行的所謂「國券」:

按照相關的法律政策,國券在發行之初,是否能夠在後期產生收益是不可能被人提前知曉的。

可是,對於已經結為一體的「四大家族」來說,在權力的幫助下,他們不僅能夠提前知曉國券發行的第一手訊息,及時調整自家購買量,蔣宋這對站在權力巔峰的人更是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市場,隨時隨地地斂走財富。

更有甚者,在感覺自己「錢不夠花」的時候,四大家族甚至開始直接操縱印鈔廠印鈔,以滿足他們那些窮奢極欲的追求。

不僅如此,瘋狂的斂財行為,也讓他們變相地成為了那些侵略者們的幫兇——

1934年,宋美齡受邀出任秘書長,參與國民政府的空軍建設。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件救國救民的好事,可是實際上,宋美齡這個「空軍之母」當得十分名不副實:

彼時,出身於買辦家族的宋美齡將購買飛機這件事再度當成了一樁生意。

為了能夠聚攏財富,宋美齡以「抗日航空救國」的名義在全國範圍發行了所謂的「航空券」,而由於口號響亮,人們積極捐款捐物,大批次的金錢也因此雪花一樣地飛向了宋美齡;

據傳,最後累積到一起的費用高達八百萬銀元,足夠國民政府購買上千架海外飛機回國,並且組建起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

然而,手中握有如此巨款的宋美齡,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和海外的飛機制造廠商進行聯系。

在她看來,飛機並不是急需的戰略物資,完全可以等到需要的時候再直接購買。

所以,她偷偷地把這筆錢存到了銀行當中,並且每天從中收獲豐厚的利息充入自己的腰包。

宋美齡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戰爭瞬息萬變,根本不會給她留下反應的時間。

等到日寇侵華的飛機洶湧而來時,宋美齡才後知後覺地批準了手下人去購買飛機的計劃。

只是此刻早已為時已晚,日寇封鎖了對外的港口,宋美齡即便再想購入飛機,也根本無濟於事了;

而另一邊,由於空中力量不足,面對日寇高達一千五百多架飛機,國民政府僅有的300架飛機幾乎是「螳臂當車」,很快便被日寇擊殺殆盡,中國領土也不得不淪為了日寇肆意轟炸的目標……

三,一敗塗地的根本原因

由於蔣宋兩人的瘋狂斂財行徑,國民政府的公信力在人民群眾的地位一再下降。

直至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悍然撕毀合約、發動戰爭的行為徹底點燃了底層民眾的怒火,也讓解放軍成為了人心所向的隊伍。

而相較於國統區水深火熱的生活,處在解放區內的民眾們盡管同樣過得清貧艱苦,但卻生活得更加有目標與希望。

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在毛主席指導下的共產黨,始終堅持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也讓老百姓感受到踏實和穩定。

而在這其中,作為領導人的毛主席更是過著清廉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生活:

由於在解放前,共產黨黨內財政基本上一窮二白,「小米加步槍」的配置也註定了哪怕是毛主席和周總理,也幾乎拿不到任何薪資,黨內所有的財政都被分配到了抗戰軍備之上;

直到新中國建立後,透過「三反五反」、粉碎金融戰等一系列操作,國家的經濟秩序才逐漸好轉了起來。

可是,即便如此,毛主席的薪資仍然只有500多元。

甚至到後來的經濟困難時期,中央領導人主動給自己降薪,毛主席也隨之從500多元降到了404.8元,這個金額一直持續到這位偉人去世。

或許有人會想,毛主席這種領袖人物,很多事情例如小到吃飯,大到設宴款待外賓,都應當有報銷的額度,而他的薪資也不少,怎麽會始終過著一窮二白的生活呢?

實際上,在後來公布的賬單中,毛主席不僅一分錢都不肯占國家的便宜、連用了食堂的一棵白菜都要記得清清楚楚,甚至連黨費也沒有少繳過一次;

再加上日常的煙酒茶葉和貼補女兒生活等各項費用,400多塊錢不僅不夠毛主席一個月的開銷,他甚至要靠稿費來填補,這也讓人看到了清廉的毛主席的另一面。

上行下效,比起蔣介石的貪腐成性,毛主席可謂是給共產黨立下了一個優秀的榜樣。

在毛主席的號召之下,共產黨黨員人人將清廉為政放在心上,共產黨也由此深入人心,最終得到了民眾的肯定和擁護,成為了民眾的心之所向。

以史為鑒,可知得失。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脫離廣大人民群眾,以滿足自己的私欲而瘋狂斂財的行徑不僅不可取,更是早晚會得到歷史的「報應」,國民黨的下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或許,在退居台灣時,蔣介石並不能理解,為什麽當時明明國民黨的軍備更加精良、人數也更占優勢,可是卻敗在了一窮二白的共產黨的手下。

不過,蔣介石即便搬走了無數故宮內的國寶、甚至挪走了千萬兩上海金庫中的黃金,卻仍然沒能達到他「反攻大陸」的美夢。

也許,這也從側面告訴了他一個事實,那就是:

——即便有著再多的金錢和財產,卻仍然抵不過人民群眾的萬眾一心的齊心聚力。

這是蔣介石至死也沒能明白的一個道理,更是國民黨最終一敗塗地的根本原因。